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場大災大難面前,最能拷問是人們的良知。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役中,通遠堡鎮巾幗志願者們紛紛加入到戰「疫」中,她們以樸實無華的舉動,挑起了責任和道義,放射出了人性的光芒。這些最易被人遺忘的「小人物」,卻在抗疫鬥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大作用」。
「充電寶」--李霞
提起鎮機關幹部霞姐,用「365天有360天在上班」來形容她一點不為過,防控疫情工作開始以來,基本就沒見她回過幾次家。她負責4個卡點的後勤保障,每天要送近200份的盒飯,晚上還要兼顧住宿的機關幹部用餐。為了不分心,她把兒子送到親戚家,這一送就是半個月,因為不讓外人隨意進村,實在想兒子了,就打電話去親戚家旁邊的卡點看一眼孩子。再看見霞姐時,依舊像剛充完電一樣,忙的團團轉。
「貼心大姐姐」--耿晶
耿晶是通遠堡村的婦聯主席,她平日裡認真細緻,工作有方法,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她更是挺身而出,積極參與到村異地返鄉人員的排查與管控工作中。她每天都會給重點人員發微信詢問身體健康狀況,要求大家有事要報告,無事報平安,並且耐心的告訴大家要注意與家人隔離,保持良好心態,規律飲食起居。這些重點人員本來心情不好,心懷牴觸,在耿姐的關懷下,無不好好配合併為其點讚,大家共同樹立起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社區安全的「守門員」--蘭桂英、邱鳳琴
一桌,一椅,一紙,一筆,兩位古稀老人。每天早上7點,蘭桂英、邱鳳琴準時戴上口罩,系上袖標,到社區出入口站崗值班。她們都是勝利社區的優秀居民組長,也是巾幗志願者,平日裡認真負責,熱心助人,大家笑稱她們是社區裡的「姐妹花」。自防疫工作開展以來,不顧年高,不講回報,日夜奮戰在社區防疫工作第一線。熱心鄰居看到她們工作辛苦,顧不上回家吃飯,送來一盒餃子,蘭桂英感激地接過來,剛吃第一個,在場的人哈哈大笑,她略感婉惜地說:「真是忘了,浪費一個口罩啊!」
「夜晚行動的紅馬甲」--巾幗志願者服務隊
正月裡,夜晚寒風刺骨,高速卡點和大黑山卡點的一線隊員們需要24小時值班值守。為了保證體溫槍正常工作,數據準確,醫護人員把體溫槍捂進懷裡,各卡點負責記錄的防疫人員手指凍的握不住筆,巾幗志願者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她們自發組織成立送餐小分隊,每晚都把熱騰騰薑茶和荷包蛋送到卡點一線人員手中,「你守護前方,我們守護你」,志願者們用自己的方式為防控疫情貢獻力量。
這些只是防疫工作中一個個縮影。在各村、小區,還有很多志願者放棄休假配合做好防疫排查宣傳工作,這些柔弱的女子們誓言,「在這關鍵時刻,我們一定要竭盡全力,不能掉鏈子。」
微信號 : 鳳城婦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