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 影視大家
「整部影片顯得異常老套與平庸,不論文戲還是打戲都一無可取之處!」
「愚蠢得超出忍耐極限,阿米爾·汗為什麼會拍一部這麼瞎胡鬧的抗英神劇…」
「阿米爾·汗過度的自我表現毀了這部影片!」
《印度暴徒》是由維傑·克裡什納·阿查亞執導,阿米爾·汗、阿米特巴·巴強、卡特莉娜·卡芙、法緹瑪·薩那·紗卡主演的動作冒險電影。影片改編自菲利普·米多斯·泰勒的小說《暴徒的懺悔》(《Confessions of a Thug》),故事背景設定在19世紀30年代的印度,講述了一個江湖騙子的坎坷人生。影片於2018年11月8日在印度上映,2018年12月2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目前從印度和內地兩個市場的反應來看,《印度暴徒》的票房和口碑雙撲已成事實。截至到1月4日,累計票房5607.2萬。該片在各平臺都未得到高評分,豆瓣評分6.2分,時光網評分6.4分,IMDB評分3.5分。
阿米爾·汗一直是印度電影票房和口碑的保證,這次《印度暴徒》為什麼撲街了呢?
「現實主義」遭質疑
網友「半輩子」評論說,包括阿米爾汗電影在內的印度片是「糖水現實主義的佳作」,所謂「糖水」,是因為它們只是拿社會議題來打底,製作上仍然依賴類型片的娛樂性做法。糟糕的現實點到為止,最後總要指向一個莫須有的歡喜結局。這類印度電影我們可以列舉出很多,包括《地球上的星星》《摔跤吧!爸爸》、《起跑線》《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等,它們取材印度社會女權、階層、教育等具體的現實問題,往往具有廣泛的普世性,中國觀眾在觀影的同時也會獲得階層不平等、男女不平等、宗教迷信等深刻問題的思考,產生共鳴。
而《印度暴徒》對中國觀眾來說,失去了現實問題的共鳴之處。不僅印度反抗殖民的歷史與我們有些距離,電影對所謂「歷史」的描繪也讓人產生「神劇」之感。網友紛紛評論說,《印度暴徒》就是一出印度版的「抗日神劇」:印度暴徒們「戰無不勝」,米叔身騎戰馬衝進地方陣營猶如無人之境,面對英軍火槍噴射竟能毫髮無傷,遊刃有餘地帶著女主逃離戰場,英軍與他們僅相隔三米左右,子彈卻連米叔胯下那麼大的一匹馬都打不中,新一代趙子龍與趙子馬……
《印度暴徒》試圖透過一位小人物「投機者」的視角,由最初油滑周旋到被暴徒們反抗精神所感動後的靈魂升華,展現這一歷史時期偉大的人性和不屈精神。這無疑是歷史敘事接近普通觀眾的慣有模式,但可惜的是,這一「小人物」的塑造並不成功。從阿米爾汗的道歉事件來看,對於印度人民來說,不再神話自己的英雄,讓他變身為一個滿嘴跑火車、不講江湖道義、嗜錢如命的街痞騙子,還是不能接受。
「反抗精神」顯尷尬
阿米爾汗一直在電影中扮演反抗的英雄,從《地球上的星星》、《三傻大鬧寶萊塢》他始終反抗不公平的教育制度,此後《我滴個神啊》、《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等影片,讓阿米爾汗一直被認為關注印度教育、社會問題,包括性別矛盾、階層矛盾等等,所以,他一直塑造的有力形象也為這次對民族問題的演繹鋪墊了正向的期待。
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
電影《摔跤吧!爸爸》
在《印度暴徒》中,阿米爾汗飾演的角色真正成為了一個反抗殖民統治的「暴徒」,但卻不再陽光、溫暖、積極向上,「英雄」般的美好形象變成了一個油嘴滑舌、沒有底線的大忽悠,「反抗」英雄的預期與實際觀感產生了巨大的裂縫。而且,阿米爾·汗後來的轉變,似乎並非是受到民族大義的感召,而是更多地被阿米達普·巴強扮演的義軍老大的個人魅力所折服。加上影片情節娛樂化的操作,「反抗」的精神也顯得大打折扣。
阿米爾·汗在角色上的過度表現也受到質疑。所有的情節走向都在圍繞著阿米爾·汗扮演的主人公打轉,都在為他的「心想事成」而服務。他在片中一會兒背叛義軍,一會兒背叛英軍,而且兩方面都對他言聽計從,好人壞人都被他耍得團團轉。這樣的角色設計,只能讓阿米爾·汗盡情耍寶,「反抗」英雄的形象更尷尬了。
製作水準被吐槽
除了影片故事劇情對印度歷史的改編上,存在簡化、邏輯銜接上的漏洞與不完善之處;在視覺呈現上,它既不好萊塢,也不巴霍巴利。阿米爾·汗親自操刀剪了一個121分鐘的新版本,靠一場又一場動作場面堆砌來儘量保證影片不會顯得很空洞乏味,但仍然讓觀眾覺得平庸粗糙,細節不可深究。
作為一部製作成本高達30億盧比的印度大片,《印度暴徒》幾乎沒有一場「高能打戲」。整部影片一共就前中後三場打戲,都算不上場面宏大、火爆刺激、人數眾多,最火爆的大場面無非就是戰船開炮、火藥爆炸,遠遠不如投資16億盧比的《巴霍巴利王1:開端》。動作戲設計得也十分平庸,無論是刀劍比拼的冷兵器對決,還是炮轟爆炸的槍炮熱戰,除了濫用慢鏡頭耍帥之外,設計異常平庸,開場過後的打戲都毫無長進,讓人迅速陷入審美疲勞。
或者可以說,《印度暴徒》表現的歷史背景與主題,根本不適合用印度娛樂片的視覺風格來呈現。
《印度暴徒》並非一無是處,但在歷史敘事與娛樂化呈現、英雄與小人物轉變之間的平衡上存在遺憾,難以讓觀眾滿意。
影視大家是新傳智庫旗下自媒體。新傳智庫是專注於影視全產業鏈服務的高端智庫平臺,依託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一流高校的智庫資源,聚合國內外頂尖影視科研機構的專家人才以及影視一線精英力量,為影視行業風險評估與管控、輿情監測與市場研究提供專業化訂製服務。
項目調研* 數據服務 * 行業研究報告
文旅產業策劃 * 項目輿情與風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