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印度永遠不可能超越中國?

2020-12-15 手機鳳凰網

做人一定要有夢想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在1947年8月14日印度獨立前夕發表英語演講,有個非常動人的開頭:「當午夜鐘聲響起,世界還在沉睡,印度將從夢中甦醒,重獲新生和自由。」

但當時只有六分之一的印度人聽得懂這段話。

對於很多人來說,能不能超越美國是一個魂牽夢繞的問題。不論是經濟、軍事、文化還是社會發展,幾乎每件事都要拿出來和美國比較一番。

如果說超越美國是中國人的執念,那麼超越中國同樣是很多印度人的執念。

在國外社交網站上,有一個問題是 「印度比中國更強大嗎?」

排名第一的答案認為,在大部分領域,印度都比中國要更加強大:

在農業上,印度用三分之一的土地養活了相近的人口;

在工業上,印度可以用一個火箭發射104顆衛星,中國不能;

在軍事上,印度有3艘航空母艦,中國只有1艘(2017),而且印度經驗更豐富;

在文化上,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所以和其他國家溝通起來更方便,印度的電影和歌曲也比中國更受歡迎……

所以,印度要比中國更加強大。

更騷的是,作者還給各個國家搞了個排名,印度和日本並列世界第三,中國只能排到第八名,跟在韓國後面。

先別急著噴,打開評論區你就能發現,這是友軍。

當然,會不會真的有印度網友信以為真,就沒人知道了。

玩笑歸玩笑,在很多西方媒體眼中,中國是充滿威脅的不安定因素,印度則是未來的希望之星。

那麼問題來了,印度真的有可能超過中國嗎?

1 和中國只差13年?

2019年,印度的GDP約為200.81萬億盧比,按照2019年全年盧比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約為2.85萬億美元, 略微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這個數字大約相當於2006年的中國。

那是不是可以說印度和中國只相差了13年呢?

如果事情真的這麼簡單,中國也不用追趕美國追的這麼辛苦了。

80年代的日本買下了10%的美國不動產,連洛克菲勒大廈都被三菱公司給買了下來,嚇得美國人驚呼:「日本要買下美國!」後面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了,日本並沒能超越美國。

▲洛克菲勒大廈

印度的人口總數即將超過中國,但2019年它的人均GDP只有同期中國人均水平的20.4%,或者說中國人均GDP是印度人均的4.9倍。

更要命的是,大家從上面的表裡面也可以看出,印度的經濟增速遠遠沒有中國的增速高。

印度1947年建國,中國是1949年建國,可以說幾乎同時起跑。而且新中國成立之初,印度的發電量、工業基礎、道路裡程都要好於中國。

那為什麼現在和中國比起來,印度混得這麼「慘」呢?

2 印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

「印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這句話是李光耀說的。

實際上,雖然古印度和中國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但是歷史上的印度從來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中國從秦漢以來,雖然飽經戰亂,但是統一的時間要遠遠大於分裂,並且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民族構成。

雖然中國一直被稱作偽裝成國家的文明,但是中央政府管理下的中國,毫無疑問是一個強有力的國家,而且在很長時間內,是世界的文明中心。

和同時期中國這個歷史悠久的大一統帝國相比,印度更像是一個地理概念。

1853年7月,馬克思在倫敦發表了一篇通訊稿,名為《不列顛在印度統治的未來結果》,他在裡面寫了這樣一段話:

印度過去的全部歷史,如果還算得上歷史的話。就是一次次被異族徵服的歷史。印度的社會根本沒有歷史,至少是沒有為人所知的歷史。而我們通常說的印度的歷史,不過是一個接著一個入侵印度的侵略者的歷史,印度就在這個一無抵抗、二無變化的社會消極基礎上建立了他們的龐大帝國。」

本來按照印度的地形,三面有印度洋環繞,北邊還有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脈,根本不需要擔心外來入侵的問題。

