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猝死預警:為何沒三高的年輕人會猝死?心跳停止,怎麼急救?

2021-01-19 荊山浮屠話健康

年僅35歲的藝人高以翔驚爆在錄製節目《追我吧》時,參加跑步項目,結果心臟驟停三分鐘,緊急送醫後宣告不治,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為心源性猝死。一般來講,中老年人猝死多半是「心肌梗死」造成,但沒有三高的年輕人猝死則是「致死性心律失常」和「肥厚性心肌病」導致猝死居多,而心臟病發作跟外界環境有一定相關性,所以,心臟病專家提醒民眾,秋冬溫差變化大,早晚溫差可高達10℃,易導致血管收縮、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急性發作的機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每年都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

猝死不等於心肌梗死,年輕人猝死常是其他原因

一般人常以為猝死是因為心肌梗死,其實是不對的!心肌梗死是猝死常見的原因之一,但醫學上的心肌梗死其實指的是心臟血管(主要是冠狀動脈)阻塞,比較容易發生在年長者及三高患者身上;至於年輕人、沒有三高、有運動習慣、身體健康的民眾猝死,則多因致死性心律失常和肥厚性心肌病,前者是心臟發電系統出問題,後者則是心臟肌肉收縮異常,都是屬於先天性的心臟功能不全。

我們知道,心臟可以持續不斷地跳動,是因為在心臟肌肉層中,有複雜的電流傳導系統所致。就像是人體的發電機,心臟內有一組細胞會自行放電,提供一個傳導的節律點,由心房開始傳導至心室,刺激心肌收縮、跳動,直到生命停止。

雖然心臟裡面已經充滿血液,但心臟肌肉細胞卻無法直接從這些血液中取得養分,必須靠三條冠狀動脈。正常情況下,電信號會從右心房的竇房結髮出電流,透過像電線般的特殊傳導系統,從心臟中間迅速傳遍整個心臟肌肉,引起心臟收縮,把血液擠壓出去,輸送到全身。

竇房結就像一個發電廠,心室中膈結像一個變電站,肌肉細胞則是電動機,它們之間由電線(血管)連接起來。只有當發電廠、電線和變電站都正常,才能保證電動機正常工作。換句話說,在這個運作過程中,只要這個「發電系統」、心臟肌肉和心血管三個關鍵因素中,有一項出問題,心臟就有可能因為無法維持正常運作,而發生猝死。

深夜凌晨、劇烈運動易誘發猝死

高以翔是在凌晨錄製節目、跑步時心臟驟停,有醫生考慮可能是他本身就有致死性心律失常或肥厚性心肌病,但自己並不知曉,加上凌晨本來就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時段,此時血液濃稠、交感神經亢奮,血管容易收縮,若沒有足夠暖身就激烈運動,很容易誘發猝死。

人在睡眠時,血壓會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約在110mmHg左右,但因應生理需要,在清晨天快要亮、剛起床時,是血壓變動最大的時刻,這種生理性的血壓上升是很正常的。尤其冬天氣溫較低,血管本來就是緊縮狀態,更容易讓血壓呈現容易升高的狀態。起床後一個小時,是特別容易發生心臟疾病的時間。

長時間躺著沒運動,肌肉容易僵硬,若此時又做運動,血壓急速上升就容易發生猝死。建議醒來後不要立刻起身,先在被窩裡活動手腳幾分鐘,血液活動開了,再起身。

猝死急救要搶黃金4分鐘

假如周圍有人突然心臟驟停、昏倒時,該怎麼辦?心臟驟停時,應掌握黃金4分鐘的搶救時間,因為大腦只要缺氧超過4-6分鐘就會壞死。此時,應該儘快恢復心跳,一般主要的手段是心肺復甦,心肺復甦主要有三個步驟:

1、呼救,一旦發現心臟驟停,應該儘快打120呼救,如果有人有急救經驗最好,可以開通免提電話,一邊施救,一邊通話呼救。

2、手動心肺按壓,這個估計大家在影視劇中都看到過,但具體技巧了解並不多。據統計,我國每年有55萬人發生心源性猝死,相當於每天約1500人因心臟驟停而離世,我國搶救成功率不到1%,而相I比較,美國西雅圖是全世界心肺復甦成功率最高的國家,成功率高達43%。

心肺復甦按壓術有以下要點:按壓部位是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中下1/3處);按壓深度應在5-6釐米;按壓頻率應保持100-120次/分鐘;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比率為2:30。

3、使用心臟除顫器(AED),也就是我們影視劇裡看到的電擊器,猝死發生時,第一時間取得心臟除顫器是很重要的(目前在一些城市的公共場所都可以看到這類儀器,也有醒目的標誌)。心室、心律失常造成的心臟猝死,能夠越早電擊,效果越好。據美國醫學研究,存活率最高能有70%。

