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婺源縣搶抓機遇、積極創新,堅持體育事業與體育產業協調發展,不斷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積極承辦各類體育賽事活動,大力實施「體育+旅遊」戰略,逐步探索出了一條「以體育賽事為依託,帶動體育休閒健身遊,體育與旅遊相互促進」的體育產業發展之路。先後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婺源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江西省體育產業示範基地」「珍珠山國家運動休閒特色小鎮」「2020中國十佳體育旅遊目的地」「全國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活動先進單位」「全國老年人健身活動示範基地」「中國門球之鄉」「江西省全民健身示範縣」「江西省縣市區體育彩票突出貢獻獎、銷量進步獎和市場份額獎」等榮譽稱號。婺源國際馬拉松賽連續舉辦四屆,分別榮獲國家田協『銅牌賽事」「 銀牌賽事」「 金牌賽事」榮譽稱號。2019第四屆婺源國際馬拉松賽躋身全國3000多場馬拉松賽事排名第47位,位居全國縣級馬拉松賽第一名。
強化政策扶持,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2020年5月,婺源縣聘請省內專家制定《婺源縣2020—2030年體育產業發展規劃》,目前規劃前期籌劃工作已完成。出臺了《婺源縣體育旅遊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5年)》《婺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成立了婺源縣體育旅遊產業促進辦公室和婺源縣體育產業基地專門管理機構,建立了體育旅遊產業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全面清理不利於體育產業發展的有關規定,簡化相關行政審批事項,全面優化體育產業發展環境。
強化產業布局,體育基地建設不斷加快。回歸體育產業本質,以特色運動項目產業支撐體育產業整體發展。培育山地戶外運動項目產業。婺源縣山地資源豐富、地形地貌獨特,通過挖掘古道沿途的人文、歷史和旅遊價值,修復古橋梁、古亭、古驛道等基礎設施,將婺源各鄉鎮的景區景點、秀美鄉村串珠成鏈。目前已挖掘整理古道36條,將其打造成為徒步、登山、騎行、攀巖等系列戶外運動產品,形成一批精品戶外休閒運動線路,被評為「中國十大古道」「最美森林古道」。發展自行車運動產業。科學規劃建設自行車道網絡,覆蓋全縣的自行車騎行線路,分批推進建設,逐步形成騎行網絡。目前已建成120公裡錦繡畫廊自行車道和4條共71.45公裡的自行車健身道。拓展戶外運動運動產品。依託石門山峽谷、篁嶺、夢裡老家、五龍源等景區及部分古宅民宿開展各類健身、體驗型拓展活動,開發古道徒步、登山、垂釣、溯溪、騎行、露營、秘洞探險等戶外運動產品。
強化精品建設,體育賽事品牌不斷唱響。體育賽事居於體育產業核心地位,能提升城市綜合影響力,具有無限發展潛力,有利於擴大婺源縣區域影響力。近年來,婺源縣在舉辦各級、各類體育賽事中做了多方位嘗試,先後成功承辦了四屆全國金秋紅葉古驛道徒步大賽、七屆全國氣排球邀請賽、四屆婺源國際馬拉松賽、三屆全國柔力球大賽、兩屆環秀水湖國際越野賽、三屆全國摩旅機車體育嘉年華等一系列國內外大型體育品牌賽事,將建設體育強縣與舉辦各層次、類型的體育賽事關聯在一起,體現 「賽事核心」原則。力爭初步建成賽事結構合理、經濟帶動性強、社會效益突出、能夠支撐體育強縣建設目標的體育賽事名城。
強化亮點打造,特色小鎮建設不斷加速。珍珠山鄉自2017年8月獲評「全國首批運動休閒特色小鎮」以來,整合資金1800餘萬元對小鎮進行了體育元素全面提升。山地自行車賽道(含茶園趣味賽道)、入場小鎮LOGO、自行車小品、生態停車場、自行車文化牆、自行車出發門等節點打造,體育小鎮氛圍愈加濃厚。黃砂全民健身館、珍珠山至浪山、珍珠山至目魚出、珍珠山至黃砂3條古道越野徒步賽道,進一步豐富體育小鎮運動休閒元素。通過體育拓展活動:千人村宴、殺豬祭祀、搬罾捕魚、橘子採摘、菊花採制、吳源醬果節等系列活動,引領百姓吃上了「體育飯」。體育旅遊產業的發展,成為了鄉村振興的「助推器」,帶動農家樂每戶年均經營淨收入達5萬餘元,帶動貧困戶就業3000餘人,人均增收5000餘元。
強化規範管理,體育彩票銷售市場健康發展。近年來,婺源縣創新工作思路,著力推進體育彩票品牌建設和管理銷售隊伍建設,體育彩票市場發展迅速,體彩銷售量逐年遞增。截止2019年底,全縣電腦體育彩票發行網點發展到30個,直接從事體彩業人員達60餘人,僅2019年發行體育彩票2.4億元,籌集體彩公益金近600萬元。體育彩票公益金全部用於資助體育賽事活動、全民健身和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為我縣體育事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