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看懂臺灣新「領導人」蔡英文的8大新主張

2021-02-15 網際網路思想

臺灣首位女領導人,蔡英文即將選表勝選感言。

60秒先帶您快速掌握,小英8大新主張。

1. 兩岸經貿協議


2. 年金問題

3. 食安問題


4. 縮短工時


5. 非核家園


6. 長照政策


7. 社會住宅


8. 創新產業


來源:臺灣《今周刊》

臺灣大選前美國務院表態發言:連說三遍一個中國

  2016臺灣「大選」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太平洋對岸,美國的步調也越發加快,兩任副國務卿登臺、4名前國防部長警告,在國內,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也高度緊張。14日,當發言人就臺灣「大選」表示「不討論『他國』內政」的時候,為防止記者誤讀「他國」的內涵,他接連三遍澄清,所指的是中國,只有「一個中國」。

臺灣「大選」民進黨勝選 對島內經濟不是好消息

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

  2015年5月,臺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同美國《時代》周刊記者在一家日料餐廳用餐。她把最後一片鮪魚夾到記者的盤子上,對他說:「你回北京以後,告訴他們,臺灣的下一任"總統"曾經為你服務過。」

  她說的沒錯。

  臺灣2016年「大選」今天舉行,根據目前的開票結果,蔡英文當選「總統」成定局。

  「蔡總統」上臺後,首先要解決的,是島內經濟問題。臺灣在去年9月開始陷入經濟衰退,被稱為島內經濟命脈的出口已經連續九個月出現下滑。工薪階層抱怨他們每月工資低到只相當於600美元,這麼點錢在臺北根本買不起房,也負擔不起養兒養老的費用。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王葉立說,選民希望下任總統能夠讓他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他說:「我覺得最優先的還是經濟,薪資水平的提高、工作機會的增加這方面的問題,跟個人荷包有關的部分。民眾是希望政黨輪替,希望換一個政黨來試試看,因為國民黨過去八年來表現得不好。」

臺灣GDP增速

  馬英九政府過去八年的表現確實乏善可陳。他任內的目標沒有實現:工資水平沒有提高,失業率沒有下降,GDP也沒有上升。2008年以來,國民黨一直尋求中國大陸的支持。兩岸籤署的23項協議主要都是為了促進經貿、旅遊和投資。

  但是隨著島內經濟的進一步下滑,臺灣人民將不滿發洩到了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上。2014年春爆發的「反服貿運動」就是一例。在這次運動中,民進党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

  「不能把臺灣經濟與大陸綁在一起」

  在經貿領域,民進黨一直認為「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蔡英文近日不斷在電視辯論會上強調,「不能把臺灣經濟與大陸綁在一起」。這種說法在臺灣很有市場。島內有聲音認為,臺灣經濟應該分散風險,不要過度依賴大陸的經貿往來,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而要積極發展與其他經濟體的經貿關係。甚至有人將臺灣的衰退歸咎於大陸經濟增速放緩。

  這種論調看似很有道理,實則不然。《大公報》專欄作者朱穗怡表示,兩岸經貿往來熱絡乃是經濟規律使然,若是人為切割,對臺灣經濟發展將是一大災難。

  臺灣自1992年正式開放企業赴大陸投資以來,兩岸經貿往來日益密切,目前大陸已成為臺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地區與第二大進口來源地。2014年兩岸貿易總額達1744億美元,其中臺灣出口大陸1247億美元,臺灣自大陸進口497億美元,臺灣享有75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對臺灣經濟增長貢獻良多。

  大陸的錢越來越難賺

  但同時需要看到的是,大陸經濟增速在放緩,這對臺灣不是個好消息。

  臺灣「行政院主計處」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臺灣出口總額為2805億美元,同比下降10.6%,其中對大陸(含香港)出口1093億美元,同比下降12.3%。對大陸出口佔出口總額的39%,下降0.7個百分點。

臺灣出口對大陸依存度略有下滑

  去年臺灣對主要經濟體的出口均出現下滑。東協六國指原東協6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汶萊) 數據來源:臺灣「行政院」主計處

  據日經中文網報導,在被稱為「臺商之都」的廣東東莞,生產用於智慧型手機等的小型揚聲器的臺商東莞天籟之音雷聲製品公司總經理蕭平德表示,銷售額較2005~2007年減少了60%。此前員工約有1000人,而如今裁員了70%,勉強維持運營。