假如意外發生時沒有心臟除顫器,也要努力維持做手動的心肺復甦,不管有沒有使心跳恢復,這些按壓產生的血流流動,都可能保持腦部血流量,防止腦部壞死,增加搶救機率。

相關焦點

  • 半個月接連三例青壯年猝死!防控心跳呼吸暫停,要牢記「三步」
    一個胸口還掛著工作牌的年輕人,被抬下了車,面唇紫紺,心跳呼吸停止。「快!快!快!醫生,醫生,有人需要急救……」「我們在上班,他剛剛還好好的,突然就沒反應了。」二控:控體重、控三高肥胖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夥伴;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已被證明的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 年輕人:擔心「猝死」?掌握這些知識或許能救命
    因為熬夜的時候會影響肝臟的排毒,引發腸胃問題;不僅如此,長期熬夜會嚴重損傷心臟,導致心臟得不到充足的休息。 這麼一來心臟的造血功能就會受到影響,自主神經受到紊亂,所以年輕人就會經常出現心率紊亂甚至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容易引發其他的心臟疾病。所以造成年輕人猝死的原因中,熬夜往往是佔據榜首。
  • 「猝死」為何盯上年輕人?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悲劇發生?
    編者按:年終歲末,年輕人猝死的新聞又見諸媒體,對此,我們除了痛心,也有疑問,為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盯上?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悲劇的發生?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突發猝死?當前的年輕人,面對生活和工作心裡普遍感受都是「壓力山大」。高壓力帶來的慢性疲勞,正在侵蝕著年輕人的心臟。
  • 不到30歲的年輕人,為何會被猝死盯上?
    其中43%的人在40歲以下 猝死,為什麼盯上了年輕人? 猝死為何盯上年輕人?三大導火索引爆 猝死,是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但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的。
  • 打籃球猝死 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會猝死?
    生命在於運動,但是每年因為運動猝死的人並不在少數,尤其是夏季,因為運動過量而導致猝死的悲劇時有發生。有人會產生疑問,經常運動的人按理來說,身體素質很好,為何還會發生猝死呢?圖片來自網絡猝死的原因猝死,指的是意料之外,人突然死亡,大多數情況都和心臟有關,不管有沒有心臟疾病,都有可能出現猝死,不及時救治,患者在一小時內即可死亡。
  • 年輕人為什麼會猝死?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年輕人因猝死,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猝死,就是突然死亡。根據世衛組織(WHO)的定義,平時身體健康或看上去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就叫猝死。這個「短時間」就是從發病到死亡的時間,目前沒有公認的統一標準,世衛的定義是6小時,也有一些觀點認為是1小時、12小時和24小時之內。多數情況下,是心臟,扣動了猝死的扳機。
  • 大多數猝死都有跡可循 長期熬夜會增加死亡風險
    原標題:「猝死」為何盯上年輕人?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悲劇發生?年終歲末,年輕人猝死的新聞又見諸媒體,對此,我們除了痛心,也有疑問,為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盯上?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悲劇的發生?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突發猝死?當前的年輕人,面對生活和工作心裡普遍感受都是「壓力山大」。高壓力帶來的慢性疲勞,正在侵蝕著年輕人的心臟。
  • 猝死為何要盯上年輕人?
    歲末年初,原本應該是喜慶歡愉的時刻,卻接連傳來有人猝死的消息,多數離世者更是只有20多歲。讓人扼腕嘆息的同時,更不禁要問,猝死為何盯上了年輕人? 生死真的只是一瞬間?
  • 多位20+歲女性接連猝死!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纏上?
    肺動脈栓塞是年輕人由於久坐、缺乏運動、肥胖、靜脈血管炎症、藥物及其他原因的凝血功能異常,都可以誘發靜脈血栓形成,靜脈血栓脫落後容易引起肺動脈栓塞,發生嚴重休克及猝死。 總的來說,不合理飲食、過量菸酒、缺乏睡眠和運動、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等都可能成為誘發猝死的危險因素。 2、看起來健康的年輕人更容易猝死? 往往那些看似健康的年輕人一旦發生心梗後,猝死的機率會更高。
  • 人在猝死前,身體會發出哪些預警信號?重視一個,或能活命
    就算是本身從事醫療工作的醫護人員,也會出現猝死。很多人會說猝死是突然出現的,在短時間內造成死亡,事實上人在猝死前,身體是會發出預警信號的,重視這些信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事情發生,就算重視一個,說不定都能活命,希望大家來了解一下。
