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能擋得住《毒液》的熱度。
這個史上最強吃貨另類超級英雄輕輕一伸舌頭,就輕鬆在內地市場咬下七億票房,這才用了三天不到。
相比之下,《雷神3》內地票房才7.4億,在好萊塢紅到逆天的《黑豹》才6億。這些一線漫威超級英雄的單體電影,顯然被這個漫威之前根本看不上眼的另類英雄完爆了。
電影就連口碑也是逆天的,即使在北美影評人那裡被打上了爛片標籤,最開始上映時,在口碑網站「爛番茄」上,專業影評人更是只有29%的好評率,但內地影迷對它非常滿意。豆瓣有7.4分,貓眼評分更是達到了9.4分。
更出人意料的是毒液本身的爆紅社交網絡,最初影院經理們還擔心這個史上最醜超級英雄會讓女觀眾吃不消,事實證明女觀眾恨不得把毒液小可愛捧在手心裡。
網友們的創作熱情更是擋都擋不住,從吃熱狗的王思聰——到唱「你好毒「的張學友,都接連在網友的P圖下和毒液狹路相逢。
再加上之前該片在全球上映連續稱霸全球周末票房榜冠軍三周,砍下近6億美元票房的成績,這部成本僅1億美元的另類超英電影,最終全球票房落點將在極有可能突破8億,成了索尼史上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電影。
也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出現,一掃內地市場長達兩個多月的陰翳,讓之前為年終獎深深擔憂的影院經理集體鬆了口氣。
那麼問題就來了:到底是什麼讓這個史上最強吃貨反派成為超級救市英雄?
為什麼影評人這麼討厭這部電影,觀眾卻這麼喜歡?
從來沒有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影評人和觀眾的意見如此分裂。
簡單來說,前者恨死了這部電影,後者愛死了這部電影。
在北美,電影的口碑比DC威皇的《自殺小隊》還糟糕,但在觀眾層面,兩者卻收穫了截然不同的評價。
影評人討厭電影的理由也很簡單,一是故事的節奏太慢,整整用了一個小時才完成主人公與毒液的結合,這令電影的前半部分太拖沓了。
二是要黑暗也不夠黑暗,本以為是個邪惡的超級英雄,結果看到了一個熱愛地球美食的超級吃貨。
關於這一點我也是存疑的,美國能有多少好東西,沒吃過中國燒烤和火鍋的毒液何以談吃貨?
三是動作場面太湊合了一點,最後狂暴和毒液的對決還沒看清楚就打完了。當然這又引出影評人另一個不滿:反派太弱。毒液整部電影都在講反派多麼不好打,結果一上場輕易就被打爆了,這也太對不起毒液的前期宣傳了。
總之,在影評人眼裡,這就是一部垃圾電影,絕對不值得浪費觀眾的時間。
好在影評人從來不能代表觀眾。
即便爛番茄上《毒液》的影評人評分平均只有4.4(滿分10分),影片的爆米花指數還是堅挺地保持在87%。意思就是觀眾同時用口碑和票房力挺了這個吃貨超級英雄。
電影成功的關鍵除了湯老溼,還在於用對了導演。
經手過這個項目的導演包括但不限於:《飢餓遊戲》的蓋瑞·羅斯、《超能失控》的喬什·特蘭克、《新木乃伊》的艾裡克斯·庫茲曼。
如果真要交到這些導演手裡,電影很可能變成一部傳統動作類型的超級英雄電影。
但電影最後交到了導演魯本·弗雷斯徹手裡,說說他的代表作你就明白了——《殭屍之地》,一部極不靠譜的公路殭屍片,活生生把喪屍電影拍成了沒心沒肺的喜劇。
去年這位老兄又製作了另一部吃貨喪屍喜劇《真愛不死》,結果由他負責的《毒液》果然延續了恐怖+幽默的調性,在一眾超英大片中擁有了自己的追求。
雖然從故事上看,《毒液》的主線和其他超級英雄電影大體相似,無非是一個普通人如何突破自我成長變身超級英雄,《毒液》的開篇甚至令人想起他一生的宿敵蜘蛛俠的單體電影,也是慢條斯理地塑造人物、講述人物失敗的生活,還有蠢蠢欲動的反派,要不是湯姆·哈迪帥出天際,可能觀眾早就砸場子了。
但從毒液附身主人公開始,兩個角色相愛相殺的單口相聲就開始了,一邊是開了掛似的超級吃貨手舞足蹈大殺四方,一邊是努力試圖控制「毒液」的主人公陷入崩潰邊緣,前一秒說好不隨意傷人,下一秒就直接把人的頭咬下來了。
這些既驚悚又暴力又好笑,自己和自己吵成一團的場景實在太好玩了。
也是從這裡開始,毒液可以徒手幻化成各種各樣的冷兵器、或者從男主身體裡噴湧而出給敵人致命一襲,甚至徒手抓子彈的特效場景也開始層出不窮。
一直嗨到最後的反派對決。
於是這部集合了喜劇、驚悚、暴亂的視覺場景和吃貨元素的電影,在影片後半段完全變成了一部充滿趣味的娛樂動作片。
然後全球觀眾用實際行動力挺了毒液和打臉了影評人。這件事,也是非常爽了。
《毒液》能這麼火,湯老溼的作用真是太重要了
當然全球老中青少年們會如此愛這部電影,另一個原因當然是主演湯姆·哈迪有關,這也不僅是這位現年41歲的英國已婚大叔,仍舊在大銀幕上散發著一種令人心跳加快的少年感。
更因為毒液這個角色就像是為他準備的。
事實上正是湯老溼的表演賦予了這位非常規超級英雄一種超常的英雄性質。
雖然都是受到某種召喚,並最終走上超英之路,但相比小蜘蛛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自我覺醒;美國隊長和雷神一出生就準備好拯救世界的好覺悟,甚至是綠巨人的自我糾結,毒液最大的特點在於,它其實從未真正成為一位超級英雄。或者說,他一直是最倒黴的超級英雄。
