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裡10公裡跑配速能說明啥?朋友圈敢曬12分鐘跑距離才是玩真的

2021-01-08 御行健身

時間回到1992年,伴隨著中國足球聯賽職業化改革,一個名為「12分鐘跑」的體能測試項目步入了中國球迷的視野。足協對這項測試劃了兩根線,一根線為生死線2900米,過了這根線仍不合格,但給予補測的機會。另一根線是3200米,無論球員是一次過線還是補測過線,只要想在聯賽踢球,就必須通過這根及格線。然而就是這項測試,導致當時許多大牌球員過線困難,甚至有知名球員因無法過線而影響參加職業聯賽的情況發生。當時,還有不少電視臺現場直播球員們12分鐘跑測試的情況,據說收視率相當高。

在簡要回顧了12分鐘跑進入中國公眾視野的歷史瞬間之後,可能不少跑友會好奇,這到底是項什麼測試,居然讓以長時間跑動見長的專業足球運動員都如此困難呢?

12分鐘跑的來歷

「12分鐘跑」源起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提出者庫珀博士本身就是一位運動學家和運動醫學專家,他也是「有氧運動」概念的提出者,被稱為「有氧運動之父」。12分鐘跑,並非簡單地以跑步時間、速度或距離中的某個單項指標為依據來判定訓練者的體能,而是需要在跑後3分鐘內測得的脈搏率小於(180-年齡)的情況下,跑步成績(12分鐘內跑出的最大距離)才有效,並據此判定測試者的體力級別。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將運動量控制在健身範圍之內,防止過度和過量。因此,也就將普通健身和專業訓練進行了明確的分界。他的這一理念,在他的一段名言中有非常清晰的表達:

「長跑運動量與健身效果的正比關係會在某一點上終止,假如一周跑步累計達到20英裡(約32公裡)以上,那就是訓練,而不是健身了。」

12分鐘跑的作用

12分鐘由於對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因人不同,而進行了有效的控制,所以在指導普通人體育鍛鍊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比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可以在疾病後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12分鐘跑當然地也能明顯提高訓練者的耐力表現,也能有效地提升心肺功能。心肺功能適應能力好的人,12分鐘跑的距離會明顯優於心肺適應能力差的人。

資料:12分鐘跑測試前準備。第1步:走與慢跑結合12分鐘,以走為主。第2步:走與慢跑結合12分鐘,以慢跑為主。第3步:慢跑12分鐘。這三步完成後,即可進行12分鐘跑正式測試。

朋友圈炫步數不如炫一次12分鐘跑成績

現在我們應該弄明白了,平時當我們看到別人的3公裡跑、5公裡跑、10公裡跑成績時,第一反應就是不分性別、不分年齡,只簡單地以每公裡配速或總的用時來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成績比較。在了解了12分鐘跑之後,可以說這樣的比較毫無意義。認真做一次12分鐘跑測試,也許你就知道自己的真實體能情況了。

當年對於足球運動員12分鐘跑的體能測試,爭議不斷,毀譽混雜,綿延數年,直到被新的體能測試項目所取代。當然,專業運動員的體能測試要求和群眾性的健身活動指標要求肯定是不同的。下面附上《男女不同年齡層「12分鐘跑」體能測試評定標準》,諸位看官可以在自行測試後進行評定,對號入座。你的成績和體力級別如何呢?

《男女不同年齡層「12分鐘跑」測試成績評分表》

本表來自《外國養生保健》,體力級別分為:極差、差、稍差、好、極好,共五級。

成年男子30歲以下,1.6公裡以下(極差),1.6至1.999公裡(差),2至2.399公裡(稍差),2.4至2.799公裡,2.8公裡以上(極好)30至39歲,1.5公裡以下(極差),1.5至1.799公裡(差),1.8至2.199公裡(稍差),2.2至2.599公裡,2.6公裡以上(極好)40至49歲,1.4公裡以下(極差),1.4至1.699公裡(差),1.7至2.099公裡(稍差),2.1至2.499公裡,2.5公裡以上(極好)50歲以上,1.3公裡以下(極差),1.3至1.599公裡(差),1.6至1.999公裡(稍差),2.0至2.399公裡,2.4公裡以上(極好)

成年女子30以下,1.5公裡以下(極差),1.5至1.799公裡(差),1.8至2.199公裡(稍差),2.2至2.599公裡,2.6公裡以上(極好)30至39歲,1.4公裡以下(極差),1.4至1.699公裡(差),1.7至1.999公裡(稍差),2.0至2.399公裡,2.4公裡以上(極好)40至49歲,1.2公裡以下(極差),1.2至1.499公裡(差),1.5至1.799公裡(稍差),1.8至2.299公裡,2.3公裡以上(極好)50歲以上,1公裡以下(極差),1至1.399公裡(差),1.4至1.699公裡(稍差),1.7至2.199公裡,2.2公裡以上(極好)

