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讓我們淚流滿面,女排就是中國魂!
執筆:歐陽比文
《奪冠》在國慶檔上映,再次激發了全民「追星」熱潮。鞏皇用無可挑剔的演技第N次徵服觀眾,而不少人發現,飾演年輕郎平的演員,表現同樣驚豔。
扮演者白浪,竟是郎平的女兒,神形兼備,還有一股子敢打敢拼的勁頭。她為了飾演好媽媽的角色,在半個月內減重30斤,劇組甚至為她配了營養專家,生怕身體出現問題。
「媽媽是我的偶像」,這一次,白浪更懂母親了,她也切身體會到,女排精神是從何而來的。
隨著《奪冠》熱映,話題#白浪是郎平女兒#登上微博熱搜,人們在感嘆基因的強大時,卻很少了解到,白浪為了爭奪「媽媽的扮演者」,付出了多少努力。
導演陳可辛對她講,「你並不是扮演年輕郎平的唯一選擇」,這句話讓白浪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媽媽「搶過來」。
長相相似是遺傳,可理解中國魂,點燃女排精神,卻不是僅靠樣貌就能取勝的。對這一點,白浪有著清醒的認識。
從未接觸過表演的白浪,一邊在美國上班,一邊從國內請了一位表演老師,每天下班後接受長達3個小時的表演課培訓,周末無休,全天學習。
郎平年輕的時候,正是中國百業待興的時候,運動員們的生活、訓練條件,和如今根本無法同日而語,身體普遍偏瘦。
在試鏡後,白浪毅然決然地開始減肥計劃,為了更貼近那個年代人的體型,在短短半個月內,白浪愣是減去了30斤。劇組怕傷身體,專門給她搭配了健身教練和營養專家。
事後導演對白浪說,其實郎平沒有其他候選人選,就是白浪,之所以「撒謊」,是為了激發她體內的小宇宙,而白浪也用自己的表現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1986年,舊傷疊新傷的郎平退役了。她和白帆在美國結婚,並生下女兒白浪。在女兒兩歲時,一句「祖國需要你」,郎平忍痛放下年幼的女兒回國執教。
兒時的白浪哭過、喊過、找過媽媽,一個小朋友,很難理解這個選擇,或許在她心裡,只是覺得媽媽「夠狠」。
長大後的白浪卻越來越像媽媽,她倔強、執著,認準的事情會全力以赴。這次拍攝過程,白浪才算真正「走進」了母親的心坎兒,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女排付出了多少。
在拍攝完成後,白浪發微博表示:「我終於知道了媽媽和她的姐妹年輕時有多苦、多棒!」
白浪在拍攝中拼盡全力,一個鏡頭常常要反覆拍很多次,訓練時的壓力也相當大,可是看著牆上被一代代女排人硬生生砸出來的坑,白浪覺得值了!
儘管白浪所站的領獎臺,是電影中重現的當年場景,但是女兒在這一刻懂了母親,懂了中國女排和它背後的「中國魂」!
你的孩子追星嗎?你反對他追星嗎?其實父母和家人就該是孩子的偶像,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他們,點亮娃一生的路。
埃裡克森在人格發展理論中提出,初中階段是孩子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時期,他們需要通過對偶像人物的認同,來確認自我價值,可以是同齡人,也可以是成年人。
對偶像的崇拜是孩子成長中的一種正常表現,很多人都表示,自己的爸媽就是偶像。在上次採訪袁隆平時,三個孫女的樸實無華打動人心。
陳薇院士,因在新冠疫苗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獲得國家最高榮譽獎章,她的兒子麻恩浩作為優秀家屬代表發言,臉上寫滿了自豪和驕傲。
17年前,陳薇抗擊非典時,4歲的小恩浩隔著屏幕親吻媽媽,照片戳中無數人的淚點。以全A成績畢業的兒子,也是陳薇最大的驕傲。
原來,優秀可以遺傳,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會盡收眼底。爸媽是孩子的擺渡人,給孩子做個榜樣,遠比言傳身教要來得有意義!
糖媽留言板:你願意為郎平、為中國女排點讚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