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且思教育科普:出爾反爾到底是什麼意思?你一直都用錯了!

2020-12-12 神州音華夏情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出自魯迅《故鄉》。其實不僅僅是路,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跟隨大眾,隨波逐流,久而久之,錯的可能變成對的。但是大家都認可的就是對的嗎?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一直被「曲解」的成語——出爾反爾,來探究它最初的涵義。

被曲解的本義:

曼且思教育了解到現在出爾反爾多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反覆無常,前後自相矛盾。其實,出爾反爾一詞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中曾子的原句:「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爾:你、反:通「返」,回。 意思是:你怎樣做,就會得到怎樣的後果。意思和「自作自受」相似,為什麼到今天就變成完全不相干的意思了呢?

被曲解的原因:

曼且思教育了解到出爾反爾在往前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都是被正確使用的,被曲解的歷史並不長。大概可以追溯到1905年,清末洪炳文的《後南柯》裡,有一句「凡貴國所以待敝國的苛例,一一施之於貴國,此之謂出爾反爾」,在句意中,還表示自作自受,因果循環。但也是在這個時期,在《老殘遊記》裡,出爾反爾的表意就由自作自受變成了說話不算數,反覆無常了。但從成語結構和每個字的含義來看,確實容易產生前後矛盾的意思,然後這個意思被大眾所接納並廣泛使用,如今在成語的基本釋義中也添加了這一解釋。

