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浮釣鯽魚怎麼打窩,這些技巧值得注意!

2020-12-11 野釣人老高

打窩本質是人為創造一片高密度魚群水域,以縮短聚魚時間,降低垂釣難度。因魚有沉底、離底、上浮的情況,所以打窩形式多樣、也不盡相同。回到釣友的問題「釣浮鯽魚如何打窩」為更全面、更準確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多年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1、浮釣鯽魚,打窩的思路

2、浮釣鯽魚,幾種常用的打窩方法

3、浮釣鯽魚,打窩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釣鯽魚,打窩的思路

鯽魚屬於底層魚,長時間活躍在中下水層,因趨氧、趨溫等各種原因上浮,所以才有釣浮等能,這就意味著比重大、沉底型的部分鯽魚窩料無法使用,最典型的便是紅蟲顆粒、酒米,兩者入水後迅速著底,即使紅蟲顆粒溶散,也難以吸引上浮鯽魚再次下沉。所以用於釣浮的窩料,註定要比重小、質輕,溶散、霧化速度不宜太慢。同時釣浮打窩,有使用環境的局限性,像走水、颳風的天氣,不建議專門拋灑窩料,否則被流水衝散,即誘不到魚,還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浮釣鯽魚,幾種常用的打窩方法

上文結算了額釣浮鯽魚的打窩基本思路,那麼分享幾個常用的打窩方法。

1、高頻率抽窩法

使用商品餌料高頻率抽窩誘魚,不僅適合本文的討論重點釣浮,釣離底、釣浮同樣使用,但相比之下,釣浮的優勢更突出。商品餌料本身講究散落、立體霧化,鉤餌入水後,餌料外層不但脫落、散落,直至最終霧化,會在鉤餌的中下方因為重量的作用逐漸形成霧化帶,粉末狀餌料瀰漫鉤餌旁,不斷向附近水域擴散、傳播,很容易將周圍水域鯽魚誘集過來。事實也如此,大多使用藍鯽、大板鯽、瘋狂鯽商品餌料的釣友,基本不怎麼使用窩料,並且正式開釣之後,商品餌料邊釣邊誘效果顯著。

2、鉛墜帶窩法

特定的水域,比如黑坑、垂釣園等不允許單獨打窩,這時通常採用一個折中的方法,即鉛墜帶窩法,其實完全適用野釣。鉛墜攜帶的團狀窩料,大多以散炮的形式存在,隨鉛墜入水就位後,在設定水層快速鬆散、霧化,避免沉入水底,失去意義。值得注意的是,釣浮用的散炮餌不同於釣離底,特別是釣底,更追求質輕、霧化所以散炮中常使用的酒米應大幅度減少,增加一些霧化快的玉米面、或者豆餅粉,包括粉碎的小雞飼料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3、使用專用於釣浮類窩料

生產決定消費,消費促進生產,同樣適用於釣魚領域。如今相當部分廠家開發了專門用於適用釣浮的窩料。這類窩料多水域綜合類,可誘集鯽魚、鯉魚、草魚,包括鯿魚、青魚,也決定了其成分組成的多樣性。比如以五穀為主要原料,但為適用釣浮不是顆粒狀,大都是攆成粉末,再配合骨粉、魚粉及胺基酸等促食劑,適用時加入少許水,用手握成團,投擲窩點即可。專用窩料入水後,短時間內便溶散、霧化,實現將鯽魚誘至中上水層的目的。

浮釣鯽魚,打窩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實際應用中,釣浮打窩有幾個問題值得注意,具體如下。

首先是打窩頻率、用量與深度有關。釣浮是個相對的概念,沒有固定、具體的數值量化,所以深水的釣浮,很可能相當於淺水的釣底深度。那麼對投擲窩料的溶散、霧化及頻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垂釣水域過深,那麼需要適當延後窩料的溶散速度,特別是使用手拋窩料的時候。同時如果水廣魚稀,那麼前期需要提高拋灑窩料的頻率,利用濃鬱的氣味快速傳播、擴散,吸引周圍鯽魚的聚集。

