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生今世說
按照日經中文網的報導,新冠疫情使得全球各國、地區的經濟整體縮減了近一成,下滑幅度達到雷曼危機時的約3.5倍。這是一個粗略的概括,實際上由於對疫情防控的實際效果不同,以及推動經濟復甦的時間和效率不同,各國經濟降幅並不一致。
南生整理了包括中國、美國、日本、德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24個國家在內的上半年經濟增速數據分享給大家,看看各國都實際縮減了多少。誰的經濟韌性更強,誰的降幅更大。
上半年,越南、印尼、中國、美國經濟
24個國家中,僅有越南、烏茲別克斯坦的上半年經濟仍是正增長。其中,越南經濟同比實際增長1.81%。由於疫情感染程度較低,越南經濟仍實現了增長,但以前動輒達到或接近7%的增速相比,放緩程度也不小了。
一季度印度尼西亞的經濟和越南一樣,也是正增長。但二季度印尼的感染程度加深,確診病例突增到10萬以上,二季度經濟出現了5.32%的實際萎縮。由於一季度的「補救」,其上半年經濟僅實際下降1.26%。
咱們中國正好相反,一季度經濟下降了6.8%。二季度各地陸續復工、復產、復商、復市,並推出了刺激消費、刺激投資(如新基建)等多項措施,推動了二季度經濟「由負轉正」,最終實際增長3.2%。
整個上半年,中國經濟仍實際下降了1.6%,完成的GDP接近6.5萬億美元。展望整個2020年,三季度有望實現5%左右的增長,四季度或將接近6%,全年或將實現3%左右的增長,經濟總量有望達到15萬億美元。
美國:雖然美國疫情出現的時間較早,但3月中旬才大規模爆發,這使得一季度美國經濟仍同比實際增長0.3%。雖然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速爆降至「-9.6%」,但整個上半年也只實際下降4.6%,完成的GDP仍高達10.11萬億美元。
網友們,一季度美國經濟實際下降5%,二季度美國經濟縮減32.9%,這些不是同比而是環比年化。為了公平、公正,本文都採用了與上年同期相比較的「同比」,請勿混淆,莫要迷糊。
疫情比美國輕,為何經濟降幅卻更大呢?
與美國相比,日本、歐洲以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的疫情要更輕一些,但經濟降幅卻更大。比如,上半年荷蘭經濟實際下降4.8%,日本經濟實際萎縮5.8%,德國和新加坡經濟都是縮減6.7%,泰國經濟實際下降6.9%。
上半年奧地利經濟實際下降7.8%,馬來西亞經濟實際縮減8.3%,菲律賓縮減9%,英國下降11.7%,法國萎縮12.4%,西班牙經濟降幅高達13.2%……。那問題來了,這些國家疫情比美國輕,為何經濟降幅更大呢?
原因應該有很多,南生認為首先是美國經濟重啟的時間更早。3月中旬美國疫情大規模蔓延,4月份川普就積極推動復工,然後從5月份開始美國各州就開始復工、復產了。與其他國家相比,差不多早了一個月時間。
其次是美元和美債。美聯儲開啟QE模式大幅印鈔,美國財政部增發數萬億美元國債,這對提振美國經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其他國家卻做不到這點,無法擁有美元那樣的霸權優勢。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