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七歲神童古所難,賈家門戶有衣冠。十人科第排頭上,五部經書誦舌端。見榜不知名字貴,登筵未識管弦歡。從今穩上青雲去,萬裡誰能測羽翰。——李昉 《贈賈黃中》
每個人有屬於自己不一樣的煙火。有的人生下來擁有很好的教育環境,有的人有的只是很普通的資源,然而命運從來都是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上。擁有很好的教育環境,不努力,也是白費。很普通的資源造就很優秀的人才也不是沒有。很多人覺得要麼就是資源號,要麼就是資源不好,然而還有一種,我們稱呼他為「神童」。
10歲大學生,13歲博士生,為何強迫自己的父母買房?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這位神童,他10歲就已經上了大學,13歲就是一名研究生了,是不是很羨慕?然而就在他還沒成年的時候,發生了這麼件事兒,他以自己的感覺為主,以拒絕畢業答辯,強迫自己的父母在北京買房子。那時候很多人罵他不懂感恩,還強迫自己的父母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現在這個時候看來,你們應該也懂。那麼究竟具體事情是怎樣的呢?一起往下看。
16歲成為博士生,打破了全國紀錄。
這個神童,他叫張炘煬。他在當時,那就是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生生地承受了多少來自於同齡人心裡帶來的草「仇恨」。1995年出生遼寧,10歲考上大學,13歲當上研究生,16歲成為博士生,打破了全國紀錄。
在張炘煬兩歲半的時候,已經展現出「神童」的威力,能用三個月的時間就認識一千多個漢字,其父張會祥也就了解到自家的孩子確實不簡單。在張炘煬5歲的時候,張會祥就把自家孩子送去上小學,神童的威力一發不可收拾,一到六年級,用了兩年,初中三年,九年的學校生涯,張炘煬用五年就把它結束了,這速度跟坐火箭似的。
不為名利所影響,沉下心專心攻讀
10歲參加高考,並且考上了大學,超二本五十多分。10歲的大學生,我們十歲的時候還在做什麼呢?那時候,關於張炘煬的傳聞瞬間席捲了全國。而張炘煬更好的一個優點是,當全國人民都在關注他的時候,他完全沒有被影響,他沉下心來專心學習。用三年,把本科的學習內容全部攻讀完成。
「強迫」自己父母買房,父母以租代買,瞞過張炘煬
16歲成為最年輕的博士生,打破了國家一直以來的記錄。然而就在16歲的時候,張炘煬做了一個令人驚嘆的決定,他「強迫」自己的父母在北京購房,不然就不畢業。
張炘煬的父母對張炘煬可謂是又愛又恨,愛他的天資聰穎,恨他的不懂事。為了讓張炘煬能夠好好地去學習,瞞著張炘煬租了個房子,稱是買下來的。
現在已經八年的時間了,北京的房價可謂是「望塵莫及」。很多人想起這個事,不禁為張炘煬的遠見驚嘆,又為張炘煬的父母沒有聽張炘煬的話而感到可惜。
總結:
很多事情,總沒辦法去強求。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也沒辦法去勉強。順其自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