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肉?東坡肉?傻傻分不清楚……

2021-02-16 新加坡魚尾文

除了雞,豬肉可被認為是中國各派菜餚中常見的肉類之一,而紅燒肉更是以不同烹飪風格與形式出現。紅燒肉通常以豬油與醬油為調料烹煮,也可以用其他肉類來做主要原料。

「紅燒」在中國烹飪技巧的定義,是將加工切配的原料經過初步熟處理下入鍋,加入帶色調料如醬油或糖煸炒上色後,加入適當湯水,用旺火燒開後再燜,直到肉軟入味,再在高溫下收濃湯為汁,勾芡成菜。

中國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紅燒肉,例如江南一帶的湖南紅燒肉滿齒鹹辣,上海的紅燒肉濃油赤醬才足夠細膩,杭州人需要一壇上好的黃酒,而揚州的紅燒肉色淡味甜重冰糖。

香聚的紅燒肉紅潤剔透,一口脂肪花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剛在星耀樟宜開業的中餐館「香聚」,其中一位中餐大師侯新慶收集了各地不同紅燒肉的做法後而創的紅燒肉,紅潤剔透,一口脂肪花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被任命為「環球淮揚菜引申大使」的侯師傅解釋說:「把肉和蘿蔔分開烹製,蘿蔔單獨用肉汁去燒,最後在肉收汁時才把蘿蔔放在一起,吸收了肉汁之後更加豐美。和上海傳統濃油赤醬的紅燒肉不同,這道紅燒肉一點也不會甜,非常甘香。」

這道傳統名菜歷史太悠久,無法追溯它起源於何時、何地或創造的人。據信,紅燒肉也是從蘇軾的鍋中「煮」出來的,只是事實很難辨證,但不可否認,是他把吃肥豬肉的趨勢推向高峰。

由於他的「努力」,肥豬肉才得以從基層走向上流社會,從大排檔的鐵鑊跳入達人的Le Creuset鑄鐵鍋裡。但許多人卻把紅燒肉和東坡肉混淆了, 有人甚至說東坡肉就是紅燒肉,只不過東坡肉是蒸,而紅燒肉是燉出來的。

那麼,東坡肉的背後又有什麼故事?

說到東坡肉就不能不提蘇軾(蘇東坡),這位生於北宋時代的著名文字家、政治家、藝術家,他還是一位精於烹飪的美食家。他出身在一個富有文化教養的家庭,蘇軾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雖然他在20歲中了進士第二名當了官,但仕途坎坷,被貶數次,被調去的地方甚至是窮鄉僻壤,生活非常潦倒。

相傳蘇軾最愛吃豬肉,在他被貶到湖北黃州後,工資很低,生活拮据,但是他生性樂觀又愛煮,給自己取了個雅號:東坡居士,整天雅好遊山林,好美食,吟詩作對。

蘇軾在閒暇時間裡,還仿製前人的烹飪技巧並加以改良,他的拿手菜就是慢燉豬。材料單純,甜要冰糖,紹酒過肉,火候要足,這幾點就可以做出濃香豐厚,絕美酥香的自製東坡肉了。肉色紅豔,嘗了一口更是香醇美味,滑糯酥爛。

他還給豬肉寫了首《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軾的弟弟蘇轍曾經這樣形容蘇軾:「其於人,見善稱之,如恐不及;見不善斥之,如恐不盡;見義勇於敢為,而不顧其害。用此數困於世,然終不以為恨。」

蘇軾在各地居官清正,為民興利除弊,政績頗善,深受當地人民愛戴。他所到之處都被民眾紀念,如黃岡、杭州、海南島等地方都有蘇軾的祠廟。連他最愛吃的東坡肉也深受當地人的喜愛,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地方也出現了他們自己的做法,有先煮後燒,有先煮後蒸,也有的是直接燜煮收汁。

