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巡賽上最倒黴的人,終於轉運了

2021-02-07 小鳥體育

麥可·金 (Michael Kim) 是位美巡賽冠軍得主,但他有多長時間沒有晉過級了?

好吧,他上一次入圍美巡賽周末決賽時,老虎·伍茲剛剛在巡迴錦標賽結束了5年冠軍荒,歐洲隊在巴黎的萊德杯上打敗了美國隊,李昊桐與張小龍的「左龍右李」組合正在歐巡賽衝擊冠軍,科林·森川、馬修·沃爾夫都還是大學生。


那時候,最新的蘋果手機是iPhone XR,中美貿易戰剛剛開打,電影院裡的票房冠軍是《西虹市首富》……


麥可·金上一次晉級那周,李昊桐與張小龍在歐巡賽上奪冠


如果這些線索有點過於繁瑣的話,那我們直接說吧——那是2018年10月第一周,美巡賽一個全新賽季的開始。


那一周,麥可·金在喜互惠公開賽 (Safeway Open) 的前兩輪交出72-68的成績,以4桿優勢輕鬆跨過晉級線。在周末,這位25歲的韓裔美籍球員交出73-77的成績後,以第73位收官。成績當時看起來很一般,不過,那時距他在約翰強鹿精英賽問鼎美巡首冠僅僅過去了4周時間——因為奪冠,他不僅獲得了七位數美元的獎金,還確保了未來兩個賽季的美巡參賽卡。隨後,他在英國公開賽上取得第35名的成績,職業生涯首次進入世界排名前200。


沒有人會想到,那場喜互惠公開賽竟然是很長一段時間之後,麥可·金最後晉級的比賽。在參加了無晉級線的希傑杯和亞太精英賽之後,麥可·金在2018年的最後兩場比賽上沒能晉級。2019年,他在美巡賽上參加了28場比賽,除了不設晉級制的希傑杯和哨兵冠軍賽,其他26場比賽,他有23次沒晉級,3次退賽。

2018年,麥可·金贏得美巡首冠

麥可·金的2020年更加難過:他參加了15場比賽,13次沒晉級,兩次退賽——換句話說,來到本周的索尼公開賽時,他已經煎熬了44場比賽,未曾嘗到跨越晉級線的滋味了……

人艱不拆,整個2020年,麥可·金累積的聯邦快遞杯積分只有可憐的3分,世界排名已經跌到了第1800位,如果沒有兩年前的冠軍「保底」,他早就丟掉美巡會員卡了。


而在這個禮拜的夏威夷,還有另外一個人,對這種焦慮感同身受。

馬丁·特倫內爾 (Martin Trainer) 在2020年只晉級了一次——2月份捷恩斯邀請賽的並列第47。在那場比賽前,這位美國球手已經連續21場美巡未晉級。那場比賽之後,他又有15場沒晉級。特倫內爾同樣是一位美巡賽冠軍,只不過那座冠軍發生在2019年2月的波多黎各公開賽,距今同樣年代久遠……

特倫內爾2019年初問鼎美巡賽

對於27歲的麥可·金和29歲的特倫內爾,索尼公開賽都是2021年的第一場比賽,倆人來到夏威夷的目標只有一個:活下來。


第一輪比賽,麥可·金從10號洞出發,出門就抓下了小鳥,為這一年開了個好頭。首輪,他打出67桿 (-3) 的成績,穩穩保持在晉級線之內。特倫內爾第一天則是70桿,需要打出更給力的成績。


周五的黎明時分,麥可·金出發了,他知道自己需要一個穩定的數字才能擺脫魔咒。不過堅硬的球道讓球場打起來感覺很短,再加上風和日麗的夏威夷天氣,上午出發的很多人成績都很好。麥可·金前九隻打了平標準桿。當他在13號洞吞了柏忌後,已經掉到了預計晉級線外,但兩洞之後,他就成功用小鳥把損失追了回來。


麥可·金在索尼公開賽上開球


來到18號洞時,麥可·金的總成績是-3,面對一個1碼的小鳥機會,亞裔小子屏住了呼吸,推進了——這一桿意義是如此重大,因為索尼公開賽最終的晉級線是-4——不過面對賽後守在果嶺外的記者們,麥可·金婉拒了採訪的要求。