但是好死不死,阿富汗附近的興都庫什山脈和蘇萊曼山脈之間,有一個天然的缺口——開伯爾山口。

這個山口最窄處包括河流在內僅600米寬,兩側的懸崖峭壁陡然高出河谷60-90米,整個地勢與中國由河南進入陝西的函谷關非常類似。

這要是擱在中國根本不算個事。

面對遊牧民族的威脅,中原王朝修建了綿延不絕的長城,在這裡修建要塞簡直一夫當關,多建三五道關口,不但可以層層抵抗,也還可以把侵入者先放進來,關門打狗,兩邊的地勢更是居高臨下。

結果在幾千多年的時間裡,無數外來文明通過這個山口長驅直入,把本土文明蹂躪了一遍又一遍。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發現了這個山口,迅速佔領了印度河上遊,徵服了當時的達羅毗荼人。

據說興都庫什山也是雅利安人命名的,意思是殺死印度人。

隨後,印度開始了盪氣迴腸的被徵服史。

波斯人、馬其頓人、大月氏、突厥、阿拉伯人、伽色尼人,阿富汗人、帖木兒蒙古人、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英國人,都曾經統治過印度、奴役過印度人,到1950年獨立加入大英國協之前至少被徵服過30多次。

▲印度被入侵時間表

因為頻繁被入侵和佔領,印度的人種和民族異常複雜。

印度有10個大民族和許多小民族,其中最大的民族印度斯坦族只佔總人口的46%左右,而想要形成主體民族優勢,這個比例至少要在65%以上。

一個國家缺少主體民族或者種族,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但是和語言問題相比,民族問題就顯得不是那麼複雜了。

根據1961年的統計,印度一共有1652中語言,根據2001年的統計,有29種語言的使用人口超過一百萬,有122種語言的使用人口超過一萬人,此外還有數以千計的各種方言。

印度1962年通過了一項國家法律,規定印地語為國語,同時承認另外十四種語言為各相關邦的官方語言,英語則為印地語的輔助語。

文字就更不用說了,很多時候在印度,去一趟外地連街上的招牌都看不懂。所以很多街上的標語要使用很多不同的文字。

▲印度的貨幣盧比上寫了17種語言

很多中國公司在印度發展,最頭疼的問題就是產品怎麼適配語言。

亂七八糟的語言和文字在增加社會溝通成本的同時,大大降低了印度總體的民族和國家意識的整合——我跟你說的寫的根本就不是一種語言,怎麼能算一個國家?

因此,印度更像是南亞次大陸這塊土地的名稱,裡面不同的民族、語言、文化完全沒有像中國一樣,經過了漫長的融合與交流。

印度獨立的時候,更像是把一個個相互分離的部分硬生生捏在一起,強行打包成一個現代國家,登上了國際社會。

3 畸形的混合體

西方媒體鼓吹印度還特別喜歡一種說法——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人自己對這個稱呼也特別自豪。

要我說,印度的制度比歐洲美國還要先進。

美國只有民主、共和兩黨輪流執政,這算什麼先進?

印度的黨派可以傲世全球,全國性政黨有7個,邦一級政黨有26個。2014年大選,印度共有464個黨派參與競選,還有上千個沒有註冊的在野黨。

印度部分政黨

這麼看起來是不是很壯觀?

但是這就有點被忽悠瘸的感覺了。

在沒有完成經濟積累和工業化的情況下,生搬硬套西方國家的制度,對印度來說不算是什麼好消息。

而且,更諷刺的是,印度一方面標榜自己的所謂民主制度,另一方面,種姓制度又在印度根深蒂固,於是變成了一個畸形的混合體。

當雅利安人侵略印度時,順便帶來了種姓制度。

他們所創立的《婆羅門》教義稱,梵天從自己的口、臂、腿、腳分別創造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階級。教義還規定了每個種姓的地位、權力和義務。婆羅門是最高一級的祭司神職人員,剎帝利是武士階級,吠舍是商人、農民和手工業者,而首陀羅則是低人一等的奴隸階層。