  • 年輕人猝死頻發:年輕人如何遠離猝死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年輕人因猝死,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根據世衛組織(WHO)的定義,平時身體健康或看上去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就叫猝死。 《我國5516例屍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徵分析》顯示,影響猝死的主要因素是情緒激動(25.66%)和勞累(24.53%)。
  • 猝死為何要盯上年輕人?
    歲末年初,原本應該是喜慶歡愉的時刻,卻接連傳來有人猝死的消息,多數離世者更是只有20多歲。讓人扼腕嘆息的同時,更不禁要問,猝死為何盯上了年輕人? 生死真的只是一瞬間? 世衛組織定義,平時身體健康或看上去很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稱為猝死。
  • 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猝死
    有時意外就是這麼讓我們措手不及 今天,我們來關注一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猝死,在早上上班的路上,晚上加班的時候,運動的時候…… 清華IT男猝死馬桶;33歲女子健身房猝死;90年出生小夥路邊攤吃麵,心臟驟停猝死等等越來越多年輕人猝死的消息
  • 猝死高發很可怕?猝死前的5個信號,早發現能救命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非常大,生活節奏越來越來快,生活作息和飲食都不規律,這樣導致很多年輕人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甚至有猝死的風險。猝死是一種心臟疾病,大多是心源性猝死,因為猝死的發作是相當突然的,所以死亡率相當。但是能及時發現猝死的徵兆,也許可以救命。
  • 猝死前,身體會有哪些「求救信號」?早了解早發現,或能自救
    其實不只是明星,在生活中,也會看到這樣的新聞,一些人看似好好的,突然之間,就可能栽倒在地,出現了死亡。這樣的猝死案例,現如今已經屢見不鮮了。不只是老年人,很多年輕人也會出現。我們所認為的猝死,是突然性的,事實上,在發生前,也會給身體一些「求救信號」的,重視這些求救預警信號,能夠比較好地了解接下來可能出現的意外,早了解早發現,或許能夠完成自救,希望你能多注意,一起來看看吧。
  • 這些平常的小問題,都是猝死的前兆!你還不當回事
    真會有人把愛情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嗎?近年來,人們身上發生猝死的情形越來越多。當大眾漸漸地認識到這一事實時,也許都會表示出惋惜、氣憤或者憂傷等,同時,還會在心底默默地告誡自己:一定要健康,希望猝死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其實,猝死並不是毫無預兆的,它是有跡象的。
  • 傳奇球星離世 猝死的「鍋」該誰背
    高危人群猝死發生率可增10倍在以往的印象中,心臟驟停引發的猝死,往往在發生之前的幾個月就會出現症狀,甚至會因此就診。但對於馬拉度納來說,病情的進展似乎不是常見的胸痛、胸悶這麼簡單。但馬拉度納多次出現的健康問題,似乎也向我們做了一些隱喻:2004年 他因肺部感染引發心臟病緊急住院,當時甚至一度出現心跳和呼吸停止。2019年 他因健康原因不得不停止執教墨西哥第二級別聯賽的多拉多斯隊,執教期間,曾因胃部出血住院接受治療。今年11月 馬拉度納再次因為健康問題入院。
  • 年輕小夥打球猝死,是怎麼回事?醫生:猝死前信號,要多留意
    可能在生活中,經常加班工作的時候,還會開玩笑的說到猝死的話題。猝死與其他的疾病不同,在很短時間內就可能會發生,它的發生是難以預料的,如果能預料得到也就不屬於猝死了。關於猝死的案例也不在少數,有位年輕小夥打球後竟然猝死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 急救話題:猝死有哪些前兆?急救時應把握「黃金時間」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12月18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網公布健康知識《急救話題:猝死有哪些前兆?急救時應把握「黃金時間」》  白領工作壓力大、不良生活方式,久坐、抽菸、喝酒、熬夜、飲食不規律。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很多白領人群由於精神高度緊張或過度焦慮,往往會引起或者加重冠狀動脈痙攣而導致心梗。經常需要熬夜、上夜班的人群,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出現「過勞死」的案例屢見不鮮。從事力量性項目的運動員,運動相關性猝死的基礎病因主要為心肌病、早期冠心病和冠狀動脈畸形等。
  • 再現猝死!不要忽視身體給你發出的5個信號!
    這個數字,遠遠高於自殺、交通事故和白血病引起的死亡人數,相當於每天近1500個人發生猝死,每分鐘就有1人因心臟原因猝死,並且搶救成功率不足1%。那麼,是只有心臟病患者才會猝死嗎?發生猝死前身體會發出「預警」嗎?一旦發生猝死我們應該如何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