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安徽建工北城工業公司在吳山正式開業投產,這標誌著全省建築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該項目對標雄安新區設計理念,在合肥打造建築工業化和智能建造「安徽一號站」,綠色環保和智能化等水平超出目前市場5年以上。
合肥添重要的建築工業化生產基地
總投資2.2億元的安徽建工北城工業有限公司投產後,將成為全市乃至安徽重要的建築工業化生產基地,能覆蓋裝配式建築設計、研發、部件生產、物流、施工等全產業鏈。項目配有國內一流的裝配式建築構件綜合生產流水線、全封閉攪拌站、試驗室等,可實現年產預製構件5萬m3和管片5萬m3的生產規模。
引人注目的是,該項目對標建築工業化「雄安新區一號站」,按照國家要求超前的設計理念要求,在綠色環保和智能化等方面超出目前市場水平5年以上。
「雄安新區一號站」集合了混凝土攪拌站、水泥穩定土拌和站、瀝青攪拌站以及完整的攪拌站配套工程,年產混凝土260萬噸以上、瀝青超100萬噸、水穩料逾127萬立方,有力地支撐著雄安新區的快速建設。以其智能、環保、高效、節能的特點,完美契合了雄安安全、綠色、文明建設的高要求。
告別機器轟鳴汙染實現綠色零排放
安徽建工北城工業有限公司引進了現代化倉儲技術設備,尤其是採用的全封閉攪拌站,按照雄安新區的環保標準要求設計,生產噪音從噪聲源頭進行控制,進行設備密封、廠房的雙重密封,生產汙水直接通過砂石分離機分離,汙水通過汙水處理系統循環到攪拌站主機使用,砂石直接進原材料倉。依託智能系統集中控制,實現數位化管理,堪稱「安徽一號站」。
安徽建工北城工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介紹,整個工廠將逐步實現無人值守,通過對信息系統的全面使用,實現控制少人化,廠房無人化。「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是看不到砂石原材料裸露在外部,也聽不到明顯的噪音,實現綠色零排放。過去混凝土攪拌站機器轟鳴、汙染較大的尷尬景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此外,在建築材料管控上,利用車聯網系統全面監控運輸過程,進場後批量抽檢原材料,確保品質。組建國內專業的實驗研究檢測機構,對建築產品的配合比、性能、壽命等進行研發和控制,有效保障產品質量,實現可追溯。
近年來,合肥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積極進軍建築工業化,堅持發展智能建造,無論是體量還是技術水平都已經走在了全國第一方陣。本月底,安徽省住建廳剛剛公布了首批省級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其中合肥市以10家入選規模領跑全省。本次隨著「安徽一號站」的投產,將推動本土建築行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大實效。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