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名獵下司犬——白龍犬

2021-02-18 清江旅遊公司

     說到中國名犬,大多人都會想起藏獒。但是很少有人會想起,或者說很少有人知道,就在下司,還有著一種名為「白龍犬」的山中精靈。白龍犬又名下司犬,是我國唯一的世界級獵犬品種,被列為世界名犬,排名第三的「中華名獵「。

白龍犬之所以以「白龍」為名,是由於這種犬頭型如龍——額寬而平,口方平齊,唇下多有如龍鬚般的硬毛;並且該犬全身覆以白毛,夜間在山中狩獵時穿梭於茫茫林海之間,遠遠看去如一條白色遊龍般若隱若現。

白龍犬的狩獵天性:靈活機智、狩獵全面、對主人溫順忠誠,對外來入侵者毫不讓步,最突出的特性為狩獵天性。非常通人性,可觀察主人的意圖行事,白龍犬之間團結性好,知道與主人配合,對外人或獵物兇猛,被譽為狩獵犬中的全能大師。

剛出生不久的下司犬

第一個原因:由於下司犬產於麻江縣東南部,產區中心為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的下司古鎮,所以習慣稱之為下司犬。

第二個原因,要從一則故事說起了。據野史記載,乾隆年間貴州苗族曾發生叛亂,乾隆皇帝便派出一位大臣帶兵前往平亂。這位大臣在貴州期間發現下司有一種名為白龍犬的獵犬,由於此種犬類特別擅長追山捕獵,當地人便飼養起來用於追捕山中的野豬野熊等物。

圖片來源網絡

大臣知道乾隆喜愛狩獵,便在當地挑選了四隻勇善獵的白龍犬,準備帶回京城獻給皇帝。但當時乾隆身邊已經有了許多外國使節進獻的有名獵犬,大臣一直找不到機會,甚至可以說是並不敢吧毫無名氣的白龍犬獻給皇帝。

只得在一次陪同乾隆狩獵的時候暗中帶上了這四隻白龍犬,以期它們能有好的表現能夠吸引皇帝的注意。

  狩獵開始之後,乾隆一馬當先,很快就將一眾侍衛甩在了身後,卻不料在經過一處密林時,突然躥出了一隻巨熊攔在馬前。一聲熊吼之後,乾隆皇帝的坐騎受了驚,揚蹄將背上的乾隆甩了下來。在此危急的時刻皇帝所帶的一眾獵犬竟無一敢上前相鬥,紛紛四散而逃。

唯有四隻白龍犬,不僅沒有驚恐逃竄,反而露出了興奮的姿態,大臣見狀便立刻放出這四隻白龍犬。只見四犬毫無畏懼地向巨熊飛撲而去,很快便纏鬥在一起。被甩在後方的侍衛藉此機會趕了上來,與白龍犬合力將巨熊擊殺。乾隆完好獲救,四隻白龍犬卻一死三傷,全身白毛已被血染紅,皇帝為其英勇所感,招來大臣仔細詢問這究竟是何種犬。

由於白龍犬名中帶一個「龍」字,大臣唯恐此名會犯了天子之諱而不敢直言,只說並不知犬名為何,因為是貴州下司一代人家所養,平日便都叫下司犬了。乾隆聽後甚喜,當場賞賜了大臣,後來每逢圍獵都要帶上這幾隻「下司犬」。

    自此以後,「下司犬」這個名字就取代了「白龍犬」並沿用至今。

      居住在下司鎮的苗族群眾自古就有養狗和打獵的傳統,下司犬最初是苗家人專門飼養的獵犬,和用以守護家門的犬類。到嘉慶十三年,下司鎮闢為商埠,形成盛市和重要碼頭。下司鎮商賈雲集、市場繁榮、商戶林立、住戶密集,官富養犬護院,一時養犬興盛。  

