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一隻麂子落入陷阱,發出悽慘的叫聲,身體不停掙扎、發抖,它的一隻前腿被捕獸夾夾斷,只剩下皮連著……後來,獵戶將它捕獲截肢後養了起來,希望賣個好價錢。經過多次轉手,它被賣到了一家養殖場,等待食客們的詢價。幸運的是,在它被宰殺端上餐桌前,被四川涼山警方解救並放歸自然。
經歷九死一生,這隻麂子得以重返家園。但另一隻黑熊卻沒這麼幸運,它被獵戶架設的高壓電擊中死亡,後被人端上餐桌,警方發現它時只剩下熊油……
實際上,它們的遭遇,只是隱藏在深山密林中的「冰山一角」。2019年,四川涼山普格縣警方破獲系列重特大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案,100餘人涉案,網絡遍及全國多個省份,抓獲犯罪嫌疑人54名。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該案涉及野牛、小熊貓、黑熊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赤麂、果子狸等國家三有動物共計20多種類,涉及非法獵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非法狩獵罪等多個罪名。
今年,涉案37人受審,前端獵戶、中端收購商、末端食客站上被告席。近日,普格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37名刑事被告人被判十三年、十一年、五年等不同刑期並處罰金,30人被判承擔公益賠償金45萬餘元。日前,辦案民警向紅星新聞記者揭秘了這條盜獵-收購-銷售-食用野生動物的黑色產業鏈……
被夾斷前腿的麂子
一、 盜獵者
「當時想打野豬,第二天早上去看,發現打死一條黑熊,我們就把黑熊分屍了」
群山在雲霧繚繞若隱若現,山谷之中,一頭黑熊悠閒地走著,四處張望覓食,時而昂頭打量周圍。然而,它誤入一個陷進,觸碰到架設的電網,強大的電流瞬間將它擊倒……位於川滇交界的四川省寧南縣,地處橫斷山脈東北部、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境內群山起伏,大片原始森林是黑熊等眾多野生動物生存的家園,但在巨大的暴利誘惑下,仍有部分偷獵者不惜鋌而走險。
黑熊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這頭黑熊的生命定格在2018年10月的一天,蘭某某等三位村民是安裝電網陷進的人,「當時是想打野豬,第二天早上去看,發現打死一條黑熊,我們就把黑熊分屍了。」
之後,蘭某某等人將熊肉分給了村民,只留了值錢的熊油、熊膽、四隻熊掌,熊油每人分了10多斤,「熊油賣了一些,500元一斤。」2019年初,160元一斤價格出售四隻熊掌,賣了7680元,熊膽賣了4000元,三人將錢分了。
熊掌
實際上,這並非蘭某某第一次獵殺野生動物。一直到2019年6月初,四川省普格縣森林公安局(現為普格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將他在家中抓獲,他的盜獵者面目才被揭開。
面對民警抓捕時,蘭某某還發出疑問,「我到底什麼事,為什麼抓我。」時任普格縣森林公安局政委鄧明江上前提示了他一下,「你家裡是不是有電瓶、獵槍,他(蘭某某)一下子就知道了。」
在蘭某某家裡,辦案民警搜出了獵槍、子彈和專門用於捕獵的高壓電瓶、電網,還搜出許多沒來得及出售的野生動物死體,發現熊牙及兩包熊油、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腹錦雞標本。
熊油
查獲的白腹錦雞標本