除此之外,還有被成為「不可接觸者」的賤民,又稱達特利。

雖然印度已經在法律上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在印度社會,種姓制度依然是最強大的社會結構。

2018年9月,一個印度人為了阻止女兒嫁給低種姓的男子,在光天化日下襲擊了兩個人,並且殘忍的砍掉了女兒的手。

種姓之間長時間的隔離,甚至造成了生理區別,憑藉長相,就能分辨低種姓和高種姓。

高種姓一般身材高挑,皮膚白皙,那些印度電影中帥哥美女,幾乎全是高種姓。

而低種姓的人身材相對矮小,皮膚也比較黑。

不同的種姓和相應的職業綁定在一起,形成了牢不可破的階層。

這在中國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不要說在新中國,就算是在幾千年前的中國,也從來沒有形成如此穩固的社會階層分化,中國人民還時不時要吼上一句: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高種姓的人碰都不願意碰低種姓

印度整個國家的認同,是靠印度教來維繫的。而印度教裡面的種姓制度等傳統,又與現代社會所追求的自由、平等有所衝突。如果印度要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勢必要進行社會革命,破除古老的傳統。這裡面蘊含著巨大的風險,這裡面埋藏著100場革命。

無數勞動力被種姓制度按在自己的位置上動彈不得,嚴重阻礙了印度社會的流動性和活力。

中國一直在討論寒門難出貴子問題,但是在印度,根本沒有人想過寒門竟然會出貴子,殺豬的兒子除了殺豬還能幹嘛?

4 人口紅利?

當然,還有很多人說,雖然印度現在比不上中國,但是印度將來一定會超過中國。

為什麼?因為印度的人口結構比中國年輕,所以未來是屬於印度滴。

這麼說也不是沒有道理,印度的人口在2019年末已經接近13.7億,超過中國指日可待。

同時,印度的年輕人比例也確實比中國更合理。

看起來中國在完成經濟騰飛之前就老了,而印度依然年輕,所以印度雖然輸了現在,但是贏了未來。

事實真實這樣嗎?

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 人口不等於勞動力,更不等於人口紅利。

中國真的是靠人口數量眾多成為世界工廠的嗎?不,中國是依靠數量眾多的高素質人口,才獲得了巨大的人口紅利。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5.5億人口中有4億文盲,文盲率高達80%;而在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廣大農村地區,文盲率更是超過95%。

同時,全國學齡兒童小學入學率僅20%,初中入學率更是只有6%。

隨後,中國開始了浩浩蕩蕩的掃盲運動。從1949年到1969年,短短二十年的時間裡,新中國通過4次大規模的掃盲運動,「掃」掉1億文盲。

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全國文盲數量已降至8500萬人,文盲率降至6.72%。2015年,中國成人識字率已達到96.36%,而印度僅為72.23%。

這在人類教育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奇蹟。

除此之外,中國還建立了完善的教育體系。

2018年,我國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達到99.95%,學前教育毛入園率81.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8.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8.1%,各級教育普及程度均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而印度在教育方面依然和中國差距巨大。

同時,高等教育的優質資源只有高種姓能夠接觸。

但是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往往選擇留在國外。

據印度理工學院統計,該校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畢業生離開印度;而LinkedIn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印度是全球外流人才最多的國家,當中有一半是從事科技工作。

印度人幾乎壟斷了矽谷的高管職位,包括谷歌的CEO。

▲部分印度高管

聽起來很風光,但是這對印度顯然不是一件好事。

那麼這些矽谷精英為什麼不回到本國創業呢?畢竟中國的李開復、李彥宏等人都放棄了在矽谷的發展,選擇回到中國進行創業。

既然中國可以,為什麼印度不行呢?

