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訊由福州@三哥友緣傾力為您主編並致力於打造全球華人&福州十邑同鄉交流平臺
愛我故鄉@福州
城訊
閩東地區
風土人情
【福州】站
2020.4.13
連載
金山寺
九、
濃墨妙語
金山寺因屹立在閩江之中,常遭風吹浪打之害,許多古時珍貴墨寶遺物損失嚴重,今仍有林其蓉、薩鎮冰、林森、趙樸初、許洪、劉海粟、王個簃、潘主蘭、蔣平疇、沈觀壽、謝義耕、肖心濤、方天祥、劉老蒼、林明、張善文、肖飛、林義傑、林楠生、林臺生、方炳桂、趙秋萍吳信希、張益飛、盧衍珙、林鋼等名人名家墨寶收藏寺中。
金山寺大門口寺牌「金山寺」,是已故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所書(圖14)。金山寺能得到這面寺牌跟書法會長的寶真跡,跟書法家肖心濤的努力分不開的。肖心濤,福州建新人,1997年金山寺進行大規模修建,肖先生為了使家鄉金山寺人文景觀更加出色迷人,不辭辛苦徵集楹聯匾額。「金山寺」這塊寺牌要請趙樸初會長題寫,實屬困難。然而肖先生認定,千年寶剎,只有趙會長墨寶,方顯匹配。於是他不辭勞苦,以「三顧茅廬」之真誠,終於如願以償得到趙樸初會長的墨寶真跡。第一次託省佛教協會辦公室代轉敬請趙老書寫:第二次自己寫信求索;第三次請《法音》雜誌社相助。在肖先生真誠努力下,趙會長終于欣然提筆,書寫了「金山寺」牌匾。
現在掛在「天后宮」後面上的「是最勝處」橫匾,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十月二十二日,時任民國政府主席林森遊金山寺時揮毫所書。這四個字言簡意賅,是當時國家元首對金山寺最高評價,此匾也成了鎮寺之寶(圖15)。
「是最勝處」橫匾下面的牆壁上掛著一個一米多主高的金字「佛」,蒼勁有力,堪稱書法上品,系洪塘吳信希先生手跡。
寺中西側,有一塊1997年立的《福州金山寺志》的石碑,此碑文系已故裡人王惠民撰寫,林鴻忠刻字,謝玉貞攝影(見圖1)。
「大慈樓」橫匾,是著名書畫大師劉海粟88歲時為金山寺所書(圖15)。「怡怡齋」、「借借室」這兩塊匾額,是上海書畫大師王個簃所書(圖21、22)。
北面牆壁上有一個二米大的銅製金字「佛」,耀眼閃亮,光彩照人。此「佛」字系福州便民網張聽先生所贈。
在古樟樹下面的巖石上刻有鬥大的「祝延放生」四個字,系明朝禮部尚書曹學倫所書(圖19)。
這個石刻下面是深不可測的江水,是放生的好地方。據傳,此處還有水洞直通建新鄭泊汀的閩江北港,是閩江南北兩港地下之水洞。
2004年,在修建金山寺對岸馬路時,從江中挖出一塊石頭,上刻「萬曆洪橋」四個字,由此驗證古時金山寺與對岸有橋互通往來。「因水塞居民病之,萬曆乙卯(1615年)拆石橋」,用小舟引渡至今。(圖25)
此外,寺裡還有二尺寬五尺高的「祀典」石碑,立碑時間是清道光四年(1824年),距今已有180多年。其碑文詳細記載了各善信弟子捐給金山寺的物業。這是廣大施主厚愛金山寺淵源流長之見證!(圖30)
堪稱金山寺百科全書的《閩江金山志》是閩侯侯官六橋林其蓉於1937年寫成的(圖27)。
該書分上、中、下三冊,從疆域、山系、江流、寺觀、鄉賢、仙釋、逸事、古蹟、風尚、物產、藝文、題詠等十二方面介紹金山寺歷史和現狀。書中廣徵博引,文彩橫溢,把金山寺寫得如痴如醉,得到民國海軍部長薩鎮冰題字讚許:「文獻有徵」(圖28)。民國劉通賦詩讚該書:「江山文物廣搜求,事帶春蕪筆帶秋。百裡風光今古蹟,開篇歷歷在雙眸。」