說起盜獵原因,蘭某某稱,從幾年前開始,他家田地裡常有野豬出沒,毀壞了不少莊稼,自己便花8000元網購了電瓶、升壓器、電網,購買這些設備是為了打野豬,沒想到打到一隻黑熊。
在現場,他向民警承認打過獵,獵捕的野生動物賣了。「抓野豬都是在七八月,玉米和洋芋要成熟的時候,打了以後就拉到雲南巧家以每斤10元左右賣了。」他還用電網打到過兩隻麂子,以40元一斤的價格賣出。很快,蘭某某被抓的消息在村裡傳開,不少村民感到有些意外,「看起來是一個老實人。」
據蘭某某陳述,他家有2個孩子,都上了重點大學,他現在「非常後悔」,擔心自己被捕後孩子沒錢讀大學,也擔心因自己違法犯罪影響到子女的前程。
隨著蘭某某等一批獵戶落網,四川省普格縣警方辦理的「5.13」系列重特大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案逐漸告破。
「從狩獵、收購、銷售、運輸,把整個犯罪鏈條都打透了。」普格縣公安局副局長馬志林介紹,該案涉及100多人,網絡遍及雲南、貴州、廣東、福建、四川、湖南、廣西等多個省份,抓獲犯罪嫌疑人54名。
獵戶家裡查獲的捕獵工具及野生動物製品
二、命案牽出的線索
酒桌上開玩笑一槍打死同伴,幾人喝酒竟是為慶祝捕獵了三隻麂子……
這起案件的線索,其實源於普格縣公安局偵破的一起命案。
2019年3月,公安部召開會議,在全國展開依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普格警方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線索展開了廣泛深入的排查。
警方召開專題會
馬志林從事刑偵工作,在摸排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線索時,發生在普格縣的一起命案浮現在他的腦海中。「五個人在一桌喝酒,基本都酒醉了,其中的黃某用自製獵槍進行炫耀,旁邊一個人就說『你敢不敢開槍(試試)』,兩人在開玩笑過程中,黃某拿著自製槍對著那個人開了一槍,結果當場打死了對方。」
馬志林回憶,他們在偵辦過程中發現,幾人一起喝酒是為慶祝捕獵了三隻麂子,還在冰箱中發現四隻麂子死體。
案發後,黃某逃離了現場,經警方調查,黃某是四川會東縣人,他和同鄉林某來到普格縣,是為了售賣用於捕獵野生動物的電瓶,無意間闖下大禍。一周後,黃某向寧警方投案,最終黃某被判有期徒刑15年。
對這起案件,馬志林進行了分析和研判,「非法持有獵槍和高壓電瓶,應該是長期以此為業的人,他們的活動範圍在哪裡,還有沒別的同夥?」發現線索後,普格縣公安局和普格縣森林公安局開了一個研討會,安排民警趕到黃某家鄉調查。
民警了解到,黃某和林某常年在山裡非法捕獵,他們的主要手段是利用高壓電瓶捕殺各種野生動物。黃某殺人入獄後,林某並沒有收手,還在從事獵捕野生動物營生,售賣獵物給他人以此牟利。
經深入調查,一個叫艾某某的男子進入警方的視線,「他是寧南縣的人,他是這些野生動物的收購者,平時有時間的話,他也親自上山捕獵野生動物。」
艾某某被警方抓獲
當民警趕到艾某某的老家偵查時,發現他家與其他村民的家不同,四周裝有監控探頭,為避免打草驚蛇,民警沒有貿然行動。
「我們發現他家藏有不少野生動物,很多都是用鐵籠關起來的。」民警偵查得知,艾某某是一名大量收購野生動物的人,「要把這條線索繼續深挖下去,他的背後一定隱藏著更多的違法人員。」
2019年5月13日,普格縣警方上報案情之後,四川省涼山州公安局和涼山州森林公安局對這一線索高度重視,抽調州、縣骨幹民警成立5.13專案組,案件的偵查工作隨即向縱深展開。
三、交易筆記
在他家床下找到兩本厚厚的筆記本,上面記錄了2016年至2019年5月,所有交易過的野生動物,包括時間、金錢、姓名、品種都有很詳細的記錄……
艾某某收購這些野生動物之後,究竟賣給了誰?
