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1世界錦標賽嘗試推動的排位賽改革提案很可能失敗的情況下,在非錦標賽分站中採用倒序發車的想法再次得到了提議,紅牛車隊領隊克裡斯蒂安·霍納(Christian Horner)最近表示,非錦標賽分站將是試驗性賽制的最佳場所。
1983年在英國布蘭茲·哈奇賽道舉行的F1王中王爭霸賽是F1世界錦標賽歷史上的最後一場非錦標賽分站,從那以後,非錦標賽分站就已經在這項運動中絕跡;而在此之前,這樣的賽制也早已瀕臨滅絕,但此類賽事的歷史為今天的故事情節提供了大量的創意。
正如下面這張1974年在布蘭茲·哈奇賽道舉行的錦標賽的照片所顯示的那樣,它並不需要成為錦標賽的常規分站,就能吸引足夠的車迷到場觀賽。
非錦標賽分站曾經也出現過一些非凡的時刻。1971年,卡洛斯·羅伊特曼(Carlos Reutemann)在阿根廷本土首次駕駛麥拿輪賽車參加F1比賽;科克·羅斯伯格(Keke Rosberg)則在1978年雨中舉行的BRDC國際杯賽中駕駛德利賽車取得了突破性的勝利;同一場比賽中,德裡克·戴力(Derek Daly)為赫斯基車隊首次參賽就取得領先,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私人車隊甚至也會在這些比賽中出現一些裡程碑式的時刻。在1976年,由吉安卡洛·米納爾迪(Giancarlo Minardi)經營的Scuderia Everest車隊為同名的吉安卡洛·馬蒂尼(Giancarlo Martini)派出了一臺法拉利賽車!
甚至,一些賽車的裡程碑時刻也會在這些比賽中出現。1961年,斯特林·莫斯(Stirling Moss)駕駛弗格森P99賽車在奧爾頓公園金杯賽上取得了四驅F1賽車的唯一一次勝利,而羅拉賽車則在1962年馬洛裡公園舉行的基尼2000比賽中由約翰·蘇爾提斯(John Surtees)取得了唯一一次勝利。
如今舉辦非錦標賽分站確實會有很多障礙,尤其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以證明參賽隊伍的合理性,以及辦賽成本和無數的合同問題。
但我們暫且將這些問題放在一邊,以非錦標賽制的F1分站創建我們的夢想賽場。我們將其稱之為「夢想中的現實」,我們將過去非錦標賽的陣容主題應用於2020年的車隊和可用車手。
創建這場比賽的規則很簡單:這是一項單站的賽事,所有參與F1世界錦標賽的10支車隊都必須至少有一臺賽車參賽。
但如果他們沒有第二臺賽車參賽,就必須以衛星車隊的名義派出第二臺賽車參賽,同時也可以選擇派出第三臺賽車,或者在賽場容量允許的情況下派出第四臺車。如果報名人數過多,則優先考慮領先車隊。
這個規則通常由賽道容量決定,而不是F1世界錦標賽通常的26臺賽車的限制。在以舉辦世界摩託車錦標賽MotoGP賽季揭幕戰而聞名的卡達羅塞爾賽道,每年都會有30臺賽車參與到這場比賽中。
為了方便討論,我們假設這場比賽得到了贊助商的支持,他們也確保了幾位關鍵車手的參與,因為一場沒有F1大牌車手參加的非錦標賽分站對廣大觀眾來說也沒有極大的吸引力。
這場比賽也被設計成在本賽季結束時進行。實際上,鑑於賽季壓縮對工作人員和車手的巨大要求,這其實是不切實際的,但對於我們應用了大量想像力的幻想案例研究來說是可以接受的。那麼,讓我們開始吧。
梅賽德斯車隊:
劉易斯·漢密爾頓(Lewis Hamilton)
F1賽事需要他們的明星車手,所以梅賽德斯別無選擇只能派出漢密爾頓。但鑑於其在F1正式比賽中的巨大成功,車隊會選擇只派出一臺賽車參賽。
HWA車隊(梅賽德斯):
喬治·拉塞爾(George Russell)
