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對於大梟雄曹操來說,是非常失意的一年。這一年,他最喜歡的兒子曹衝夭折,年僅13歲;剛剛出任丞相的他,卻在赤壁遭遇慘敗。
勝負乃兵家常事,但人死卻不能復生。
13歲還是孩童的年紀,很少人在這個年紀與死聯繫在一起。曹衝卻在這樣的年紀夭折,怎能不讓作為父親的曹衝失意。
老年喪子是人生的三大不幸之一,更何況,曹衝是曹操最喜歡的兒子。5歲那年,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曹操很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便詢問部下,沒多人想不出辦法,說只有把大象殺了才能稱出來。這時曹衝卻說:「將大象放在船上,在水痕處刻下記號,再稱同等重量的物品即可得出大象的重量。」這就是曹衝稱象,曹操聽完非常高興。
隨著曹衝年齡的增長,他的仁慈和聰明讓曹操越來越喜愛。以至於讓曹操在朝堂上不止一次的對大臣說將來會把位子傳給曹衝。曹操對曹衝的喜愛,可見一斑。
人們常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曹操對曹衝越是喜愛,曹衝的夭折,越彰顯曹操的失意。史書《三國志》關於曹衝的死,只有一句話: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
按史書的說法,曹衝是死因是「疾病」。但這個疾病意思是非常突然的病,正是這場疾病奪取了曹衝的性命,甚至讓不可一世的曹操發出感慨:「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
如果自己沒有殺掉華佗,曹衝也就不會死了。其實未必,秦漢三國時期,人的平均壽命只有22歲,曹操育有25個兒子,平均年齡也僅有28歲。
究其原因就是當時的醫療水平有限,很多突發疾病,醫生也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人死去,當時的曹衝就是這種情況。
那曹衝的疾病是 從哪來的?在此之前,曹衝的疾病完全沒有徵兆。其實關於曹衝的死,有很多說法。
第一種說法:曹衝是被曹丕加害
在影視作品《軍師聯盟》中就採用了這一說法,因為曹操對曹衝的寵愛,讓曹丕心生嫉妒,想要除掉曹衝保住自己的地位。在謀士的建議下,給曹衝投毒。
曹衝死後,曹操非常傷心。曹丕便去寬慰曹操,曹操卻說:「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意思就是曹衝死了你不應該高興才對嗎?可見曹操也有懷疑過曹衝的死因。
第二種說法:曹衝被大臣加害
曹衝的夭折和曹操加封丞相,兩件事一前一後。此時的曹操在很多場合,多次聲稱要傳位給曹衝。於是,草叢就成了眾矢之的。不滿曹操的大臣,雖不能把曹操怎麼樣,但偷偷下毒把曹衝毒死並不難。
第三種說法:天妒奇才
這種說法雖然很玄妙,但曹衝從小雖聰明過人,但也身體虛弱,遇到難解的病症,無法醫治而亡,豈非天妒。
可嘆!如果曹衝能挺過這一劫,曹操也不會帶著無比的失意,去赤壁對陣孫吳聯軍了,三國的歷史會不會因此改寫?
但歷史就是這樣,已經發生了,我們再怎麼感慨它也不會改變。歷史的作用就是讓我們以史為鏡來知興替。吸取歷史中的教訓,學習歷史中的智慧。
讀歷史是把知識、文化、智慧融為一體的科學。讀歷史可以讓孩子從小就在真實的歷史中學會思考;他們會從時間觀、大局觀去看待問題,那些名垂青史的人會在無形中影響他們的一生。歷史,可以是人生登頂的階梯,也可以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
但對於許多家長來說,自己讀的歷史就少,該怎麼去培養孩子讀歷史呢?這種事情當然要交給轉專業的人去做。
《百家講壇》最年輕的講師魏新就一直在致力於將歷史有趣化生動化,讓孩子喜歡。在經過幾年的製作之後終於編寫一套專門寫給兒童看的世界史-《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
用77幅恢弘大氣的全景圖串起了蠻荒的「史前時期」,到早期人類文明的「古文明時期」、「中古時期」,再到璀璨的「文藝復興時期」、「工業革命時期」,一直到現代社會。
畫面栩栩如生,每翻開一頁,就像電影鏡頭的在切換。每一張全景圖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仔細觀賞後便能看清每個時代的興衰過程與文化特點。
比如,講述羅馬起源的全景圖:
每個歷史階段, 都會用「時間線」幫助孩子梳理這段時間裡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並且,在世界時間坐標上,也一併同軌記錄了中國的歷史事件。
書中講的是世界歷史,但涉獵的知識十分的豐富。
比如,講述遠古生物時,給孩子科普了相關的生物知識。有「瘦骨嶙峋」的怪誕蟲,有堅殼硬腦的鐮甲蟲,還有全副武裝的三葉蟲……
比如,書中繪製了 500多張超精緻地圖,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
有人說,在歷史長河之中,散落著各種各樣的鑰匙,有的能打開偉大之門,有的能打開財富之門,有的是打開藝術之門的,還有的是打開文學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