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定西創新社會治理舉措築牢平安建設基石

2020-12-22 法制網

甘肅省定西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短板弱項,創新社會治理舉措,不斷夯基礎、建機制、求突破、抓提升,平安建設取得良好成效,三次獲評「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榮譽、三次被評為「全省綜治(平安建設)工作優秀地區」,並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最高獎「長安杯」。

靠實責任 市域社會治理共治格局初步構建

一是落實領導責任制。市、縣區分別成立以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平安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8個專項小組,統籌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建立健全責任機制,領導小組對各級黨委政府、各部門以及綜治單位的責任作出具體規定,系統推動各級領導幹部加強社會治理工作,全面調動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工作。配齊配強市、縣區、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綜治中心主任及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實現了有機構、有場所、有人員目標。通過構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領導責任體系,保證了全市平安建設工作有力有序穩步推進。

二是完善社會治理架構。構建了市級統籌主導、縣級組織實施、鄉鎮(街道)抓好落實的工作新格局。打破部門壁壘,整合綜治中心、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等社會治理力量,把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過程轉變為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過程,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隴西縣、渭源縣、臨洮縣認真完善「四議兩公開」制度,充分發揮村(社區)黨組織在基層協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把社區協商民主議事作為加強社會治理的根本性和基礎性工作,推動解決天價彩禮、薄養厚葬、物業管理等治理難題。

三是落實平安建設責任制。出臺了平安建設考核獎懲辦法,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將168個單位納入考核體系,實現了全覆蓋。同時,健全完善各級各部門平安建設公眾參與機制,健全志願服務激勵保障制度,推動企事業單位開展平安創建。安定、隴西、渭源、臨洮等縣區與重點工業企業籤訂了平安建設責任書,引導企業參與城鄉社會治理、承擔社會責任。2020年,市級財政投入2200多萬元對平安建設工作優秀縣區、優秀單位進行表彰獎勵,對平安建設考核良好以上單位兌現了平安獎。

創新模式 市域社會治理機制日趨完善

一是建立推行「綜治中心+」模式。構建區塊網格管理新架構和高效運行新機制,形成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的良好局面。推進治理力量向基層下沉,積極探索推行「綜治中心+」模式,以鄉鎮街道、村居社區為區塊,將各部門、各行業力量下沉基層,實行鄉鎮街道考核職能部門的新機制,倒逼行業部門履職盡責、服務基層。各級綜治中心按照「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的要求,完善制度機制,推動綜治中心與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整合,實現規範化實體化運行,構建「一體化運作、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調處、一攬子化解問題」的工作格局,打造了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有效平臺。目前,市上成立正縣級建制的綜治中心,各縣區成立正科級建制的綜治中心,隴西縣、渭源縣、通渭縣、臨洮縣、岷縣綜治中心已建成運行;全市綜治中心主任和鄉鎮政法委員已全面配備到位,122個鄉鎮(街道)綜治中心配備人員504人,1807個村綜治中心配備人員4573人。

二是建立矛盾糾紛化解綜合機制。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的指導意見》《關於進一步健全完善命案綜合防控機制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加強對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化解指導。同時,全市各級各部門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了法院、公安、信訪、仲裁、司法等多部門、多行業聯動的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目前,全市組建各級人民調解組織2131個,其中鄉鎮(街道)調委會122個、村調委會1876個、社區調委會77個、專業性行業性調委會57個。臨洮縣建成環境保護調解委員會、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調解委員會、物業管理調解委員會、婚姻家庭調解委員會等8個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隴西縣加大調解隊伍培訓力度,建立和推行了調解員「隨手調」機制。

三是優化推進社會治理舉措。充分發揮法治保障作用,把憲法及法律法規知識納入幹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今年,全市舉辦各類法治培訓班35期、培訓1.3萬多人(次)。全面推進德治教化,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有效提高了城鄉居民的道德修養和文明素質。安定區大力推進「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市區社會風貌大為改善。漳縣採取「防、調、懲」三項措施,探索出一條「法治+社會治理」敦促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新模式。夯實群眾自治基礎,持續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建設,助力形成社會新風尚。目前,創建全國民主法治先進縣4個、民主法治示範村5個,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122個,市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105個,縣級民主法治示範村561個。同時,全面加強「智防」建設,各縣區加快推進社會治理智能化建設工作,依託綜治E通管理平臺,強化平安建設信息化支撐。

