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建房用多大的牆,這個是分地方的。比如北方陝西山西那些地方,他們建的都是窯洞,牆體都特別大,一般都是37牆,還有的是50牆。
到了北方平原地區,大多都是24牆,不管是前後牆還是山牆,全部都是24,中間一些隔斷有時候會用到12牆,比如衛生間隔斷、廚房和餐廳隔斷這些,主要是這些隔斷就起個隔離開的作用,並不承重,所以可以小一些。
而到了南方一些地方,習慣外牆用18。
所以,每個地方蓋房子用的牆體大小是不一樣的,這裡面有舒適的考慮,也有地區性蓋房習慣的原因,還有就是實用性方面的考慮。
黑嫂說一下這之間的區別,以及37牆好還是24牆好。
Ⅰ:37牆和24牆的區別
像是山西和陝西哪些地方,為什麼他們牆體會那麼大?這個跟他們的建築習慣有關係,那些地方的自建房大多都是窯洞,這個窯洞跟我們平時的起脊房以及平房結構是不一樣的,窯洞上面是個半圓形的券,發這個券時,需要下面的基座足夠大,這是牆體大的一個原因。
然後就是那邊山風比較重,冬天為了保暖,夏天為了涼快,所以把牆體做得大一些。就穩定性來說,24牆完全能達到要求,但就保暖和涼快來說,則是牆體越大越好。
所以,一些山區更習慣用大牆。
到了平原地區,並不是沒有考慮這個牆體大,人會住得更加舒適這個情況,主要還是感覺沒有必要。首先,不管你是起脊房還是平房,24牆都能做到完全夠用,所以他們感覺建37牆沒有必要。
如果說37牆和24牆有什麼區別,那就是37牆冬天更加保暖和夏天更加涼快,那些窯洞冬暖夏涼可不是吹出來的,是真真實實的。
而24牆在這方面則要差一些。
Ⅱ:兩者哪一個好
這個好與不好,其實是最難判斷的,因為這個要分地方,也要分個人喜好。
這就好比問不同的人什麼東西好吃一樣,每個人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每個人說的又都是實話,這裡面無所謂對錯,只不過是口味不同罷了。
拿37牆和24牆對比,究竟哪一個好?
如果從住的安全以及舒適上來說,當然是37牆好,牆體大,屋裡夏天涼快,因為陽光很難曬透,冬天又暖,因為冷氣很難凍透。
而且這個牆體大了總是會給人一種安全感。
但是,有優點就必定會有缺點,既然牆體大,那用料和用工就肯定多。37牆比24牆用磚多,用工多,如果從經濟上考慮,自然是24牆比較好。
因為24牆可以達到我們的建築要求,那為什麼還要建那麼大的牆?
所以,這個哪個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要看建在什麼地方。比如說我們建在一些山區,而且還是窯洞,那當然要根據建築需要建的牆體大一些。
如果是平原地區,24牆就足足夠用了,再大的牆本會造成浪費。
不同的地方,對好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但有一點,一定要符合建築要求和原理,不能亂建以及不能胡建,只管自己覺得好,不管建築合理不合理是不行的。
Ⅲ:當然了,我們說的這個北方平原只用24牆也並不是絕對的,像是黑嫂大舅家今年正在蓋房,他們下面的主要承重牆用的就是37,像是門洞、客廳兩邊的牆這些,主要他們覺得門洞上面有裝飾,承壓力會比較大,所以牆體要大。還有就是客廳他們覺得跨度大,所以牆體大了一些。
但是,就平原地區來說,依黑嫂的意思來看,這樣做大牆體,倒是不如加柱子和加梁,您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