因為印度的社會經濟發展支撐不起本國科技公司的發展。

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印度有接近三億人口仍處於無電力狀態,佔總人口23%。2017年的數據顯示,印度網際網路用戶佔總人口的19%,移動網際網路的滲透率也僅有15%。

而中國早在2015年底,就實現了14億人全部通電,網際網路普及率也已經超過60%。

和中國相比,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很多。

就拿公路來說,根據2017年的統計,印度的公路裡程比中國還要多。

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

但是中國的公路標準,基本上全部是硬化路面,而印度的公路,指的就是公用道路。

在中國,你好意思管這叫公路?

沒有相應基礎設施支持,很多商業活動根本無法開展。

印度的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只有24%,大部分人使用的還是功能機,這樣的數量根本支撐不了本土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展。

同時印度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內需嚴重不足,像是雙十一、618、光棍節這些活動根本就搞不起來。

你讓印度的那些精英回來創業,首先他們要先幫忙通上電,然後連上網,順帶扶個貧,之後才能開始談自己的商業計劃。

等到那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國外IFs預測,印度將在2100年反超中國

印度想要超過中國,首先要學習秦始皇,統一國內的語言文字,這件事中國兩千多年前已經幹過了。

然後要解決自己的種姓問題,大規模推廣義務教育,瘋狂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然後再來談超越中國的問題。

而從目前看來,印度似乎沒有進行大規模社會變革的決心和跡象。

不過,在廣大印度網友心裡,印度早就是能夠跟中國掰手腕了,他們現在正熱火朝天的抵制中國產品。

▲從今天起抵制中國產品,軟體一星期,硬體一整年

當然凡事不能說的太滿,誰知道印度會不會有朝一日真的超越了中國?