被毒液上身之前主人公就幹著倒黴的媒體記者工作,只能住廉價公寓,被人陷害連工作都沒了,女朋友也甩了他,只是在機緣巧合之下,擁才和另一個在自己星球也是個loser的毒液共生體結合,成為了毒液。
即使完成了合體,主人公依然要面對兇殘又傲嬌的毒液的百般折磨,對於這個埃迪和毒液共生體使用同一個身體發生的搞笑事件,導演魯本·弗雷斯徹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毒液:致命守護者》的核心看點,就是挖掘宿主和毒液的關係,看他們在彼此相處過程中產生的黑色幽默。
而一個人完成這一系列表演的湯老溼,顯然完成了兩個人合體後的「顱內對話」、嘴炮互懟、吃貨屬性的各種表演。
但喜劇+驚悚只是角色的一方面,一直以來可以靠臉吃飯卻一定要靠演技的湯老師從未放棄他作為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在這一系列逗趣演出之中,湯老溼同樣將一個身陷善與惡之間,被黑暗神秘力量侵襲卻又樂在其中的角色演出了光明與黑暗的一體兩面。
用湯老溼話來說,「電影裡沒有真正的英雄,也沒有真正的邪惡。」
最終湯老溼和毒液、演員和角色互相成就,從創造了漫威史上「最性感迷人的反英雄吃貨角色」。
另類超級英雄的時代到了,毒液和死侍是未來的主人翁?
最後毒液、湯老溼和索尼都贏了。
本來是想拼命殺出一條血路的索尼,卻意外找到了漫威和DC之外的另一條超級英雄之路:一個loser超級英雄,又暗黑又迷人,還是個吃貨。
把索尼逼到懸崖邊上的是蜘蛛俠系列遭遇票房滑鐵盧,投資2億美元的《超凡蜘蛛俠2》,最終只有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為蜘蛛俠系列電影中投資回報率最低的。
更糟糕的是,電影引來了媒體與觀眾的口誅筆伐,最終不僅《超凡蜘蛛俠》系列叫停,索尼原本計劃的蜘蛛俠反派宇宙也只能就此作罷。
直到正在製作《美國隊長3》的漫威向索尼伸出橄欖枝,讓蜘蛛俠作為群戲一個角色出現,從而令索尼同意將蜘蛛俠進入漫威宇宙。
而蜘蛛俠角色出人意料的大獲成功,又重新刺激了索尼重啟蜘蛛俠反派宇宙,而其中最紅的角色就是——毒液。
可惜參與了《毒液》製作的漫威影業一開始對這部電影毫無把握,漫威CEO凱文·費吉甚至拼命撇《毒液》與漫威宇宙是分開獨立的。
於是一部沒有蜘蛛俠參與的、被排除在漫威宇宙外的反派「毒液」故事就此誕生了,它還會有下一部嗎?
《毒液》還未上映前,湯老溼說他跟片方籤得是拍攝"三部曲「的協議,雖然目前索尼官方仍未正式宣布《毒液》的續集計劃,但傻瓜都知道這樣的電影不拍續集是不可能的。
問題只是索尼能否名正言順地把毒液宇宙與蜘蛛俠宇宙聯結起來而已。
索尼為這場聯手留下的後手是:沒有把史上最殘暴反派英雄毒液的單體電影拍成《死侍》那樣的R級電影,反倒拍成了老少皆宜的PG-13級, 《毒液》導演魯本·弗雷斯徹堅信,未來兩個角色的交集是不可避免的。
而這場巨大的成功顯然為聯手掃除了障礙。
電影的特別之處在於,這個有著兩排尖利雪白的牙齒,一口血紅色的長舌,身上還淌著黑色黏液的怪物卻同時具有了呆萌的屬性,湯老溼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他激發毒液好的一面,也能拯救其他人。他會做很多壞事,共生體也會表現得更糟糕,但是他並不邪惡。」
這與過去那些漫威超級英雄截然不同。
看看去年北美電影票房排行,越來越多電影公司放棄原本的打法,跟著漫威來。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至今還排在IMDb top4 上,這本來就是一條和漫威不同的路子。
但復聯火了之後,連《正義聯盟》都起用了《復仇者聯盟》的導演,結果卻徹底失敗,因為兩者的超級英雄根本不同。
漫威宇宙的體系很棒,但這個威宇宙正變得太過龐大和複雜,同時也在日益老化,《復聯3》看似所向無敵,其實和《復聯1》票房相差無幾。
史匹柏曾預言,「總有一天,超級英雄電影也會步西部片的後塵,迎來周期性的衰落。」
是的,總有一天,漫威這支無敵艦隊也要面對觀眾審美疲勞的考驗。
甚至可以說,這種審美疲勞已經開始了。近五年來,除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黑豹》,漫威電影的票房並無顯著增長, 復仇者聯盟終極一戰後,處於轉型焦慮中的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也是時候重新開始創造新的東西了。
在《毒液》點映的時候,一個觀眾的話似乎解釋了後來電影的一系列成功,也預示了超級英雄電影的未來——「從來沒有一個超級英雄讓我覺得既可怕,又可愛。」
這個史上最強反派為什麼這麼能扛票房?又憑什麼能完爆漫威過去那些超級英雄單體電影?這就是答案——
毒液和死侍的時代來了,這些看起來最不靠譜的超級英雄才是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未來的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