或許這位長期以來美巡賽「最倒黴的人」,需要平靜一下心情。畢竟為了這一刻,他已經等了足足826天

特倫內爾的第二輪比賽,則是在麥可·金打完後才開始,所以他很清楚晉級線的位置。他在11號洞,也就是自己次輪的第2洞就成功抓鳥,完美的開端,讓他整天都打得很順手,有幾次都是兩推進洞,直到倒數第二洞的8號洞才吞下第一記柏忌——不過這記失誤,卻讓特倫內爾的總成績與晉級線相差1桿。

特倫內爾終於盼來時隔近一年的首次晉級


與麥可·金一樣,他同樣要在最後一洞抓鳥。在成功把球開出326碼後,他又用鐵桿把球打到距洞20英尺的範圍內,隨後輕鬆兩推抓鳥,次輪交出了66桿 (-4) ,總成績剛好是-4,卡線晉級

來到索尼公開賽的144人中,只有73人進入了周末決賽。兩位參賽的華人球員張新軍、潘政琮都未能晉級。

然而對於晉級的麥可·金和特倫內爾,一場比賽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最難的時刻還在後頭:他們作為美巡賽冠軍的豁免權即將於秋天到期,如果在未來的7個月拿不到幾場前十名,兩人將不得不告別美巡賽,從光輝國際巡迴賽重新打進。



然而,兩人畢竟在2021年伊始贏得了久違的積分和收入。美巡賽是一個無比殘酷的競爭舞臺,卻也讓很多人一夜之間烏鴉變鳳凰,也許一場比賽的爆發,就能改變高爾夫人生——不妨看看布蘭登·託德 (Brendon Todd) ,他也有過像麥可·金和特倫內爾一樣的職業生涯低谷,世界排名跌出到前2000名之外,從2016年到2018年幾乎沒晉過級,很多人都以為他的職業生涯就要完蛋了。

