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挑戰疑似採挖珍稀植物引爭議,專家呼籲植物保護名錄儘快更新

2020-12-23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9月21日,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節目錄製過程中隨意採摘疑似珍稀瀕危植物水母雪兔子引發爭議。事後,節目嘉賓發文道歉稱該「雪蓮花」為道具。節目組發布致歉聲明,稱沒有實際發生採摘珍稀植物的行為。

植物學專家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從節目中植物的形態及其出現的生境來看,嘉賓手中並非道具,而是活植物,有可能是採摘後放在既定位置擺拍的。中國綠髮會認為,無論節目組使用的是否為道具,公然宣傳隨意採挖珍稀瀕危植物影響都極其惡劣。專家建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儘快更新,有關部門應加強宣傳植物保護。

極限挑戰節目視頻中,嘉賓展示採集的「雪蓮花」。來源:視頻截圖

生長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的「水母雪兔子」。來源:《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專家質疑節目中珍稀植物為採摘後擺拍

9月20日,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節目中出現在青藏高原尋找「雪蓮花」的情節。節目播出視頻顯示,三位男嘉賓經歷長途跋涉抵達海拔4860米的高山,在石縫中找到並拔出了幾株植物,稱採到了珍貴的「雪蓮花」。有網友提出,嘉賓採摘的疑似珍稀瀕危植物水母雪兔子,引發爭議。

極限挑戰節目視頻中,嘉賓採摘地上的「雪蓮花」。來源:視頻截圖

多位植物學專家和學者指出,視頻中並非真正的「雪蓮」,而是雪蓮的一個同屬近親——水母雪兔子,為菊科風毛菊屬雪兔子亞屬的一種。長期研究高山植物的雲南師範大學教師彭德力博士向記者介紹,水母雪兔子通常生長於青藏高原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區,其生境極為特殊和極端,一般長在碎石灘上。

其表示,從形態來看,涉事節目中嘉賓手中的植物,應該是活植物。但嘉賓發現水母雪兔子的地方,顯然不是水母雪兔子本來的生境,「水母雪兔子的生境土壤非常少,表面都是碎石,長在碎石縫裡,其生境也不會有成片的植物生長。應該是節目組購買或者採摘後擺在那裡,讓嘉賓去找的。」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顧有容也指出,節目中嘉賓採集的很顯然是活植物。「我想無論什麼道具師也沒有水平把每一株道具做得形態各異,而且根莖葉花之類的細節都還在上面,較大的可能是節目組以及當地協助他們拍攝的人先去山坡踩了點,帶著他們去擺拍這個尋找的過程。」

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節目組發布的致歉聲明。來源:東方衛視極限挑戰官方微博

水母雪兔子擬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此次事件之所以引發廣泛爭議,彭德力指出,是因為在過度的人為採集、本身繁殖缺陷和氣候環境變化的影響下,水母雪兔子及其近親綿頭雪兔子等植物已經越來越瀕危。

「由於被傳具有藥用價值,水母雪兔子和綿頭雪兔子在藏區被採摘得非常多。當地藏民採摘後用來製藥或者賣給商店、遊客,能獲得一定的收入。現在有些集群的山頭都被採光了。」

彭德力表示,導致水母雪兔子成為瀕危植物的另一個原因,是水母雪兔子屬於多年生一次開花的植物。「它需要積累很多年的營養物質,才能夠開花結果。結果之後,植株就會死亡,不會像其他植物一樣下一年再開。如果在開花的時候採摘,植株就會失去繁殖後代的機會。而高海拔地區本身昆蟲少,傳粉困難,新的幼苗會因此越來越少,時間一長,這一物種就會慢慢減少乃至滅絕。」

此外,由於水母雪兔子通常生長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線下,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環境下,適應低溫環境的物種只能往更高海拔地區生長。一旦長到山尖,無法再找到更高海拔的適宜的生存環境,這一物種的分布範圍便會逐漸縮小。

