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不足50億,億勝生物科技卻是一隻「十倍股」

2021-01-19 智通財經APP

放眼整個港股的「十年十倍股」,其橫、縱向對比十分有意思:橫向上,醫藥股數量較其他行業的股票較多,容易誕生「十倍股」;縱向上,醫藥個股漲幅弱於消費、TMT的某些票,整體並不拔尖,且多是中小市值。

造成這種局面,智通財經APP分析認為,一方面是政策推動。這10年,可謂是醫藥行業的變革年,無論是與工業相關的一致性評價、鼓勵創新藥、精準醫療等,還是與商業流通領域相關的公立醫院改革、藥品招標、兩票制等都倒逼行業提高了集中度,在競爭中讓有實力的企業得到了發展,最終誕生了多隻「十倍股」。

另一方面,醫藥股整體漲幅不夠拔尖,主要是行業因素「羈絆」,尤其是2010年,藥企們在經歷了收入的至高點後,開啟了冬眠模式,整個行業進入深度調整,直到2017年,行業收入、利潤等增速才重新回到了10%左右。在加上醫藥行業需要較強的專業性,這也讓投資者們對其有所顧忌,使得整體估值長期低於消費、TMT板塊。

不過,隨著政策、行業升級,當前港股的醫藥板塊儼然已進入了估值修復期。

拿生物基因製藥企業億勝生物科技(01061)為例,在精準醫療的驅動下,其10年暴漲47倍。其中,2017年至今,該股累計漲幅超過了168%,市值從最初的19億港元(單位下同)增長到了目前的近50億元,成交活躍度也開始走強。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探究億勝生物科技增長背後,除大環境的變好,恐怖更多的「績優股」的優勢。智通財經APP觀察到,2017年,該公司期內營業額為8.996億元,同比增長16%。毛利為7.376億元,同比增長18.4%。年內溢利為1.67億元,同比增長22.8%。每股基本盈利為29.75港仙,擬派發末期股息每股0.025元。

貝復舒、貝復濟是收入增速點

績優股億勝生物科技在2017年繼續保持「盈利」作風,營收同比增長16%;淨利潤同比增長22.8%。其中,該公司的自有產品貝復舒系列、貝復濟系列,以及第三方眼科產品及外科產品分別增長10.5%、27.8%、23.7%、12.6%。

具體細說,因貝復舒系列的收益穩定增長了10.5%,讓億勝生物科技的整個眼科產品實現了4.37億元,較去年增加8.6%。銷售第三方眼科產品雖錄得收益上升23.7%,但因為相關產品「許可證」到期的原因,導致提供市場推廣服務的收益下跌超過了5成,約56.2%。

外科產品因於貝復濟系列的收益健康增長27.8%以及銷售第三方外科產品則錄得收益增長12.6%,令該股外科產品的總收益超過了4.61億元。不過,兩票制的問題讓其市場推廣服務的收益下跌35.2%。

進一步分拆來看,自有的生物藥品所得收益佔公司整體收益的80.5%,較去年增加20.0%;餘下19.5%的本集團收益由銷售第三方產品所貢獻,較去年增加1.9%。換句話說,貝復舒系列、貝復濟系列就是億勝生物科技收入的主要來源。

智通財經APP曾重點闡述過貝復舒、貝復濟與億勝生物科技的關鍵。1996年,珠海東大集團全資設立了東大生物製藥有限公司,隨著運營的深化以及重視研發,該公司投入了近3000萬人民幣去做貝復濟、貝復舒兩大新藥的研究。

要知道,1996年,在「萬元戶」屈指可數的情況下,拿3000萬真金白銀去做新藥研發,可想該公司高層對這兩大藥物是有多看好。

可是,3000萬元人民幣畢竟小數目,於是珠海東大集團引進新加坡商人嚴名熾家族控股的IPC(私人)投資有限公司的2800萬美元投資,讓IPC持股50.42%。由此,珠海東大集團變成了「中外合資」。

發展了2年多,嚴名熾家族在香港成立億勝生物製藥,並通過股權變更的方式一步步把珠海東大集團併入億勝生物製藥,最終以70%的控股權將東大改為珠海億勝生物,貝復濟、貝復舒自然成為了億勝生物製藥的重要資產。

