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各地市GDP排名:省市年度雙黑馬,長三未來增長極

2020-12-09 騰訊網

山川網:回顧2019年,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可以說是整個區域經濟圈內最為熱門的焦點之一。

去年臨近年尾,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九次會議在安徽省蕪湖市召開,《關於吸納蚌埠等七城市加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的提案》經會議審議並獲全票通過,至此,長三角實現對安徽的全覆蓋。

從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到安徽省全域劃入長三角城市群,長三角迎來最好時代的同時,安徽省也迎來了自身發展歷史上最好的一個機遇期。

2019年安徽省整體經濟發展情況

2019年全年安徽省生產總值371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5%。

需要提醒大家的一點是,經過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後,國家統計局和安徽省(區、市)統計局共同對2018年安徽省地區生產總值進行了修訂。修訂後2018年安徽省生產總值為34010.9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了4004.1億元(初步核算數為30006.82億元),增幅為13.3%。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15.7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5337.9億元,增長8%;第三產業增加值18860.4億元,增長7.7%。人均GDP達58496元,折合8480美元。

具體來看,2019年,安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3%,增幅比全國高1.6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0位。

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8.9%,股份制企業增長6.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4.6%。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1.6%,製造業增長7.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8.8%,比規模以上工業高11.5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4.9%,比規模以上工業高8.2個百分點。

安徽去年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新開工項目數由降轉增。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2%,增幅比全國高3.8個百分點,居全國第8位。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6.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8.3%,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0.9%。分行業看,製造業投資增長10.1%,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13.4%。技改投資增長14.4%。民間投資增長10.2%。

消費保持兩位數增長,網上零售額佔比上升。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77.7億元,增長10.6%,增幅比全國高2.6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位。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零售額10748.1億元,增長10.2%;鄉村零售額2629.5億元,增長12.2%。

財政收入符合預期,貨幣信貸平穩運行。全年財政收入5710億元,增長6.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增長4.4%。財政支出7391億元,增長12.5%。

安徽2019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40元,增長9.1%,比全國高1.2個百分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16元,增長10.1%,比全國高0.5個百分點,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比上年縮小16元。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71萬人,增長0.7%,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2.7%。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7%,低於年度控制目標。

2019年安徽省各地市GDP排名

關於下面我們要分享的這份「2019年安徽省各地市GDP排名(初版)」表格,在整理指標時,一度讓我感到十分為難。原因就在於2018年安徽省整體GDP數據出現了大幅的上修,所以涉及到分地市的GDP增速統計核算時就比較麻煩。

因為就現階段來說,對於2018年GDP數據進行修訂的省份眾多,但基本上均只對外公布省份整體GDP修訂後數據,對於分地市的GDP修訂後數據則是空白的。

在本系列此前的推文中,我們是首先是儘可能避免出現各地市2019年GDP數據和2018年修訂前數據進行直接比對的情況,因為這樣一來顯然是存在問題的,但是如果完全不進行對比又無法讓大家直觀感受到各地市年度的經濟增長變化。

而在今天的安徽篇中,通過努力,我從網絡上的一些財經平臺上匯總出一部分安徽各地市的2018年修訂後GDP數據。由於該數據並非官方版本,所以這裡我還是建議大家僅供參考,在表格中我也進行了字體的灰色處理,以作提醒。

另外,關於安徽省各地市年度省內排名情況變化標識,這裡我也進行了淡化處理。很大原因在於,如果表格中我們分享的安徽各地市2018年修訂後GDP屬實,那麼很多城市的2018年度省內排名就已經出現變化,而不是集中在2019年出現變化,所以我們不做標識也是為了防止大家對於這一點產生誤解。

縱觀安徽省16個地市2019年的經濟數據表現,我們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發現安徽省內城市的陣營分布。

第一陣營省會合肥力拔頭籌,與省內一眾城市拉開差距較大。根據網絡上的相關數據顯示,合肥市2018年經過修訂後的GDP總量已經超過了8700億元,經過2019年GDP名義增速仍超過10%的高速增長後,年度GDP總量已經超過了9000億元,達到了9600億元,距離萬億GDP大關已經一步之遙。如無意外,2020年長三角城市群將再添一員萬億GDP大將。