在今年7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水母雪兔子和同屬菊科的雪蓮、阿爾泰雪蓮花、博洛塔絹蒿新增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根據我國2017年修訂的《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相關規定,未取得採集證或者未按照採集證的規定採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由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門沒收所採集的野生植物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罰款。

但截至目前,這一名錄尚未正式發布。

公眾對植物保護意識亟待加強

在此前該《名錄》徵求意見時,彭德力也建議,雪蓮亞屬和雪兔子亞屬都應列入保護名錄。「否則,綿頭雪兔子採完了,人們便會去採摘類似的水母雪兔子,久而久之,其他的雪兔子都將成為替代品而走向瀕危。」

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向記者表示,此次節目中出現疑似採摘水母雪兔子的畫面,事實上也暴露出我國野生植物保護工作的不足、公眾保護意識亟待加強。

其指出,今年7月徵求意見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是自1999年發布以來,首次進行調整更新。但這相對於植物物種滅絕的速度來說,是絕對滯後的。「目前大量物種都在迅速走向滅絕,物種滅絕的速度是以天計算的。有研究報告顯示,10年就會有100萬個物種瀕臨滅絕。我們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也應該儘快調整,隨時更新。」

周晉峰表示,包括政府部門、社會組織以及媒介機構在內,都應該加大宣傳植物保護以及生態文明的力度。同時,充分動員和支持社會組織、科學組織發揮作用,通過科普、比賽等活動,充分推動生態文明和生物多樣性宣傳。

針對此次事件,中國綠髮會認為,無論節目組使用的是否為道具,公然宣傳隨意採挖珍稀瀕危植物,都是一件影響極其惡劣的事情,建議節目組應該立即刪除本環節視頻存檔,明確保護野生植物的必要性。

彭德力也認為,節目做了一個錯誤的示範,他們可以通過引導來做出正向宣傳。「比如換個方式,嘉賓可以去到高海拔地區,但是不要去採摘植物,可以通過對植物的拍攝展示其生長的不易,向公眾宣傳不要隨意破壞大自然。」