而經過多年的市場推廣,外科創傷修復產品的貝復濟早已邁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同樣,因億勝生物科技首創了眼科創傷修復這一概念,順利打開了國內眼科修復市場,使得貝復舒眼科系列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銷售額佔全國眼科處方藥銷售額的前五名,在生長因子類眼科藥物市場的佔有率接近70%。簡單數據疊加,,100個有需要用到眼科修復產品患者,有70人將會使用到貝復舒。

所以從這麼多年來看,貝復濟、貝復舒一直是該公司最重要的營收點。

與此同時,為「保護」現有產品,億勝生物科技也開始走學術推廣。2017年銷售代表共1410人,同比增長10%,其中眼科630人,覆蓋4000家,外科780人,覆蓋約5400家醫院,2017年參與超過600場學術講座及2200場市場推廣活動。

若隨著分級診療愈發廣泛,此舉無疑能加強在基層醫院的布局,最終提高人均銷售額,助力產品持續增長。

研發儲備管線即將進入收穫期

或許因收入來源單一,億勝生物科技近年來加大了研發投入。

智通財經APP看到,2017年,該公司的研發開支增加至約2710萬港元,其中約2070萬元已資本化,而2016年的總開支約為3000萬元,其中約2430萬元已資本化。因此,作為行政開支的研發開支由2016年約57萬元增加至約640萬元。

期內,該公司取得CFDA批准,將無防腐劑單劑量妥布黴素滴眼液商品化;憑藉bFGF的專有技術優勢,該公司計劃發展一系列優質產品,奠定自己在創傷修復生物藥品市場領導地位(透過有關納米抗體平臺研究新型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納米抗體,以供製作癌症及老年性黃斑病變的治療產品);

該公司建立「吹灌封」平臺,現可以在研發一系列無防腐劑單劑量藥品,如治療眼部損傷、眼部細菌感染、眼睛疲勞、乾眼症及呼吸系統疾病等用藥,預期將相關產品將在未來3年內取得批准。

做研發之餘,億勝生物科技還自2015年開啟了「增進計劃」。發展至目前,投資了ACImmune、MeiraGTx、Abpro等七個公司,投資總金額2780萬美金。

其中,與美國生物技術公司Abpro訂立合作及特許協議、股份認購協議及認股權證認購協議。將憑藉Abpro的若干候選抗體開發眼科及外科新治療產品系列,以及為腫瘤治療業務為該公司開發新藥;和ACImmune籤署合作研究協議,共同開發治療神經退化疾病創新療法,目前已達成將bFGF開發為藥物的研發計劃。未來公司將增強眼科外科領域,進軍神經系統腫瘤骨科領域。

「增進計劃」部分

滿世界找項目以及加大研發投入的同時,億勝生物科技為保護自己的現金流,還做了幾筆可轉債:

如2015年,該股與一名獨立第三方武漢伢典生物科技訂立可換股貸款協議,本金額為人民幣1000萬元,按5%年息率計息,2019年12月13日到期;2016年,又與獨立第三方廣西萬壽堂藥業訂立另一份可換股貸款協議,本金額為人民幣1500萬元,按6%年息率計息,2019年1月8日到期。

結合億勝生物科技的業績,自有產品貝復濟、貝復舒的強勢表現以及良好的產品儲備,在醫藥行業進一步「升級」的主旋律下,該公司有望繼續演繹「十倍股」的角色。(田宇軒/文)

