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億萬財產,好多房產,家族成員也越來越多,有子孫打起了房子的主意,在房子的分配上爭執得越來越不可開交。親情面臨考驗,咋辦?
姥姥存下了3套四合院,在北京二三環。
因為這3套四合院,晚年的姥姥被子女們鬧得糟心了好久。
姥姥名叫孫桂田,在她2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到10歲時,父親又沒了。幼年時的姥姥命很苦。
姥姥的父親在的時候,娶過三房太太,姥姥是三太太生的。
10歲前的姥姥是金貴的,但父親不在了,家族也就沒落了,姥姥成了沒爸沒媽的孤兒,從此不再受人待見。
過不下去時,姥姥便跟著舅舅生活,一路討飯到了東北。
在東北,姥姥迷上了唱戲,後來入了戲班子。
到了嫁人的年紀時,姥姥跟戲班子裡的老嚴結婚了,他們生下了一兒一女,日子過雖苦卻充實。
有一天北京老家捎信來,說姥姥的大媽摔骨折了癱在床上,姥姥想回去看看。
回到北京後,姥姥走不開了,就叫老嚴也過來,可老嚴死活不願意離開東北那旮瘩。
最後姥姥和老嚴離婚了,自己帶著兩個孩子在北京過。
不再有男人來撐家的姥姥過得很辛苦。同事大林看她太苦,就常幫姥姥幹這幹那的,有時還接濟姥姥和兩個孩子。
這樣處下來,姥姥和大林有了感情,就又結婚了。
大林對兩個孩子很疼愛,讓姥姥感覺找對了人。
後來,姥姥和大林又生下了一個女兒。有了這個女兒後,大林對姥姥的前兩個孩子變得不耐煩起來,後來越來越不可控制。
為了不讓孩子受委屈,姥姥決定再次離婚。這樣,姥姥又一個人帶著3個孩子艱難的生活。
為了改變生活,姥姥就租了個門面房賣起了工藝品。
姥姥做生意還是很有頭腦的,貨賣的很好。後來姥姥的生意越做越大,就又盤了幾個店面。
姥姥有了足夠多的錢後,就先後買下了3套四合院。
姥姥的眼光還是很厲害的,她買的四合院,不僅地角好,而且品質沒得說,大開大合的屬於四合院的上品。
後來,有劇組看中了四合院,就跟姥姥說要在那裡拍戲,姥姥說你們用吧。
後來拍戲的越來越多,姥姥的四合院成了拍戲取景的香餑餑。
姥姥打小在戲班子裡,對於演戲並不陌生。有導演讓她試試角色,姥姥就上了,這一演把導演演服了,於是她的機會越來越多,成為很多導演的御用姥姥。
但是真正讓姥姥出名的是成為了宋丹丹劇中的媽媽、張一山和楊紫的姥姥後,姥姥成了知名演員。
姥姥就是《家有兒女》中劉星的姥姥。
2002年姥姥孫桂田在《家有兒女》中的精彩表現讓她一下子被大眾所熟知,而後自己的演藝事業如日中天,各種角色邀約不斷。
隨著自己演藝事業的發展,孫桂田的片酬越來越高,錢掙得也越來越多。
因為有很好的眼光和頭腦,孫桂田把錢大部分投資到房地產了,買了很多套房子和店鋪。
隨著兒女越來越大,家族成員也越來越多,在孫桂田的大家庭中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東西,有子孫打起了房子的主意,在房子的分配上爭執得越來越不可開交。
這些家庭矛盾讓孫桂田無可奈何,最後索性把絕大部分房產都落到自己名下,告誡他們要顧念親情,和諧相處。
她說,最後我就要看看你們在家庭中的表現,誰做得好就多給兩套,不聽話胡來的就再也討不著份子。
孫桂田話既出口,後人們也就不敢造次了,大家相對安靜下來也懂事多了。
如今孫桂田如今已年已80,她的人生有點傳奇。
在年輕時受了很多苦,到老了的時候,她希望家裡人能夠彼此理解互相扶持,整個家庭是溫情和諧幸福的。
@讀弭 在當今社會,總是能聽見因家庭財產繼承而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矛盾重重的事。
在趨利心態的作用下,無論家業大小,到了繼承家產尤其是不動產的時候,有人會想當然地認為父母偏心分配不均。這種心態使家庭成員間極易產生矛盾。
為什麼都不能退一步呢?相信父母都是本著公平合理的原則處理財產的。但這並不就表示一定要均分,子女對家庭的貢獻度其實也是考慮之一。
還有就是,每個子女的經濟現狀也會看在眼裡,老人總希望所有後人都過得好。所以,如果哪個子女過得不好,他們也想在財產上幫補一下,而恰恰是這些客觀性更容易導致矛盾的產生。
所以,財產利益能夠扭曲親情,甚至人性。姥姥孫桂田的做法就是明確告訴他們,誰對家裡好對家人好就多分點,會立在遺囑裡,這話其實很管用。
當親情被利益衝的七零八碎時,也許,經濟權是重要的調節槓桿。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家庭成員間相互理解,懂得各退一步,而不是僅僅站在自己的利益上來要求。
只有這樣才能維繫住親情,才能保證家庭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