而省內其餘的15座地市,以2000億元GDP為分界線,分成了第二陣營和第三陣營。其中,第二陣營城市數量為6座,第三陣營城市數量為9座。

這裡要特別講講關於6座第二陣營城市:蕪湖、滁州、阜陽、安慶、馬鞍山、蚌埠。如果按照修訂後數據,該陣營中有兩名成員是2019年首次登上2000億元大關的,分別是馬鞍山和蚌埠。而如果按照修訂前數據,則該陣營中除蕪湖外的其餘五市,全部是在去年完成2000億元GDP門檻的。

另外,由於2018年GDP修訂的原因,原本的安徽第三市馬鞍山排名出現了明顯的變化,2019年省內排名變為了第6位。而滁州市排名則明顯上升,拿到了省內第3位的出色成績。

但是這裡我仍然要提醒大家的一點是,安徽省第二陣營中的6座城市,除了蕪湖外,其餘5市的GDP總量無論是修訂前還是修訂後,兩兩間的體量差別都很小。也就是說,它們之間的排位基本上都是階段性的,彼此之間都還並未形成真正的實力差距。

省市年度雙黑馬,長三角未來最大增長極

回看整個2019年中國區域經濟的整體表現,安徽省的成績可謂是可圈可點。

首先自然是上文我們已經提到過的,經過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後,國家統計局和安徽省(區、市)統計局共同對2018年安徽省地區生產總值進行了修訂。修訂後安徽省GDP總量為34010.9億元,比2018年初步核算數增加4004.1億元,上修幅度超過13%。

而2019年,安徽省在34010.9億元的GDP增速總量上,同比增速依舊達到了7.5%的高水平。這樣一來,2019年年度37114億元的GDP總量,成功使得安徽省在全國省級行政區經濟總量排名中上升2位,由2018年的全國第13位上升至全國第11位。更重要的是,安徽省年度經濟總量還超過了北京市,逼近上海市,這對於安徽而言無疑是個裡程碑式的成績。

在中國內地的31個省級行政區中,經濟總量前十的省份競爭向來最為激烈。因為很大程度上,這些地區能夠匯聚中國最多最優的資源,是掌握國家經濟命脈和方向的核心區域。

2018年,當安徽省經濟總量排在全國第13位時,很多人事實上是不會十分重視到它的潛力的。但是當2019年經過數據修訂和經濟發力,安徽省經濟總量排名已經達到全國第11位,且與第10位的上海市距離並不那麼遙不可及時,很多人對於安徽的目光與想法就會發生變化。

受定位的影響,北京和上海兩市事實上從幾年前開始就已經不再追求經濟總量上的排名,全面進入了城市經濟質量的提升階段。上海市全國排名在2019年發生明顯提升,和全國性的數據修訂關係密切,自身上修的同時,部分地區又出現了下修,兩相結合便使得上海重歸了全國省級行政區十強。

但是從長期來看,安徽省在經濟總量上超過上海市基本上是必然方向。從長三角城市群的維度來看,上海市不但不會認為這件事對自身有多大的競爭,反而會在接下來把更多的符合安徽地市經濟發展階段的產業逐漸進行轉移,幫助安徽經濟更快更好發展。

關於長三角城市群內的省份、地市,長期以來都是我們關注的重中之重。作為中國第一大城市群,如果說過去的長三角一眾發展優勢背後,最大的發展劣勢和隱患是什麼的話,那麼顯然就是城鎮化中晚期和全面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從現階段的中國社會及經濟環境來看,這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但安徽不同,無論是區域經濟總量,區域城鎮化規模,區域人口收入水平,區域人口平均年齡,區域人口消費潛力,都與已經進入成熟期的江浙滬三省市有明顯的區別。

