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啃老族」你有什麼資格埋怨父母,父母給予的愛換你無盡的傷害愛的陪伴。
「養兒防老、積穀防饑」從古流傳至今,這一傳統的觀念用在現在的生活中顯得格格不入。
「誰叫你生我,又不是我自己要來這個世界的,你生我你就要負責到底。」作為父母有時候真的沒法辯駁。
很喜歡紀伯倫的一首詩: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不屬於你。~~~~~~~~~
生活中何嘗不是這樣的呢?父母從未嫌棄過孩子,為了孩子奮鬥一生。可孩子在結婚後,"有了媳婦兒忘了娘」的人舉不勝舉。
孩子與父母這場愛的較量放於天平兩端,永遠想蹺蹺板一樣,受傷害的總會是父母。
有些冠冕堂皇的讀書人,倚仗著父母博大無私的愛,然後肆無忌憚的對父母造成傷害,這就是一批厚顏無恥的啃老族。
一位80後大學畢業的兒子,因為其懶惰,愛好打遊戲,整日沉迷於遊戲中,守著微薄的工資生活。即將結婚,父母傾其所有,2012年拿出所有的積蓄為兒子在一線城市付了50萬的首付。不要覺得50萬很少,在十年前農村父母能有這麼多存款已是相當不容易。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20年的工地生活的所有錢都拿出來了。
「啃老族」你有什麼資格埋怨父母,父母給予的愛換你無盡的傷害
哥哥和妹妹,一對兒女都是大學畢業,村裡的人都說父母有福氣,有能力,能讓兩個孩子上大學,從山裡走出來。可是沒人知道他們的父母這些年在外吃進的苦頭。
父母都是很無私的,即使生病等都不願意跟孩子們哭訴,省吃儉用的想著兒啊要結婚了,可是連自己生計都成問題的他,怎麼樣扛起養家餬口的重擔呢,這樣父母總是包辦了很多事情,兒子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新生代的啃老族。
兒子一直對父母都是冷言冷語的,就跟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是欠他的。父母沒有辦法,捨不得孩子吃苦,好吃的都給他留著。母親苦口婆心的勸說孩子,你不能這樣下去,你都已經成家了,父母不可能一輩子貼補你的家庭,現在你有了你的孩子,她的成長是你的責任,不是我們的義務了。
終於有一天兒子跟父母吵起來了。
兒子說,你知道嗎,從小你(父母)沒有管過我,我是跟爺爺奶奶長大的,你們當時讓我當留守兒童,你們就應該想到有今天,今天我怎麼了,我就是再窮我也不會離開我的孩子,我不讓他當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使我們很心酸的生活,關注留守兒童的成長是我們很關心的話題。
可是,回過頭來想想為什麼有留守兒童,還不是生活的所逼,大城市如今能建設成這麼的漂亮,是多少家庭的付出,多少留守兒童常年在家等待父母春節的歸來。
父母何嘗不想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陪伴孩子的成長,可有什麼辦法,一家人的生計在面前。
上面提到的兒子,你有理解你的父母麼,這麼多年在外面吃了多少苦,沒有讓你沒飯吃,沒有衣服穿吧,雖然你在山裡農村,由爺爺奶奶帶著,但是你卻少做了很多的農活,80後的農村人都知道那時候在農村多少農活要做,都希望爸爸媽媽能夠出去,到城市裡,自己也能去城市走走看看。
沒有父母數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勞作,沒有父母勤儉節約的積蓄,拿什麼在一線城市買房,雖說父母沒有經濟全款購買,可是首付問題現在是年輕人最大的難題。
現在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就得意忘形,就開始嫌棄自己的父母,還說什麼,我現在把房子賣了,把父母的錢還給她就沒有任何關係了,短短幾年的時間,房子升值了,作為兒子一句還了本錢就一筆勾銷的話語說得出口,不知道大學是怎麼讀的。
沒有父母的經濟支撐根本沒法買房,沒有買房哪有升值,還想著讓父母回農村老家。現在60多歲的老年人還在工地上搬磚養兒子的父母到底是為什麼,等到勞動力喪失的那一天,他會來到床頭為你端茶送水嗎?
一家三口嫌棄父母,你有為你的孩子樹立榜樣嗎,現今你嫌棄父母,以後你的孩子不會嫌棄你麼。如果是個男子漢,應該讓自己的子女生活過的更好,而不是成天打遊戲,睡懶覺。父母負擔所有的生活費,30多歲帶著一家人啃老還有臉說父母對不起自己。
三歲孩童歌唱的《中華孝道》:
百善孝為先
孝敬是根本
天地恩情永難忘
心中紮下根
血脈流不斷
山河歲歲新
中華孝道是美德
傳給後來人
~~~~~~~~~~
當孩子們唱到這首歌曲,經常都會想自己是否已經做到。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們
現在兒童還是很多,政府和社會的力量都在關心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國家的建設發展都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不管你是留守兒童還是家裡有留守兒童,都不應該是長大後嫌棄父母的理由。
當父母的,不應該無限的透支你的愛,如果子女不能諒解,不能一味的講究,自古慈母多敗兒。孩子應該要長大起來,孩子他在你的身邊,但是卻不屬於你。
啃老族們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剝削父母,享受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這都是父母從小到大都過分的寵溺,生怕孩子吃苦受罪。孩子缺少奮鬥,缺少跌倒的傷痛,爬起來的勇氣,導致許多人都好逸惡勞。在父母有能力有經濟的時候還可以,如果父母離開了,那有怎麼辦。
我們經常都說,父母不應該把財富留給子女,應該把子女留給財富。做一個財富的創造者,不要做一個財富的守護者。如果經濟十分雄厚那另當別論,如果你的子女坐吃山空,最後走向的是一條滅亡之路。
父母包攬了孩子們的所有,遮風擋雨
「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窮過來的人,因想改變孩子的命運,累死也願意,寧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現在的家長都認為讀書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專注讀書,考上大學,能夠找一份體面的工作,就能夠光宗耀祖,其他事情都不用理,結果養出了白眼狼和啃老族,所以說窮家富養出敗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