至於這需要多長時間,大概要等雞吃完了米,狗舔完了面,火燒斷了鎖吧。

相關焦點

  • 詹姆斯,永遠不可能超越喬丹
    但事實上,詹姆斯不可能超越喬丹,永遠都不可能。說到這裡,必定會有詹密出來反駁,甚至開始口吐芬芳了。別急,看完再噴!還沒進入聯盟,便被冠上小皇帝的美譽,從始至終高高在上,在聯盟打法的變化和個人選擇的雙重加持之下,詹姆斯在個人與團體榮譽上會超越喬丹,這當然不是不可能,畢竟喬丹22歲進入聯盟,一直孤守公牛,又在最巔峰的時候打了兩年棒球。但喬丹依然是不可超越的。
  • 詹姆斯,永遠不可能超越喬丹!
    但事實上,詹姆斯不可能超越喬丹,永遠都不可能。說到這裡,必定會有詹密出來反駁,甚至開始口吐芬芳了。別急,看完再噴!我們先看一下喬丹的最主要榮譽吧,6次總冠軍、6次FMVP、5次MVP、10次得分王,10次最佳陣容一陣,9次最佳防守一陣。
  • 中國如何永遠超越和掌控印度
    中國擁有西部的阿克塞欽,而印度侵佔著東部的藏南和達旺。堅守阿克賽欽是中國的高明之處,阿克賽欽雖然非常荒涼但它的地勢非常重要,看看地圖就可以知道了(見上圖),它居於中亞的制高點,緊臨印度的首都和中心城市,它的地理優勢遠甚於藏南和達旺。如果說藏南和達旺是兩塊肥肉,而阿克賽欽就是中亞的鎮妖塔和刺向印度心臟的利劍。
  • 中國不輕易與印度開戰真相,內情意外!
    不要說中國有經濟實力,不怕與印度打長期消耗戰!印度的地理優勢巨大,同樣的消耗,是極為不對等的!2、中國軍人更「寶貴」!在今天某些西方媒體的吹噓下,印度儼然成為了代替中國的下一個「發展奇蹟」,但是事實呢?中國和印度的經濟體量,實質上完全不在同一個數量級!就算印度在短期內增長率超過了中國,但是微弱的增長率優勢,是根本不可能抵消中國龐大的經濟增長基礎的!1塊錢變兩塊就是200%!10塊錢變15塊,也只有150%!
  • 「超越中國」?印度官員再次口出狂言,可惜現實很打臉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印度一直想要和中國比較,甚至是想要在國際上全面超越中國,來完成自己的大國崛起夢。印度錯誤地把自己的戰略對手當成了中國,所以在中國提出了相關的中國製造全面工業計劃以後,印度也針鋒相對地提出了所謂的印度製造。莫迪政府想要把印度打造成未來新的全球製造業中心,但是事實上,經過數年的努力,印度並沒有像想像中的那樣迎頭趕上中國,印度製造從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空談,但是印度媒體卻依舊大言不慚地說他們遲早會超過中國。
  • 印度:「我們未來要超越中國!」
    印度是一個充滿野心的國家,他們認為自己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足以產生巨大經濟紅利,而印度對自己的軟體科技也十分有自信,從來不承認落後於中國。相反,他們希望處處能夠超越中國,雖然現實很殘酷,但是一些政客已經習慣利用「超越中國」作為口號,下達一些新的政策。
  • 同是超10億級人口大國,美國為何擔心中國超越他,卻不擔心印度?
    中印同是10億級的人口大國,美國支持印度的發展,卻千方百計地阻止中國的發展,這是為何呢?其實,這裡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美國擔心中國遲早有一天會超越自己,而不用擔心印度會超越自己。二、美國擔心中國超越他,為何不擔心印度超越他的原因第一、意識形態的不同。中美在二戰時期應該算是盟友關係,當時美國給了中國非常大的援助,但是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意識形態的不同,再加上當時的美蘇冷戰對抗,而中國屬於社會主義陣營,所以兩國勢不兩立。
  • 印度:為什麼說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下中國了?是當我們不存在?
    沒錯,確實當你不存在,四大文明古國真的只剩了中國。其他的三大文明早已消失在了歷史的雲煙中,古巴比倫我們就不說了,在公元前539年,它先後被波斯,馬其頓和帕提亞人佔領,到公元前四世紀開始走向衰落。公元二世紀,這裡只剩了一片廢墟,這裡的文明已經塵歸塵土歸土,沒有復甦的可能。
  • 印度製造,為什麼複製不了中國經驗?帶大家了解一下深層的印度
    印度有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在這個領域上可以說是天賦異稟,中國與印度IT產業的差距並非來自於個人,而是來自於團隊,中國有很多的企業團隊人員臨時拼湊,開發出來的程序,注釋文檔不全、接口混亂,後期維護修改困難重重。往往一套程序經過幾個人的修改之後就沒辦法看了。而印度的團隊整體性非常的強,設計清晰、代碼風格一致,可以這麼說。
  • 印度會成為下一個「中國」甚至超越中國嗎?
    據專家預測,印度人口約於2020年底或2021年初突破14億,2021年年中就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印度35周歲以下人口佔比65%,坐享「人口紅利」的印度會成為下一個「中國」甚至超過中國嗎?
  • 日本人研究「印度為什麼比中國差太多」,看得我都臉紅了……
