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淮安率全省之先,組建大中小學思政課建設聯盟,同時舉辦「四史」融入思政課教學研討會,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
中共淮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毅周毅表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思政教育必須答好的時代命題,要把立德樹人工程做深做實,將思想政治教育融會貫通,讓淮安思政教育成為品牌。通過發揮思政課育人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用好淮安紅色文化資源,引導學生知黨愛黨、知史愛國,增強學生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通過更多創新實踐,推動形成一批德育課程示範學校、示範課堂和一群優秀德育課教師,形成一批優質教學案例,創造更多「淮安經驗」「淮安模式」「淮安品牌」。
周毅希望聯盟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發展思想,遵循思想政治、教書育人、學生成長規律,推進教師隊伍共育、教學資源共享,築牢大中小學思政課育人共同體,增強思政課育人合力,努力讓聯盟在全國全省走在前列、作出示範。
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裔大陸告訴記者,在長期辦學實踐中,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始終將思政教育擺在首位,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開好思政課,確保立德樹人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真落地、見實效。聚合力、重銜接、提質量,創品牌,思政課教學應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漸進原則,小學重在啟蒙、初中重在打牢思想基礎、高中重在提升政治素養,大學重在增強使命擔當。期待通過聯盟搭建起淮安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交流學習平臺,實現優秀教學經驗與資源共享,共創思政課教學與育人特色品牌,為立德樹人偉大事業作出新貢獻。
一體化建設、內涵式發展。成立該聯盟,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加快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決策部署,聚焦教育教學質量水平提升,滿足學生豐富多元的個性化需求,承擔理論教學研究、教師合作交流、學習研討實踐、典型宣傳推廣等任務,持續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儀式結束後,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勇、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高曉林、淮安市委講師團團長王維國作主旨報告,圍繞構建新時代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體系、「四史」融入思政課、當前意識形態領域形勢與任務等主題分享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
當天下午還舉行了各學段教學展示活動,「談談堅持黨的領導」「愛國主義及其時代要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6堂深度、效度、溫度俱佳的「思政金課」,讓人感到既受益又「解渴」,進一步幫助廣大思政課教師堅定講好思政課的信心,從「四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和經驗智慧,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