但是上個賽季,他贏得了兩場美巡賽冠軍。


誰也不知道2021年會帶給麥可·金和特倫內爾什麼。不過成功轉運,總算是一個好的開始。◈



我 們 用 心 做 高 爾 夫 內 容小 鳥 體 育 榮 幸 為 以 上 機 構 服 務

相關焦點

  • 美巡賽 | 坎特雷贏美巡賽首冠
    三位球員以-9桿的成績進入延長賽。  塞卡是三人中唯一有延長賽獲勝經歷的人,2015年波多黎各公開賽上,他在5人參加的延長賽上脫穎而出最終奪冠。而金珉輝和坎特雷均是首次在美巡賽上經歷驟死賽考驗。  本場勝利是25歲的坎特雷的美巡賽首冠,大學時期風光無限的他在轉職業後飽受背傷困擾,2013年至2015年他只參加了13場美巡賽,2016年更是全年報銷。
  • 美巡賽LOGO上那個人,今天40歲了
    每一個看到這個logo的球友,腦海中第一時間都會閃過三個字——美巡賽!作為全球水平最高、運作最成功的職業巡迴賽,美巡賽無論在球員還是球迷眼中,都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個標誌是如此的鮮明、簡潔、易識別;更重要的是,在商業領域具有強有力的應用性 (一句話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在美巡賽四十年的形象傳遞過程中,影響力經久不息。很多人甚至將美巡賽的logo,與NBA那個同樣著名的標誌相提並論,並稱為職業體育最著名的兩個「logo人」。值此「logo人」40歲生日之際,我們不妨再仔細端詳一下美巡賽的這個標誌。
  • 美巡賽上最長「推桿」和一位美巡老兵的故事
    他「推出」了美巡賽上的最長一桿,但他的目標卻並不是勝利。提到美巡賽場上著名的長推,許多人會想起老虎2014年在世錦賽-凱迪拉克錦標賽第二輪四號洞推出的那記91英尺8英寸(27.94米)的長推。(老虎91英尺長推)但那絕非是美巡賽場上最長的一記推桿,美巡賽上最長的一記推桿長度為111英尺5英寸(33.9598 米),是由克雷格·巴洛,一位大家都不熟知的選手,在2008年別克公開賽第四輪5桿的1號洞推出的,這一記長推為他射下一隻老鷹。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視頻呢?動圖呢?
  • 人在轉運前必定要倒黴是真的嗎
    人生難免大起大落,成長的道路上任何艱難險阻都必不可少,所以處於人生低谷的時候不要氣餒,任何磨難都將成為你走上崛起的踏腳石,正所謂「否極泰來」,有時候倒黴到一定程度也就意味著要開始轉運了,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自甘墮落,輕易放棄!
  • 美巡賽正式宣布「美巡賽大學」成立
    (美巡賽大學成立)佛羅裡達州蓬特韋德拉海灘——美巡賽今日正式宣布一項全新計劃,旨在通過光輝國際巡迴賽、麥肯齊巡迴賽–美巡加拿大賽、拉美巡迴賽以及美巡系列賽-中國來加強和提升晉升美巡賽之路。在每個NCAA大學春季賽季結束時(以NCAA一級男子高爾夫錦標賽的結束為準),「美巡賽大學」排行榜前15名的選手將基於各自的排名,獲得光輝國際巡迴賽、美巡拉美巡迴賽、麥肯齊巡迴賽–美巡加拿大賽以及美巡系列賽-中國的參賽資格。
  • 人倒黴運氣不好的時候怎麼轉運
    人們常說倒黴的時候喝涼水都塞牙縫,如果時運不濟的話,難免會遭遇很多不順心的事情,所謂禍不單行讓人叫苦連連,這種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改變局勢,儘快的讓自己的運勢加以改善變得好起來
  • 美巡賽的亞洲雄心
    「變」的中心,就在大家都看著眼紅的亞洲:亞巡賽和同一亞洲打得難分難解,歐巡賽的東進戰略正在緊鑼密鼓實施中,就連一直偏居東北亞一隅,看著與世無爭的日巡賽,也開始積極地參與到亞洲大陸的賽事中。 1995年就進入中國、後來也率先提出了「世界巡迴賽」這個概念的美巡賽,會隔著太平洋坐山觀虎鬥?不存在的。
  • 高爾夫美巡賽歐巡賽即將回歸
    近幾天,高爾夫球職業賽事的美巡賽和歐巡賽相繼確認了2019-2020賽季回歸計劃,在社交網絡上引起大量轉發。高爾夫運動職業賽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已被迫暫停三個多月。美巡賽本月重啟的第一站嘉信挑戰賽原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賽事」,不過目前積分前20位的球員之中已有17人確認參賽,特別是世界前五球員全體出席,讓賽事迎來難得一見的星級陣容。
  • 美巡賽上的「黃金身高」是多少?和你身高最相似的球星是?冠軍身高...
    美巡賽的冠軍們,從不足1.7米的「小鋼炮」選手到1.9米以上的「高炮臺」選手都有,看看你的身高和哪位冠軍最相似?說不定你能從體型相似的他身上得到更多啟發! (2019年總統杯美國隊,身高各異的球員們) 據統計,從2013-2014賽季到2017-2018賽季,五個賽季的235場美巡賽中,有多達50
