昨天(8月12日),本次奧運模擬賽,男單最後一個四強名額的爭奪,在許昕與徐晨皓之間展開。
如果從個人的綜合實力和大賽成績來看,作為許昕陪練的徐晨皓,當然與世界排名第二的許昕是沒法比的,因此,賽前更多人還是看好許昕能進四強。
畢竟,本次奧運模擬賽,到現在為止,不論女單還是男單,比賽過程仍舊是強弱分明,該進四強的都進了,沒有什麼冷門爆出。
可是,這個冷門偏偏就在許昕與徐晨皓之間、這最後一個四強名額的爭奪上爆出了。
本場比賽,從開始到結束,狀態平平的許昕一直都被狀態奇佳的徐晨皓壓制著,幾乎沒有翻盤的機會,這與許昕原來的比賽判若兩人,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不過,幸好是:這只是奧運模擬賽而已,出現了問題還來得及補救,這種情況如果是發生在真正的奧運會上,那就麻煩大了。
那麼,本場比賽,許昕為何如此失常呢?輸球的原因何在?
在此,個人認為,可能有如下三點原因(純屬個人觀點):
一、反手位軟肋被盯死,正手優勢打不出來。
對許昕來說,正手世界一流,而反手卻一直是個軟肋,這也是直板選手的無奈之處,雖然近年來這方面已經有所改觀,但還是與橫板沒法比,一旦遇上強手,被針對這一點猛打,那就很麻煩。
關於這個問題,在3月份的卡達公開賽上,許昕與皮切福德的較量中就已經出現過。
同樣,本場比賽,作為許昕陪練的徐晨皓,對他的這一軟肋更是知根知底,所以,在比賽中一直就是盯住許昕的反手位來打,戰術意圖很明確。
這樣死打反手位所帶來的麻煩是:
1)如此,就逼著許昕不得不到反手位來與其對拉,而正手的優勢就無法充分發揮。
但是,由於許昕的優勢在正手,反手的火力不如對方猛,這樣,就導致反手位火力被壓制,無法打出有威脅的進攻來,一直處於下風。
這就是典型的:以己之短攻其之長~被抑制住了。
2)當許昕把精力集中到反手位時,那樣,正手位的空檔就暴露出來了,這時,對方又會聲東擊西、打你的正手位空檔。
由於徐晨皓兩面進攻能力都很強,這樣忽左忽右來調著許昕打,就讓許昕左右都難以兼顧,既難受又尷尬~正手的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缺乏有效的得分手段,再加上狀態也不在最佳,所以,比賽就這樣在被壓制中而輸掉了。
這就是有短板的弊端!所以說:桌球選手保持全面性很重要。
二、球發不上力,力量上處下風。
俗話說:大力出奇蹟~只要力量大,比賽不會差,桌球比賽也是如此。
本場比賽,由於許昕各方面都被壓制,打得很不舒服,擊球發不上力,這就導致回球質量和進攻質量明顯下降,整體節奏偏慢、球風偏軟,對徐晨皓構不成威脅,讓他很輕鬆地抓住機會、大力扣殺、變線路、變落點,打過來的球又快又兇又刁,讓許昕難以抵擋。
也就是說:我的球發不上力,而你的球卻能發全力,那雙方的這個擊球質量就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誰的威脅更大就不言而喻了。
另外,徐晨皓也確實進步了,他的正反手技術越來越均衡,相持球能力越來越強,擊球力量大、球速快、路線刁,非常難以防守。
所以說:本場比賽,許昕也是輸在力量上。
三、連續拉練,影響了體能。
從前面的混雙、到後面的單打、再到本場的1/4決賽,許昕給人一個很明顯的感覺就是:比賽不夠興奮、不在最佳狀態,從體能到精神都沒恢復到最佳。
打比賽,體能是保障,沒有體能就沒有一切。
如果體能不好,直接體現在賽場上就是:兩腿發沉、邁不開步子、腳步不夠靈活,做不到像原來那樣滿場飛奔去扣球。
否則的話,如果許昕體能狀況好、狀態在線,這樣的比賽輸掉的可能性很小。
那麼,許昕為何如此疲憊呢?
這從「馬龍、丁寧、劉詩雯、朱雨玲」等老將都清一色缺席本次奧運模擬賽即可看出:
前面連續156天的漫長拉練,對老隊員的身體狀態影響很大,休整期太短,身體得不到充分恢復,導致老隊員「傷病復發、體能透支、狀態欠佳」,從而就會影響到本次奧運模擬賽的發揮。
由此,也可以得出一個經驗教訓,那就是:在明年奧運會前,一定要讓隊員(尤其是老隊員)得到充分的休整時間,讓傷病痊癒、體能恢復、身體充滿電,以便滿血出戰奧運會。
綜上所述:
本次奧運模擬賽1/4決賽,許昕的爆冷輸球,也在一定程度上給隊員和教練都敲響了警鐘,即:技術不要有短板,賽前一定充滿電;張弛有度戰奧運,才能金牌全包攬。
希望球員能有好的發揮!
加油,中國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