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說起現在的小童星,阿拉蕾絕對是一個令人印象很深刻的。最開始出現在屏幕的時候是在親子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第四季中。
那時候的阿拉蕾只有四歲,和「實習爸爸」董大力之間的合作也是圈了一圈的粉兒,大家都深深喜愛上了這個素人家的萌娃。
轉眼間,阿拉蕾也已經長成了8歲的大姑娘了,按道理來說,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在校園裡接受知識的洗禮,每天過著上課下課兩點一線的生活。
但長大後的阿拉蕾卻不是這樣,除了學校正常的上課,她餘下的時間就是直接被經紀人接去參加各種商業活動,或者節目的錄製。可以說現在的生活狀態已經超出一個孩子的正常生活範圍,是相當辛苦了。
在同齡孩子還不懂事的年紀,阿拉蕾已經成為了一個年入百萬的童星了。但這麼小的孩子,對於這麼大的錢數似乎不能真正理解。
記得在節目中,阿拉蕾被問道:錢怎麼花?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賺錢養弟弟。
如此簡單的一個答案,讓很多網友紛紛可憐起這個小女孩。小小年紀就被父母放到娛樂圈裡這麼打拼,還要負擔起養家的重任,簡直是不能再可憐的。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的話,以後難保不會變成我們口中的「扶弟狂魔」。
現在社會上,由於網際網路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大批的童星、童模。剛開始家長可能覺得好玩,就想讓孩子體驗一下。
但在過程中,家長逐漸發現孩子去拍一些照片、影片的錢,幾個小時就比自己辛苦工作一個月的工資還高。
慢慢地,他們就迷失了自我,有的乾脆就辭去了工作,美其名曰說給孩子當起了經紀人;
或者有的乾脆就把家裡的經濟來源全都壓在了孩子身上,如果孩子鬧情緒就會遭到父母的暴力對待。
所以,現在的孩子不僅有學校的課程,還有課外的補習班,還要負責家裡的經濟來源,不僅讓人感慨現在的孩子真不容易。
啃老的進化:啃小
之前說年輕人「啃老」是大家一直熱議的話題,但如今「啃小」也是不能忽視的。
「啃老」是自己不工作靠父母養著,而「啃小」就是父母不工作,靠著孩子去當童星、拍攝廣告來養活家裡。
網絡上靠著孩子來吸引眼球的事例簡直是數不過來,在這個金錢欲望橫流的社會,很少有父母關心孩子的童年過得如何。
養育孩子的關鍵順序在於:先養後育,而不是讓孩子生下來不久去賺錢養父母。
既然做了父母,就要做符合父母身份的事。當孩子還小時,賺錢、育兒應該是父母的責任。那些依靠孩子賺錢養家的父母們,很明顯擺錯了自己的身份和位置。
別人家的孩子是無憂無慮,你家孩子在攝影棚裡流汗;別的父母在努力工作賺錢,你在給孩子接工作任務。
若干年後,當孩子長大懂事之後,和別人介紹自己的經歷:我3歲就給家裡賺錢了,別人聽到後會是滿滿的羨慕嗎?
所以,在什麼年齡,就做這個年齡該做的事。
護芽媽媽寄語:
童年時期本應該是孩子享受快樂的時期,應當是無憂無慮的,孩子是天上派給我們的小天使,而不是幫我們賺錢的機器。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這樣「啃小」的父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