2001年,祖籍蒲嶺的臺灣林義傑先生遊金山寺感慨萬千,寫下一首七律詩,用鏡框裝好掛在金山寺裡。其字跡清秀典雅,其詩句盪氣迴腸,讀後令人傷感也令人震撼。其詩曰:「斜陽浮宇兩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寺中舉子今奚在,洪塘閩江空自流。
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教育協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許洪遊金山寺揮筆詩稿贈與金山寺,詩云:
「登塔引來江上風,今聲古韻不相同。半洲散落漁燈亮,山寺頻添詩意濃。勝處無花嬌似畫,洞天有客氣如虹。歷朝多少傳奇事,盡在波光綠蔭中。」
泰寧七十九叟盧衍珙亦揮毫留墨:「明珠水上閃金光,佛在江心普渡忙。但願眾生心向善,和諧社會滿閩江。」
此外,還有許多先賢頌揚金山寺的珠璣妙語,也讓人回味無窮:
其中,有描述金山寺水中之雄姿——
宋 朱熹:
日夜長浮不用千篙爭上水,
乾坤屹立獨能一柱砥中流。
明 曹學佺:「波濤震撼,天塹長流。」
明 張雲京:
洪塘江上亂流通,
獨有金山氣勢雄,
遠岸鳥沉雲以外,
層樓人在水之中。
清 楊雪滄:
七寶神燈天咫尺,一方金印水中央
民國 林其蓉:
孤嶼許當中山勢兩開樹旗鼓,
群流任奔下石根獨拔闢金焦。
民國 林潛:「江心如遺世,塔影不逐流。」
也有讚頌金山寺賢達之芳跡——
民國張漢槎:
勝地出狀元,水碧山青懸往事;
高層憑來者,天寒日暮愴橫流。
民國林永茂、林永椿、林永安三兄弟:
樓觀跨中流,江勢昔曾分兩派;
山川鍾閒氣,人文今尚話三元。
民國林其蓉:
張經略毅魄猶存,遺恨如聞江水咽;
常觀察流風宛在,行歌齊唱月光來。
民國林潛:「宛在中央,溯前代偉人,襄愍經略,文簡狀頭,名並石倉垂宇宙;別有天地,愛此間勝景,潮漲醉魚,月光竹馬,閒來借室學神仙。」
還有謳歌金山寺環境之優美——
民國王慈文:「地臨孤嶼小,月湧大江流。」
民國邱世恩、邱世懋、邱世泰聯云:「此間真福地洞天,無一毫塵俗氣;以外皆高山流水,作千古畫圖觀。」
民國張邦匯賦詩讚曰:「塔影玲瓏映綠波,金山事跡見詩歌。洪塘不減錢塘勝,旗妙雙峰景更多。」「名噪金山不在高,數椽梵宇未為多。前朝賢哲風騷地,榕社他年擬作窩。」等等。
《水上明珠金山寺》是王國忠先生於2004年從福州市建新供銷社退休後前往金山寺拜佛及解籤,被寺中人文景觀所感染,萌發了編寫這本頌揚金山寺的書籍。該書參閱《閩江金山寺》、《洪塘小志》、《建新地方志》、《福州史話》、《福州府志》、《福州宗教志》、《閩劇志》、《福建歷代狀元》等,【城訊】編者@三哥友緣從其好友黃典淦處獲贈參閱,連載發表,廣結善緣,亦是幫助香客了解金山寺,首次出版於2008年。三版時,參考《建新鎮志》、《福建編年史》、《閩都別記》等,豐富了諸多圖文。
編輯/三哥友緣 圖文/王國忠
歡迎點擊了解·全彩透明屏
《城訊》編輯部
編後語:本期正文字號設定大號點,便於老者閱讀。從2015年3月起,本平臺累計推出328篇原創文章。@三哥友緣每期傾力幾個小時為您採編,近期又獲邀才開通付費閱讀模式體驗,相信有500多位好友關注和支持,不斷提升《城訊》活躍度和知名度,更好地為全球華人&福州十邑同鄉交流提供良好的平臺,謝謝大家!投稿郵箱:2589882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