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各路諸侯為成就霸業使盡各種手段,在這期間有人名落孫山消失在歷史長河,也有人功成名就成為一方霸主名垂千史,他們的故事流傳至今依然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不過,人們最感興趣的除了他們的功績,還有他們與妙齡佳人的愛情故事,其中最為出名的佳人除了大喬和二喬,就是嫁給劉備的孫尚香了。
01
《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中,周瑜孫權為了奪回被劉備所佔領的荊州,以「假招親扣人質」之名將劉備騙來東吳,想以劉備為質,讓關羽交出荊州。卻不料被諸葛亮識破了計謀,劉備不僅跑了,孫權的妹妹孫尚香還被劉備帶回了蜀中。後人嘲諷這段故事說「周良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那麼,真實的歷史中,孫夫人是不是這樣被嫁給劉備的呢?其實也不是。劉備在赤壁之戰後,乘著周瑜和曹操部隊你來我往,打個不停時,自己偷偷派人佔領了荊州,成為了這場戰役的最大贏家。孫權雖然不甘,但也不敢撕破臉皮,只好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為妻,鞏固孫劉聯盟。
正史之中的孫夫人沒有姓名,所謂的孫尚香不過是後來口口相傳的名字,真實性還有待考證。傳聞中的孫夫人乃是赫赫有名的俠女,她熟讀兵法,武藝高超,且脾氣火爆,非常人不能近身。不過孫尚香與劉備的婚後關係倒是常常為人們所談論,那他們成婚後關係如何呢?專家表示,三年無子,能好到哪去?再說他們倆還是政治聯姻,懂的都懂。
02
對於三年無子,最流行的說法是劉備孫尚香並未行過夫妻之事。《三國志》記載,孫夫人有俠女之風,並不同於其他閨閣女子,身邊的侍婢也都仗劍而立,即使像劉備這樣的梟雄去孫夫人的房裡都心驚膽戰的,因此同房之事一直遲遲未行。
此外,為了劉備自身的安全,身邊的人也曾勸過劉備要遠離孫夫人,他們認為女性從古至今大部分都是不講理的,說砍了你可能就真的會砍了你。那麼,同為夫妻之間的孫夫人為什麼會這樣對待劉備呢?主要還是政治層面的原因。
一是孫夫人作為孫劉聯盟的犧牲品,自己肯定不是自願的,況且劉備娶孫夫人的時候已經有48歲,孫夫人自己才二八年華!他們之間的年齡差距實在太大,按照正史對劉備面貌的記載來看,劉備不醜,也絕對不是特別帥。二則是「禍生肘腋。意思是孫夫人就是一顆離劉備最近的定時炸彈,一旦情況有變,最先發難的很有可能是孫夫人。於是劉備和孫尚香越走越遠,自此二人不再同住。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備入蜀,孫夫人大歸之時帶著繼子劉禪欲返回東吳,幸得諸葛亮派遣張飛趙雲截江阻攔,才奪回劉禪,自此之後,孫夫人再也沒在史書之中出現,此後事跡不詳。
03
根據毛宗崗版《三國演義》中,說是夷陵之戰後,劉備戰死的謠言傳到了東吳,孫夫人聽後,傷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是真是假,理性分析一波。孫夫人處於東漢三國時期,當時的社會,婦女在離開丈夫,或是丈夫遭遇不測之後,都可以改嫁,且不會受到別人的歧視。況且孫夫人與劉備的關係絕對不可能如此相愛,一個隨時想要砍了你的人,會為你殉情嗎?再說了,按照孫夫人的性格,自殺不太可能。
再看毛宗崗所在的年代是什麼時候?明末清初。明清時期,婦女飽受封建禮節的迫害,社會地位極其低下,貞節觀被束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所以在當時的文學作品中,貞潔烈女的形象是很常見的事情。此記載,有很大的杜撰嫌疑。而根據《資治通鑑補錄》所言,夷陵之戰後,孫權害怕劉備捲土重來,於是將孫夫人送與劉備,妄圖重歸於好,劉備病死在白帝城,孫夫人聽說後,投江自盡。
這個問題,首先考慮時間,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孫夫人16歲,建興元年(公元223年)劉備身死,此時孫夫人28歲左右,極有可能再嫁為人婦。野史中就有記載,孫夫人嫁給了陸遜。即便沒有嫁給陸遜,按照孫夫人的歷史地位,她的夫君地位絕對不可能太低。當然,如果孫夫人此時沒有結婚,再被送往蜀國,那麼路途中投江自盡的事情幾乎不可能,畢竟劉備已死,關羽被東吳殺了,夷陵之戰打得蜀國國力大減,梁子已經結下了,孫夫人也沒必要自殺。所以此記載仍然有很高的杜撰嫌疑。
結語
歷史是嚴肅的,它講究證據,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我們只能猜測,但不能完全相信。孫夫人和劉備之間到底如何,誰也不清楚,只有等待歷史考古學家們慢慢查閱史料,在某一天揭開這個謎底。
參考資料:
《三國志·蜀志·法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