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隨著網絡的迅猛發展和生活的快節奏,人心浮躁,碎片化的時光被短視頻、遊戲、偶像劇、各大綜藝節目等霸佔。曾經,古人寧可一日不吃飯,不肯一日不讀書;時至今日,讀書倒成了偏安一隅的「稀客」。
古人云:「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多少人遠離慢讀時光,面目已如何?讀書讓人明志、優雅、深邃、達觀,是最內在的美容之法。疫情防控期間,利用好「宅家」時間多讀書、讀好書,重塑向上的精神面貌,提高社會整體的閱讀水平,應成為公眾的共同呼聲。各地圖書館可借疫情期間大家相對空閒時光,積極開通多樣化的線上服務,滿足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重拾讀書的好習慣。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線上數字閱讀、有聲閱讀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並成為一種重要的閱讀方式。但是,有人排斥快餐式的網絡書籍,不喜閱讀器中冰冷的書名列表。他們傾心信手翻開一本書,伴隨文字撲面而來的新鮮感和躍然指尖的溫度。倘若人人喜閱讀成風,何種形式不過是各有所愛,各家之選。遺憾的是,不管是紙質閱讀,還是線上閱讀,讀書本身這件事,已在相當一部分人的生活中漸行漸遠。
「一屏萬卷」成為現實,數字閱讀正深入人們的生活。疫情之下,倘若藉助各類應用軟體,能讓你對看書這件事沒有抗拒心理,就已經是成功了一半。公共圖書館以新媒體渠道推廣數字資源、推出線上活動,並在網上開展講座、誦讀會、講故事等,為不同年齡層、不同需求的讀者服務;微信讀書、網易雲閱讀、喜馬拉雅聽書等各類應用軟體,利用VR、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應用,讓閱讀體驗得到進一步豐富和提升;又或者能在你累的時候,打開「聽書」模式讓眼睛休息一會兒……任何一種路徑,只要能讓人堅持,就能有助於閱讀好習慣的養成。
曾記否,疫情初期,一張方艙醫院內「讀書哥」的照片迅速上了熱搜:他戴著口罩,正專心地看著一本高冷的書,仿佛身邊的紛繁嘈雜都與他無關。在他身上,我們看到讀書就像一束光,照進人們的內心世界,也安撫了無數人因為疫情所帶來的煩躁。在當前「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形勢下,有關部門要趁此時機更好地推進全民閱讀工作,用好「雲書房」,開展「雲讀書」系列活動,豐富閱讀活動方式,營造讀好書、好讀書的良好氛圍。這不僅有助於公共防疫,更是世界讀書日與時俱進、因勢利導為讀書「安家」的體現。
最美人間四月天,不負讀書好時光。讓我們一起暢享別開生面的雲上閱讀盛宴,重拾讀書的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