相關焦點

  • 6分鐘配速跑5公裡,10公裡,在全國處於什麼水平?
    在網上看到的到處都是跑神,你一定很自卑吧。按照2018年馬拉松賽事官方統計,中國去年跑完全馬的是37萬人次,跑完半馬的是76萬人次。注意,是人次,不是人數。有些大神,一年會跑好幾次。當然,也有一些江湖高手,沒有出山。
  • 為什麼5公裡才是跑步的關鍵距離?5公裡跑,你在哪個級別?
    前幾天,韓寒18分鐘跑5公裡上了熱搜,網友評論「配速感人」、「業餘大神」、「被賽車寫作拍電影耽誤的長跑運動員」、「直到去年才重新開始跑步,恢復跑步後的第一個五公裡也跑了30分鐘。所以,假期結束後恢復跑步的跑友們也無需過於追求速度,循序漸進,慢慢提升起來。大家觀察身邊朋友圈跑步打卡記錄會發現一個現象:很多人日常跑步鍛鍊的距離以5公裡、10公裡為主,對於剛入門跑或者恢復跑的朋友來說,5公裡的打卡記錄更為常見。
  •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先來聊聊小編的看法吧。最高一次跑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跑半馬主要取決於你自己平時是否進行其他運動,以及離你半馬的距離。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能一口氣遊上一個半小時,估計跑了1.5公裡,又能一口氣爬上2小時以上,那麼這兩種運動或其中一種運動你每周都能保持在這種狀態,即使在通常情況下一次最長跑距離僅為10公裡,跑半馬配速為6的情況下,也是沒問題的。
  • 8分鐘才跑1公裡,都不敢曬朋友圈!真丟人?
    所以,這段疫情對於以往的跑友來說,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但對於新跑者來說,也沒什麼影響,只不過不同的跑步配速,快與慢,無非就是針對的人群不一樣。1、1公裡跑5分鐘左右1公裡能跑進5分鐘,甚至是4分多鐘的跑友,肯定是位真正熱愛跑步的跑者。
  • 四十五歲,5公裡跑需要32分鐘,能恢復到5公裡20分鐘嗎?
    年齡四十五歲,五公裡成績32分鐘,屬於大眾跑者水平,如果你想提高跑步配速,需要跑簡歇,還要跑長距離鍛鍊耐力,四十五歲年齡想提高配速,只要你心裡有目標就一定會實現自己理想。五公裡跑20分鐘,每公裡配速4分鐘,其實並不難,有網友年齡65歲跑步四年不到,最好成績半馬1.25,十公裡比賽39.16秒。
  • 38歲韓寒跑5公裡僅用18分鐘,如此配速堪稱業餘圈「跑神」
    前幾天,中國著名作家韓寒5公裡跑18分鐘配速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人們紛紛驚嘆,韓寒能夠在38歲跑出這樣的好成績,顯然是非常出色了。 5公裡18分鐘配速相當於什麼?相當於韓寒只用不到4分鐘就可以跑1公裡,這在業餘跑圈算得上是一個很好的成績。 即便是職業運動員,5公裡耐久跑,只要跑到20分鐘以內就算得上是一個很好的成績。
  • 跑5公裡和10公裡,應該如何科學訓練?
    5公裡和10公裡有很大的不同,但它們的訓練卻可以很相似。事實上,參加一些5公裡比賽有助於提高10公裡比賽的表現,而10公裡比賽又使得5公裡比賽顯得很短。5公裡和10公裡都是以有氧為主的項目,大部分5公裡比賽都會達到O2max(最大攝氧量)的95%~98%,10公裡比賽會達到O2max的90%~94%。要長時間維持這樣的強度可不是開玩笑的,跑完這些距離需要很強的心理素質。
  • 45分鐘跑5公裡算什麼水平?
    45分鐘跑5公裡算什麼水平? 平均下來,每公裡配速9分鐘,這個速度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很慢了的。 那些沒運動過的人,如果打算跑步鍛鍊身體,一般就會跑出這樣的速度。
  • 44歲中年女性10公裡跑配速7分半,水平如何?
    44歲的女性,10公裡跑配速7分30秒,這個水平到底如何呢?以13億國人為參照,你的10公裡跑水平如何?根據國家體總公布的全民健身數據推算,全國能夠每周堅持至少2次的跑步愛好者一共也就1600萬人左右,只要你能夠完成10公裡跑你的水平在13億中國人裡那也是絕對屬於名列前茅了。這不是你跑得多快、別人跑得多慢的區別,而是你能跑完大多數人根本不具備10公裡跑能力的差別。
  • 跑5公裡和10公裡,應該如何科學訓練?
    事實上,參加一些5公裡比賽有助於提高10公裡比賽的表現,而10公裡比賽又使得5公裡比賽顯得很短。5公裡和10公裡都是以有氧為主的項目,大部分5公裡比賽都會達到O2max(最大攝氧量)的95%~98%,10公裡比賽會達到O2max的90%~94%。要長時間維持這樣的強度可不是開玩笑的,跑完這些距離需要很強的心理素質。
  • 30分鐘跑完5公裡,這個水平怎麼樣?