民警偵查發現,艾某某長期遊走在雲南、四川的山區,有人獵捕到野生動物就會聯繫他,開車上門收購各種野生動物,活體囤積在家裡擇機出售。
「他收購的斑羚、果子狸、麂子、野豬等野生動物活體,賣給了一個叫劉某某的下家,死體多數賣給了一個叫王某某的人。」以艾某忠為主線展開調查,民警查清了部分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2019年5月31日,專案組的民警得知消息,艾某某將和下家劉某某交易野生動物,專案組決定,在兩人交易的時候實施抓捕,爭取人贓俱獲。
然而,劉某某卻沒有出現,鄧明江也覺得奇怪,「一般都是劉某某開車到艾某某的家實施交易,但那一天劉某某遲遲沒有來。」
那天,艾某某從家裡駕車去了雲南巧家縣,抓捕小組決定將他先行抓捕歸案。中午,民警在川滇交界的一處橋頭設卡,這裡是艾某某回家的必經之路,民警成功將其抓獲。
民警來到艾某某的家,庭院裡傳出陣陣動物的鳴叫聲,圈舍中有各種野生動物。看到這麼多動物,民警感到十分震驚,「有果子狸,刺蝟等,很多種動物,像是一個小動物園,活體野生動物有60多隻。」
艾某某家裡收購囤積的野生動物活體
在屋內,有一個容量很大的冰櫃,裡面放著一袋袋凍肉,這些都是沒出售的野生動物死體,有野豬、麂子、果子狸、紅腹錦雞等,民警對凍品進行清點,在他家院子擺了一地,令人觸目驚心。
艾某某家的冰櫃的野動物死體
艾某某家查獲的野生動物死體
在搜查中,民警有了重大發現,在他家床下找到兩本厚厚的筆記本,上面記錄了2016年至2019年5月,所有交易過的野生動物,包括時間、金錢、姓名、品種都有很詳細的記錄,這成了破獲案關鍵。
艾某某和他的帳本
比如,2019年1月4日,艾某某從獵戶蘭某某手中以7680元價格收購4隻熊掌,從馬某某手中以2000元的價格又收購了4隻熊掌,收購的這8隻熊掌又賣給了劉某某。
艾某某隻有小學文化,他稱知道收購野生動物違法。經警方查明,2016年以來,艾某某從24名獵戶手中,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斑羚50隻,果子狸306隻,麂子64隻,野豬28隻,豪豬14隻。
果子狸是獵戶用夾子夾住的, 艾某某收購後先養起來,等傷了好了以後,再統一賣給劉某某。他從獵戶手中收購一隻的價格在200元左右,但賣給下家一隻一兩千元,堪稱暴利。
民警根據艾某某的筆記核實,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28日,他一共賣給劉某某果子狸212隻,麂子12隻,野豬11隻,斑羚42隻,豪豬3隻,其中部分交易未記錄在筆記本上。
「這是一起重特大涉嫌非法捕獵、收購、運輸、出售國家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民警介紹,繳獲的筆記本,記錄著眾多野生動物的來源去向,成為艾某某涉嫌犯罪的重要證據,也給專案組提供了偵查方向。
四、「大魚」
劉某某才是犯罪鏈條上的「大魚」,他長期以養殖戶名義非法收購野生動物,他還狡辯說他的動物全部是養的……
據警方介紹,劉某某才是犯罪鏈條上的「大魚」,他長期以養殖戶名義非法收購野生動物。在艾某某落網的當天,抓捕劉某某的行動在雲南省會澤縣展開。
他的養殖場遠離村莊住戶,坐落在一處偏僻的山坡上,平時大門緊鎖,陌生人根本無法進入,在當地也顯得頗為神秘。辦案民警蘇淵銘還記得,這個養殖場靠著山體,像砌樓梯一樣建起來的,有五層之多。
當時,劉某某不在養殖場,民警讓飼養員打開大門,對養殖場檢查發現,裡面隔成了小間,動物們見到陌生人,在屋子裡面亂竄,裡面有斑羚、麂子,還有大大小小的果子狸,有的果子狸剛出生。
劉某某養殖場內的野生動物
劉某某養殖場內的野生動物
「果子狸發出呲呲的叫聲,看到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就這樣被關在籠子裡面,挺心痛的。」民警介紹,劉某某一直是打著養殖場的名義,幹非法收購野生動物的勾當。
