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從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河北省出臺《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中小學生課外校外勞動時間,小學一二年級,平均每周不少於2小時;其他年級平均每周不少於3小時。
河北省人民政府召開發布會
1
具體內容
>>>>
2021年秋季學期勞動教育必修課全覆蓋,我省勞動教育制度體系初步建立。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勇在發布中談到,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2020年3月21日,文件正式以中共中央、國務院文件印發實施,確立了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基本原則、目標內容、實施路徑和保障機制,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和指導作用。
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就切實加強我省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制定貫徹落實意見。
全省教育系統高度重視,全力推動我省勞動教育落地落實。上下銜接,建立健全勞動教育體制機制,石家莊市在制定本地區政策措施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南》,全力助推勞動教育細化、實化、科學化。
今年10月份,全省14個地市全部舉辦了勞動教育工作推進會和培訓班,為系統性、全面性推進勞動教育開好局、打好樁。各大中小學校認真貫徹落實教育行政部門工作要求,切實發揮勞動教育主體作用,紛紛制定了本校實施勞動教育的具體方案,將勞動教育擺上位置、抓出成效。目前,我省勞動教育制度體系初步建立,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統籌協調、部門分工負責的勞動教育常態長效工作機制基本形成,為統籌推動全省新時代勞動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奠定了基礎。
>>>>
2021年秋季學期勞動教育必修課全覆蓋,我省已有10000餘所中小學校開設勞動教育課程
全省教育系統將推動大中小學勞動教育作為本年度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務,把貫徹落實勞動教育課程設置要求、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考慮在前、部署在先,走好勞動育人第一步。截止目前,我省已有10000餘所中小學校開設勞動教育課程。張家口中小學校勞動教育開課率達到95.7%,保定市達到98.9%。全省中小學校勞動教育開課率達70.6%,為達到2021年秋季學期勞動教育必修課全覆蓋的工作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普通高等學校、職業院校也積極落實勞動教育課程設置要求,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將勞動教育納入2021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河北工程大學印發《關於開設河北工程大學勞動課的通知》及實施細則,劃出勞動教育課程設置硬槓槓。
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堅持在突出特色、拓展載體上下功夫,持續開發生動鮮活勞動教育校本課、特色課,努力打造「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勞動教育優質課,系統性建強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石家莊各中小學探索建立「必修+滲透+校本」三級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培育「勞育金課」,共享課程資源。承德市中小學將勞動教育與非遺傳承、滿族文化傳承等結合起來,開設滿族剪紙等特色校本課;
保定易縣、滄州滄縣中小學將勞動教育課開在自家土地上,開設鵝卵石繪畫、學農勞動課。廊坊市第六中學創新探索,開發「一米菜園」項目化勞動教育課程。河北工業大學將勞動教育與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有效融合,組織開展「1+2+3」工程訓練勞動教育。河北地質大學開展「仰山慕水」新生培育計劃,開展入學勞動教育。各職業院校堅持質與量並重,依託實習實訓課,探索開發了「勞動+」系列化課程體系。目前,我省中小學特色勞動教育校本課已逾百餘種,職業院校與普通高校「勞動+專業」雙向互動、系統發展的課程體系逐步形成。
>>>>
整合資源著力拓展勞動教育實踐場所,全省中小學學生校外勞動實踐場所已建成696所。
全省教育系統將拓展豐富勞動教育場所作為保障勞動教育長效開展的基礎工程,圍繞校內校外兩大陣地,綜合採用校內資源開發、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現有實踐中心改造提升、社會場所開發、校際資源共享等多種途徑,大力拓展勞動實踐場地資源,積極探索學校共享、社會支持、家庭參與的勞動教育場地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各中小學積極整合校內綠地、操場等資源,建立學生學農實踐基地,開發學生勞動責任田。唐山市建立了市教育局專項劃撥,區教育局、學校配套支持的勞動教育基地建設資金投入機制,5年來,全市中小學勞動基地建設資金投入達3081萬元。石家莊市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建立了「學校+社會」教育模式,建設「農業+」「工業+」「科技+」「生態+」等各行業研學實踐教育基地88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11個,形成一系列集學工、學農及生活技能、傳統文化教育於一體的項目,滿足學生勞動體驗的需要。邢臺市臨城縣將勞動教育場所辦在學生家庭,與家長籤訂「親子契約」,深入推進「五個一」家校協作育人。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切實承擔統籌配置勞動教育資源的職責,充分利用各鄉鎮板慄種植基地、中華藥材示範園、手工業作坊等校外場所,擴充中小學勞動教育場所。
截止目前,全省中小學學生校外勞動實踐場所已建成696所,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幾千餘所,高校學生眾創空間150餘個,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園61所,聚焦生活實踐、學農學工、科技創新、職業發展等多個維度的大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初見規模。
>>>>
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
課程是實施勞動教育的主渠道,中央《意見》對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必修課課時有明確的規定:
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中小學生課外校外勞動時間,小學一二年級,平均每周不少於2小時;其他年級平均每周不少於3小時。
職業院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於16學時。
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勞動教育主要依託課程,其中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
大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勞動周,可在學年內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體勞動為主。高等學校也可安排勞動月,集中落實各學年勞動周要求。
>>>>
協調聯動配齊建強勞動教育師資隊伍
教師是實施學生勞動教育的指導者、引路人,更是勞動教育最生動的「活教材」。全省教育系統聚焦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力量薄弱難題,創新思路、就地取「才」,採用優秀業務教師兼任,地區勞動技術能手、優秀學生家長特聘,學校間勞動教育師資交流共享等途徑,持續補短板、強弱項,配齊建強兼職為主、專兼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張家口市明確規定每所學校至少配備一名勞動教育專任教師。石家莊市加強「學校+家庭」教育模式,持續推進「家長上講堂」、「走進父母工作間」活動,開設家長學生「勞動微課堂」,培養引導學生家長走上講堂講課、授課。
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院校,積極推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建立合作企業優秀技能人才擔任學生職業技能教師工作機制,校企協同培育匠心匠能。各高校積極推進「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探索建立勞動模範、大國工匠上講臺工作機制,持續壯大勞動教育師資隊伍。此外,各地各校持續加大勞動教育教師培訓力度,唐山市積極組織開展市、縣、校三級勞動教育理論、技能培訓和教學研討活動。定州市等將勞動教育教師培訓納入全市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計劃,石家莊市納入三支隊伍培訓內容,全面提升教師素養。我省勞動教育師資隊伍補充提質工作機制初步形成,教師隊伍不斷壯大。
後續為進一步推動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政策措施落地落實,全面加強我省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我廳及全省各地將加快建立勞動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加快推動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師資隊伍建設,持續打造新時代勞動教育河北亮點、河北品牌。
以上文章來源於石家莊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