固本強基 市域社會治理能力水平不斷提升

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現代化技術,不斷推動全市基層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改進升級。以網格化管理為方向,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以實戰化服務為引領,全力提高基層基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六張網」,初步形成城市鄉村統籌、線上線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一體的立體化信息化格局。

一是技術防控網智能化。加緊推進市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項目(「雪亮工程」)建設,市公安部門指揮中心接入視頻監控點3891個,年底前將實現對現有視頻監控資源的匯聚、共享、聯網應用。

二是治安巡邏網常態化。全市劃分了19個巡邏區域,城鎮派出所和農村派出所全部建立了巡邏隊,配備巡邏民警、輔助巡邏人員。

三是風險預警網精準化。完善風險監測預警和分析研判機制,建立健全滾動排查、評估預警、動態管控、跟蹤化解、信息共享、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基本實現了動態預警、高效管控。

四是公共安全網明晰化。實現對重點人員、重點區域、重點物品的動態管控、精準管控。

五是社會共治網多元化。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參與社會治安防控,全市共發動治安積極分子9000餘人,聘任治安戶長7171人(中心戶長1919人),行政村防控力量覆蓋率100%。

六是處突維穩網專業化。著力加強市縣應急處突隊伍,市上組建了100人的應急處突隊伍,各縣分別組建了50人的應急處突隊伍。同時,在完善網格化服務管理方面,積極推進「多網合一」,推動基層執法力量、鄉鎮社區幹部、黨組織、社會組織、治安志願者等力量加入網格,全市共劃分四級網格10192個,配備網格員10266人,覆蓋率達到100%。(通訊員 苟永平)