  在東莞,工廠工人的人均工資10年時間上漲了一倍以上。因中國大陸經濟減速,臺灣企業團體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翟所領表示,經營環境比2008年雷曼危機時還要嚴峻。2006年當地曾有約7000家臺灣企業,但隨著企業破產和向東南亞轉移,如今已不到5000家。

  2014年臺灣企業的對大陸直接投資額(按公布數據計算)為98億美元,較頂峰時期的2011年減少了25%。

  賺大陸的錢已經越來越難。臺企與韓國企業等的競爭日益白熱化,中國大陸企業也作為競爭對手不斷發展。

  當然,這樣的局面對一直主張「不依賴大陸」的民進黨是重大利好。

  那麼,蔡英文的主張是什麼呢?在她看來,只要加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601099,股吧)夥伴關係協定(TPP),所有經濟難題都會順利解決。但蔡英文並沒有告訴選民,如何爭取TPP會員國的支持及如何讓大陸不反對。

  退一步說,即使臺灣順利加入TPP,真的就萬事大吉了?恐怕不會。

  臺灣經濟衰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企業競爭力的下滑。「國票金融控股公司」總經理丁予嘉表示,臺灣《今周刊》去年公布的兩岸三地1000大企業市值排名中,臺灣企業僅佔65家,在亞洲及兩岸三地的經濟體中,臺灣被邊緣化的危機逐漸浮現。他強調,我們應該注意的,不只是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公司,中型企業更應該將目標放在全世界;中國的十三五計劃與一帶一路,正是帶著民營企業向前衝、全面走向小康的途徑,中國的態勢已然明確。

  反觀臺灣企業,《今周刊》指出,近年來,臺企科研創新投資不斷減少,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開始尋求壓低勞工成本,這種墨守成規、降本求利的負面作用逐漸凸顯。在人才的培養和使用上,臺灣企業不願花大力氣培養後備人才,企業所能創造的附加值也不斷降低。

  以臺商密集的深圳為例。臺商主要從事電腦電子產品、電子零組件、塑膠製品、金屬製品製造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原材料成本上漲、用工成本上升、國際市場需求不爭等因素影響,生意越來越難做。而大陸企業正在努力實現轉型。深圳有高科技的華為、商業銀行的招商、網際網路的騰訊、地產業的萬科、食用油的金龍魚以及貨櫃的中集、快遞業的順豐等多個知名企業。

  此外,長期的藍綠惡鬥正在拖累臺企的競爭力。臺灣選舉政治中長期存在的藍綠惡鬥和選舉操作,也對臺灣企業的發展造成間接傷害。例如藍綠惡鬥的激烈化,使臺灣企業除了面對反覆無常的島內政策外,還要在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方面處處受制。「服貿」受阻阻礙臺企商機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5年10月到12月,大型半導體廠商紫光集團宣布將向臺灣3家大型半導體相關企業分別進行出資。但因擔心大陸在臺灣主力產業IT(信息技術)方面的支配力越來越強,結果遭到了輿論的反對,於是臺灣朝野兩黨一致要求相關當局批准出資前,需向立法院報告其對相關產業的影響。

  臺灣對大陸外貿依存度下滑、島內民眾對大陸企業「控制」臺灣產業命脈的擔憂,都讓蔡英文在此次「大選」中如魚得水。但蔡英文能輕鬆贏得大選,未必能輕鬆把經濟搞上去。因為根本問題不在於臺灣對大陸依賴有多深,而是臺灣整體競爭力的下滑。在一出接一出的政治話劇中,臺灣錯失了太多發展機遇。今後,在蔡英文「總統」的領導下,島內民眾只能自求多福。

