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上流社會
有兩位傳奇性的名媛
一位是我們曾經寫過的「可憐的富家女」芭芭拉·赫頓
芭芭拉·赫頓:十億身家,七次婚姻,一生卻只能在珠寶裡尋求安慰
而另一位就是這一期的主角多麗絲·杜克(Doris·duke)
而更令人驚訝的是
兩位富家千金人生經歷的相似度竟然如此之高!
想知道怎麼個相似法嗎?
接著看下去吧!
01「百萬寶貝」的傳奇人生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一個少年與父兄在北卡羅來納州白手起家,用最初父親給的本金50美分開始創業。
1890年以250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創立美國菸草公司,後發展為壟斷美國菸草及電力的商業帝國。
他開創了用漂亮女人做廣告的先河。這個人就是全球最大的菸草巨頭詹姆斯·布坎南·杜克(James Buchanan Duke),也就是人人熟知的小杜克
美國著名的杜克大學就是他為了紀念父親老杜克而建的。
1912年,身價超過八千萬美元的詹姆斯·杜克迎來了他人生中唯一的女兒,他為她取名為多麗絲·杜克(Doris·duke)。
各大新聞報紙爭相報導,並將「百萬美元寶貝」的稱號賦予了剛剛降臨到這個世上的多麗絲。
而這時的詹姆斯·杜克已經55歲了。老來的女的他對女兒不知多疼愛。
不同於被父親拋棄的芭芭拉·赫頓,十二歲前的小多麗絲是人人羨慕的公主。
多麗絲從小身邊就有十幾個人的傭人團隊,負責她的學習生活和出行。她還擁有數百套衣服、鞋子和大量飾品,多到需要一整間屋子來擺放。
不僅是物質上的富裕,在情感上多麗絲也享受到了滿滿的父愛。
在小多麗絲的心中,父親是最親切的人,有父親在的書房是最溫暖的地方。
無論他工作多忙,無論他與各路合作商、政客商談多麼重要的事,只要女兒需要他,他就會第一時間趕來來陪多麗絲。
她擁有闖進書房打擾父親辦公的特權,因為父親從來不會訓斥她,只會微笑著擁抱她。因而她與父親的感情遠遠勝於母親。
但是遺憾的是,小杜克只能陪著他的小公主走到了12歲。
1925年,小杜克病重。
他知道年幼的多麗絲繼承如此巨大的財富,身邊一定會出現許多心懷鬼胎的人。
於是,他在臨終前用盡最後一點力氣告訴多麗絲:
「不要相信任何人,因為他們都是因你的錢而來。」
這是小杜克能給予女兒的最後的保護了,卻沒想到一語成讖。
小杜克去世,年僅13歲的多瑞絲成為了10多億美元的唯一繼承人。
悲痛萬分的小多麗絲只有母親可以依靠了,但是母親納納琳並不愛多麗絲,她只想讓自己和前夫所生的兒子沃爾克 英曼成為杜克王國繼承人。
(納納琳)
為了爭奪財產,多瑞絲的母親將其當成敵人,把多麗絲送到寄宿學校嚴加看管,並開始打起複雜的遺產爭奪官司。
1934年,21歲的多麗絲終於不再受母親控制了,她正式繼承財產,成為了萬人簇擁的億萬女富豪。
(21歲的多麗絲杜克)
可是光芒萬丈之下,卻是極度的情感匱乏。
成年後的多麗絲,感情生活並不如意。
她一生結過兩次婚,她的第一任丈夫是與家道中落,長相英俊,想在政治上有所發展的詹姆斯·H·R·克倫威爾。
1935年,多麗絲與詹姆斯結婚了。
多麗絲想要有一個簡單而溫馨的婚禮,她將婚禮安排在了父親的書房,想讓父親能夠看見自己的婚禮。
但是十分鐘的婚禮一結束,詹姆斯就迫不及待的問多麗絲,他每個月可以得到多少財產。
多麗絲感受到,父親的話應驗了。
由於多麗絲的富有,詹姆斯幸運地走入政壇,並在1940年成為美國駐加拿大大使。
然而,女兒出生僅一天就夭折,兩人的婚姻最終走向破裂。
1947年,多麗絲迎來了她人生的第二段婚姻,成為花花公子波菲裡奧·盧比羅薩的第三任妻子。