    李連杰曾經說過:每一個去健身的人,都應該嘗試著去跑5公裡。如果你是跑步新手,當你第一次跑完5公裡,一定會感到欣喜若狂。但是如果作為一個經常跑步的老手來說,5公裡是最常見的一個跑步距離了,對於保持身體健康來說,每天能跑一個5公裡是非常好的選擇。
  • 30分鐘跑完5公裡,這個水平怎麼樣?
    李連杰曾經說過:每一個去健身的人,都應該嘗試著去跑5公裡。如果你是跑步新手,當你第一次跑完5公裡,一定會感到欣喜若狂。但是如果作為一個經常跑步的老手來說,5公裡是最常見的一個跑步距離了,對於保持身體健康來說,每天能跑一個5公裡是非常好的選擇。
  • 5公裡的配速如何提升?附5公裡配速等級表,對照參考
    從難易度來看,5公裡的距離不算太遠也不是太近,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跑完大概需要30-40分鐘,作為跑步新手,如果能不間斷跑完5公裡,就意味著具備了30分鐘中強度耐力運動的能力。等身體開始適應這個運動強度,第二周爭取連續跑5分鐘,到第四周的時候將目標升級,嘗試不間斷跑10分鐘以上。就這樣循序漸進,讓自己能夠連續跑上30-40分鐘。3、嘗試你的第一個5公裡當你能夠不間斷的跑上30分鐘,意味著你已經具備完成5公裡的能力了。
  • 5公裡的配速如何提升?附5公裡配速等級表,對照參考
    那麼為什麼新手要從5公裡開始呢?從難易度來看,5公裡的距離不算太遠也不是太近,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跑完大概需要30-40分鐘,作為跑步新手,如果能不間斷跑完5公裡,就意味著具備了30分鐘中強度耐力運動的能力。從日常訓練來看,在跑步場地的選擇上5公裡也有它的優勢。
  •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跑5公裡?
    最近在追的綜藝《嚮往的生活》,有好幾期節目的開頭畫面都是嘉賓黃磊在大家還在酣睡的清晨,早早的就出門跑步了,等到其他嘉賓陸續醒來,黃磊已經跑完了5公裡。2019年12月31日,黃磊像我們大多數跑友一樣,發了跑步心得和自拍,他說自己在10月7日就給自己立了個flag,要每天堅持跑5公裡,2020年要跑1000公裡。
  • 最新跑者等級標準:5公裡你能跑多快?
    5公裡,是每一個跑者都經常跑的距離,對於大多數跑者來說,跑一個5公裡那就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因為我們都是從5公裡開始訓練,逐漸增加到10公裡、半馬,最後到全馬的。那麼5公裡,你能跑多快呢?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跑者等級標準,你是哪一級呢?
  • 跑10公裡能提高馬拉松成績嗎?
    西班牙當地時間12月1日,瓦倫西亞10公裡路跑大賽上,烏幹達名將 切普特蓋 ( Jo shua Cheptegei)以26:38創造了新的男子10公裡路跑世界紀錄,這一成績比原紀錄快了6秒。距離依內圈最短距離,嚴格確定為10000米。10公裡指的是室外路跑,以公裡為單位,伴隨著折返轉彎和上下坡度,相對標準跑道路況更複雜,誤差也更大。10公裡應該如何跑?10公裡相比於馬拉松來說,是個短距離的路程,對於速度和體力的分配反而更加細緻和嚴苛,因此需要合理分配每公裡配速。
  •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用5公裡、10公裡最好成績計算自己的專屬配速
    5千米比賽的速度,每公裡快12到16秒。10公裡比賽的速度,每公裡快25到28秒。最大心率的95%~100%。對訓練有素、跑齡較長的跑者來說間歇速度有所不同:接近距離為3千米的速度。5千米比賽的速度,每公裡快6到9秒。10公裡比賽的速度,每公裡快16到19秒。
  • 韓寒18分鐘跑5公裡,平均配速3分43秒
    韓寒18分鐘跑5公裡原標題:大神!韓寒18分鐘跑5公裡今天傍晚,韓寒在微博中曬出自己跑步的一組照片,照片中他光著上身,穿著緊身褲和專業跑鞋。跑步數據顯示,5公裡的距離他只用了18分36秒,平均配速3分43秒,速度非常快。在跑步人群中,算的上十足的業餘大神。韓寒除了跑步的速度快之外,他光著上半身也暴露了自己的身材,可見他體脂低,肌肉量卻很大,跑起來爆發力十足,很多跑友看了都很是羨慕,表示自己完全追不上韓寒。
  • 懂得跑10公裡,才有資格跑馬拉松
    更是有一些職業的跑步教練把10公裡的跑步成績,評判為個人路跑能力的重要標準,從而來判斷你有沒有跑馬拉松的潛力。我覺得對於很多的跑者來說,10公裡更像是一次又一次的速度與耐力的激情挑戰,不斷地從中提高自己的跑步能力。一場10公裡的跑步,能幫助你真正了解自己該如何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