一九三八年冬,國民黨陸軍通校遷至麻江,軍犬所設在下司玉皇閣。在此期間還發生一件讓下司犬一舉成名的故事:下司犬戰勝了當時眾所周知的世界名犬——牧羊犬。從此下司犬便成為了當時國民黨軍犬所的「新貴」,更是帶動了下司飼養下司犬的興盛。

       現在,下司犬仍然守衛著下司,下司人民為了保住這優良的犬種,專門建立了下司犬飼養基地。

相關焦點

  • 中華名獵「下司犬」
    下司犬是世界第三名犬和「中華名獵」很很強的捕獵能力。因中心產區在貴州省麻江縣下司鎮,故稱其為貴州下司犬(簡稱下司犬)。貴州下司犬是遠近聞名的良種犬,集獵用和觀賞於一體的優良地方品種。產區居民以苗族為主,居住於深山峻岭之間,過去林木茂密,山高路險,野生動物較多,自古以來苗胞均有打獵和養犬看家護院的習俗經產區人民的長期選育,形成了下司犬的體型外貌和生產性能獨特的特徵。
  • 下司犬的由來
    相傳在清乾隆年間巡撫大人來到貴州黔東南巡視,當地官員在今凱裡市下司鎮購得一隻「白龍犬」贈與巡撫大人。巡撫大人回到京城後,某日與乾隆皇帝一起狩獵,皇帝射中了一隻野豬,這時「白龍犬」快速追上負傷逃竄的野豬,並成功將其捕獲,皇帝大喜,要獎勵該犬,說:「該犬是什麼犬呀?竟然如此神速」。巡撫大人連忙回應:「此乃下司犬」。因為在古代皇帝自稱「真龍天子」,為了不頂撞皇上,巡撫只好機智而答。「下司犬」稱呼便由此而來。
  • Carl走進貴州:狩獵犬中的全能大師--下司犬!
    下司犬產於貴州省麻江縣東南部,因中心產區在下司鎮,故歷史習慣稱為下司犬。居民以苗族為主,居住於深山峻岭之間,過去林深茂密,山高路險,野生動物較多,自古以來苗胞均有打獵和養狗看家守院的習俗。下司犬按披毛劃分有三種類型:長毛,中毛,短毛。
  • 下司犬 (犬種介紹)
    下司犬產於麻江縣東南部,因中心產區在下司鎮,故歷史習慣稱為下司犬。產區居民以苗族為主,居住於深山峻岭之間,過去林深茂密,山高路險,野生動物較多,自古以來苗胞均有打獵和養狗看家守院的習俗。該狗的嗅覺特別靈敏,四肢強健,足底厚實,腳趾彎鉤適中,趾間疏展,奔跑速度快,耐力和爆發力極強,天生就有很強的捕獵能力,是遠近聞名的獵犬品種,被列為世界名犬排名第三的「中華名獵」通過系統強化馴養,可成為"小警犬"。外貌特徵整體特徵
  • 中華四大獵犬,有的排名世界前三,有的價值上萬!
    可中華四大獵犬,有的排名世界前三,有的價值上萬,你知道嗎?1.下司犬                                                                                                                下司犬作為中華本土獵犬,它被稱為全能獵犬能與德國牧羊犬齊名。
  • 狩獵技能居世界第二的中華名犬——下司犬
    下司犬產於貴州省麻江縣東南部,因中心產區在下司鎮,故歷史習慣稱為下司犬。產區居民以苗族為主,居住於深山峻岭之間,過去林深茂密,山高路險,野生動物較多,自古以來苗胞均有打獵和養狗看家守院的習俗。下司犬是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人類靠它們狩獵、看家,產生了特殊的感情。
  • 中華田園犬很「土」?看看這十大田園犬品種吧