一隻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

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

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產品

相關焦點

  • 始創於徐州,完善於黃州,在杭州名揚的東坡肉與紅燒肉有何不同
    東坡肉與紅燒肉長相十分的相似,很多人都將紅燒肉和東坡肉混為一談,其實紅燒肉和東坡肉並不是同一種美食,而是兩種不同的美食。紅燒肉的做法大家都清楚,而東坡肉的做法,可能並不熟悉,說到東坡肉就有必要為大家講講東坡肉的由來。
  • 留學生食堂 | 東坡肉,感謝世上有東坡和東坡肉
    搜東坡肉時發現自己兩次外食東坡肉的記錄(吃過東坡肉的次數應該不止兩次小提醒,做東坡肉和紅燒肉不一樣,不需要加老抽,上色靠的是紅曲米。蘇東坡無疑是一位熱愛生活的人,不論被貶漂泊到哪裡,都能投入到當地的煙火市井生活中,用別人棄之如敝帚之物僅靠「少著水,待他自熟莫催他」,就能成就「火候足時他自美」的東坡肉佳話。假如你現在正在異地,一時與家人難以團聚,也燒一碗東坡肉以慰籍吧。慰籍深夜的孤單,慰籍異鄉的寂寞。此心安處是吾鄉。
  • 快過年了,教你做東坡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上桌家人都愛吃
    吃年夜飯的時候,餐桌上少不了雞鴨魚肉,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道家庭版東坡肉,這道東坡肉是用五花肉做出來的,但是吃起來一點都不肥膩,而且還入口即化,吃上一口醇香軟爛,實在是太好吃了,比做一些紅燒肉還吸引家人的胃口,快過年了,教你做東坡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上桌家人都愛吃!
  • 紅燒肉
    因為紅燒肉味濃,有時候燒山珍海味反而要來借紅燒肉的味道,譬如鮑魚之類。這兒說的是真正的幹鮑,不是那些小鮑鮮貨。據說毛主席最愛吃紅燒肉,以致後來是個湖南菜館就有毛氏紅燒肉,但沒一家吃著適口的,但也不知道是因為湘菜風格跟蘇菜的風格差距太大呢,還是畢竟飯店比不上中南海的私廚呢。
  • 水蜜桃,吉娃娃,傻傻分不清楚
    還記得「老鼠,老虎,傻傻分不清楚」嗎?這應該80、90後的兒時記憶中都存在吧。自從開始養多肉,別說沒出狀態的多肉我傻傻分不清楚,連出了狀態的我也傻傻分不清楚,真是汗顏呀。說說我一直傻傻分不清楚的倆品種——水蜜桃和吉娃娃01我的認識的過程起初,一直認為水蜜桃就是吉娃娃,吉娃娃就是水蜜桃
  • 東坡肉做法,大廚透露正宗東坡肉做法,入口香糯、肥而不膩
    東坡肉,真的是東坡居士蘇東坡發明的嗎?東坡肉的起源還得從北宋時期說起。東坡肉的前身是徐州回贈肉,與其它三種珍品共同稱之為「東坡四珍」。據傳,在北宋神宗十年秋,也就是1077年的秋天。連下七十餘天大水未退,黃河決口。
  • 「總光合」、「淨光合」傻傻分不清楚?
    「總光合」、「淨光合」傻傻分不清楚?在教師資格生物學科筆試中,光合作用出簡答題(填空)的頻率非常高。做光合和呼吸方面題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公式:總光合速率=淨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如圖所示。公式本身很簡單,呼吸作用的量通常也都很容易判斷出來,但總光合與淨光合卻總是傻傻分不清楚,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一般來說,兩個部分會考察到總光合與淨光合的區分:第一種是在問題中,區分出題目要我們求的是什麼光合速率;第二種就是在題幹中,給的條件是淨光合速率還是總光合速率必須要明確,分析好後才能做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到底什麼是總光合速率,什麼又是淨光合速率。
  • 鄉野味濃,「濃油赤醬」的家鄉紅燒肉,香氣濃鬱、色澤豔麗.
    先說毛氏紅燒肉吧。據史學專家的考證,毛氏紅燒肉是用帶皮的豬五花肉,加湘潭醬油、冰糖、料酒以及八角等香料,慢工細火燒出來的,口感濃烈醇香,極富湖湘風味。毛澤東早在長沙念書的時候,就愛上了紅燒肉,他當時就讀的湖南省第一師範每天免費供應學生的夥食,在每周一次的「牙祭」當中,就有大鍋煮之、大盤盛之的紅燒肉。