相關焦點

  • 億勝生物(01061):10年38倍股也有「踏坑日」
    10年10倍股,想必是所有投資者都在挖掘的事。而放眼港股醫藥行業,十倍股便更如「鳳毛麟角」,而市值近30億港元的億勝生物科技(01061)就是難見的一隻。智通財經通過前復權計算,該股10年暴漲38倍之多。就算外局不穩定的背景下,2019年上半年累計漲幅也超過了53個點,成交較為活躍。
  • 掘金低市值個股 742股流通市值不足20億
    原標題:掘金低市值個股 742股流通市值不足20億   相較於大盤股,小市值品種具備更高的股性以及活躍度,也更容易成為行情中的核心。
  • 神奇的億勝生物(01061):6年漲了50倍,日成交額僅有56萬
    公司 神奇的億勝生物(01061):6年漲了50倍,日成交額僅有56萬 2017年6月1日 18:53:00 智通財經網 頂著石頭唱大戲——費力不討好。
  • 億勝生物科技:別看球了,我才是醫藥股的大冷門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生物科技板塊走勢強勁,但並非所有個股都沾光,比如市值36億元的億勝生物科技(01061)就跌了近2個點,而這一頹勢也已上演了17個交易日,期內累計蝕去20個點。要知道,1-5月該股還是明星股,暴漲近65個點。行情來源:富途證券這樣的明星股難道只能「玩一票」?
  • 掘金低市值個股 628股流通市值不足20億
    原標題:掘金低市值個股 628股流通市值不足20億   相較於
  • 億勝生物科技(01061):別看球了,我才是醫藥股的大冷門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生物科技板塊走勢強勁,但並非所有個股都沾光,比如市值36億元的億勝生物科技(01061)就跌了近2個點,而這一頹勢也已上演了顯然不符合邏輯,何況作為「十倍股」的億勝生物科技的基本面仍維持在此前的良好態勢,甚至還在強化。 福布斯常客並非偶然 雖說做企業得腳踏實地,但現在全然已過了「酒深不怕巷子深」的年代,越優秀的企業越需要得到曝光,尤其是行業權威的認可。
  • 超2500億解禁將至 兩大晶片迎重大考驗 十倍牛股赫然在列 7股...
    上市至今,與發行價相比,中微公司累計漲幅已達到6.3倍以上。7月14日盤中該股創下歷史高點,近三日接連調整,累計回調幅度達到28%以上。另一隻晶片產業鏈公司瀾起科技解禁市值323億元排在第二位,下周該股有3.41億股面臨上市流通,解禁股為A股發行法人配售上市。
  • 掘金低市值個股 615股流通市值不足20億
    相較於大盤股,小市值品種具備更高的股性以及活躍度,也更容易成為行情中的核心。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12月18日收盤,兩市共1201隻個股流通市值低於30億元,其中615隻個股流通市值不足20億元。總市值方面,兩市共1692隻個股總市值低於50億元,其中848隻個股總市值不足30億元。
  • 被低估的藥企——億勝生物科技
    億勝生物科技成立於 1990 年代初,是國內生物製藥領域的先鋒企業,專注於研發、生產及銷售基因工程藥物 rb-bFGF(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rb-bFGF 是一種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能促進多種細胞的修復和再生。
  • 葛衛東5億豪賭晶片股!持有科技股超百億,一隻醫藥股賺了10多億
    7月29日,聞泰科技股價高開高走,盤中一度觸及漲停,截止午間收盤,聞泰科技大漲8.8%,報收於145.8元/股,市值達到1816億。從5億認購聞泰科技到兩次定增兆易創新,葛衛東對科技股可謂是青睞有加,到目前為止,易衛東持有聞泰科技、兆易創新、科大訊飛、用友網絡、銳科雷射等五隻科技牛股,這些公司業績本來就不錯,且是政策大力鼓勵支持的科技創新方向,葛衛東持有的這五隻科技牛股的市值就達到130億。葛衛東今年通過幾年前入主的西藏藥業也賺了10多億。
  • 醫藥行業暗黑時刻勿迷茫 推薦億勝生物科技
    2018年對港、A股兩個市場的醫藥板塊來說絕對是慘澹的一年,多少個明星藥股自高位跌幅均超過50%,不復上一年迅猛漲勢。關鍵詞是「一致性評價」及「帶量採購」,乃引發了市場對醫藥行業未來結構調整的憂慮,就再別提下半年以來多起黑天鵝事件,更加重了相關個股乃至整個板塊的下跌勢頭。
  • 2020年A股誕生了多少十倍股?個股價格大排名來了!_證券要聞_財經...
