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文化③|革命後代劉婧:傳承紅色精神 讓紅色基因永不褪色

2020-12-17 海報新聞

編者按:為廣泛宣傳革命先烈、挖掘推介革命事跡,傳承紅色文化,中共墾利區委宣傳部與大眾網·海報新聞將圍繞「追憶紅色歷史,傳承紅色精神」為主題,共同推出《傳承紅色文化》專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苟金鈴 東營報導

在墾區海西村,一位身懷六甲的妻子帶著3個未成年的兒子與參軍的丈夫告別「家裡有我,你放心!」,「爹、爹」年僅四歲的兒子拉扯著男子的褲腿久久不捨得撒手「孩子們要聽話,爹很快就回來」。這一別竟是永別,妻子再見丈夫時,是丈夫的戰友在淮海戰役的戰場上捧回的一把黃土,「嫂子,連長是被連環雷炸的,血肉模糊,帶不回來了」。望著眼前的這捧黃土,這位母親強忍著淚水對孩子們說:「不能哭,你們的爹是英雄,咱誰也不能給他丟臉」。這是70多年前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位革命先烈就是崔登科,華東野戰軍二十八軍特務三團騎兵連連長,1944年參軍,1945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淮海戰役後的一次巡視中被一串連環雷所炸,壯烈犧牲。

崔登科有一位重外孫女名叫劉婧,她是渤海墾區革命紀念館的一位講解員同時擔任館內的管理工作。「據我的姥爺回憶,太姥爺當時是用卡車部隊送回來的,埋葬在了家鄉,棺柩裡也只有部隊戰友帶回的那捧黃土。因為姥爺現在年齡大了,有些事情回憶不清,但是在我小時候姥爺經常給我和弟弟妹妹們講一些革命故事。」劉婧回憶道。

2008年,走出大學校門的劉婧,成為了渤海墾區革命紀念館一名講述紅色故事的講解員。「姥爺知道之後特別的高興,他跟我說:『小時候是我給你講故事,現在換成你給別人講故事了』。我非常熱愛和享受這份工作,記憶裡那些樸實而又轟烈的故事,令我久久不能忘懷。」劉婧繼續說道,「當我第一次帶上耳麥,面對100名孩子時,看著他們對紅色故事又好奇又嚮往的臉龐,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墾利區永安鎮被譽為山東的「小延安」,這裡「埋藏」著許許多多的革命事跡和英雄人物,劉婧為了講好墾區的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也為了肩上的這份榮耀和責任,她走遍墾區19處抗日根據地舊址,採訪近百位老革命、老黨員,整理近十萬字讀書筆記。至今她已經從事這份工作12年,經過積累,她可以根據時間長短、講解對象及時調整講解內容、找準講解重點,讓每一位參觀者在有限地時間內了解到更多墾區的紅色故事。

「12年的講解工作雖然沒有什麼感天動地的事跡,但我收穫的是每一次講解結束,大家會說一聲謝謝時的那份快樂、說一聲辛苦時的那份欣慰、說一句講的真好時的那份驕傲,還有我看到大家對墾區紅色精神崇拜的那份自豪。4000多個日日夜夜,我悉心守護著墾區英雄的革命事跡,汲取精神力量。13萬聆聽者,我始終不忘繼承先烈遺志、傳承紅色精神的初心和使命。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人民的利益,奮鬥終生,這是他們的人生價值,把青春獻給黨,向世人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這是我的人生價值。我願意在講述紅色故事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讓紅色基因永不褪色。」12年來,劉婧收穫的不僅是成長,還有身為革命後代的那份擔當和勇氣。

在這個新的時代,劉婧認為,我們需要更多勇於捍衛民族尊嚴的人,更多不忘恩情、用一生踐行信仰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說每一代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都是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只有將紅色精神接力傳承,將紅色基因弘揚傳播,將為民初心久久傳遞,我們才敢說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目標,我們這代人擔得起。

