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同學印象中,國內大學裡每年的學費都在每年五六千元。雖然也有部分專業像軟體工程等學費貴一些,也基本上都在萬元左右。不過,今天小編給大家要講一講國內學費最高的大學。這些高校學生每年的學費都在9萬元以上,生活費和住宿費還要另算。這樣計算下來,學生每年的花費都必然超10萬,妥妥的「貴族」學校。它們也是最早宣布本學期所有學生不返校的高校,大家可能猜到了,它們就是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目前,國內最為知名的中外合作大學共有6所,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上海紐約大學、崑山杜克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這些大學的學費有多貴?根據各校公開的數據,這6所中外辦學高校中,學費最低的北師大-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學院也要9萬元,其餘高校學費都在9萬元以上。上海紐約大學和崑山杜克大學兩校每年的學費更是超過10萬,尤其是崑山杜克大學,以每年18萬的學費成為國內高校的學費最貴大學。雖然這些高校每年的學費非常高,但依然有不少同學爭相報考,部分高校的生源質量甚至比985工程高校還要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根據2019年的錄取分數線排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新生高考成績位居國內高校生源排名的前20位,與國內中流985工程高校的生源水平相差無幾。寧波諾丁漢大學和西交利物浦大學這幾年的錄取分數線也是水漲船高,生源排名基本上都在全國百強左右,一些很多學生甚至放棄211工程高校的錄取機會選擇這些中外合作辦學高校。這樣看來,這幾所高校還真不是有錢就能上,高考分數還必須要達標。
那麼,學生花這麼多錢去讀個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到底值不值?對於學生個體而言,真是因人而異。如果你家境不錯,同時未來有出國留學的打算,可以報考這些高校提前做準備。目前選擇就讀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的同學很多都是這類同學,利用4年本科時間接受更為全面的西化教育。而高校的畢業生深造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選擇部分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的赴英美高校深造的人數甚至比國內的「華東五校」還要多。以西交利物浦大學為例,大陸本科生到英國的劍橋、牛津兩校深造人數都達到了11人,這兩項數字甚至比清北都要高。
正因為其高質量的留學,吸引了不少同學的爭相報考。這幾年的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更是紛紛湧現,但學生培養質量方面卻良莠不齊。一些高校中外合作的項目,只是使用國內的教材和師資卻能頒發國外高校的證書,只是打著合作辦學的幌子在招搖撞騙。也正是因為有這種亂象,教育部也在18年終止了23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當然,也有同學認為這種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的學生都是衝著高校的畢業證書去的,畢竟只要多花錢就能拿到和普通本科生一樣的證書,「花錢買分」將有礙高等教育的公平。不過整體來看,這些中外合作大學的畢業生人數都還不是很多。西交利物浦大學每年畢業生2000人左右,寧波諾丁漢大學和北師大-香港浸會聯合學院也就千餘人,港中深、上海紐約大學兩校畢業生不足500人。畢竟中外合作高校對於很多同學來說還是一個新興事物,如果各位同學考慮報考這些大學一定要將高校的情況摸清楚,同時還要考慮家庭的財力,畢竟四年也不是一筆小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