其次垂釣方法要靈活。粉末狀窩料的使用,不會完全按照釣魚人的設想一直在固定水層浮動,總會向上下水層擴散,隨時間積累,會充斥、瀰漫各個水層,只是窩料分子多少的差異。所以在水溫穩定的情況下,極容易造成魚層混亂,即各個水層都有鯽魚活動的痕跡。此時建議及時將釣定層的釣浮,改為釣行程式的釣浮。利用鉤餌緩慢下沉,延長在各水層的停留時間。另外鯽魚的天性使然,對自由下落的食物、餌料警惕性較小,有較強的捕食慾望,所以動態的餌料不斷刺激鯽魚的視覺,引起它們的注意,從而被其吞食。通常實現釣行程注意是使用行程專用浮漂或飛鉛釣法兩種方式,這裡不再詳述。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從浮釣鯽魚的打窩思路入手,接著對幾個常用打窩方法做了分享,最後描述了浮釣鯽魚打窩需要注意的問題。實際垂釣過程,要遠比本文描述的複雜,特別是餌料使用、浮漂調釣、線組搭配等方面,釣魚人需結合具體垂釣環境及時改變、調整,相信這樣施釣,釣友會有更好的漁獲。

原創:野釣分享

相關焦點

  • 冬季釣魚用什麼打窩效果好?冬季釣鯉魚、鯽魚和青魚的打窩技巧
    在天氣寒冷的冬天,鯉魚、鯽魚和青魚等淡水魚類都會比其他季節難釣,魚變得慵懶,活性很差,打窩之後發窩慢,即使有魚進窩,魚吃口也會很輕,關鍵還是如何誘魚進窩。那麼,冬季釣魚用什麼打窩效果好?下面,我們就分別以鯉魚、鯽魚和青魚為例,講下冬季釣魚的打窩技巧。
  • 春天釣魚你是怎麼打窩?如果打窩方法不正確,窩量再大也釣不上魚
    儘管早春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在我國的很多地區氣溫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不過整體的溫度還算是比較低的,特別是有一些在北方的地區,所以在外出釣魚的時候,大家第一步就要先確定想要釣的魚是什麼,在結合出釣時候的水情和魚情,使用蒸汽的釣魚方法,還有打窩和補窩的技巧要用對,這樣才能確保有滿意的漁獲
  • 老釣友分享初夏水庫釣魚技巧和注意事項 新手釣友學起來
    隨著夏天的逐步接近越來越多的釣友都選擇去水庫釣魚了,初夏雖然天氣熱了一些,但是水還是比較 涼,所以釣鯽魚還是不錯的選擇,釣水庫首先是魚個體大,其次的力道十足尤其是提杆上岸的那一刻 ,明顯就能感覺到比別的地方的魚有勁,這野釣釣友們為什麼喜歡去水庫的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原因 是水比較清澈風景好,一邊釣魚一邊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
  • 釣魚不打窩怎麼上鉤?教給你三種方法!
    導讀:俗話說釣魚先打窩,釣魚多一半,但也並不是絕對的,畢竟在釣魚這個領域當中,不用打窩魚兒依舊能上鉤的情況比比皆是,關鍵是看個人釣魚技術,恰當地運用自己所掌握的釣魚技術,魚兒照應主動上鉤。那麼,釣魚不打窩怎麼上鉤呢?
  • 晚秋和冬季釣鯽魚應該如何打窩、餌料味型以及魚鉤選用
    進入晚秋天氣的溫度開始下降,感覺魚兒越來越難釣了,由於天氣的降溫魚兒的活性也開始下降,魚口特別輕,這個時候我們釣魚人要從線組、調釣、打窩做出調整,不能像夏天那樣調釣了,餌料味型狀態也要改變,還有打窩子的量,AK總結了一些小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釣鯽魚用什麼窩料打窩效果好?(大師推薦)