相關焦點

  •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力量——代表委員熱議紅色文化建設
    松樹的風格》;從樹德山莊感受愛國情懷,到江華紅軍長徵臨時駐地舊址現場觸摸革命脈搏;從陳樹湘烈士生平事跡陳列館重溫「斷腸明志」的英雄壯舉,到柏忍烈士墓地感受忠烈千秋、堅定革命理想信念……每一處紅色資源都承載著深刻的紅色記憶,每一簇紅色記憶中都沉澱著堅定的紅色基因,每一個紅色基因裡都跳動著不變的紅色初心。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有什麼重要意義?紅色文化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紅色文化就是革命文化,廣義的紅色文化指的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戰爭、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理想信念、倫理道德、人生價值,以及傳承、記載黨領導人民追求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這一歷史過程的文化形態(本文論述的是廣義紅色文化)。
  • 讀懂讓紅色基因永不變色的精神「密碼」
    紅色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本色,紅色也是共產黨人是人生本色,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升華共產黨人的境界底色,讓紅色基因永不變色。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永葆初心、永擔使命。 感悟共產黨人的精神本色。
  • 江西工貿職院:走讀紅色文化,築牢信仰根基,傳承紅色基因
    學院「紅色走讀」競賽活動在今年暑假啟動後,6000餘名學生線上雲遊,掀起了學習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活動熱潮。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故事、一處處復原景觀、一曲曲動人紅歌,再現了革命先烈們經歷的崢嶸歲月和英勇光輝的鬥爭歷程。三天的「紅色走讀」實踐活動感染著每一位學員,大家紛紛表示將銘記歷史,大力弘揚和踐行井岡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爭做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廣西:傳承紅色基因 共講紅色故事
    活動以「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通過繪畫的形式,讓兒童了解紅色革命歷史、紅色經典人物及其英雄事跡,傳遞「紅色力量」。上思縣8月5日下午,《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之「紅色誦讀」主題閱讀活動在防城港市上思縣圖書館舉行。活動以「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通過朗誦的形式,讓青少年在參與朗誦的過程中感受革命歲月紅軍戰士不怕犧牲、為保家衛國而戰的大無畏精神,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將對黨忠誠的信仰種子播種在青少年心間。
  •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打磨紅色精品 傳承紅色基因
    張家界廣播電視臺訊·(記者:唐運剛 羅君舢)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景點、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充分發揮自身紅色資源優勢,擦亮永定區紅色文化品牌,用心打磨紅色旅遊精品。近年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為弘揚革命精神,做好紅色文化傳承,對館存史料進行歸檔整理,目前,館內共存有農運工運、土地革命、蘇區擴紅、武裝建設、紅軍回憶記錄及其他史料文獻檔案106冊。同時,紀念館積極創新方式方法,深化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挖掘革命先輩和革命文物背後的紅色故事,用心打磨紅色精品,加強我市廣大黨員幹部的黨性教育。
  • 講好西路軍故事 傳承好紅色基因 —— 古浪縣走訪慰問紅軍西路軍後代
    講好西路軍故事 傳承好紅色基因 —— 古浪縣走訪慰問紅軍西路軍後代 2020-07-03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臨淄作家協會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
    記者圖文 孫樹明 崔樂安12月28日上午,淄博市臨淄作家協會黨支部黨員及部分骨幹作家組織前往淄博市博山原山艱苦奮鬥紀念館、焦裕祿紀念館和臨淄區稷下文化園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主題為「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文化 打造文學強區 」臨淄作家接受紅色文化學習教育活動
  • 武夷學院:傳承蘇區革命精神 弘揚閩北紅色文化
    武夷學院地處中央蘇區,為了弘揚蘇區精神,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武夷學院以「傳承蘇區革命精神·弘揚閩北紅色文化」為主題,通過實地走訪紅色文化展示基地、唱紅歌、讀紅色經典、重走紅軍之路和看紅色經典電影等多種方式,弘揚閩北紅色文化。
  • 導遊甘肅丨傳承紅色基因 開啟紅色之旅