  • 丁帆:天下紅燒肉
    不管確切與否,在中國,無論是豪宴還是普通的家宴,這道菜幾乎就成了中國人默認的「國菜」。    吃遍天下的紅燒肉,還是自己燒的最合口味。  在全國各地,豬肉有各種各樣的燒法,但是最家常,也最受青睞的做法當屬紅燒肉了。
  • 紅燒肉大全
    此外,毛氏紅燒肉還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那就是在製作中不加醬油,而是用糖色代替醬油進行著色,當糖色變為褐色,即可下入五花肉和配料,燒出來的糖色鮮紅潤澤、明豔動人。成品毛氏紅燒肉肉皮橙紅,肥肉微黃,瘦肉棕褐,層次極其分明,夾一塊咬下去,能吃出三層口感:瘦肉的精悍、肥肉的軟糯和表皮的包容,肥而不膩,香醇濃鬱,回味雋久,滋味妙不可言。
  • 都知道東坡肉為何叫東坡肉,但它為何要綁繩子?廚師:不綁不行啊
    了解蘇東坡的人,對東坡肉這道美食應該都不陌生。要說蘇東坡,這一生是真的慘。在湖州任知州的時候曾經向皇上做表謝恩,沒想到被王安石盯上了。說他上表謝恩,文字大不敬,污衊新政。然後蘇東坡就被老闆叫到京城去了,被在落蠻烏鴉的御史臺,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烏臺詩案。
  • 紅燒肉的色香味
    本幫紅燒肉加入大量醬油、大把冰糖,經過幾十分鐘的燜燒,不用勾芡,湯汁自然濃稠如芡,成品紅潤光亮,堪稱濃油赤醬類的代表。蘇幫紅燒肉走燜的路子,香甜軟糯、入口即化,本幫紅燒肉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道「小火炒肉」的工序,因此本幫紅燒肉的原名叫做「炒肉」。
  • (美食)各種紅燒肉做法大全
    4.放入浸泡好的筍乾,調入鹽,攪拌均勻繼續燉煮20分鐘後即可出鍋  特點:紅燒肉裡加上了江浙地區生產的筍乾,充分吸收豬肉豐潤厚重的肉香,同時又減少了豬肉油膩的口感,一舉兩得朝相輝映,果然是很有「腔調」!
  • 看了這個不去燒天理難容!各式各樣的紅燒肉 口水哇~
    估計沒有多少人可以拒絕紅燒肉吧,嘿嘿,真正成功的紅燒肉是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不會做紅燒肉的都看過來,學個一招兩式,改天秀一秀。
  • 中國的頂級紅燒肉
    毛氏紅燒肉與普通的紅燒肉有所不同,配料除了選取常規的八角、桂皮、生薑外,還要加入湖南特有的豆豉和朝天椒,味道奇香。此外,毛氏紅燒肉還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那就是在製作中不加醬油,而是用糖色代替醬油進行著色,當糖色變為褐色,即可下入五花肉和配料,燒出來的糖色鮮紅潤澤、明豔動人。
  • 家鄉的美食特刊—95 | 施紅巖​​:人間至味,紅燒肉
    一方肉,一棵蔥、豆豉、姜、蒜、椒、鹽、糖。如是次第巧布飲,淨洗鐺,少著水,慢火煨燉莫著急。待它自熟香味出,肉作琥珀色乃止。早晨起來打兩碗,恣意飽食亦不膩。提到紅燒肉,自然就想起了東坡先生的《豬肉賦》,「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 隼、利爪、白金利爪,傻傻分不清楚?
    隼、利爪、白金利爪,傻傻分不清楚?對於「隼」、「利爪」、「白金利爪」這三款球拍很多球友傻傻分不清,作為野生測評師,我今天就來跟大家叨叨這三款的區別,好讓更多的球友們知道該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 澄粉,澱粉,生粉,還在傻傻分不清楚?看完漲知識!
    澄粉,澱粉,生粉,還在傻傻分不清楚?看完漲知識!這兩天寫了幾篇關於蒸菜的文章,但是我看大家的評論,對于澄粉大家都非常的好奇,今天就來跟大家普及一下澄粉、澱粉、生粉的常識,想要學會做美食,必須先了解你用到的原料,原料用對了,才能事半功倍,如果還傻傻分不清楚,就來看看這篇文章,看完漲知識哦!
  • 【原創】家鄉美食之紅燒肉
    紅燒肉也是家鄉最常見的一種菜品,把豬肉切成小方塊,文火燒治而成。它和其它的燒菜不同,比如苦瓜燒肉,土豆燒肉,肉反而成了輔料,可以有很多品種。紅燒肉則是不需要加入各種輔料,所以,能夠把單一的豬肉燒成色、香、味俱全的紅燒肉,還是有不少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