曼且思教育簡評:出爾反爾可真謂是被曲解還被接受廣泛使用的成語典範,現在的用法雖不算錯誤,但是也應該了解它最初的本意。

相關焦點

  • 曼且思普通話每日認讀:鈐記的「鈐」怎麼讀?
    曼且思普通話了解到在很多古裝劇尤其是清宮劇中,經常能看到一種東西的出現,就是官員手持的各種印章。其實它有一個官方的名稱——鈐記,今天小編就把鈐記一詞作為今天的學習對象,對這個詞語感到陌生的小夥伴一起來學習吧。
  • 武漢曼且思普通話每日成語:厝火積薪
    當形容一件事潛伏著很大的危險時,你會用哪個成語?危在旦夕、朝不保夕還是盲人瞎馬?今天曼且思普通話小編為大家帶來一個新的成語,擴充你的詞庫——厝火積薪,來看一下吧。曼且思教育-擴充你的詞庫武漢曼且思普通話了解到厝火積薪源自西漢時有名的《治安策》,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看到政治局勢的弊端和有悖情理的社會現實,表面太平,實則暗藏洶湧。
  • 武漢曼且思普通話每日認讀:攖寧的「攖」怎麼讀?
    武漢曼且思普通話了解到喜歡看電視劇的小夥伴應該都聽過一個名字——攖寧,但是攖寧到底是什麼意思?攖寧的「攖」怎麼讀?一起來看一下:曼且思教育武漢曼且思普通話了解到「攖寧」是道家所追求的一種修養境界,指心神寧靜,不被外界事物所擾。也代指外物的擾亂。
  • 曼且思教育漫談:短文朗讀中常見的輕聲詞,你會讀嗎?
    曼且思教育了解到在普通話的音變現象中,輕聲是一個很普遍的情況。但是由於很多人從小生活在不說普通話的方言語境中,所以對於輕聲地把控並不是很好,甚至是直接忽略掉。但是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輕聲和平翹舌、兒化音一樣,是一項必考題。
  • 武漢曼且思普通話每日認讀:「乜」怎麼讀?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個很有意思的生僻字——乜,武漢曼且思普通話猜想很多人看到它的第一眼,是不是很像「也」?好像和「匕」業有些相似,但是到底怎麼讀?心裡就沒底了,那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曼且思教育乜」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小編了解到 「乜」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但是在方言中比較常見。
  • 曼且思教育每日認讀:「火炎焱燚」你會讀嗎?
    繼上一期曼且思教育小編帶領大家認讀又雙叒叕之後,有很多小夥伴私信小編說想繼續認識一些其他類似的字詞。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火炎焱燚」,相信大部分人在看到這個詞之後,都認識前面兩個字,後面兩個字怎麼讀,就該疑惑了,想知道的小夥伴就繼續往下看吧。
  • 曼且思普通話成語典故:詰屈聱牙
    曼且思普通話了解到我國很多傳說、神話等流傳至今,變成了成語。從古代沿襲下來,既是經典故事,因其豐富的引申含義也被廣泛使用。同時也有很多成語由於不常使用,含有生僻字,漸漸從大眾視野中消失了。但是生活中總會有那麼幾個場合讓你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需要使用時就顯得捉襟見肘,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成語是——詰屈聱牙。曼且思普通話查詢成語釋義得知,詰屈:同「佶屈」,本意為曲折,現引申為不順暢;聱牙:讀起來拗口、彆扭。詰屈聱牙意思是形容文字晦澀艱深,難懂難讀。出自唐·韓愈 《進學解》:「周誥殷盤,佶屈聱牙」。
  • 曼且思教育早報:南方人怎麼練好「兒化音」?
    曼且思教育了解到很多考生在學習普通話之前覺得兒化音是最簡單的一個環節,但是到了真正練習普通話的時候,發現兒化音的難度完全不亞於前後鼻音和平翹舌音。曼且思-兒化音的使用不多曼且思教育了解到由於平時生活中兒化音的使用不多,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遇到的時候就會通過可以強化「兒」的音調,聽起來很生硬。
  • 曼且思教育漫談:普通話水平為一級乙等可以從事什麼工作?
    曼且思教育了解到普通話水平測試好比爬山,大部分人都能爬到一半,但是真正能實現「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卻是寥寥數人。放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基本上所有人都能達到三級甲等,但是二級乙等到二級甲等之間就存在不小的鴻溝,二級甲等到一級更是大部分人跨不過去的坎。
  • 曼且思普通話每日認讀:三緘其口的「緘」怎麼讀?
    曼且思普通話今天為大家帶來一個新的成語——三緘其口,相信大家在一些影視劇中和書中都見過這個成語。表面意思就是在嘴上貼了三次封條,形容說話極其謹慎,不肯輕易開口(語出《說苑·敬慎》)。意思大家都能理解,但是讀音都能讀準確嗎?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認識這個詞。
  • 曼且思每日認讀:虛與委蛇被列為年度十大語文差錯,你讀對了嗎?
    曼且思了解到很多常見的字,與不同的字詞相組合就發不同的音。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詞語是——虛與委蛇,關於這個詞語的讀音,有兩大常見錯誤,曾入選《咬文嚼字》年度十大語文差錯,快看看你讀對了嗎?曼且思了解到很多人讀錯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個是「蛇」,小編相信大家應該都認識這個字,常見的意思是指一種身體細長,體上有鱗,沒有四肢種類繁多的爬行動物,讀作「Shé」。但是其實「蛇」是一個多音字,還有一個讀音讀作「yí 」,也是在這個成語中的讀音,可不要讀成虛與委蛇(Shé)了。
  • 曼且思普通話每日認讀:「孑孓」怎麼讀?
    曼且思普通話了解到蚊子可謂從古至今都飽受詬病,那你知不知道蚊子的幼蟲是什麼樣子?蚊子的幼蟲即孑孓,結構有些奇怪,今天就來一起學習一下,這兩個字怎麼讀。曼且思教育曼且思普通話了解到蚊子的幼蟲叫孑孓,是蚊子介於卵和蛹之間的狀態,一般身材細長,呈深褐色,胸部較為寬大,俗稱跟頭蟲。
  • 曼且思普通話每日認讀:傴僂的「僂」怎麼讀?
    除了在用法上捉摸不透之外,還有一些詞在讀音上也經常被張冠李戴,比如佝僂和傴僂,到底是讀「lóu 」還是「lǚ」?相區分這兩個詞首先要了解這兩個詞的意思,曼且思普通話了解到傴僂多用來形容老人,腰背彎曲的樣子,在《醉翁亭記》中有這樣的表達: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在這樣的語境描述中就容易理解了。佝僂則是指脊背向前彎曲,還有一層含義是嬰兒和幼兒容易得的一種疾病——佝僂病。
  • 曼且思教育快訊:9月28日截止!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普通話測試
    曼且思教育了解到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普通話水平測試開始報名了,不限於上虞區戶籍的教育從業人員,只要是已在上虞區繳納社保且想要提高普通話水平的全體社會人員都可參加報名,詳情如下:曼且思教育了解到雖然上虞區本次普通話水平測試輻射人群廣,但是測試站不接受高校在校學生報名
  • 武漢曼且思普通話每日成語:日升月恆
    武漢曼且思了解到去過北京故宮就會發現在坤寧宮內有一個牌匾,匾額上寫著「日升月恆」四個大字,但是大部分人一開口讀就會出錯,自然也就不能理解這成語中包含的意思。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從讀音和含義兩方面了解一下這個成語,一起來看一下吧。
  • 曼且思教育匯:國際學校誤區多,家長需注意這三點
    曼且思知道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與推廣,如今很多家長都十分希望孩子可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於是有很多家長便開始關注國際學校,但是其實很多人並不了解國際學校,今天曼且思便為大家在線答疑,理清這三大誤區。
  • 網絡流行語科普 「相離莫相忘,且行且珍惜」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相離莫相忘,且行且珍惜」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6-05 14:42   來源:紅e問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相離莫相忘,且行且珍惜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曼且思普通話每日認讀:「夬」怎麼讀?
    曼且思普通話發現很多漢字的整體讀音和只讀半邊是完全一樣的,也正是因為有很多這樣的巧合,所以很多人在遇到不認識的字時下意識地讀半邊。有些時候可能碰巧讀對,但是究其根本還是要學會正確的讀音,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個常被誤以為是多音字的單音字——夬。
  • 曼且思教育資訊:兒化音讀不準?盤它!
    曼且思教育發現最近很多小夥伴私信小編說自己在普通話練習中遇到了瓶頸——兒化音的問題。其實小編在普通話學習初期也有這個困擾,本來想放棄但是兒化音又是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的必考內容,第二題、第三題中均有涉及,如果就是因為這幾個字沒讀好從二甲滑到二乙,後悔都來不及。
  • 曼且思普通話簡報:每日認讀——又雙叒叕的「叕」怎麼讀?
    又到了我們每天一次的字詞認讀環節,上次的成語「匕鬯不驚」大家都還記得怎麼讀吧。今天為大家帶來一個近期很熱的詞——「又雙叒叕」,作為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網絡流行詞,大家一定也都見過見過很多次了,但是都會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