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妹妹想考研究生,他們全家都反對,理由是她已經26歲了,讀個兩三年的研究生出來都30了,到時候找對象不容易。他們還特別強調女孩子越高學歷越不好找對象。
他們之所以這麼害怕,大概是因為朋友他們那有個鄰居的女兒是個女博士,今年36歲了還沒嫁出去。在當地已經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他們不想自己的女兒重蹈女博士的覆轍。
為什麼越高學歷的女性好像越不好找對象?哪怕她們工作很優秀,掙錢能力也不弱,長得還不錯,大部分男人還是對他們敬而遠之?
渡邊純一在《男人沉默,女人雄辯》一書中說:男人想找什麼樣的女人結婚?已經由「三高」變成了「三平」。
「三高」指的是高學歷、高收入、高個子。「三平」指的是平均年收入、平均外貌、平穩迎合。
根據日本婚介所的統計,三十到四十幾歲的男女,選擇三平的男性佔81.9%,女性佔72.8%。
理由是:「普通最好,可以自然地交往。」
當然以上是日本的數據,可能不太適合國內,但人性多少還是有點相通的,可以作為參考。
30歲後,大家都好像不再做白日夢,相對追求完美對象,似乎更偏向於找普通人談戀愛或進入婚姻了。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首先,完美對象人數太少,被自己遇到的概率太低。即使遇見了,表白被拒絕的機率也很大。而人都是有自尊心的,為了避免一次次受傷,就乾脆放棄了。
其次,現代年輕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談戀愛就想找個相處輕鬆的人。如果對方太完美,在對方面前自己難免會變得緊張,小心翼翼,甚至為了迎合對方而委屈自己。這樣的戀愛,談起來太累了。
另外,人都渴望被別人仰慕,特別是男人。那麼找個各方面能力不如自己的女人,就能維持自己的自信。找個弱勢一點的女人,就能滿足自己的保護欲。而且越是普通越是穩定,婚姻追求的就是平穩的幸福。
最後,是迫於年齡的壓力,特別是30歲後,時間越來越快,感覺再不找個人結婚,就會錯過結婚的年齡,怕自己將來會後悔。所以不想再等那個虛無縹緲不知道這輩子到底來不來的「命中注定」了。說到底,是向生活妥協了。
這樣看來,30歲後高學歷高工資越優秀的女性,在婚戀市場不是優勢反而是劣勢就沒什麼奇怪的了。也難怪父母會害怕女孩子讀書讀太多,就會嫁不出去。
可是為了迎合婚戀市場,為了讓自己更容易嫁出去,就把自己的求學夢,追求事業的夢想攔腰截斷,把自己變成三平女孩,感覺也不對。
因為並不是談戀愛就能保證幸福,也不是結婚了就會幸福的。我們能做的僅是「儘可能地去做能讓自己覺得幸福的事」而已。
所以活在當下,做你想做的事就好,無論是單身獨居拼事業,還是繼續進修去考研,還是轟轟烈烈地陷入愛情,或者是找個人去結婚生娃,重要的是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被世俗的觀念束縛著、驅趕著、不得不去做的事。
你有沒有想過,生而為人甚至不幸福也沒關係?阿蘭·德波頓說:人唯一的先天的錯誤就是認為我們是生而為追求幸福的……只要我們堅持這一先天的錯誤……世界在我們看來就是充滿了矛盾。
人生只有一次,每個人也只能活一回,按自己的節奏走就好,哪怕會遇見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哪怕會遭受否定質疑嘲笑和壓力,只要是最終走向你人生的價值所向,就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