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聯賽第二階段爭冠組比賽今天(16日)晚上在蘇州賽區展開,奪冠熱門廣州恆大隊以3比1不出意外地拿下了河北華夏隊。當然,比賽的過程並不像比分所顯現的那樣,恆大隊還是費了一番周折的。不得不說,河北華夏隊的板凳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爆冷的機率。
在第一階段比賽中,河北華夏隊能夠在後半段比賽中反超、進入到爭冠組,很大程度上與高拉特的發揮有很大關係,在他的串聯下,華夏隊的進攻發揮出了不小的威力。但受制於迴避原則,高拉特無法出戰本場比賽,這令原本陣容就不算強大的華夏隊賽前就普遍不為人所看好。在這種情況下,華夏隊出戰本場比賽幾乎沒有任何壓力,輸球是實力正常的體現,平局完全可以接受,如果爆冷贏球則是意外之喜。所以,這反而讓華夏隊員在場上可以更為放鬆、更大膽地正常發揮。
實戰中,華夏隊本場比賽上半時的發揮是相當不錯的。而且,主教練謝峰賽前也是有精心的部署。譬如,像隊長張呈棟受傷之後,安排第一階段比賽中出場時間不多的張俊哲擔任右後衛,防守時,經常可以看到靠近一側的中後衛潘喜明會主動靠過來、協助張俊哲防恆大的左路進攻;而左側,11號圖雷經常會回撤協助丁海峰一側的防守。在中場方面,王秋明不像第一階段那樣前插,而是更多地投入防守中,在兩名中後衛身前形成屏障,或者是回撤更深。所有這些,都讓華夏隊的防守顯得更有力度。
相比而言,恆大隊或許本來就不認為河北華夏隊能夠阻擋自己的前進步伐,上半時踢得有些過於放鬆,未能有效地形成進攻。再加上第18分鐘時,塔利斯卡的射門打在潘喜明的手上、改變方向,原本應該獲得的點球機會並未判罰,多少也影響到了恆大隊的情緒。因而,反而被華夏隊利用一次反擊、用最簡單的方式,即後場高球、馬爾康頭球搶下高點,後插上的尹鴻博一腳,打破了場上的僵局。恆大隊以0比1落後,進入了中場休息。
恆大隊之所以能夠在國內佔據很大的優勢,根本一點就是板凳深度是其他球會所無法相比擬的。這個優勢也在這場比賽中體現得更為清晰。易邊後,卡納瓦羅一口氣直接更換了四名球員,除了高準翼是因為受傷而被吳少聰換下之外,韋世豪、費南多以及徐新三人的出場,可以說是卡納瓦羅主動為之。這也意味著:恆大隊下半時的進攻在速度上有了明顯的變化。
在上半時,艾克森與楊立瑜兩個邊路球員都不是以速度見長、突破見長的球員,而韋世豪以及費南多的登場,讓恆大隊在由守轉攻時速度明顯加快。而且,這兩人本身又是擅長個人帶球突破。因而,吳少聰攻入了攻入個人中超聯賽中的首球、追平比分後,恆大隊更可以放鬆心態、進一步投入到進攻之中。所以,最後一段時間裡,雖然恆大隊在第87分鐘時才利用一個點球才反超了比分,但在場上的優勢已經相當明顯,不斷的反覆突擊,已經讓華夏隊有些喘不過氣來,華夏隊丟球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早晚的事情。
不得不說,華夏隊在最後時刻連丟兩球,未能守住平局,很大程度上就是體能已經透支。上半時有效地阻止了恆大隊的進攻,得益於有充沛的體能作為保障。而在下半時,恆大隊的新生力量出場後,華夏隊的消耗實際遠超上半時。但遺憾的是,華夏隊在替補席上並沒有像恆大隊那樣實力相當的球員,主力球員與替補球員之間還是有些差距的。不是謝峰不想換人,而實在是可換之人不多,用防守型球員趙宇豪換下了攻擊型的保利尼奧、進一步加強防守,也是希望能夠守住1比1的平局。
1比3輸掉這場比賽,華夏隊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遺憾和後悔的了,畢竟球隊的整體實力與恆大還是有明顯差距的。當然,如果非要說有什麼值得總結的話,就是聯繫到第一階段比賽中所出現的類似情況,即在比賽的最後階段,當本方領先或僵持處於平局的情況下,緣何屢屢被逆轉?這恐怕還是球隊的體能出現了問題。體能不支,導致技戰術走形,戰術執行也大打折扣,被對手抓住機會反超。如何讓球員在70分鐘之後依然保持充沛的體能,除了加強體能訓練之後,恐怕更多地還是在於如何在比賽中減少不必要的無謂跑動與體能消耗。
恆大隊3比1拿下第一回合,一隻腳已經邁進四強大門,接下來對陣國安或魯能的比賽,才是真正的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