斯託菲爾·范多恩(Stoffel Vandoorne)
這支梅賽德斯的附屬車隊會從其各個賽車項目中抽調人員,將梅賽德斯的青年車手喬治·拉塞爾作為衛星車隊的主力車手來運營。梅賽德斯的電動方程式車手斯託菲爾·范多恩也有機會重燃自己的F1生涯。
法拉利車隊:
夏爾·勒克萊爾(Charles Leclerc)
在德國人塞巴斯蒂安·維特爾正式離隊後,法拉利主隊將只會派出一臺賽車參與到這場比賽中。
法拉利青年車手學院隊(FDA):
米克·舒馬赫(Mick Schumacher)
卡勒姆·埃洛特(Callum Ilott)
羅伯特·施瓦茨曼(Robert Shwartzman)
有人認為這三位法拉利青年車手會爭搶在第一節自由練習中的出場席位,但在非錦標賽制的分站中,車手學院大可派出三臺賽車,讓三人在同等的平臺上進行直接較量,讓人們進行更直接的比較和評價。
紅牛車隊:
亞歷山大·阿爾本(Alexander Albon)
盧卡斯·奧爾(Lucas Auer)
由於馬克斯·維斯塔潘意外地被派往其他地方,常規車手阿爾本將與重返單座方程式賽事的盧卡斯·奧爾搭檔。這位26歲的DTM車手將成為紅牛車隊自2006年的克裡斯蒂安·克萊恩(Christian Klien)以來首次啟用的奧地利車手。
卡林車隊(紅牛):
角田裕毅(Yuki Tsunoda)
傑漢·達盧瓦拉(Jehan Daruvala)
來自卡林項目的車手們將會加入紅牛衛星車隊,兩臺賽車將由兩位目前徵戰國際汽聯F2錦標賽的兩位車手:被認為是紅牛梯隊下一位正式車手的角田裕毅與印度人達盧瓦拉共同搭檔。
小紅牛車隊:
馬克斯·維斯塔潘(Max Verstappen)
皮埃爾·加斯利(Pierre Gasly)
根據賽事合同,紅牛必須讓維斯塔潘參與這場非錦標賽分站,但車隊決定將他派入到小紅牛車隊,讓他與現任的小紅牛車手皮埃爾·加斯利進行直接比較。
本田(小紅牛):
佐藤琢磨(Takuma Sato)
在使用本田引擎的超級亞久裡車隊闊別F1賽場多達12年後,本田將前車手佐藤琢磨帶回這場F1的非錦標制分站賽,為日本製造商在這項賽事的告別賽季做準備。
阿斯頓·馬丁車隊:
塞巴斯蒂安·維特爾(Sebastian Vettel)
蘭斯·斯特羅爾(Lance Stroll)
賽點車隊將會選擇讓英國製造商的綠色塗裝和飛翼品牌提前亮相,法拉利則同意放行維特爾去往阿斯頓·馬丁,與加拿大車手蘭斯·斯特羅爾一起為新東家首次亮相。
麥拿輪車隊:
丹尼爾·裡卡多(Daniel Ricciardo)
蘭多·諾裡斯(Lando Norris)
在經過雷諾車隊的同意後,麥拿輪決定將裡卡多的麥拿輪首秀提前至這場非錦標賽制分站中,並將他與車隊的常規車手蘭多·諾裡斯搭檔,作為2021年的預演。不過,由於法拉利希望派出其青年車手學院的小將們,西班牙人小卡洛斯·塞恩斯(Carlos Sainz)則會意外缺席這場分站。
天空體育F1頻道車隊(麥拿輪):
保羅·迪雷斯塔(Paul Di Resta)
卡倫·查鐸(Karun Chandhok)
在由天空電視臺資助的特別系列紀錄片中,邁凱倫將為兩位近年來擁有F1參賽經驗的主持人提供衛星車隊的車手席位。很明顯,作為邁凱倫車隊在F1 70周年大獎賽周末的儲備車手,迪雷斯塔將會與查鐸作為最佳搭檔。
好吧,這個想法確實有一些天馬行空,但在過去的非錦標賽分站中確實出現過一些不同尋常的作品,所以這就是我們在當代分站的想法。
雷諾車隊:
周冠宇(Guanyu Zhou)
克裡斯蒂安·倫加德(Christian Lundgaard)
法國製造商將會讓他們在低級方程式賽事中的領先車手進入到這場非錦標賽分站中,讓賽車性能平等的情況下對兩位車手進行直接比較,而其名義上的衛星車隊就是以體驗為主了......
