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喜歡抽風,大吼大叫,像神經病或很痛苦的樣子是不是心理疾病

2020-12-14 happy易之

總是喜歡抽風,大吼大叫,像神經病或很痛苦的樣子是不是心理疾病?多數情況,說明這個人正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需要以這樣的方式得到發洩和釋放。

1.同事老趙是個直性子,對工作向來一絲不苟,對下屬要求非常嚴格,業務能力卓越

就是脾氣越來越大,經常聽到他在辦公室裡大聲批評責怪下屬,工作不認真,態度不端正,產品有瑕疵,對市場不熟悉等等。

感覺得到,老趙對待員工是恨鐵不成鋼,希望他們能把工作做到最最好,像自己一樣嚴格要求。

作為公司的產品總監,負責一線的產品生產,俗話說,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公司給予老趙的考核壓力可想而知。

2.記得老趙剛來到公司的時候,他的業務能力和出色的表現很快引起公司高層的注意,迅速從眾多員工中脫穎而出,成為公司生產部門的佼佼者

再加上他說話辦事有條有理,很有耐心,同事們在工作中遇到問題都很喜歡請教老趙,而老趙也很熱心,幫助大家解決處理各種疑問。老趙在公司贏得了很好的口碑,受到大家的歡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趙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大,經常看他皺眉繃臉,似乎有一肚子的煩心事。同事們開始有意躲著老趙。

3.前不久公司產品因為不符合規格,被客戶退了單,為此,老趙受到嚴厲批評

他覺得自己很委屈,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生產管理上,這次的疏忽事出有因,並不完全是自己的責任。領導對老趙的解釋不是很接受。老趙找來具體負責的同事,開會討論中,又是一頓牢騷。

現在的老趙和剛來時的樣子,簡直判若兩人。

總結:

每個人對壓力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需要得到釋放和緩解。如果承受的壓力超越極限,就會表現得一反常態,情緒失控。

在影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遇到壓力大的時候,有些人大吼大叫,有些人痛哭流泣,有些人緊張失眠,有些人反而異常冷靜。情緒就像一座活火山,一旦遇到超負荷的壓力,就會反彈爆發。這應該是一種本能的自我心理保護方式,也是一種本能的自我調節機制。