    然而,在這篇名為《為什麼印度和中國的差距這麼大?》熱帖中,日本網友卻難得打破了一貫畫風,紛紛認為「中國完勝」。 2ch 熱帖:《為什麼印度和中國的差距這麼大?》來看看日本網友們的說法☟ ☝「找不到印度能夠超越中國的要素…..」
  • 為什麼美國各方面反華、排斥華裔,而不反印度、排斥印度裔呢?
    為什麼美國不排斥印度裔?因為他們做不到!因為美籍印度人並不會把「印度」兩個字寫在臉上!大部分印度人是正宗的白色人種,跟美國白人是同一個人種,看起來一樣,都是大鼻子,深眼窩,藍綠色紅膜,同時又都說英語,這天然就有一種親切感。
  • 印度女留學生來中國後不願意回國?坦白說:印度和中國沒法比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高,吸引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來中國學習。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印度女學生來中國後不再願意回印度?甚至直言:印度比不上中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這位印度女學生並不愛自己的國家,也不想再見到自己的親人。是因為她在中國留學的這幾年,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這讓她很開心。原來她在中國最討厭的東西,回到印度後都沒了。是什麼讓她把心留在了中國?這位印度女學生簡單列出了她想待在這裡的原因。首先,中國的電子支付太方便了。在印度,大家更喜歡用現金。
  • 印度慈善家薩提斯 · 莫迪:超越死亡
    「我之所以寫《超越死亡》這本書,是為了鼓勵人們與死亡對話,由此人們才能過上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我謙卑並且虔誠地認為人們不應該害怕死亡。只有意識到死亡的必然性,我們才能沉浸在共情和愛的人生中。我們所擁有的時間不過須臾片刻。
  • 印度典型的髒亂差,為什麼很少爆發疫情?中國與印度的區別
    關於「印度為什麼很少爆發疫情」這個話題,其實是一個典型的偽命題。是我們對印度的歷史與自然環境不了解,而形成的一個錯覺。事實上,印度不是疫情少了,而是太多了。正因為印度的微生物比較多,所以,才限制了印度社會的發展,導致印度文明長期落後於中國文明和歐洲文明,當然,這裡的「落後」,特指經濟發展水平。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講一講這個問題。
  • 為啥說永遠不可能被超越
    可為什麼大多數球迷還是認可喬丹是第一人呢?個人感覺輸贏榮譽、數據,目前來看,這兩項詹姆斯還是不能跟喬丹比較的。從榮譽方面看,喬丹贏得了2次扣籃大賽冠軍;10次NBA得分王,其中1987-93年是連續7屆奪魁;6次總決賽MVP;9次NBA最佳防守陣容;NBA唯一一個贏得過年度最佳新秀,最佳防守球員,常規賽MVP,全明星賽MVP,總決賽MVP這些全部榮譽的球員。
  • 印度學者: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連美國電力公司都不得不講中文
    大家都知道這幾十年來,美國的綜合實力一直都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這一點哪怕直到今天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加上美國的發展變慢,實際上在某些領域中國已經在慢慢地接近美國,甚至是超過了美國。
  • 說要超越中國,發展6年的「印度製造」,如今怎麼樣了?
    ,堂堂一個大國,外匯儲備僅僅只能維持兩個星期,這是一個特別大的隱患,因此印度最羨慕中國多一點,就是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而中國製造入駐印度後,對本土企業產生了很大衝擊,因此印度長久以來都是抵制中國製造最熱烈的國家,從1995年到2017年,印度對華實施的反向傾銷調查就高達213起,是對華實行該舉措最多的國家之一。
  • 網友:中國為什麼要幫巴基斯坦?中國是否在考慮如何擊敗印度?
    根據中國總理周恩來的說法,這場戰爭的目的就是要給印度一個教訓。 所以因此,印度不得不把重要的資源轉移到軍隊建設上來,這減緩了印度的經濟發展,因為用來修建公路和學校的錢被用來建設軍隊了中國和印度明白未來中印兩國之間不會爆發直接的戰爭。我說的直接戰爭是像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樣的,由於中印兩國人口眾多,地理障礙重重,入侵另一個國家的心臟地帶是不可能的。
  • 為什麼說越南和菲律賓永遠不可能加入北約?
    在其內部組織成員當中不包含的就是越南和菲律賓。有些人說,加入北約終究是越南和菲律賓的一個夢想,那麼為什麼他們不可能加入北約呢?由於加入北約以後,所享受到的利益十分可觀,所以各個國家都擠破了頭,想要加入這個組織之內。光憑藉著一個國家被攻擊,其他國家都將其視為敵人的這樣一個軍事上的誘惑,就足以讓各個國家強迫了腦袋往裡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