阿爾派車隊(雷諾):
費爾南多·阿隆索(Fernando Alonso)
荒唐地想讓一位39歲、F1出場次數超過300場的老將參加「年輕車手」測試,雷諾一定會因此而遭到眾人的嘲笑。所以,雷諾決定以阿爾派的名義派出第三臺賽車,幫助阿隆索備戰2021年的比賽。
阿爾法·羅密歐車隊:
基米·萊科寧(Kimi Raikkonen)
羅曼·格羅斯讓(Romain Grosjean)
待定車手(TBA)
這支原先由索伯運營的車隊從未在F1世界錦標賽中派出過瑞士車手參賽,所以我們挑選了持法國賽照的瑞士車手羅曼·格羅斯讓代表車隊出戰這場比賽,與車迷們十分喜愛的萊科寧進行搭檔。
車隊還將會派出第三臺賽車參加比賽,但為了重現昔日的精神,車隊將會考察車手是否在該地區、是否有資格、是否能夠參與這場比賽的情況,不到最後一刻堅決不做出決定。
哈斯車隊:
尼克·霍肯伯格(Nico Hulkenberg)
科爾頓·赫塔(Colton Herta)
F1的常駐超級替補必須在某個地方出現,考慮到哈斯對德國人的興趣,以及車隊原本會在2020年的第一時間籤下他,霍肯伯格在哈斯車隊遲來的首秀是一個明顯的選擇。
霍肯伯格將會與目前在北美徵戰印地賽車系列賽的科爾頓·赫塔進行搭檔,通過給赫塔一次駕駛F1賽車的機會來提升這支車隊的美國形象。
威廉士車隊:
瓦爾特裡·博塔斯(Valtteri Bottas)
費利佩·馬薩(Felipe Massa)
車手在非錦標賽分站中回歸老東家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例如布拉漢姆在1983年的王中王爭霸賽中徵召了赫克託·雷巴克(Hector Rebaque),儘管他最後一次參加的正式比賽要追溯到1981年。
因此,威廉士車隊決定將時間調回到2014與2015年,博塔斯同意從梅賽德斯車隊回歸以此來顯示自己與拉塞爾相比的實力,而已經從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錦標賽中退役的巴西老將馬薩也將在這場比賽中驚喜地回到F1賽場完成這場單站的復出賽。
至於這場非錦標賽分站的比賽形式,根據年度車隊積分榜的反向順序進行發車看起來會是一個合理的決定。但鑑於兩場預賽和一場決賽的形式在F1世界錦標賽歷史上並非從未出現,我們可以將預賽的形式進一步分離。無論發生什麼,獲勝者都必須為爭奪勝利而努力工作。
當然,上述說的一切都不會在現實中發生,任何對這一計劃充滿興趣的贊助商也都很可能會被F1官方引導到常規賽季中去。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這樣的比賽形式報以猜測,如果老派的F1國際杯和王中王爭霸賽的精神能夠在2020年重現,想想那會是什麼樣子。
畢竟,在如今已經千篇一律的F1世界裡,全世界的車迷們都已經快為精彩的賽車比賽而飢不擇食了。如果有一天,F1官方能夠創造出某種非錦標賽制的分站賽事,為我們提供一個打破常規的機會,那無疑將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