    俗話說:釣魚不打窩,釣了也不多,可見打窩是多麼的重要。現在是秋冬季節,很多釣友都想釣鯽魚,那麼釣鯽魚用什麼窩料打窩效果好呢?釣鯽魚用什麼窩料打窩效果好?個人覺得用酒米加點商品餌混合,這樣打窩是比較好的,因為商品餌霧化好,可以很快的把附近的魚誘過來,而酒米的作用是留魚,因為把魚誘過來了,肯定要用糧食把它留下來嘛,但是建議選擇那些大米的酒米,這樣鯽魚很難吞下去,一直在窩裡面轉,這樣留魚效果是比較好的。
  • 冬季天寒地凍,釣鯽魚發窩更慢,打窩用這些招數,聚魚效果翻倍
    冬季釣鯽魚一定要先找魚窩,在找準魚窩的基礎上打窩才會有比較好的效果。此時氣溫更低,魚更不愛動,所以打窩一定要注意技巧。窩料講究精細,所謂的精細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就是精,窩料本身味道要濃鬱,水溫低的時候水分子也非常不活躍,自然會導致氣味傳遞的比較慢,所以首先是窩料的味道要濃。
  • 釣魚技巧:魚是否可以分辨顏色?如果可以,那鯽魚最喜歡什麼顏色
    在釣魚中,部分釣法其實是利用魚類的視覺的。所以餌料的不同顏色,對釣魚肯定是有影響的。 草魚進食量大,在自然水域中以各種植物為食,尤其喜歡進食陸生的禾本植物,所以釣草魚打窩或者用餌,注意使用無異味的陸生禾本植物就非常不錯。釣草魚的餌料中往往都會有植物碎屑,開出來的餌料綠色居多。其實不只是餌料,就算專門餵養草魚的成品飼料,也往往是綠色的。
  • 黑坑釣鯽魚需要什麼技巧?先散炮,後誘魚補窩
    俗話說,先誘魚,後釣魚,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真正實踐起來,還是有很多不方便地方,首先第一個就是釣魚環境的限制。並非所有釣魚場景都可以實現誘魚打窩,例如江河流水。那麼,在黑坑釣魚需要什麼技巧呢?我的建議是先散炮,後誘魚補窩,具體做法,在下面給大家講解分享,希望對喜歡釣魚的你有所幫助。一、如何打散炮在黑坑釣魚,要先打散炮,這樣釣魚效果才好,魚兒才更容易進窩。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打散炮,其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水中的鯽魚變得活躍起來。
  • 釣魚技巧:鯽魚離底釣行程,解析釣行程要點,黑坑野釣都能用得上
    介紹下關於釣行程的相關技巧,釣行程也叫釣翻身、釣截口、釣接口。從浮漂的角度來說,浮漂翻身站立,然後緩慢到位的過程有魚口,所以也叫釣翻身。從餌料的角度來說,餌料往下擺動被魚截住,或者叫被魚接住(截住),所以叫釣接口(截口)。從魚情的角度來說,魚出現離底上浮,就比較適合此類釣法。
  • 釣魚人必看的水庫釣大魚技巧,不知道這些怎麼爆護!
    我是釣魚人冰冰,每天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釣魚技巧,大家趕緊點擊上方關注我吧!對於釣魚人來說,釣大魚、搏大物是每一個釣魚人心中夢寐以求的事情,那麼水庫則是釣大魚最理想的水域。水庫釣魚和江河釣魚有很大的區別,水庫水面廣,水深,所以在選擇釣位,打窩,用餌,選擇釣具等方面都會有所不同,下面我來分別給大家說一下冬季水庫釣魚技巧!
  • 初秋釣魚,淺水垂釣鯽魚的幾個技巧
    現在已經進入初秋了,早上和晚上也有點小冷了,可能最北方的釣友已經封竿了,但是在我們這一片,現在卻正是釣鯽魚的時候,這個時候釣到小鯽魚,晚上回去燉個鯽魚湯真的是美滋滋。今天跟大家交流的是淺水釣鯽魚的技巧和方法,咱們說的這個淺水是指水深大概在半米到一米五這個深度。平時都是釣最少2米的塘子,突然換成淺水了,我們該怎麼辦呢?首先就是線、鉤、漂和墜組合,就是墜到底,鉤臥底,腦線要短,調漂時以平水為佳,釣目以兩目或以上在水面,下面說一下詳細一點的。