    中華田園犬,就是中國原生態犬種的總稱。只要是中國原生的,都歸類於中華田園犬。中華田園犬,俗稱土狗,這裡的「土」意思是「土著」,就是指非外來。下面就來講講中國十大原生犬種,一起了解一下吧!3.貴州下司犬下司犬按披毛劃分有三種類型:長毛,中毛,短毛。毛色光亮、潔白如玉,頭部粗大,相貌兇猛,鼻、嘴、眼圈紅潤,雙眼皮,胸部深圓,尾直而尾尖向上(鼠尾)。下司犬通曉人性,悟性好,忠實聽話,頗受人們寵愛。
  • 下司犬傳說
    在《苗族理詞》開天立地古歌中,就有下司犬與強盜案例的敘述,這就說明了苗族飼養下司犬已歷史悠久。苗族同胞千百年來就習慣餵養下司犬是因為下司犬適應性強,不管是酷暑嚴寒,都能在屋外看家守院和跟隨主人上山打獵。過去苗族同胞們居住的地區都是深山老林,各種野獸比較多,豺狼、虎豹、野豬經常出沒,傷害人類和牲畜的事情時有發生,尤其是居住在深山裡的農戶,若不養犬被野獸襲擊和毀壞莊稼就在所難免了。
  • 下司犬的秘密
    十四、性格 對主人溫順,非常通人性,可觀察主人的意圖行事,下司犬之間團結性好,知道與主人配合,對外人或獵物兇猛,狩獵時性格堅定、進退靈活有效的為佳 十五、注意事項: 由於該犬獵性足,成年下司獵犬很容易上山後追蹤獵取而丟失,或與獵物撕咬時受傷 白色的下司犬,為什麼下司犬是白色的?
  • 中國本土獵犬-下司犬
    下司犬,產於貴州省麻江縣東南部,因中心產區在下司鎮,故歷史習慣稱為下司犬。自古以來苗胞均有打獵和養狗看家守院的習俗。
  • 下司犬的歷史
    「下司犬」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的原生犬。首先我們來了解貴州省黔東南苗族的歷史文化。
  • 姑娘花1000買一隻中華田園犬,到底划算嗎?網友說她有點奢侈
    前些天,看到一個視頻,一位三農領域的姑娘花1000塊買了一隻本土的中華田園犬,很多網友都表示不理解。田園小七買的是一隻下司犬,品相還算不錯,據說是獵犬後代。大家都知道,下司犬也是屬於本土犬種的一個品種。
  • 中華田園犬的常見品種,大黃小黑很常見,你都認識它們嗎?
    中華田園犬的常見品種,大黃小黑很常見,你都認識它們嗎?在大家印象中,中華田園犬大概就是在城市角落流竄的流浪狗,其次則是它們大多活躍在鄉下農村,很多人稱呼它們為土狗,近些年更多人則稱它們為中華田園犬,實際上它們並不單單是一個品種的狗,它們之間分了很多種類,那麼你都認識嗎?
  • 教你如何區分柴犬,秋田和中華田園犬?
    現在我們來說一下中華田園犬中華田園犬是多種中國土狗的統稱,而中國不同地區的土狗有很明顯的區別,江浙一帶的土狗名為柴狗,和日本柴狗非常相似,只是由於多代雜交導致品系不純。下面列出幾種中國具有代表性的田園犬:
  • 難得一見的廣西純土獵,中華土狗的驕傲!
    導讀:中華小土狗品種較多,如今飼養土狗的也越來越少了,華夏五千土狗的歷史源遠流長,川東獵犬,下司犬,細犬等,都是我國較為代表性的中華田園犬。
  • 「中華名獵」箭毛犬:被埋沒的原始獵犬之王,比國寶熊貓還要稀有
    因為過去中國民間養狗不太重視,大多數都是散養狀態,造成大量的串種狗狗,致使中華大地上雖說狗數量比較龐大,但是古老珍貴的品種在逐漸消失~目前,對於中國田園犬,絕大的人還沒有能夠分清品種,甚至把所有國產狗狗統統叫做土狗和中華田園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