「劉某某辦的許可證是飼養三有動物,只有赤麂和果子狸這兩種。」鄧明江說,即便是馴養三有保護動物,也要有合法來源證明,若來源不合法,同樣違法。
在養殖場內,有一隻靠三條腿奔跑的麂子,給民警蘇淵銘留下了很深印象。「劉某某狡辯說,他的動物全部是養的,我說誰養的動物會把腳給夾了,據我們了解,這隻麂子是獵戶獵捕的,夾子把它的一隻前腿夾斷了。」
民警發現,養殖場內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羚,這種野生動物顯然不在準許的馴養之列,「經我們調查,斑羚是被非法獵捕後,劉某某收購回去的,但他堅決否認,稱是從外地引種得來的。」
鄧明江介紹,劉某某提供的一個引種證明在貴州黃平,專案組派出民警到黃平調查,核實下來該證明是假的,對方稱從未出具過引種證明,更不認識劉某某。還有一個證明來自湖南,民警到當地核實,發現也是假的。
民警對劉某某的家進行搜查,結果證實他從事的不是所謂馴養三有動物那麼簡單,在他家搜出了電瓶、電網,以及活的刺蝟、野雞等。在他家冰櫃中,還發現了野生動物死體,有斑羚、麂子、熊肉等。
然而,在對劉某某實施抓捕時,民警遇到了不小麻煩,馬志林回憶,「他(劉某某)當時威脅我說,你信不信我可以跑掉,他的親戚還拿起棍棒、刀子、斧頭來圍攻我們。」在現場,馬志林等人當場宣講了法律,在得到雲南當地警方及時增援後,犯罪嫌疑人劉某某終於被民警帶回普格縣,展開進一步調查。
在劉某某的微信群裡,充斥著買賣野生動物的內容。民警發現,他發布了許多捕殺野生動物的圖片和視頻,還有交易轉帳等證據。為方便交易,劉某某每趟支付600元為報酬,僱傭一名司機專門駕車運送野生動物。
劉某某發的一段小視頻稱,「活的穿山甲,有貨。」另一段視頻稱,「誰要穿山甲的,趕緊了,只有兩隻了。」還有一段售賣熊掌的視頻,「熊掌兩對。」
穿山甲
「他的手機上還有什麼殺熊的視頻,在養殖場裡面殺熊,他是在獵戶的手上收購的非法獵捕的野生動物,國家一級、二級、三級野生保護動物都有。」民警安體說。
專案組通過對劉某某、艾某某涉案證據的梳理,警方掌握了大量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犯罪嫌疑人信息,抓捕行動隨即展開。
民警先後抓獲了犯罪嫌疑人54人,扣押斑羚、白腹錦雞、巖角雞、果子狸、赤麂等各類野生動物活體207隻,各類野生動物死體25隻,各類野生動物製品117件,繳獲大量高壓電瓶、槍枝彈藥、炸藥、夾子等。
查獲的野生動物死體
2019年6月一天,在普格縣的一處山坡上,民警舉行了一場野生動物放歸行動,這些野生動物經歷了九死一生後,終於回歸森林,重返家園。
放歸野生動物
五、食客
瀕危動物被當珍饈端上餐桌,一些人認為吃了有地位有面子
證據表明,劉某某長期大量收購野生保護動物,用於轉手倒賣牟取暴利。民警調查發現,劉某某在收購野生動物後,轉手賣給一些餐飲店或消費者,被當成「珍饈」被端上餐桌。
一段劉某某與客戶語音聊天顯示,他稱自己賣的東西保證是純野的,是山上跑的。然後,客戶回覆說,「你要賣給我的,一定要是野的喲,家養的不要。」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正是野生動物消費市場刺激了野生動物的源頭犯罪。在這條黑色利益鏈上,一只野生動物從獵戶手中賣出,經幾個環節轉手,端上餐桌的價格可翻幾倍,甚至數十倍。
為徹底打掉這個犯罪鏈條,警方對銷售終端進行了深挖。民警蘇淵銘負責調查末端購買者,一些購買野生動物的食客「浮現」出來,「有的人以為自己有錢,就買點野味來吃,我又不去打,可能不是個啥事兒。」
雖然公眾保護野生動物意識日益增強,但仍有一部分人存畸形消費心理,認為消費野生動物「有面子、有地位、能滋補」。食客們交代,沒有吃過這些野生動物,就想嘗一下什麼味道,都有一種好奇心。
斑羚又名青羊,當地人又稱「巖羊」、「野羊」。一名劉姓食客交代,2018年,他在劉某某出購買一隻活體斑羚,怕被別人看見不好,於是將其拉到山上宰殺,把肉拿到餐館加工,用於請客。