所以,經常大吼大叫,像神經病或很痛苦的樣子,個人認為需要自我審視,有意識的控制和調整情緒。

相關焦點

  • 父母總是對寶寶大吼大叫,會使性格出現問題,影響其心理健康
    由於他們的天性如此很愛玩,並且很調皮,所以總是會惹得爸爸媽媽生氣。很多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爸爸媽媽的大吼大叫,其實這種問題出現之後很容易影響寶寶的性格。因為寶爸寶媽對他們太過於兇的話,不僅僅分貝非常的高,而且還會起到反效果,寶寶過度的乖巧對他們以後的性格養成有著不良的影響。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些傷害到成年後依然存在,看完你還吼嗎
    無奈的媽媽,只要一看到兒子要翻箱倒櫃,便急忙大吼大叫:「你這個壞小孩!」時間一長,竟然有了效果,兒子再也不敢到處翻東西了,變成了一個「安靜」的寶寶。跳跳經常會拿著一隻玩偶發呆,而這麼一發呆可以連續好幾個小時不動。家人心生疑惑,經過心理測試,孩子竟然患上了輕度的抑鬱症。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補救方法再詳解(有乾貨)
    通常內向的孩子都有可能是因為從小就被父母大吼大叫導致的,父母可以通過這樣做來進行補救。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今天是我們家孩子開家長會的日子,每當開家長會的時候我都特別的驕傲,因為我們家的孩子一直都是班上第一名。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專家反對: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大腦
    平常不要養成隨意地吼罵孩子,這樣對孩子的影響比你想像的更為嚴重:1、大吼大叫會毀掉孩子的大腦: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大吼大叫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有攻擊性以及焦慮感,如果長期對一個孩子進行吼叫,對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的傷害都很大,並且有可能造成後期無法彌補的心理陰影。
  • 育兒手記|從大吼大叫到少吼少叫,我是這樣做的
    孩子不好好吃飯,大吼大叫;孩子不認真寫作業,大吼大叫;孩子一不小心打爛了東西,大吼大叫;孩子做事拖拉,大吼大叫……孩子總能有無數種方式惹得家長大吼大叫,怒火中燒。都知道這樣對孩子不好,也知道發火解決不了問題,時間久了,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容易變得膽小(大兒子剛剛有一點苗頭),容易效仿大人吼叫的樣子(我就是個例子,也在大兒子身上看到了影子)。
  • 總是吼孩子,小心影響孩子智商!
    吼孩子會改變孩子的大腦,讓他越來越笨。 健康的大腦需要一個健康的家 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表明,父母的大吼大叫,就和打罵、侮辱一樣,會讓孩子的應激素水平增高,從而導致大腦結構發生變化。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性格造成缺陷,值得每一位父母重視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家庭迎來了第二個寶寶,教育問題也隨之而來,原本生活壓力就很大的父母,面對大寶的作業和小寶的淘氣不懂事,時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但是,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給孩子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傷害,特別是容易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自卑和內向,這是為什麼呢?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膽小、內向,可試試這4種方法補救
    一、 帶有情緒的教育也是一種傷害1、 語言暴力佛洛伊德:人的精神疾病與性格缺陷往往是童年時期造成的。美國一個幼兒心理專家曾做過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結論表明:父母如果經常用語言辱罵孩子,那麼會對孩子的心理和性格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 對孩子大吼大叫,所造成的傷害,足以毀掉他們的人生
    每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會受到父母的管教,有些時候,我們感受父母很溫和的愛,就像在炎熱的夏天感受到一陣陣涼爽的風一樣;有些時候,父母對我們是嚴格的,在他們的大吼大叫中,我們仿佛意識到成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什麼父母會大吼大叫?
  • 當我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後,我的孩子變成了「吼叫」高手
    閨蜜各種說教無用之後,終於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大吼起來:「快點去上學」,結果孩子也對她吼叫:「就是不去上學」,兩個人像兩隻咆哮的獅子,對著對方大吼大叫……閨蜜事後說起來的時候又是懊惱又是內疚還很鬱悶,平時自己也是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呀,怎麼偶爾對孩子吼叫了一次,孩子就馬上學會對她吼叫了呢?」真是好的不學壞的學「,閨蜜感嘆。
  • 格格薦書丨畫個「大吼大叫」的父母
    其實這些場景我們似曾相識,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式的教育,也屢見不鮮。最近流行一個詞語叫「低聲教育」,什麼是「低聲教育」?「低聲教育」就是孩子做錯事情,不是你嚷嚷不休的大喊大叫式命令,更不是你高聲訓斥後讓孩子看我們臉色來完成要做的事情。
  • 稍有不順就暴躁、對家人大吼大叫都是什麼樣的人
    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稍有不順就對家人大吼大叫的人,一般有以下特點: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他具有嚴重的自卑情結,在家庭裡沒有得到應該有的關注與關心。在生活當中,我們都會產生一個誤解,就是自卑的人,一定都要表現得安靜內斂。
  • 家長脾氣暴躁、總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怎麼辦?情緒管理了解一下
    很多人在設想自己做父親或母親的時候,總是非常溫柔細緻的,但當他真正成為父親或者母親時,由生活的壓力、工作的煩惱以及孩子的調皮等各種原因夾雜在一起,可能會變得脾氣非常暴躁,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 拒絕大吼大叫,正確的方法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那些還沒有長大的孩子亦是如此,畢竟他們的人生閱歷有限,所以各位父母一定要清楚一點,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千萬不能因為孩子犯了錯誤,就對他們大吼大叫,或者用更過激的方法來處理,這樣只會對孩子帶來諸多傷害。
  • 父母的大吼大叫,會讓孩子更加叛逆,怎樣停止對孩子的吼叫?
    在孩子的教育中,恐怕有很多父母都曾經對孩子大吼大叫過。朋友就因為自己對孩子大吼大叫,不止一次地自責過。「我真的不想對他大吼大叫,但每次做作業磨蹭幾個小時都沒做完,再好的脾氣的人也會忍不住大吼大叫。」可是,朋友對孩子的大吼大叫後,並沒有達到想讓孩子快點寫完作業的目的,反而會產生副作用。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大部分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脾氣往往都會越來越暴躁,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小孩子都會比較淘氣,家長們認為「打」才會聽話,孩子沒有經過磨練,沒有接受過懲罰, 就不知道聽話。教育並不是一門簡單的科學,很多問題光靠吼是解決不了的,對孩子大吼大叫只會導致出現內向、膽小等心理問題。
  • 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這是最失敗的教育
    前言 在孩子犯錯時,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大吼大叫,向孩子發脾氣。家長認為這樣可以讓孩子記住教訓,以後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不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對於同一件事情,在家長吼過之後,孩子依舊會做錯。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有的時候便會對芽芽大吼大叫,可是每次看到芽芽委屈地流眼淚,心裡都是後悔不已,久而久之,反而覺得芽芽變得怎麼有點內向,反而對自己不夠親近了。 美國哈佛大學Michael J.Sandel教授,通過十年的社會調查,持續跟蹤了經常被父母大吼大叫的和不經常被父母吼叫的青少年。經過對比,前者大腦發育中,負責語言和思考能力的區域連接較少,負責記憶和理解的區域也開始萎縮,智商也相對低一些。
  • 孩子寫作業困難,別大吼大叫,用這幾招來改善
    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個段子:主人公在陽臺上刷手機,忽然聽到隔壁傳來一聲大吼,到底是什麼關係!主人公剛想打開手機錄音以表示對吃瓜者的尊敬,接著便聽到,是相反數的關係!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網絡上我們經常能看到父母抱怨輔導孩子寫作業氣到不能控制自己的洪荒之力。
  • 當你對孩子大吼大叫時,你可知道會發生什麼?看完別再這樣做了
    剛上學的孩子每天早上不想上學,早晨出門就像打仗一樣,今天早晨糖糖因為孩子磨蹭差點遲到又沒有忍住,吼了孩子幾句。女兒出門前眼淚汪汪的,看著無比可憐。糖糖說吼過孩子之後,自己也非常後悔,特別擔心這一天孩子的情緒都會受到影響。但是早晨看著孩子磨蹭的樣子,又實在是忍不住,真是不知道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