  • 2021年美巡賽最值得關注的球員Top10!
    下周,美巡的超級賽季將在哨兵冠軍賽上回歸,將以豪華陣容開啟新的一年。而在接下來的一年中,美巡賽場上又有哪些球員值得關注?(2021 年美巡賽最值得期待的球員 )  達斯汀·詹森  上賽季18場比賽、17場晉級、16場打入前25的穩定表現讓他在上賽季積分榜上位列第二。本賽季,他已經收穫了美國公開賽的單獨第五,希傑杯@綽影溪的單獨第二,以及ZOZO錦標賽、美國大師賽的T17。也許謝奧菲勒不是賽場上最亮眼的球員,但毫無疑問他已經成為如今美巡賽場上最有競爭力的球員之一。  瓊·拉姆
  • 盤點美巡賽冠軍之「最」!年齡,體重,身高通通不是問題!
    在上周的熱門推送中:美巡賽上的「黃金身高」是多少?和你身高最相似的球星是?冠軍身高大盤點,我們盤點了各個身高區間的美巡賽冠軍球員,本篇我們將繼續盤點美巡賽上的年齡、體重與身高之「最」。在高爾夫領域,這些數據或許決定了球員們的揮桿半徑,但是無法限制球員們的成就上限!
  • 球迷重回高爾夫球場 美巡賽艱難探索多贏格局
    新華社華盛頓11月8日電(記者王集旻)美巡賽休斯敦高爾夫公開賽8日結束,與過去半年在美國本土進行的美巡賽賽事相比,本次休斯敦賽事最大的不同是迎回了久違的球迷,雖然僅僅是「限量」入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美巡賽在3月「停擺」,後來在6月恢復,恢復後在美國本土進行的賽事都不敢讓觀眾進場。
  • 美巡賽作為最頂級的職業高爾夫賽事獎金自然也是頂級的
    美巡賽作為最頂級的職業高爾夫賽事,獎金自然也是頂級的。美巡賽球員們,尤其是手握數冠的冠軍球員們,用實打實的高超技藝贏得了沉甸甸的獎金支票。本篇我們就來揭秘美巡賽生涯獎金榜的前十名,哪些球員的排位毫無懸念?哪些球員的排位讓你頗感意外?
  • 庫裡終於將高爾夫美巡賽搬到舊金山 21年9月舉行總統杯讓路
    北京時間7月17日,據《舊金山紀事報》報導,勇士球星史蒂芬-庫裡終於將高爾夫美巡賽搬到了舊金山,這項新的賽事將於2021年9月在哈丁公園舉行,哈丁公園為此放棄了2026年的總統杯。
  • 寶馬錦標賽前瞻——美巡賽季最慘烈一戰
    北京時間9月6日,2017-2018賽季美巡賽系列總決賽倒數第二場寶馬錦標賽將拉開戰幕。
  • 十年資深球員揭秘:美巡賽場上,你不知道的7個秘密
    Robert Damron是美巡前職業球員,作為徵戰美巡十年的職業球員,他想告訴你美巡賽上你不知道的7個秘密。你是否曾經坐在你的工作崗位上,想像著如果你從事一項職業運動,生活會是什麼樣子?更具體地說,如果你在美巡賽上以打球維生會怎麼樣?嗯,我曾經那樣做了很長一段時間,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回答一些我在美巡賽中遇到的最常見問題。
  • 安瑟:美巡賽的後起之秀,在混亂邊界野蠻生長
    每當回憶起與父親一起打球的時光,安瑟都覺得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記憶。 成為泰格·伍茲那樣的人,打進美巡賽,是每一個打球小孩的夢想。 特別是父親,這位曾經優秀的高爾夫球手一直堅信總有一天能在電視機上看到兒子在打美巡賽,那是他要去的地方。
  • 亮相波多黎各美巡賽 李昊桐本周目標: 前十
    上一周在路易斯安那的布魯薩德,李昊桐參加的是一場美巡次級賽威巡賽,總獎金55萬美元,冠軍能拿到9萬9千美元——而李昊桐只排在並列第35位。這一周的波多黎各公開賽是一場美巡賽,與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世錦賽-戴爾比洞賽同時進行。波多黎各的冠軍獎金(54萬美元)跟上周的總獎金相差無幾,總獎金則有300萬美元。
  • 美巡賽前任總裁蒂姆·芬奇入會2021年世界高爾夫名人堂
    繼泰格·伍茲和瑪麗安·霍林斯獲準入會2021年世界高爾夫名人堂後,當地時間4月20日,執掌美巡賽帥印22年之久的美巡賽前任總裁蒂姆·芬奇,也迎來了進階世界高壇榮耀巔峰的喜訊,成為迄今為止第9位以業界高管身份進入世界高爾夫名人堂的傑出成員。
  • 高爾夫美巡賽重啟 安全比揮桿更重要
    新華社華盛頓6月12日電題:高爾夫美巡賽重啟 安全比揮桿更重要新華社記者王集旻沒有現場觀眾,保持社交距離,進行病毒檢測。闊別三個月後,高爾夫美巡賽「復工」後首項賽事嘉信挑戰賽在忐忑中亮相。有些似曾相識,有些無可奈何,疫情背景下,比賽註定和從前不同,但比賽各方的認識一致:生命安全比揮桿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