是不是很熟悉,對,這就是那位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
他也是芭芭拉·赫頓的第五任丈夫。
多麗絲為了與波菲裡奧結婚,還不惜支付波菲裡奧前妻丹妮爾100萬美元的離婚費用,但是,這段婚姻也以離婚告終,並導致多麗絲對婚姻的失望。
02在收藏中慰藉心靈
巨大的財富、心懷叵測的人、公眾的實現聚焦、失敗的婚姻情感都給多麗絲巨大的打擊,她開始慢慢將注意力轉向各類的慈善事業和藝術收藏,以求在其中能獲得心靈的寧靜。
她決心不讓社會對富人的約束規定她的人生,而是如何利用資源去探索多樣的世界。她開始雲遊世界,旅途中她常收集各式各樣的藝術珍品,在她的一生中她積累了了大量的珠寶、葡萄酒、家具、藝術藏品,這些耗盡多麗絲一生收集的藏品,成為庇護其心靈沉靜使其遠離塵世喧囂的最大慰藉。
在多麗絲仕克的藝術收藏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她在氣候宜人的夏威夷所創建的「香格裡拉」珍藏。
凡她所愛,皆入囊中。
2004年的時候,佳士得曾推出過一次「The Doris DukeCollection」(多麗絲杜克珍藏)專場拍賣,總成交價近1,200萬美元,創下了當時美國私人珠寶珍藏拍賣的最高成交價紀錄。
Bellepoque鑽石和珍珠吊墜項鍊
拍賣編號1461
拍品111
一條Bellepoque鑽石和珍珠吊墜項鍊
估價:$ 800,000-1,200,000
這條項鍊是花環風格的傑出代表。無論是設計的奢華典雅還是鑽石的富麗堂皇,都是Bellepoque時期最美麗的代表項鍊之一。
這條項鍊原本是父親詹姆斯·布坎南·杜克(James Buchanan Duke)於1908年由購買,送給她母親納娜琳(Nanaline),而後由多麗絲·杜克(Doris Duke)繼承而來。
祖母綠和鑽石手鍊
拍賣編號1461
拍品107
精美的裝飾藝術祖母綠和鑽石手鍊
估價:$ 250,000-350,000
這是她於1934年12月首次訪問印度之前購買的手鍊,靈感來自莫臥兒(Mughal)的手鐲和配套的夾子,這表現了她對收集莫臥兒(Mughal)珠寶的熱情。
印度的傳統認為寶石是永久性的投資。
該手鍊融合了印度珠寶中最珍貴的三種寶石:祖母綠,珍珠和鑽石。
這款手鍊的焦點是飽含飽和的凸圓形祖母綠,鑽石飾有醒目的幾何斑塊,將鑽石和祖母綠裝飾延伸到簡單的四鏈珍珠手鍊和Art Deco鑽石表扣。
祖母綠有豐富而有趣的歷史。直到16世紀,唯一已知的祖母綠來源是埃及。但是,埃及的礦山生產的寶石品質一般。一些最好的例子被認為是歷史上起源於印度的,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由王公所崇拜的印度祖母綠的起源實際上是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最重要的礦山是Muzo和Chivor,距波哥大約75英裡。印加人通過隱藏道路嚴格捍衛了聖地的位置;他們是在1558年意外發現的。
隨著15和16世紀西班牙徵服者的崛起以及他們對印加帝國的佔領,哥倫比亞的祖母綠開始穿越大洋,到達當時是西班牙殖民地的歐洲和菲律賓。
祖母綠從菲律賓繼續傳到印度的大君王。祖母綠的相對柔軟度使莫臥兒皇帝能夠將《古蘭經》的經文雕刻成寶石以及精美的葉狀設計。大公將哥倫比亞的寶石鑲嵌成精美的皮帶,卡達手鐲和頭飾。
屬於多麗絲·杜克(Doris Duke)的兩鏈祖母綠珠子項鍊包含的祖母綠是舊材料,很可能起源於Muzo礦山。這款非凡的項鍊完美地說明了哥倫比亞祖母綠的強烈色彩和獨特的飽和度。
