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語已推行133年,至今僅1000萬人學過,漢語能代替世界語麼?

2020-12-27 騰訊網

眾所周知,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據德國學者研究表明,世界上共有5651種語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語言也不盡相同。不過,雖說各民族的語言不同,但也是有「主次」之分的,漢語、英語、西班牙語、俄語、阿拉伯語、法語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這是聯合國公開承認的,像日語、韓語、泰語等小語種,只是為了滿足特殊情況下的需求罷了。

不過,雖說漢語是世界上母語人口最多的語言,但也只能說明中國人口眾多,世界通用語還是英語,因為無論是經濟、科技還是文化,說英語的國家仍佔據世界主流,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可是近幾十年來,中國正在以大跨步的姿態逐漸趕超,中國功夫、孔子學院也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千裡迢迢來中國學習漢語的外國人日益增多,這既是一個信號,也是一個崛起的好時機。

可以想像,當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能與英美等國家相比肩的時候,漢語也會逐漸代替英語的位置,成為新的世界通用語。如此一來,中國孩子就不用從小學習英語了,這一門學科也不會成為部分偏科學生的「攔路虎」,接下來要做的,只是盡全力把漢語推向世界,讓西方人開設漢語課程,考察漢語知識。然而,以目前的趨勢來看,誰也無法預計這一天會何時到來,不過關於世界人民的交流問題,其實早在133年前,就有人把「世界語」創造出來了。

1887年,猶太語言學家拉扎魯·路德維克·柴門霍夫創造出了「世界語」,這是一門人造語言,沒有任何文化背景,他創造這門語言的目的,也是為了消除人類交往的語言溝通障礙,讓全世界各民族、各種膚色的人像兄弟姐妹一樣和平共處。若是達成了這個目標,世界也不會再有紛爭和災難,倘若有了什麼矛盾,也會坐下來好好談,並不會刀兵相向。況且,世界語(Esperanto)本身的意思就是「希望者」,表達了拉扎魯對人類未來的美好憧憬。

不過,拉扎魯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理想,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生平了。1859年12月,拉扎魯出生于波蘭的比亞利託克城,父親是一名中學教師,給了他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後來,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拉扎魯逐漸產生了共情能力,他能敏銳地察覺到他人的情緒波動,並隨之感同身受。當時,住在比亞利託克城的人分為4種:俄羅斯人、波蘭人、日耳曼人和猶太人。不同民族的人說著不同的語言,溝通交流自然會引發一系列問題,關係一直不是很好。

於是,尚處於孩童時期的拉扎魯得出了結論——語言的分歧是使人類大家庭破裂、分化成敵對陣營的唯一原因。實際上,拉扎魯的想法很天真,同時也很美好,若是人類的矛盾能用談話解決的話,中國也不會有那麼多次王朝更迭了。另外,拉扎魯還堅定地認為,世界上所有的語言都無法達成這一目的,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分屬於不同民族的人類,絕對不會放棄使用本族語言,甚至承認其他民族的優秀。

有了這種考慮之後,拉扎魯便開始為創造一種全新的語言而準備,求學期間,他想出了大量複雜的名詞變格和動詞變位等形式,儘管這是一條充滿坎坷的道路,但事到如今,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了。後來,拉扎魯突然明悟了,他突然發現英語的語法結構是最簡單的,而俄語的後綴也有利於人類學習。就這樣,拉扎魯在1878年12月5日舉行了語言誕生儀式,他為即將達成的理想歡呼雀躍不已。

然而,拉扎魯的行為在父親眼裡卻是妥妥的「精神不正常」,為了兒子的健康考慮,他強迫兒子立下不再創造語言的誓言。抵抗了一陣之後,拉扎魯妥協了,因為當初選擇支持他的夥伴接二連三地離去,每個人都有「中二」之時,既然夢醒了,就要回歸現實生活。1885年,拉扎魯大學畢業了,儘管他已經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大夫,但是他創造「世界語」的想法,卻依然沒有斷絕。

於是,拉扎魯又動了起來,他開始著手修改、替換、增減最初的世界語,直到所有的詞彙、語法融會貫通為止。1887年7月,拉扎魯創造的「世界語」以書籍的形式出版了,他的語言被翻譯成了多國文字,掀起了一陣熱潮。然而沒過多久,世界語便沉寂了下去,儘管它俘獲了一大批受眾,但願意學習的人卻少之又少。