新京報記者 吳嬌穎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最新一期《極限挑戰寶藏行》,嘉賓疑似採摘瀕危植物引熱議
    最新一期《極限挑戰寶藏行》,嘉賓疑似採摘瀕危植物引熱議最新一期《極限挑戰寶藏行》,嘉賓疑似採摘瀕危植物引熱議,9月21日,劉宇寧發文道歉稱:系道具,節目組也發布了致歉聲明,大家覺得真的是使用的道具嗎?傲慢與偏見,所謂傲慢,即「知識」的傲慢。
  • 《最強大腦》水哥被扒私養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專家否定人工繁育:是...
    經過多方面的闢謠道歉,想必網友對《極限挑戰》節目嘉賓採摘國家瀕危植物水母雪兔子一事也有了大致了解。起因是《極限挑戰》節目組為劉宇寧、嶽雲鵬安排了一個「採摘雪蓮」的環節,目的是為了營造嘉賓們歷經磨難終獲至寶的「不易」,以此來為節目貼金。沒成想節目播出後有科普博主發現,嘉賓們採摘的雪蓮是國家瀕危物種水母雪兔子。
  • 高原植物:耐得了高寒,扛不住採挖
    一男子近日因手撕疑似高山珍稀植物「塔黃」且上傳視頻在網絡中炫耀,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相關部門調查後確認,涉事男子破壞的塔黃目前不屬於國家保護植物,其行為未構成違法,但已向其普及了保護野生動植物的知識,並進行了口頭教育。  高原上自然環境惡劣,能夠生長存活的植物很少。然而,即便一些植物經受住了自然條件的考驗,也未必能扛住人類的採挖。
  • 官方回應《極限挑戰》嘉賓採摘西藏珍稀植物:已介入調查
    據中新網9月23日消息,記者9月23日從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作為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監督管理部門,該局關注到近日發生的「綜藝嘉賓採摘西藏珍稀植物」相關情況,並已介入調查。在近日於中國某地方衛視節目播出的一檔名為《極限挑戰寶藏行》綜藝節目中,節目組設置了參與嘉賓在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採摘雪蓮(有觀點認為其實為水母雪兔子)的遊戲環節,引發輿論批評,相關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嘉賓之一的劉宇寧發微博致歉。微博稱:「到達目標山地後,道具雪蓮已經擺放好」,「本意是通過我們歷經磨難終獲至寶的過程宣傳西藏。
  • 貢嘎山珍稀瀕危石松類和蕨類植物
    由於桫欏樹形優美,具有觀賞價值,市面上存在大量採挖,加上棲息地的破壞和地質氣候的改變,桫欏野外種群數量一直在減少,桫欏已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區周邊存在大片生長良好的桫欏林,為我國桫欏分布的最西北邊界。 桫欏Alsophila spinulosa▽桫欏孢子囊群▽
  • 劉宇寧因錄製節目採摘珍稀植物惹爭議,節目組:道具而已觀眾戲太多...
    近日隨著《極限挑戰》第六季的結束,我們也迎來了《極限挑戰寶藏行》三區三州公益季,嘉賓團成員依舊是王迅、雷佳音、嶽雲鵬、賈乃亮、郭京飛、鄧倫這六位,本以為節目組推出寶藏行這種新概念式戶外綜藝,會拯救之前崩掉的口碑,但是沒成想在第八期的時候,卻因為劉宇寧採摘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母雪兔子一事,讓這檔綜藝再一次惹來諸多的爭議!
  • 極限挑戰嘉賓摘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招罵聲一片 粉絲在評論區控評:好棒
    極限挑戰嘉賓摘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招罵聲一片 粉絲在評論區控評:好棒時間:2020-09-21 13: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極限挑戰嘉賓摘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招罵聲一片 粉絲在評論區控評:好棒 黃渤、黃磊、孫紅雷等人參加的《極限挑戰》深受觀眾喜愛,而隨著這些嘉賓接連離開
  • 《極限挑戰》終於回應了採摘國家保護植物的問題?
    《極限挑戰寶藏行》是東方衛視在《極限挑戰》節目基礎上推出的新概念公益性戶外綜藝節目,嘉賓將在20天內橫穿西環路,大部分位於青藏高原區域,因此對體能有嚴格要求。節目原本希望通過嘉賓s極限挑戰傳遞環保理念,展現西部自然風光和文化特色,展示國家扶貧成果,但在播出的最新一期節目中,飛天嘉賓劉宇寧的行為引起軒然大波。專家指出,國家二級保護嘉賓節目水母其實叫「雪蓮花」!熱發酵後,劉宇寧致歉,稱節目採摘的植物其實是準備好很久以前的道具。
  • 南嶺珍稀植物——苞舌蘭
    今天介紹一種叫「苞舌蘭」的南嶺珍稀植物,它主要產於乳陽五指山、龍潭角分水坳、大東山管理處至茅坪、
  • 國產節目又引爭議,疑似破壞保護植物:無知,有多可怕?
    近日,《極限挑戰寶藏行》又引起了爭議。在節目最新播出的一期中,嘉賓在到達目標山地時,採摘了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母雪兔子。針對網絡上的質疑,嘉賓表示這是節目組安排好的道具,並不是真的。明確是不能私自採摘的珍稀植物,為何要在節目中沒有明確標識是道具,誤導觀眾,還專門放出這一段作為宣傳呢?其實很可能的就是,節目中人員也壓根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此前也曾有過類似的事例,韓國某綜藝在泰國誤捕食了當地的保護動物,讓嘉賓面臨牢獄之災。
