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是國際排聯的三大賽,裡約奧運以及東京奧運周期,中國女排獲得了裡約奧運冠軍,兩奪女排世界盃冠軍,兩個奧運周期唯獨世錦賽沒有獲得冠軍,僅僅獲得一個亞軍和一個季軍,這不禁讓球迷猜想同為三大賽,世錦賽比世界盃的含金量更高?
先對比一下兩個比賽的歷史,世錦賽是國際排聯歷史最悠久的賽事,首屆女排世錦賽始於1952年,而女排比賽直到1964年才第一次被納入奧運會的賽事。而女排世界盃則是三大賽中最年輕的賽事了,直到1973年才首次舉辦。中國女排曾兩奪世錦賽金牌,分別是1982年和1986年,而中國女排在世界盃的成績則更加輝煌,五次奪冠,是歷屆奪冠次數最多的球隊,中國女排在世界盃賽事中有著光榮的歷史傳統。
再比較一下兩個比賽的參賽隊伍構成,世錦賽一共24支隊伍,除了東道主和和衛冕冠軍,歐洲佔8席,中北美洲佔6席,亞洲佔4席,南美洲佔2席,非洲佔2席。世界盃一共12個隊伍參加,分別是各大洲的冠軍,世錦賽除洲冠軍外排名前四的隊伍以及一支外卡隊伍。兩者相比較,世錦賽參賽的隊伍更多,而當中歐洲至少佔了8席,當今女子排壇,歐洲無弱旅,隨便拎出一支球隊都不好對付。
這屆的中國女子排球隊,身高放眼世界都是數一數二,面對亞洲的平均身高較低的球隊,中國女排能夠充分發揮攔網的優勢,捏軟柿子般的實力。而歐洲球隊有身高有力量,一旦我們的速度優勢無法發揮出來,就很容易被限制住。特別是義大利隊,雖然總體身高不如我們,但是球員的彈跳力高,移動和扣球速度快,一旦我們在接發球上做不好,打起來就非常吃力。
除了歐洲的義大利,中國女排還比較怵美洲的美國和巴西,因為她們既有歐美球員的力量,又有亞洲球員的速度。2014年的世錦賽,中國女排就是輸給了美國隊而屈居亞軍。巴西隊一直中國女排的宿敵,裡約周期,中國女排面對巴西連戰連敗,直到裡約奧運四分之一決賽才以3比2險勝。儘管巴西隊已經不再巔峰,但是19年的世界盃,中國女排也才3比2逆轉取勝。
再看看兩個賽事的賽制,女排世錦賽分三個階段進行,先是小組淘汰賽,然後每組的前四名交叉合併進行單循環賽,最後組成的兩個大組的前兩名交叉對決,再決出冠軍,一共歷時22天。而女排世界盃採取的是單循環賽制,比賽周期是16天。相比較,世錦賽的比賽周期更長,多出了6天。世錦賽更考驗運動員的體力,畢竟我們的體能情況與歐美運動員有差距。
其實影響比賽成績的因素很多,2016年女排奪得裡約奧運軍後,國人對女排奪取17年的世錦賽冠軍充滿了期待,特別是朱婷在土耳其聯賽和歐俱杯上有著出色表現。正因為這樣,朱婷得到了各國球隊的重點關照,加之歐洲聯賽強度非常大,朱婷在世錦賽上的表現並沒有如往常一樣經驗。加之裡約奪冠功臣張常寧剛剛傷愈復出,小蘋果袁心玥狀態低迷。中國女排能夠在18年的世錦賽上獲得季軍已實屬難得。
綜上所述,似乎世錦賽確實比世界盃含金量更高,可是2018年世錦賽塞爾維亞奪冠充滿了爭議,複賽階段「放水」日本隊,雪藏博斯科維奇以及米哈洛維奇,成功躲開了中國女排,而把義大利隊送到了和中國女排一組。這樣獲得冠軍到底含金量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