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東事業單位3月22日統考筆試時間將延後舉行,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了2020山東事業單位面試熱點:又見搶購,為什麼盲從一再戰勝常識?
公共基礎知識 | 面試 | 時事政治
【熱點梗概】
一夜之間,雙黃連斷貨。原因很簡單:雙黃連只是中藥,清熱解毒,藥性偏寒,不適合一般人,吃完容易拉肚子,現在只是藥理學實驗有抑制作用,臨床到底怎麼樣沒有做評價,現在普遍用它來預防治療為時過早,沒有充分證據,且不主張沒有病的人吃藥,不主張吃中藥預防。
搶購潮之後是尷尬。上海藥物所相關負責人回應媒體採訪時表示,雙黃連的抑制作用只是初步發現,至於對病人如何有效,還要做大量實驗。同時強調,抑制病毒的說法不能太拔高,科學的事情不想說得太過。這位負責人的謹慎是在情理之中的,因為之前世衛組織多位專家都曾明確表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專門預防和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
但這種事後的謹慎難免引起非議。作為科研機構,嚴謹求實應該貫穿始終,在抗疫牽動全民神經的當下,既然明知自己的「成果」尚不成熟還需要驗證,為什麼要急吼吼地向社會發布呢?
對科研機構來說,雙黃連遭搶購是一個教訓,而其中的尷尬滋味,則更值得公眾細品。國人對搶購潮可謂司空見慣。2003年SARS爆發,不少人先搶購板藍根後搶購碘鹽,2011年福島核電站洩漏,又上演一輪搶購食鹽大戰……今年的搶購風儼然變本加厲,「初一搶口罩,初二搶米,初三搶酒精,初四搶護目鏡,初五搶紫外線燈,初六搶手套,現在初七了,深夜搶雙黃連。
搶購併囤積物資,在全球經濟普遍為產能過剩擔憂的今天,原本是個笑話;是藥三分毒,不對症的藥喝下去有害無益,這也應該是常識。然而為什麼盲從一再戰勝常識,理性總是輸給狂熱?
常識匱乏,理性稀缺,小到個體大到社會,註定要吃大虧。社會公眾應多一些科學素養,理智判斷,理性消費。在公眾中間培育理性、注入常識,不僅是當前抗疫急需,也是此後的工作和生活的必須。尊重常識、培育理性,任重而道遠,政府、媒體、科研機構,乃至公民個人,都要為之而努力。
【題目】
對於材料中所述的現象,你怎麼看?
【答題要點】
1.表明觀點
自武漢封城以來,疫情發展萬眾矚目。與日俱增的患病人數,緊缺的口罩,緊急封路的舉措……無疑都加深了人們心裡的焦慮。人心惶惶之時突然傳出了特效抑制藥,還是國家權威機構專家言論,自然就像救命稻草般被人們牢牢抓住。面對疫情,大家急迫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要擦亮眼睛,提高辨識能力。尊重常識、培育理性,不給防疫工作添亂,才能有效地防控疫情!
2.消極影響
(1)出現不良反應,影響身體健康。雙黃連只是中藥,清熱解毒,藥性偏寒,不適合一般人,吃完容易拉肚子。而且目前為止,還沒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效藥,現在只是藥理學實驗有抑制作用,臨床到底怎麼樣沒有做評價,現在普遍用它來預防治療為時過早,沒有充分證據,盲目使用可能適得其反,造成自身的損害;
(2)造成全民恐慌,影響疫情防控。消息一出,人們由之前的蹲點買口罩變為哄搶雙黃連,恐慌蔓延,很多之前沒出門的市民也走向街頭,走向藥店。據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能存活五天,而人群的接觸也大大加大了病毒的傳播率,這也給疫情防控帶來新的難度,無疑拖慢了整個疫情恢復的時間;
(3)導致藥品稀缺,不利患者治療。雙黃連口服液主要成分是金銀花、黃芩、連翹,可用於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症見發熱、咳嗽、咽痛。冬春交替之際本來就是感冒、流感的高發期,雙黃連口服液也是普遍使用的藥物,瘋搶可能影響真正感冒病症者的治療;
(4)造成資源浪費,影響藥市穩定。大家的瘋搶導致線上線下貨源奇缺,這無疑加大了相關藥廠的生產壓力,嚴重影響來藥品市場的供需平衡。再者,人們屯了一堆自己用不上或者用不完的藥品,隨著藥品的保質期的臨近,將會導致新一輪藥品資源浪費。
3.產生原因
(1)公眾常識缺乏,理性缺失。隨著時間的推移,公眾的恐慌被疫情逐漸放大。任何關於疫情的有效信息都會被人捕捉,並且迅速擴散。雙黃連口服液的治病療效雖然未經臨床證實,但公眾毅然出手,無非是尋一個心理安慰,這也是常識缺乏,理性缺失的表現;
(2)上海藥物所盲目發布未經證實的消息,低估了公眾反響。作為一個科研機構,嚴謹求實應該是其貫穿始終的標準,選擇當下發布初步的科研進度,也許初心是想給社會帶來好消息,帶來希望,減少公眾恐慌情緒,但是低估了公眾的反響,非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進一步加深了群眾的恐慌,給疫情防控增加了難度;
(3)媒體缺乏核實,盲目跟風報導。雙黃連遭搶購是一個教訓,上海藥物所的消息如果沒有經過媒體的廣泛轉載報導,可能也不會激起這麼大的水花。但是如果媒體在報導前多些理性,對消息加以核實,及時客觀地引導大眾,也不會出現哄搶的事件;
(4)政府對科學常識宣傳、普及不夠。一個人的常識缺乏是個人問題,但是一群人常識缺乏就是社會問題。哄搶不是個案,搶板藍根、搶鹽、搶口罩的背後反映的是國民理性缺失的問題。時間流逝,但哄搶依舊,這個理性缺失也與平日裡政府缺乏科學常識普及相關。
4.解決措施
(1)公眾應加強科學常識學習力度,努力培養理性思維。搶購的市民實則是理性思考能力的欠缺,這種理性的思維源於知識儲備,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就很容易被誤導。因此,公眾應該加強科學常識學習,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遇到新的問題能夠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能夠有一定辨別真偽的能力。越是疫情嚴重的時候,我們越要學會理性思考,不盲目跟風;
(2)完善科研機構日常管理,加大違規處罰力度。科研機構應該加強日常管理,秉持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不隨意散播消息,未經證實的言論更不能盲目宣傳,對於關鍵時期的信息披露更應該層層把關,慎之又慎。相關職能部門也應加強對科研機構的監管力度,創新監管方式,加大違法違規處罰力度,保障監管的有效性,對於不實言論造成社會恐慌的行為,及時處罰;
(3)新聞媒體堅守客觀底線,確保信息真實可信。在網際網路資訊時代,及時迅速成為了新聞的新要求,但是無論何時,媒體也應該堅守新聞的生命,保證新聞的真實和客觀。媒體應建立完善的信息核實機制,及時有效地核實信息,並且堅守新聞的使命,承擔社會責任,不傳謠,不信謠,對於可能引起社會恐慌的新聞客觀報導、及時引導;
(4)政府加強醫學常識宣傳力度,引導群眾理性思考。通過政府「兩微一博」等官方平臺以及媒體的廣泛宣傳,通過醫學大講堂、情景劇模擬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向人們傳達醫學常識,提醒人們理性思考的重要性。也可以學校、企業、社區、農村為單位開展有針對性的定點常態化宣傳,讓理性思考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