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可以說是話題度相當高的一部劇,恰逢暑期,很多觀眾都在追這部劇,在近期熱播的幾部劇當中,只有《三十而已》是最貼近生活的劇,而這種類型的劇往往能夠打動觀眾,產生強烈共鳴,所以《三十而已》能夠大火也就不意外了。
隨著劇集不斷更新,《三十而已》也進入了收官階段,目前這部劇已經到了超前點播的階段了,相信很多觀眾都急切想知道每個角色的結局,忍不住付費解鎖一直追到最後一集。
在結局劇情當中,許幻山因為藍色煙花發生爆炸而鋃鐺入獄,林有有再也等不到許幻山,在未受到懲罰的情況下得以「全身而退」,最後還是顧佳把林有有送到機場,返回北京。而最終的爛攤子需要顧佳來收拾,為許子言辦退學、給王太太做蛋糕道別、賣掉車房籌集賠償款,看到顧佳的結局,不少人為她心疼,明明什麼錯事都讓別人做了,最終承受一切的卻是顧佳,許幻山入獄,可以啥也不管了。
與顧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林有有,看到顧佳所受的苦,觀眾們愈發痛恨林有有這個角色,覺得林有有應該可以被安排一個糟糕的結局,壞人是要付出代價的。
最近幾天,網絡上關於《三十而已》大結局的議論不絕於耳,很多網友都認為結局安排不妥,覺得這是一部低開高走的劇,《三十而已》的大結局導致這部劇評分降低到8分以下。
那麼,《三十而已》的大結局安排是否合適呢?最近,該劇的編劇親自下場回應了這部劇的大結局,編劇張英姬表示,林有有並非未受懲罰全身而退,而是喪失了所有尊嚴離開的,心靈上,林有有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段經歷會讓她一輩子都難以啟齒。
至於顧佳最後忙東忙西,編劇認為顧佳收拾爛攤子也是應該的,畢竟顧佳也是企業的負責人之一。
儘管編劇的解釋足夠合情合理,劇情安排符合現實生活中,但是依然有不少觀眾不理解「那有啥用?顧佳失去了一個家」,顧佳賣房還債,小三結局卻是好的,林有有為啥全身而退?林有有根本不會受到任何懲罰,她去了另一個城市,沒人知道她的過往。
總之,很多觀眾邁不過去這個坎兒,認為好人應該有好結局,而壞人就應該受到懲罰。
實際上,《三十而已》的結局之所以不討喜,是因為它沒有遵從「爽劇」的一貫路線,好人和壞人的結局和觀眾心中想像的有偏差,其實這也是《三十而已》最大的優點,成業現實敗也現實,因為劇情真實代入感強才火的,最終卻因為結局太過「真實」而讓觀眾不舒服了。
《三十而已》不是爽劇,而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