    導遊甘肅丨傳承紅色基因 開啟紅色之旅 2020-11-23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青島膠州市萊州路小學聆聽革命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近日,膠州市萊州路小學組織開展了「聆聽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紅色故事宣講活動,讓學生銘記歷史,讓烈士精神一路同行,自強不息,發奮圖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成為對祖國有用的棟梁之材。  魯網11月5日訊(記者 孫強 馬雲帥 通訊員 劉振元)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持續深化「尚德膠州·身邊人講身邊事」活動,通過故事的講述進一步引導學生銘記紅色歷史,弘揚革命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 追尋紅色足跡 感受紅色情懷 傳承紅色基因
    為追尋紅色足跡,感受紅色情懷,傳承紅色基因,近日,駐馬店市第四中學組織四百五十餘名師生代表前往赴焦竹園鄂豫邊省委革命紀念館、老樂山研學實踐基地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研學社會實踐活動。這既是一次紅色之旅,更是一次綠色之行,一天的研學之旅,師生都受益良多。
  • 傳承紅色基因 唱響紅色主旋律
    綠色鋪滿了這個村莊,當你走進這個小村,你會發現,這個小小的綠色山村竟然是一個紅色的山村,曾經上演過一曲曲英雄的壯歌。這裡曾是中共汾陽縣委、汾陽縣抗日民主政府的駐地。1948年7月,汾陽解放,中共汾陽縣委汾陽縣民主政府從這裡走進汾陽城,因而這個村莊享有「汾陽西柏坡」的美譽,敖坡村地形險要,溝深坡陡,易守難攻,敖坡村是晉綏革命邊區最南端的抗日橋頭堡。
  • 漢中市: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
    以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以延安精神培育時代新人。近年來,漢中市因地制宜,利用厚重的文化資源將紅色革命文化融入立德樹人實踐,在中小學教育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有效推進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以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紅色塑魂魄,精神代代傳。
  • 學習紅色知識,傳承紅色基因,踐行紅色精神——馬坪鎮舉辦2020年...
    學習紅色知識,傳承紅色基因,踐行紅色精神——馬坪鎮舉辦2020年年輕幹部「五個一」活動之紅色知識競賽 2020-11-27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八大以來河南省弘揚和傳承紅色基因的實踐探索
    □席建設摘要:河南有光輝的革命歷史和豐富的紅色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到河南視察,並親臨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蘭考、大別山精神的重要發源地——新縣視察,並強調要「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先烈精神 東莞長安建成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通訊員 長訊8月3日,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陳列館在東莞市長安鎮正式開館。該館歷經9個月籌建,以「初心無悔 家國與共」為主題,展示了葉挺、李秀文為國家統一、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懼犧牲、不懈奮鬥的革命精神和家國情懷。
  • 傳承紅色基因 汲取信仰力量
    對此我進行了深入思考,體會如下:  紅色基因蘊含著我黨我軍的精神密碼,是中華民族共存共榮的精神族譜,更是流淌在全體黨員和革命戰士血脈中的遺傳因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視察部隊和革命老區,反覆叮囑要「把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 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砣磯紅色文化展覽館小小講解員培訓...
    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砣磯紅色文化展覽館小小講解員培訓活動 2020-12-02 08:33:26
  • 學習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石棉縣城北中學開展主題研學活動
    本報訊 近日,石棉縣城北中學攜手新華文軒雅安市公司石棉分公司,開展以「尋訪紅色革命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研學活動,組織該校48名學生走進安順場,實地參觀並感悟紅軍長徵精神。在為期一天的活動中,由3名文軒工作人員、3名教師、1名教官組成的領導小組,帶領學生們參觀了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了解紅軍強渡大渡河的英雄事跡和黨的歷史,學習紅色文化和傳承紅色基因。同學們還現場宣讀了誓言,確定了此次研學隊伍的番號,繪製了隊伍旗幟,並聆聽了「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的故事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