迄今為止,世界語已經傳播了120多個國家,大約有1000萬人學過,它被應用在政治、經濟、文教、科技等多個領域,稱得上是使用最廣泛的國際輔助語之一。據史書記載,世界語是在清末傳入中國的,當時有人把它翻譯為「愛斯不難讀」語,直到日譯版本的出現,人們才知道它的名字原來叫「世界語」。後來,一些海外學子回國後創辦了《世界語科學文學》雜誌,他們不遺餘力地推廣世界語。

上世紀10年代,蔡元培、魯迅、巴金等人也開始學習並推廣世界語,儘管學起來有些困難,但他們對「天下大同」的思想卻是頗為欣賞的。1950年,世界語宣傳刊物《中國報導》誕生;次年3月,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順利建成;而到了1986年舉辦第七十一屆國際世界語大會時,已經有40萬中國人學習了世界語。遺憾的是,世界語的受眾人群卻始終沒有一個大幅度地增長,與之相對的,漢語和英語仍是世界主流。

其實不難理解,世界語沒有母語使用者,沒有文化積澱,也沒有文學傳統,這些都是阻礙傳播最明顯的缺陷。另外,儘管世界語聲稱是「世界的」,但無論在文字、詞彙還是語法上,都具有濃厚的印歐語色彩,與其稱為「世界語」,還不如叫「歐洲共同語」更為合適。所以說,既然都是外來語種,中國人又何必辛辛苦苦再學一門語言,有一門英語已經足夠了。況且,漢語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經在逐年上升,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成為新的「世界語」,不是麼?