所以從這個維度講,安徽省就是未來整個長三角城市群中經濟最具潛力的增長極。安徽好了,整個長三角城市群才可能在當下已經十分強大的基礎上,進一步走向卓越。

合肥&南京雙都市圈,安徽經濟發展迎來最佳時機

從地緣來看,安徽省區域經濟的格局已經形成兩個重要的發展級——

其一是北部經濟區,以合肥為中心城市,輻射範圍為皖中、皖西、皖北三個方向。其中六安、淮南、阜陽等距離合肥更近的地市,未來具有較好的發展優勢。

其二是南部經濟區,以南京為主中心城市,以杭州為輔中心城市,輻射範圍為皖東及安徽境內長江以南地區。其中滁州、馬鞍山、蕪湖、宣城等距離南京較近的地市,未來的發展前景同樣值得長期看好。

按照相關規劃,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為南京、鎮江、揚州、淮安、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八市,包含32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句容、丹陽、揚中、儀徵、高郵、天長、明光、寧國、溧陽)和20個縣,總面積6.46萬平方公裡。

從官方層面,上層對於南京都市圈的戰略定位非常之高:輻射中西部的國際性重要門戶;國際先進位造業中心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泛長三角轉型與合作發展示範區;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家級都市圈;構建國際性的沿江先進位造業集群和以歷史文化、山水城林為特色的城市帶。

從民間層面,據恆大研究院去年年中發布的「2019年中國十大最具潛力都市圈排名」顯示,南京都市圈綜合潛力僅次於上海、北京、深莞惠、廣佛肇四大一線城市都市圈,位居全國都市圈第五位。

在恆大研究院的相關解讀中,明確指出了現階段南京都市圈「經濟東強西弱,皖東城市受益」的情況。而從2019年的安徽省各地市經濟規模及增速來看,身處南京都市圈內的滁州、馬鞍山、蕪湖、宣城等地市,經濟發展表現省內優勢明顯。

而從長期來看,皖東城市能夠從南京都市圈中獲得的利好還有很多——

1、南京都市圈經濟東強西弱,南京引領產業鏈從高到低三級梯隊。南京2018年GDP1.3萬億元;揚州、鎮江、淮安、蕪湖均在3000-6000億元之間,打造先進位造業中心;馬鞍山、滁州、宣城在2000億元左右,主要承接東部產業轉移。

2、南京都市圈為我國第一個規劃的跨省都市圈,安徽東部城市受益於與南京同城化發展。南京與都市圈中安徽4市的距離均比安徽省會合肥更近。

3、南京都市圈軌道交通體系前瞻性布局,與公路、機場、港口群共同打造綜合交通樞紐示範區。

從歷史與文化等多維度來看,南京長期以來都是江南區域中心城市。而當下即使作為江蘇省會,南京地理位置的承東啟西,對安徽東部城市超強吸引力依舊展露無疑,絕大多數外來人口來自安徽。

南京與都市圈中安徽4市的距離均比安徽省會合肥更近,江北新區的建設更是加強了與馬鞍山、滁州的聯動發展。從南京到馬鞍山、滁州的高鐵最短運行時間均在20分鐘以內,催生「跨省上班族」;南京到蕪湖也僅需半個多小時。南京多條城際軌道建設接近安徽地界,如S3、S8、S9號線,極大方便跨省人員通勤;S4號線建成後將把南京江北新區到滁州的時間縮短到10分鐘。

相較於南京都市圈這一相對成熟的概念,合肥都市圈概念的提出要晚上很多,且現階段仍處於相對早期的探索與測試階段。

按照早前的一份相關規劃顯示:合肥都市圈計劃涵蓋安徽省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蕪湖市、馬鞍山市、蚌埠市、桐城市(縣級市)。該都市圈國土面積佔全省的40.6%,人口佔全省的43.2%,區域經濟總量佔全省的比重接近59%。

這個規劃的最大問題,就在於將無論是地理上、文化上還是經濟上、交通上都顯然更近南京的滁州、蕪湖、馬鞍山等地市劃入了圈中,這樣一來計劃中的合肥都市圈範圍就與既有的南京都市圈範圍存在了明顯的大面積重合。