  • 橋筏釣魚,這樣打窩事半功倍,我說你聽
    釣魚打窩,一個永遠充滿爭議的話題,大家的口頭禪:要想釣得多。全靠糧食換,大多數釣友,到來河邊第一件事就是打窩,各種酒米、餌料、顆粒或者五穀雜糧,管它有用沒用,先拋幾個窩子,然後再慢慢整理裝備,這就是釣魚的標配流程。
  • 5方面解讀:手竿浮釣鰱鱅的作釣技巧
    手竿浮釣鰱鱅系列,已經完成四篇了!在前四篇中分別與釣友們探討了:不同風向對手竿浮釣鰱鱅的影響;不同季節如何選擇手竿浮釣鰱鱅的釣點;手竿浮釣鰱鱅的釣組搭配技巧;手竿浮釣鰱鱅的餌料搭配技巧。這四篇其實都是前奏,是為最後的實際作釣做準備、打基礎!
  • 冬釣鯽魚選紅蟲好釣,但是你知道使用紅蟲釣魚,需要注意的事嗎?
    但是相比紅蟲蚯蚓等來說麵食的效果還是差得遠,冬季釣鯽魚紅蟲是首選,紅蟲對鯽魚有特別的吸引力。下面就來講一講冬季使用紅蟲來釣鯽魚的幾個注意事項。一、冬季使用紅蟲來進行釣鯽魚就講究個「靈」,也就是說調的漂相應該以「靈」為主,這是因為冬天的魚不但活動量少、而且是比較「死」的,一般吃口都很輕很輕,所以我們應該調一目釣兩目,輕口就比較容易觀察到。
  • 「打窩」是所有釣魚人過不去的話題,其實打不好還不如不打……
    微微發芽的麥粒有一種發酵後的酒香下面我就說說不打窩怎麼釣魚。我要強調的是,不打窩釣魚是建立在打窩方法不對,不僅起不到誘魚、聚魚、增加釣獲的作用,反倒帶來了大量副作用的前提之上的。不打窩,首先就杜絕了副作用的產生,沒了不利的影響,釣獲量反倒會提升。不打窩,在釣法上其實和打窩釣法並沒有嚴格的區分,但是方法得當肯定會增加釣獲量。
  • 【釣魚技巧】北方冬季釣魚要點分享,靈活掌握不愁釣不到魚
    我也是釣魚人,所以甚至冬季釣魚不易,因此今天給分享一些冬季釣魚要點,只要釣友掌握這些,靈活運用的話不愁釣不到魚!長話短說了,釣友們往下看吧,今天分享的都是乾貨! 儘量避免溫度低的時候,一般建議在上午的10點到下午的3點之間出釣,這些時段氣溫會升高一些,魚口相對會好一些,上魚率還是比較高的,這點釣友要知曉喲! 氣溫低了魚口就會變差,因此選擇好目標魚很重要。北方冬季釣魚儘可能的選擇鯽魚垂釣,因為鯽魚不怕溫度低,也只有鯽魚才會開口吃。
  • 大鯽魚最喜歡什麼味型?釣大鯽魚用什麼釣魚餌料和小藥效果最好?
    鯽魚是一般釣魚人的入門級魚類,屬於易釣魚類。然而,很多老釣手都是鯽魚既容易釣,又難釣。為何會出現這種看似矛盾的說法呢?實際上,這說的是小鯽魚容易釣,大鯽魚難釣,養殖大鯽魚容易釣,野生大鯽魚難釣。那麼,怎麼才能夠釣到大鯽魚?釣大鯽魚用什麼釣魚餌料和小藥效果最明顯?
  • 釣魚時如何專釣大鯽魚?餌料窩料都得變,這款自製酒米配方最好用
    大多數釣友在野釣鯽魚的時候用酒米打窩,蚯蚓或者拉餌作釣,其實窩料和餌料都是有一定講究的,如果你用的窩料和餌料不對路,那麼即使這片水域裡有大鯽魚,可能你也根本釣不到!首先說下餌料方面,小鯽魚喜歡腥香,而且味道越濃越好,但是大鯽魚因為個體比較大,對營養的攝入要更加的均衡,因此在餌料的味道上應該偏本味多一些,不管哪個季節都是如此。
  • 立春後釣鯽魚,除了長杆垂釣外,這種方式也不錯,不打窩也能釣
    可能在不少釣魚人心中,在立春後釣鯽魚,以「長杆短線」的方式多窩點垂釣時,往往能取得很不錯的漁獲成績。的確,我們在春季垂釣時,往往會將釣位選在有水草的地方,而在這種地形較為複雜的環境中垂釣時,長竿短線的垂釣方式往往能發揮較為理想的垂釣效果。但在小編看來,南北有別,加上每個水域都會有著不同的環境,因而並不是每個地域以及釣場都適合使用長竿短線的方式進行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