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的最後一個下午去了嶺南印象園,這是一個可以讓你短時間就能了解嶺南傳統文化的地方。
嶺南印象園是典型的嶺南傳統風格建築群落。漫步在園區內,你可以看到民居依水而建,或窄門高屋,或鑊耳高牆。悠長的青雲巷、古樸的趟攏門、精緻的滿洲窗,小溪蜿蜒、池塘清澈,處處都散發著嶺南水鄉的韻味,習慣了城市的高樓大廈,此時定會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建築
嶺南建築最具特色一個是鑊耳牆,一個是蠔殼牆。鑊耳牆又名鍋耳牆(形狀與鍋手柄相似),在元明清時代只有擁有功名的人才有此資格建造,官位大小決定鍋耳的高低。民間還有一種傳說:修鍋耳牆可以保佑子孫當官,蘊涵富貴吉祥豐衣足食。蠔殼則是居民們的日常建材,牆心採用石塊,外牆則就地取材將蠔殼斜著貼上,在保證美觀的同時還能做到排水通暢,不得不說人的智慧真的是無窮的。
民俗文化
除了極具特色的嶺南建築之外,園區內還有多個表現嶺南文化的節目表演。印象最深的是印象嶺南和陸豐皮影戲。
印象嶺南是大型原生態技藝表演,主要項目有舞龍舞獅,搶包山等,表演過程中看著演員們一個個高難度的動作和豐富生動的表情,讓人忍不住鼓掌讚嘆。
我們當天去的時候陸豐皮影戲演的是《東郭先生與狼》,觀看時特別佩服操作皮影人的師傅,能夠將皮影人的肢體動作做的惟妙惟肖,生動準確地體現故事情節。當聽到一起觀看節目的外國遊客,散場後一直和導遊討論皮影戲的具體細節並不時感嘆時,我仿佛油然而生一種自豪,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市井風情
園區內還有很多展館可以了解嶺南傳統文化,比如說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剪紙、菠蘿雞、端硯、廣彩和欖雕)、各大祠堂。沿街走你會看到吹糖人、燒玻璃、捏麵人的手藝人在攤位前專心製作手上的作品,還有一些如滾鐵環、跳石子的活動可以大家一起參與的活動。
得益於園區內富有特色的街道、宗祠和店鋪充分展現了嶺南傳統文化的精華,雖然只有短短半天的時間,我好像對嶺南文化也有了一點點了解。只可惜才剛來得及對嶺南說你好,馬上就要說再見了,希望下次有機會能更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