相關焦點

  • 柴門霍夫發明了世界語,至今少有人知,英語卻成了事實上的世界語
    時隔幾億年直至今日,人類已經有了自己的文化,代代相傳。據記載,人類有多達7000多種語言,2000多種文字。太多的語言和文字,導致各地方人類無法正常溝通,容易產生矛盾、隔閡,從而也會影響世界的發展。公元1887年,歷史上的今天,柴門霍夫博士發明了世界語。
  • 在國際交往中,世界語是個什麼東西?現在還有人在使用嗎?
    hi,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在很多年後,地球上的所有人都說同一種語言,大家再也不用煩惱國際交流的障礙。這個時候,全世界的書籍都被翻譯成了統一的世界語,再也不用煩惱外國的書看不懂啦。其實,在我們國家,秦朝的嬴政就做過這樣的事情。
  • 什麼是國際世界語大會
    國際世界語大會每年輪流在各國舉行,到目前為止,國際世界語大會已舉行了102次,國際世界語大會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一度中斷。 國際世界語大會參加人數一般有一、兩千人,最多的超過五千人。參加國數也由20多到五、六十個不等。大會一般在每年的7月底或8月初舉行,為期8天。大會設有最高監護人,大多由東道國的元首、議長、政府首腦擔任。另外,如條件具備的話,大會期間還同時舉行國際童子軍世界語大會。
  • 什麼是世界語?
    世界語是一種很適合用在國際溝通的語言.世界語的內在理念是: 在中立語言的基礎上, 去除民族之間的隔閡, 拉近人們, 彼此相親相愛, 像兄弟姐妹般共處.柴門霍夫 (L.L. Zamenhof), 1912這是由柴門霍夫所創始的語言, 他以歐洲語言為基礎創造其語法, 規則而少有例外.
  • 冰島著名世界語作家Baldur Ragnarsson去世
    2018年12月25日,著名冰島作家、詩人、國際世協榮譽會員Baldur Ragnarsson
  • 為什麼最有可能通行世界的文字是漢字,而不是拉丁文的世界語
    世界語言千千萬萬,單單是中國的方言,就數不勝數,於是100多年前就有人提起這個問題,為什麼不創造一個能通行世界的語言呢,這樣各國交流就更加便利了。後來真的有人發明這種語言,還得到世界各國名流的推崇,像中國的蔡元培、魯迅、胡愈之、巴金、陳獨秀都曾支持它的推廣,這就是世界語,到現在已經有129年的歷史。
  • 中文漢字將成為這個時代的世界語
    1887年,28歲的柴門霍夫以筆名「希望醫生」(Doktoro Esperanto)在華沙出版《第一本書》,標誌著「希望語」(Esperanto)的誕生,中文也稱其為「世界語」。希望語吸收了日耳曼、拉丁、希臘、斯拉夫、希伯來等多種語言詞彙,改造出一套規範的字根,語法儘可能簡約。
  • 學習戀愛兩不誤,在一款百合戀愛遊戲裡學習「世界語」
    二次元的同好肯定早對異世界見怪不怪了,不論是動漫、輕小說,還是遊戲,主人公隨便跌個跤都能掉進異世界裡,並展開了打怪升級左擁右抱的「幸福」生活。其中有一個二次元裡的最大謎題:裡頭的人多操著一口標準而流利的日語。為什麼全世界,不,是全異世界,都在講日語?
  • 用世界語10分鐘學會西裡爾字母
    由於相互影響,它們之間開始有了微小的相似之處,比如兩者都有字母ш [ŝ],至今該字母仍然留在現代西裡爾字母中。後來,由於過於難寫,格拉哥裡字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公元993年的保加利亞國王薩穆伊爾的手書,據信是最早用西裡爾字母的文獻。1710年,當時俄國沙皇彼得大帝對西裡爾字母進行了改革,採用了新的字母樣式,便於書寫和印刷,大大促進了平民教育。
  • 明天玩什麼:北歐風格禪意旅行,戀愛文字冒險遊戲中學習世界語
    之所以說「或許」,是因為《北方之靈》在敘事上也與《風之旅人》《ABZ》相似,全程沒有對話與文字說明,僅靠玩家自身領悟。與後兩者相比,《北方之靈》的故事更加隱晦不明:你很難明確猜測出花朵、符文與圖騰的含義,正如你不知道將四處散落的法杖交還給薩滿的靈魂(這是遊戲中另一個重要的收集任務,而且有28個之多)到底有何意義。
  • 漢語能排第幾?看完就知道了!
    而隨著國家強大,世界各國開始學習漢語,甚至有些國家還將漢語作為他們的官方語言,最近一份有關於全球最容易學習的十大語言排行榜出爐了!那麼漢語能夠排在第幾名呢?看完就知道了!首先,世界上最容易學習的十大語言分別是弗裡斯蘭語、世界語、義大利語、瑞典語、葡萄牙語、挪威語、西班牙語、法語、南非語!而我國的漢語,被認為是全球最難學的語言,對此,大家是不是嚇到了呢?
  • 世界上最容易學習的語言:最快僅需4小時學會,卻沒有一個國家使用
    並且漢語的拼音有四個聲調,這也確實是文字中少有的。不過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容易學習的語言是什麼嗎?這種語言非常簡單,而且快速上手。 這種語言就是世界語,世界語被世界的語言學家公認為最容易學習的語言,這種語言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國家使用。
  • 民國初年,中國漢字差一點被廢除掉,提倡全民說拉丁字母!
    既然要「廢滅漢字」,就要找一種文字來替代漢字,1920年代趙元任提出國語羅馬字,1930年代瞿秋白提出拉丁化新文字,還有錢玄同主張的直接借用世界語,其本質都是想用字母文字來取代象形會意的方塊漢字。究竟是用什麼文字代替漢語,各家觀點不一,名家紛紛發聲。譚嗣同說盡改漢字為拼音文字,蔡元培則認為漢字既然不能不改革,盡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 漢語拼音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和英文字母那麼像?
    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的我們小時候學習漢字,最開始學的就是「a、o、e」的漢語拼音,在學習拼音後才開始學認漢字。當我們學會拼音後,即便遇上不認識的字,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也可以通過查字典自己學習。古時候的中國人,並沒有現在漢語拼音,人們學認漢字,只能跟著老師後面認讀學習。可漢字千千萬,老師能教的也很有限,當你看到不認識的字又沒有人教的時候,立馬抓瞎。
  • 【消息】遼寧舉辦「柴門霍夫年」紀念活動
    7月23日遼寧省工商聯國際經濟文化俱樂部在瀋陽舉辦「柴門霍夫年」紀念活動以紀念7月26日世界語《第一書》發表130周年和「柴門霍夫年」。活動中,國際世界語協會會員、中國翻譯家協會會員、遼寧省工商聯國際經濟文化俱樂部主席、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劉偉傑進行了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