  •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2020-08-31 華南植物園 【字體:   該書是首部系統總結全球和中國植物回歸研究進展的著作,由國內開展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和回歸的主要單位和專家參與編寫。該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中國的植被和植物多樣性、中國的珍稀瀕危植物、中國的植物就地和遷地保護、中國的植物野外回歸概況。
  • 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瀕危珍稀植物:水松
    >珍稀植物:水松花木君迄今為止,在中國就發現有100多種古老孑遺植物,其中我國特有的孑遺植物包括銀杏、水松、珙桐、水杉、銀杉、紅豆杉、臺灣杉等等,對地質學、生物學等都有著極高的科研價值,因而受到國家重點保護。
  • 國家首批八個一級瀕危珍稀植物之一:禿杉
    國家首批八個一級瀕危珍稀植物之一:禿杉花木君1984年7月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公布了珍稀瀕危植物名錄,共列出瀕危、漸危、稀有植物354種,並分別規定了每種植物的保護級別。臺灣杉現今雖然還有爭議,但是已經將禿杉從臺灣杉獨立出來分別命名,這就是禿杉的學名為T. flousiana Gaussen(Flousiana:禿杉屬),而臺灣杉學名為T. cryptomerioides Hayata。
  • 瀕危蕨類|對治療老年痴呆有特效的珍稀植物——蛇足石杉
    瀕危蕨類|對治療老年痴呆有特效的珍稀植物——蛇足石杉文:花木君蕨類植物是古老的孑遺植物,誕生於4億年前的古生代志留紀末期和泥盆紀,是進化水平最高具有維管束的孢子植物。前4個亞門的葉原始,無葉柄和葉隙,僅具1條葉脈,稱為小型葉蕨類;而真蕨亞門為現今最繁茂的蕨類植物,約有1萬種以上。
  • 被扒出在家中種植國家保護植物,專家稱:肯定是...
    近日,綜藝《極限挑戰》捅出大簍子,在節目錄製環節中,片組拍攝了幾位明星採摘「水母雪兔子(雪蓮)」的視頻,而所謂的「水母雪兔子」可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生長過程極其艱難,所以是一個相當珍貴的物種。
  • 2020年浙江省珍稀瀕危植物保護研討會在遂昌召開
    日前,由浙江省植物學會、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主辦,浙江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承辦的2020年浙江省珍稀瀕危植物保護研討會在遂昌縣召開。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中國辦公室負責人、浙江省植物學會理事長、浙江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總站負責人,浙江省植物學會會員、浙江省相關植物園、從事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工作的相關科技人員及當地百姓等60多人參加。研討會上,從事植物保護工作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探索研究植物保護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
  •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蕨類植物:蘇鐵蕨
    然而有一種蕨類,介於草本和木本之間,這就是我國特有的單種屬珍稀物種——蘇鐵蕨。蘇鐵蕨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雖然分布較為廣泛,然而植株數量較為稀少,再加上野生資源環境的變化,使得野生蘇鐵蕨面臨滅絕,因而在1999年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中,保護級別為
  • 《湖北省珍稀瀕危植物野外識別手冊》出版發行
    武漢植物園江明喜、李曉東、吳金清等一批長期從事珍稀瀕危植物保護研究的科研人員,為幫助社會各界全面了解湖北省野生植物資源,進一步推動野生植物和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工作,經過不懈努力,編撰了《湖北省珍稀瀕危植物野外識別手冊》。
  • 貴州珍稀瀕危蕨類的識別與保護
    但由於人類活動範圍不斷擴大,長期對植物資源的過度利用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許多的蕨類植物已經滅絕或瀕危,因此搶救和保護這些珍稀植物就成為當前如火如荼的研究課題。近年來,在省、市科技資金的支持下,項目組在對貴州省蕨類植物資源調查和保護工作中,獲得大量珍稀瀕危蕨類植物數據和信息。
  • 明星被指採摘「水母雪兔子」《極限挑戰》節目組發致歉聲明
    21日晚,東方衛視極限挑戰官方微博發布致歉聲明:由於細節設計上的失誤,儘管沒有實際發生採摘珍稀植物的行為,但節目播出後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沒有起到宣傳好珍稀植物保護規定的作用。為此節目組虛心接受所有網友、粉絲及媒體的指正批評,並誠摯地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