19.72克拉鑽石戒指
拍賣編號1461
拍品110
一顆重約19.72克拉的精美鑽石戒指
估價:$ 800,000-1,200,000
這是一枚鑲嵌了19.72克拉的鑽石戒指,原本屬於多麗絲的母親。
紅寶石及珍珠項鍊
拍賣編號1461
拍品79
紅寶石及珍珠項鍊
估價:$ 80,000-120,000
兩鏈祖母綠項鍊
拍賣編號1461
拍品104
兩鏈祖母綠項鍊
估價:$ 300,000-400,000
藍寶石珍珠手鍊
以藍寶石為主石的珍珠手鍊:
估價:600000美元~800000美元
藍色與白色的搭配,珍珠和鑽石的融合,光彩熠熠。
有人猜測這用的是喀什米爾藍寶石,因為那裡以出產矢車菊藍而聞名於世。矢車菊藍寶石微帶紫色調,明度大,更顯鮮豔,內部神秘的霧霾營造出浪漫朦朧感
一對鑽石手鐲
估價:700000美元~100萬美元
鑽石項鍊
估價:300萬~500萬美元。
這條項鍊是1937年多麗絲特別定製了一款鑽石項鍊,採用流蘇設計,使用了11顆超大鑽石作主石,再搭配以234顆璀璨小鑽(共重120.61克拉),看起來奢華高貴:這條項鍊是多麗絲以6萬5千美元從紐約購得,她曾將上面的大顆粒鑽石都拆卸下來。
所以2004年拍賣的時候,只拍賣了拆下來的項鍊底座,但是其價格絲毫不低。
然而,多麗絲始終不認為並不認為自己是在正式的收集珠寶。相反,她認為她完全是偶然性的,以性格和愛好出發的。
這些藏品的華麗、美感和品質是非凡的,而且非常獨特地講述了20世紀幾十年來的榮耀、品味和生活方式轉變的故事。
03潦倒結局
多麗絲的財富不僅用在收藏取悅自己,她還設立了多個基金會,現在仍然持續運作,涉及的項目廣泛,包括:修復建築、表演藝術、東南亞藝術研究、環境保護、醫學研究以及預防虐待兒童等領域,用來幫助這些領域的人。
公爵基金會董事會成員的黑白照片。受託人包括Paul H. Clyde,Ken Towe,Mary Semans,Ben Few,Tom Perkins和Marshall Pickens。照片C包括約克公爵(Duke)總裁達裡爾·哈特(Daryl Hart),約1970年
但是,這些善行並沒有給她帶來幸福。
晚年的多麗絲困頓潦倒。
70多歲她只能呆在家裡無事可做,她開始瘋狂思念自己夭折的女兒,沒想到多麗絲的思念,讓壞人有了可趁之機。
(老年多麗絲)
一個叫昌迪·海芙納的女人利用通靈術,讓多麗絲相信她是女兒的轉世。
多麗絲將她收為養女,還接納了養女帶來的新管家伯納德。
然而,這位養女也只是為了她的財產,她給多麗絲下毒,多麗絲很快就重病到無法走路。
後來多麗絲知道了養女的野心和惡行,讓管家安排了私人飛機逃離養女。她以為這樣就安全了,卻不知道最後斷送她的,卻是表面上對她唯命是從的管家伯納德。
他切斷了多麗絲與外界的所有聯繫,讓多麗絲以為自己被全世界拋棄了,孤單無依的多麗絲只能信任他,最後他哄騙多麗絲將遺囑上的財產繼承人寫上了他的名字。
(由多麗絲經歷改變的電影《伯納德與桃瑞絲》)
多麗絲已經病入膏肓,伯納德為了得到謀奪財產,迫不及待地給多麗絲注射大劑量荷爾蒙和嗎啡。
1993年10月28日凌晨,多麗絲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她的床前圍繞的不是淚流滿面的親人,而是她的寵物和居心叵測的管家。
在一條特殊的遺願中,她為自己的小狗設立了10萬美元的信託基金。正是這隻粗毛犬在她困厄的晚年給了她許多親情。
這個畢生都控制著財富
也被財富控制著的女人,
一直都被數不清的覬覦著圍困著。
錢對她來說,是個好東西
一次次讓她肆意人生;
也是最壞的東西,
最終讓她失去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