來源:京報網


網際網路時代,必讀網際網路思想(wanging0123)!每日分享網際網路、科技思想、動態。按住「掃一掃」,加入我的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民進黨獲選,搶先看蔡英文的8大新主張
    臺灣首位女領導人,蔡英文即將選表勝選感言。60秒先帶您快速掌握,小英8大新主張。 1.
  • 臺灣地區新領導人「未完成答卷」 蔡英文演講沒說「一個中國」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傑通 李天陽 胡錦洋 張倍鑫】臺灣地區昨日正式迎來首位女性領導人。當天中午,新領導人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在最受關注的兩岸關係部分,她沒有明確提及「九二共識」,但表示尊重1992年會談「這個歷史事實」。這場演說被認為「四平八穩」,符合蔡英文的一貫風格,對於「九二共識」的態度也沒有出乎外界預料。
  • 臺政論家預言:蔡英文恐成下場最難堪的臺灣地區領導人
    據中國臺灣網8月3日報導,親綠的「新臺灣國策智庫」日前公布一項民調,民進黨若要提名民進黨內人選參選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以38.2%壓倒性地領先蔡英文的20.8%。島內政治評論家唐湘龍指出,蔡英文正遭遇上任一年民調滿意度剩下兩成、就任一年民進黨內「繼承者」已經出現這兩個從來沒有過的狀況。他表示,蔡很可能會是臺灣歷來領導人下場最難堪的一個,無法連任。
  • 蔡英文如何打破臺灣卸任領導人過街老鼠魔咒?
    臺灣中國時報社論說,兩岸關係將是蔡英文第二任期繞不過去的坎,隨著疫苗施打普及化,新冠疫情可望逐漸消退,不只兩岸交流問題將浮上檯面,民進黨在失去疫情保護傘後,如何擺脫民粹主義,理順兩岸關係、確保臺灣安全與繁榮,將是極大的考驗。
  • 賴清德再談「臺獨」挑戰臺當局領導人大位 蔡英文寶座岌岌可危?
    對此,臺灣「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接受臺媒訪問指出,兩岸政策是「臺灣政治帝王學」,結果賴卻背離民進黨「臺灣前途決議文」精神,打破蔡當局「維持現狀」承諾,拋出極具挑釁的「臺獨」言論,事件演變迄今已能確定一件事,就是「賴清德確定2020挑戰蔡英文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
  • 「蔡英文是中國臺灣地區的一個領導人」
    編輯:一水流殤日前,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及「蔡英文會見捷克議員」一問時,該記者稱蔡英文為「臺灣總統」。針對這一錯誤政治用詞,華春瑩隨即指正:「蔡英文是中國臺灣地區的一個領導人」。言下之意,是無法使用「總統」這一類主權國家和地區領導人的稱呼的。蔡英文是臺灣地區的領導人,但不是「總統」,這一政治稱呼並不符合對於臺灣地區的政治準則。不得不說,無論是口誤,還是無心之失,都是那位採訪的記者僭越了。臺灣地區始終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無論民進黨是否承認,臺灣地區始終都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 蔡英文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11日下午4時結束。
  • 「蔡英文是中國臺灣地區的領導人,而已」
    「同時我還要糾正你一下,今後提到蔡英文的時候請不要稱其為臺灣「總統」,她是中國臺灣地區的一個領導人而已。」第二個問題,臺灣「總統」蔡英文今天在臺北會見捷克參議院主席,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關於第一個問題,我沒有聽說,也不了解情況。關於捷克參議院主席訪問臺灣,我們幾天來已經充分表明了中方立場。捷克參議院主席罔顧中國政府和捷克政府的反對,執意訪問中國臺灣地區,公然為「臺獨」勢力張目,這是公開的挑釁。一個中國原則是中捷建立和發展外交關係的重要政治基礎。
  • 臺灣疫情蔓延,蔡英文做法令人失望,臺灣自己人看不慣,一語點破
    眼下,中國正在經歷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一方面,武漢緊急封城,阻止疫情的傳播擴散,另一方面,全國其他省市傾力支援湖北,大批醫務人員奔赴「抗疫」一線。而在海峽的另一側,臺灣也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的侵襲,據新華社的報導,截止到目前為止,臺灣已經出現了20多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然而,與祖國大陸全力應對疫情不同,臺灣蔡英文當局非但沒有組織「抗疫」,反而在這個時候與美國「吵起來」了。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疾病中心在近日宣布,臺灣已出現新冠肺炎的社區感染現象。
  • 蔡英文馬英九均陷"吹冷氣"風波 遭諷: 臺灣真可笑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左)、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右)都曾在敏感時刻陷入「吹冷氣」風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在臉書上貼出了一張自己穿著長袖,在電視機前觀看球賽的照片。
  • 一圖看懂2020臺灣地區選舉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背負國民黨和「韓粉」厚望的韓國瑜,對陣尋求連任的民進黨蔡英文,原本已看點滿滿。然而在最後關頭,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跳出來,自稱「無時無刻不想處理好兩岸關係」,決定第五度參選。 歷經一年的宣傳造勢,臺灣地區「四年一度」的選舉大戲將於1月11日上午8點正式上演,預計於當晚10點完成計票。