從更高維度的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層面來看,這些重合區域應該本著效率最高原則進行都市圈劃分,即這些地市如何能夠獲得到更多資源,更快發展,那麼就應該將之劃分到哪個都市圈中,而不能簡單地按照省級行政區划進行行政手段幹涉。

合肥市現階段經濟發展正處於衝刺加量階段,自身的經濟增長需求要遠大於輻射和拉動周邊城市經濟發展,且城市行政級別相對較低,在獲取相關經濟政策話語權上相較南京要弱很多。加之安徽省內現階段最需要進行經濟扶持的並非皖南而是皖北地區,地理位置更近皖北的合肥,對於這項重任也是責無旁貸。

所以在未來的合肥都市圈規劃與實行過程中,應該盡最大努力加入皖北諸市,並且在交通上儘早完成與合肥的直達全覆蓋,這樣一來皖北的人口優勢才能在未來真正全面得以釋放。

相關焦點

  • 我國31省市2019年gdp全部出爐:幾家歡喜幾家愁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各省市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2019年可謂是我國各省市經濟變化最大的一年,第四次經濟普查後,至少12省市gdp被下調,7個省市2019年經濟出現負增長,多個省市四普後經濟規模迎來大幅上調,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 安徽這個市「出息了」,10年GDP翻了5倍,當地人都跟著沾光!
    最近10年的發展是怎樣的呢?安徽這個市「出息了」,10年GDP翻了5倍,當地人都跟著沾光!一、宣城宣城位於安徽省東南部,蘇浙皖三省交界,毗鄰南京、無錫、湖州、杭州等經濟強市,地處南京、杭州兩大經濟強省省會城市之間,地理位置優越。由於宣城具有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優勢,被南京列入南京都市圈,而現在又被杭州都市圈列入觀察員城市,成為兩大省會城市爭奪的香餑餑!
  • 安徽省2019年度各市GDP排名
    安徽地圖安徽省位於中國華東地區,是外出務工勞動力輸出大省!安徽有八百裡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經濟帶,內擁長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區經濟輻射。自國家把安徽規劃入長三角城市群,近幾年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截至2019年末,安徽省經濟生產總值371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實際增長7.5%!以下是安徽各市2019年度經濟數據:
  • 2019年全國31省市GDP排名及增長率,快來看看你的家鄉
    年全國31省市GDP排名及增長率(數據截止2019-12-31) 總體來看: 頭部省份基數較大,增長率基本在全國平均水平上下浮動 增長幅度最大的為西藏、貴州、江西,均超過了8%。
  • 福建省2019年各地市gdp公布:預計今年將誕生2座萬億大城
    截止2020年3月1日,福建省下轄的9地市2019年經濟運行情況已經全部公布。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結合2019年福建省實際經濟增長情況,去年全年,福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2395億元,增速958%,增量超過3700億。
  • 2019各省GDP排名,安徽福建爆發,天津河北下降,陝西被動增長
    截止到2020年1月23日,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已經正式出爐,因為第四次經濟普查(下稱「四普」)以及2020年各省份GDP交由國家統計局統一核算等原因,此次伴隨2019年GDP公示的同時,關於各省、市、自治區2018年「四普」終核的數據也已經對外公示。
  • 2019年江蘇省各市gdp排名 江蘇gdp各市排名2019年
    江蘇省,是全國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比廣東、浙江都強。按照江蘇省的人均GDP水平,已經達到世界「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2019年,江蘇省GDP總量99631.52億元,人均GDP12.36萬元。
  • 廣東gdp排名2019 2019年廣東省各市gdp排名表
    全省陸地面積為17.98萬平方公裡,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2個副省級市),常住人口1.1521億人。  2019年,廣東省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671.07億元,人均GDP 94172 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 13651 美元)。廣東經濟總量雖然第一,到但人均GDP排名全國僅排第四(含直轄市排名全國第六)。  以下是2019廣東各市經濟排名:
  • 中國各省gdp排名2019最新排名一覽 2020年各省gdp預測
    這兩天,各省市2019年初步的經濟成績單陸續公布。  比如廣東宣布,預計2019年GDP在10.5萬億元以上,成為首個破10萬億大關的省份。緊隨其後的江蘇,同樣表示接近10萬億大關。