    2020年A股誕生了多少十倍股?個股價格大排名來了!從市場整體市值分布情況看,共有134隻個股A股總市值突破1000億元,較2019年底多出40隻;1149隻個股總市值在100億元至1000億元之間,較2019年底多出217隻;有32隻個股總市值不足10億元,這些個股絕大多數都已「戴帽」。
  • 300億大牛股面臨退市,騰訊或踩雷!解禁洪流來襲,13倍科技...
    4股解禁市值超百億,分別是中航沈飛、華能水電、長春高新和3年暴漲13倍的科技牛股深南電路。大牛股提前鎖定面值退市12月11日周五,*ST剛泰一字板跌停,收盤報0.68元,收盤價已連續14個交易日低於1元面值。此前,公司曾公告,截至2020年11月24日,公司股票收盤價為0.99元/股,股票收盤價低於公司股票面值。
  • 17億撬動379億併購,市值暴漲50倍…
    併購完成後,聞泰科技估值從借殼上市時的35.8億元暴漲至最高1800億元,而張學政的股權稀釋不到一半。收購安世半導體後,聞泰科技償債壓力陡增,商譽高達227億元,其近2000億市值能否得到有力支撐?收穫大佬加持,29日聞泰科技開盤後一字漲停,報收於145.8元/股,市值衝擊到1816億元。2016年借殼中茵股份上市時,聞泰科技主營手機代工業務,估值只有35.8億元。2019年控股安世半導體後,聞泰科技華麗轉身,最高峰時市值超過1800億元,3年時間翻了足足50倍,成為A股最炙手可熱的科技公司之一。
  • 期貨大佬葛衛東15億抄底兆易創新,重倉科技股總市值超過95億
    期貨大佬葛衛東大手筆參與兆易創新的定增,獲配金額高達15億,如果按照最新的股價算,其持有的兆易創新市值高達47.7億,而如果加上其此前重倉的科技股,其持股總市值超過95億。作為一個業務橫跨期貨、私募以及股市的大佬葛衛東,其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不過,相比其在期貨市場和A股的叱吒風雲,這幾年其私募產品業績卻是冰火兩重天。
  • 億勝生物科技上榜福布斯 製藥創新吸睛全球
    其中,億勝生物科技(1061.HK)憑藉其眼科創傷修復領域龍頭地位以及持續高增長的業績實力入選「2017福布斯中國上市公司潛力企業榜」,這是億勝生物繼入選「2014福布斯亞洲中小上市企業200強」之後第二次獲得福布斯的認可。福布斯榜單素有「經濟的晴雨表」和「財富的風向標」之稱,上榜企業多為各行業翹楚,作為兩次入選福布斯榜單的億勝生物科技,投資價值值得留意。
  • 億勝生物科技:技術領先 內外兼修
    □本報記者 楊博在位於廣東珠海市北部高新區的新廠房內,億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1061.HK)的生產裝置安靜地運行著。偌大的廠房內,除了幾臺機器外,只能偶爾見到三五個工作人員的身影,無菌化的生產環境更讓整個空間顯得格外「冷清」。「這大概就是基因工程的奇妙。」億勝的工作人員表示。
  • 疫情捐助見微知著 億勝生物布局正當時
    個股挑選上,當前最為火爆的莫過於疫情相關概念股,但這類個股早已獲得眾多關注,錄得不少漲幅;不過另一類疫情相關的股票或被忽略,便是為疫情防控捐贈的企業。通過這些捐助活動,公司實力見微知著,此次便以近期持續捐助疫情防控的億勝生物科技(01061.HK)為例。億勝生物科技是一家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治療體表創傷和眼部損傷生物藥品的國內創新製藥先鋒企業,主要品牌有貝復舒、貝復濟和貝復新。
  • 年內第三大解禁洪流來襲 13倍科技牛股赫然在列(附股)
    300億大牛股面臨退市,騰訊或踩雷。年內第三大解禁洪流來襲,13倍科技牛股赫然在列,5股解禁比例超50%(附股)下周是本月最大市值解禁周,也是全年第三大解禁周,將有46隻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1910.73億元。4股解禁市值超百億,分別是中航沈飛、華能水電、長春高新和3年暴漲13倍的科技牛股深南電路。
  • 加倉5隻金融股 狂賣這隻1700億市值科技股
    從市場表現情況來看,北向資金加倉數前十的個股中,本周僅有寶鋼股份、愛康科技上漲,其他個股均下跌,中遠海控跌幅最大,本周下跌9.20%。從市場表現來看,本周北向資金流通股比例增加居前十個股中,士蘭微、國茂股份、格力地產、方大特鋼下跌,其他6隻個股上漲,當升科技上漲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