  • 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 頑拒「九二共識」
    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在5月20日的就職講話中,未就兩岸關係性質做出明確說明,交出「未完成的答卷」。蔡英文聲望急降    2017年8月中旬,臺灣民意基金會發布民調顯示,有4.8%的臺灣民眾「非常贊同」蔡英文處理臺灣重大事務的方式,25%的民眾「還算贊同」,29.8%
  • 吳敦義的卸任臺灣地區副領導人禮遇今到期,感謝隨扈不忘提蔡英文
    明天就是「5·20」蔡英文第二任就任典禮,而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的卸任副領導人禮遇在今天過後也將結束。吳敦義下午在臉書發文,期待蔡英文未來四年把臺灣帶到更好的地方,兩岸也能和平穩定發展。他還感謝明天即將「歸建」的臺灣安全部門「特勤中心」隨扈「和平警衛組」,吳形容隨扈是「夥伴」,感謝他們多年保護他的安全。吳敦義的卸任臺灣地區副領導人禮遇明天期滿結束,不過他位在臺玻大樓的卸任副領導人辦公室仍將持續運作。該處也是吳擔任理事長的「臺灣新願景論壇協會」所在地,辦公室改由協會繼續承租。外傳吳打算出書。
  • 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首場政見會登場
    高喊三聲口號後宋楚瑜給出保證:當選後將立即解決原住民的住房問題,停止藍綠惡鬥,並且將避免臺灣被邊緣化。#宋:「宋楚瑜就是那個不計個人名譽、奮不顧身為臺灣打拼的人!」#蔡英文借用近期香港發生的暴亂對韓國瑜的政治主張進行攻擊。「臺灣不能成為下一個香港,我們堅決反對『一國兩制』」。
  • 臺灣士兵「魔力轉圈圈」,蔡英文看傻眼
    臺軍黑鷹墜機事故造成8名將士遇難,13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悼念活動,不料卻出現尷尬一幕。長安街知事注意到,還有士兵左轉後發現不對,趕緊右轉,但轉到一半又突然往迴轉,整個過程持續了5秒左右,一頓「操作」讓蔡英文和在場所謂高級軍官「傻眼」。不久,幾名士兵「胡亂轉圈」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引發島內網友強烈吐槽,更被戲稱為「魔力轉圈圈」。
  • 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環球時報發社評
    據新華社消息,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11日舉行投票,得票第二的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於晚間承認敗選,這意味著得票第一的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 據文匯網消息,民進黨蔡英文獲得超過800萬票。
  • 王鴻薇稱蔡英文為「臺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當局的玻璃心又碎了
    編輯 青蓮相信有很多的電視觀眾對央視4套的《海峽兩岸》這檔節目多多少少都有過了解,顧名思義,這檔節目其實是能夠讓大陸的觀眾比較便捷地了解到臺灣地區的一些政治或者是經濟情況等等。近期,王鴻薇在《海峽兩岸》的某一期節目中就稱呼蔡英文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而且還對蔡英文的一系列「親美」政策作出了嚴厲的批評,不過,王鴻薇這個做法卻遭到了民進黨的強烈指責,甚至要求國民黨對此作出解釋。
  • 蔡英文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 國臺辦回應
    (原標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發言人就臺灣地區選舉結果發表談話)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月11日就臺灣地區選舉結果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
  • 臺灣新民調: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除了柯文哲,他希望最大
    在前不久結束的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當中,韓國瑜的呼聲是非常高的,在進行現場造勢的時候,他也有很多粉絲的支持,可以說是場面熱烈,他的實力非常強勁,這也使得蔡英文對他有所忌憚,不過最後的選舉結果卻讓很多臺灣民眾震驚,那就是蔡英文高票當選,其實他之所以獲得勝利並不意味著臺灣民眾對蔡英文支持與信任
  • 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兩項選舉今日舉行 結果或於晚上揭曉
    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有3組候選人。號次依序為1號親民黨宋楚瑜及餘湘、2號國民黨韓國瑜及張善政、3號民進黨蔡英文及賴清德。視頻:韓國瑜、蔡英文、宋楚瑜選前最後衝刺 2020臺灣選戰誰是贏家?,時長約25分10秒中新網1月11日電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及民意代表選舉將於今日舉行。按慣例,選舉結果或於晚上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