  • 江西省2019年gdp出爐,贛州增長最快,萍鄉新餘負增長
    近日江西省各市陸續公布2019年gdp數據,分享給大家。數據來源江西統計局,下方表格數據由中國城市吧沒有道行的小妖吧友整理分享。2019年江西省gdp總量為24757.50億,2018年為21984.80億,名義增速12.6%,增量2772.7億。南昌依舊一枝獨秀,其中名義增速最快的是贛州,新餘萍鄉負增長。江西省2019年11個城市gdp分別如下。1.南昌5596.18億,增速6.1%。
  • 安徽16地市經濟「增速表」:北高南低,一地市GDP負增長
    安徽16個地市主要經濟指標日前全部發布,其中合肥、蕪湖、滁州分列前三。整體來看,16個地市的GDP增速呈現出「北高南低」的整體態勢。比如,同屬皖北地區的亳州、阜陽的GDP增速都在9%以上,宿州也有8.7%的增速。
  • 雲南各市gdp排名2019 雲南省人均gdp排名2019
    2019年末,雲南省下轄16個地級行政區,常住人口4858.3萬人。全省生產總值23223.75億元,人均生產總值47944元,低於全國人均水平!  以下是雲南各市GDP排名:   以下是雲南各市人均GDP排名:
  • 2019年山西省轄各地市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排名:晉中市位列第二!
    根據山西省各地市統計部門統一核算的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及相關數據信息,小編整理出該省各地市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及其各自排位情況,詳細數據如下圖表1所示。1數據顯示,山西省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3262元,低於全國同期城鎮居民人均收入(¥42359元)21.48%。
  • 2019年全國各省市區GDP排名 2019GDP增速排名
    2019年全國各省市區GDP排名 2019GDP增速排名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24日電(記者 李金磊)31省份2019年GDP數據目前全部出爐,全國首現「10萬億GDP俱樂部」,廣東GDP首次突破10萬億。而經過統一核算,31省份GDP之和低於全國GDP總量,各省份GDP總和高於全國GDP的「打架」現象得到解決。
  • 2019中國gdp世界排名第幾?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貢獻率或達30%
    在1月17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9年中國GDP的總量是達到了99.1萬億元,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這與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四個主要發達國家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大體相當。
  • 2019年德國GDP增長0.6% 德國經濟增長黃金10年接近尾聲?
    德國聯邦統計局15日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0.6%,遠低於2018年的增長1.5%和2017年的增長2.8%,增長勢頭創下過去六年來新低。
  • 安徽合肥2019年GDP排名下降,被福州濟南反超,退出十強省會
    如您所知,合肥是安徽省省會和全省領頭羊,在縣到市發展的十年中,合肥被認為是發展最快的城市,然而在2019年,卻讓人稍有失望。根據2019年全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合肥市的成績達到7822億元,領先於安徽省,增長超過11點,垂直發展顯著,但被濟南和福州趕超。
  • 2019年各省市gdp預測公布 2020年各省市gdp目標一覽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預計2019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0.5萬億元以上、同比增長6.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89萬元、增長8.6%左右。  江蘇省已經透露,2019年全年GDP接近10萬億元,年度經濟增長率預計6.4%左右。而浙江、河南還在為爭取突破6萬億大關發力。
  • 全球gdp排名2019 全球GDP前20強具體榜單排名一覽
    中國同樣也高居第二,但是經濟增速在20強當中卻是最高的,同比實際增長6.2%,突破十萬億大關,GDP總量為10.18萬億美元。排名第三的是來我們的亞洲鄰國日本,第四名為德國。由於德國經濟增長較為緩慢,與日本之間逐漸拉開了差距。
  • 四川2020上半年gdp城市排名公布 成都GDP總量遠超各市
    日前,四川  交出2020年上半年「成績單」  今年上半年  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為22130.27億元  同比增長0.6%  而自貢2020年上半年GDP為644.95億元  在四川21市州排名第11名  排在前面的從高到低分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