解某某在劉某某處購買過穿山甲和斑羚食用。「以為他(劉某某)有手續,是合法的,他稱特種行業不僅可以養,還可以收購。」解某某交代,購買野生動物宰殺後,在家中和親戚朋友一起吃了。
這起案件中,警方還查獲了高鼻羚羊角、犀牛角、巨地穿山甲、大象皮張、麝香、斑羚角等大量納入野生動物國際貿易公約的極危動物製品和國家保護動物製品。
在普格縣森林公安局一處庫房中,民警拿起兩隻羊角對紅星新聞記者說,「這可不是普通羊角,經專業機構鑑定,這是高鼻羚羊的角,全球的數量極少。」
民警展示查獲的高鼻羚羊角
資料顯示,高鼻羚羊屬於牛科,僅雄性具角。由於羚羊角是為名貴藥材,長期遭到大量捕殺,中國的野生種群已經滅絕,原分布於俄羅斯南部、蒙古及中國新疆北部,現僅見於俄羅斯。
在庫房中,還有白腹錦雞的標本,其尾部的毛很長、很漂亮。隨後,民警蘇淵銘拿起一把獵槍,說對這支槍的主人印象很深,「據他交代,用這支槍打掉了十幾隻白腹錦雞。」
六、審判
獵戶、收購商、食客都成被告人,37人獲十三年、十一年、五年等不同刑期並處罰金……
2020年6月16日,普格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劉某某、艾某某等37人受審,前端的獵戶、中端的收購商、末端的食客都站上了被告席。
在一整天的庭審現場,當地檢察幹警、法院幹警、公安和森林公安幹警以及群眾共100餘人全程現場旁聽庭審,同時邀請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旁聽庭審,對檢察官出庭活動進行監督。
庭審現場
近日,涼山州人民檢察院發布消息稱,普格縣檢察院刑事檢察與公益訴訟檢察雙措並舉、雙管齊下,依法對「5.13」系列重特大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案提起公訴,並提起普格縣首例保護野生動物類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據悉,該案涉及有野牛、小熊貓、黑熊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赤麂、果子狸等國家三有動物共計20多種類, 涉及非法獵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非法狩獵罪等多個罪名。
經過法院審理,近日一審宣判,37名刑事被告人獲十三年、十一年、五年等不同刑期並處罰金,30名刑附民被告人被判承擔公益賠償金458577元,並在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在辦案民警看來,這起案件與眾不同的一點就是,連末端購買野生動物食用的人也一起打擊了,真正形成了教育一批、處理一批和震懾一批。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再次成為社會共識。今年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決定明確規定,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
民警表示,野生動物資源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保護我們自己。面對「野味」要堅定說不,與動物和諧共處,這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大自然告訴我們的標準答案。
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攝影報導(部分圖片警方提供)
編輯 包程立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