相關焦點

  • 敦煌:深化社會治理提昇平安建設水平
    2020年以來,敦煌市緊緊圍繞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主線,以落實平安建設責任制全覆蓋和政法工作三年大提升行動為抓手,高站位安排部署、高強度推進落實,防範化解社會穩定風險
  • 甘肅定西: 校園安全無小事 「三防」建設保平安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隨著冬季的到來,校園安全又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確保校園平安建設順利進行,甘肅省定西市教育局進一步加強人防、物防、技防的「三防」體系建設,成為全市校園安全建設的有力保障。
  • 遼源「111」平安建設模式彰顯治理創新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遼源「111」平安建設模式彰顯治理創新&nbsp&nbsp&nbsp&nbsp9月22日,遼源市平安建設工作暨構建「111」平安建設模式啟動大會在遼源市公安局舉行,標誌著遼源市在全省率先實行的這一模式構築定型
  • 2020雲天大會丨馬利:大數據驅動創新 須築牢數據保護的基石
    人民網 高嘉蔚攝「數字時代,數位化轉型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趨勢,大數據正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數據安全也意味著國家安全。」馬利表示,2020雲天大會「數字時代·數據安全」的主題,既顯示了當下所處歷史時期的定位,也明確了未來重大的戰略定位。
  • 胡焯在平安甘肅心理危機幹預與研究中心揭牌儀式上強調
    9月29日,平安甘肅心理危機幹預與研究中心在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西北民族大學附屬醫院)揭牌成立。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胡焯出席揭牌儀式並講話。  胡焯對平安甘肅心理危機幹預與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他指出,該中心的成立是創新社會治理、推進平安甘肅建設的重要舉措。
  • 費縣:「大平安」工作思路築牢社會穩定根基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影響」,費縣順應基層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將平安建設從傳統意義上的生命財產安全,上升到安業、安居、安心各個方面,落實「大平安」工作思路,拓展內涵外延,全面推進更高水平的基層平安建設,切實築牢社會穩定根基。
  • 寶雞市麟遊縣圍繞基層社會治理全力建設平安村鎮
    今年以來,寶雞市麟遊縣圍繞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堅持一手抓保安全、護穩定,一手抓打基礎、謀長遠,推動社會治理步入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提升了平安村鎮建設質量水平。「控防救治」戰疫情。制定印發了《關於發揮「四員」作用促進「五治」融合抓實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於充分發揮政法綜治職能切實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發動基層網格員、平安志願者、「四員」、巡邏隊等群防群治力量,築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提升村鎮社會治理能力。宣傳引領正能量。
  • 深化平安建設 打造平安哈密
    左利生的感受,緣於我市平安建設的真抓實幹,一步一個腳印。  平安乃人民所盼、幸福之基。深化平安建設,事關百姓福祉和社會穩定。「十三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市委政法委把平安哈密建設放在振興發展大局中謀劃,沉心靜氣、腳踏實地、開拓創新,以嚴的要求、實的舉措有力維護了全市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 從單維度平安建設到全方位社會治理
    為實現從「治安好、秩序佳」的「小平安」到涵蓋政治、經濟和社會各領域的「大平安」,珠海市於2019年11月全新推出「平安+」市域社會治理指數。跟郭麗雲一樣,每天查看「平安+」指數,已經成為珠海許多基層鎮街黨政領導幹部的一種習慣。
  • 劉中華:積極創新治理方式 不斷提昇平安文成建設水平
    劉中華:積極創新治理方式 不斷提昇平安文成建設水平 2020-09-03 1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崆峒:用「平安建設」書寫基層社會治理「新答卷」
    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祝你平安!」一句普普通通的祝福語,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樸素的期盼,也是基層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今年以來,崆峒區立足首善之區定位,以破解市域社會治理難題為突破口,以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為著力點,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和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的實踐中,守正創新、銳意進取,探索具有地域特色、市域特點、時代特徵的社會治理「崆峒模式」,全力打造「一體多元、五治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推動「平安崆峒」建設提質增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東莞:平安文化建設激發基層社會治理新活力
    這場全民戰「疫」中,聚集了許許多多像何芳麗這樣普通人的抗「疫」力量,折射出東莞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格局的成效。近年以來,立足於本外地人口嚴重倒掛的特殊市情,東莞推進以「人人友善,人人平安」為核心理念的平安文化建設,通過文化的浸潤式教育,引導社會群體提升守法自覺,主動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社會共融的友善氛圍日漸濃厚。
  • 六盤水市召開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動員大會
    、十一次全會部署,按照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會議安排,啟動該市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六盤水、法治六盤水,為把貴州建設成為全國最平安的省份之一作出六盤水貢獻。  王忠在講話中指出,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實施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是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六盤水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抓手。
  • 平安成都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動員會...
    9月2日,平安成都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動員會召開,安排部署了全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相關工作
  • 平安四川建設領導小組市域社會治理組第一次會議召開
    25日,平安四川建設領導小組市域社會治理組(下稱「市域社會治理組」)召開第一次會議。
  • 瞭望丨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要樹立以安全為核心的「大平安」理念,形成「系統平安」  ◇法律制度是國家和社會治理的制度依託和保障,應當加強平安中國法治體系建設,以「中國之制」支撐「中國之治」,強化平安中國建設的制度優勢    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網絡誠信建設築牢網際網路「誠信基石」
    網絡誠信是網際網路發展的基石。近年來,隨著網絡媒體、社交平臺的不斷發展,造謠傳謠、網絡欺詐、信息洩露、網絡暴力等不誠信的行業亂象相伴而生。尤其在今年抗擊疫情過程中,各種違法失信行為給網絡空間治理帶來更多挑戰。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已達9.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7%。
  • 內江在平安四川建設暨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推進...
    四川新聞網消息 11月26日,平安四川建設暨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推進會在成都召開,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總結交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經驗,研究部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平安四川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鄧勇出席會議並講話。
  • 塘廈鎮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原標題:塘廈鎮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5月8日下午,塘廈鎮召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工作推進會,總結回顧全鎮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任務,推動塘廈鎮社會治理不斷邁上新臺階。
  • 我市舉行「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紹興」——喜迎新...
    >begin-->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紹興 喜迎新中國成立71周年「創建有我」主題活動集中展示。「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每個人都更明確地意識到,自己就是市域社會治理創建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