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每次看到體檢報告的結果
大家是不是都很蒙圈
今天,小科來跟大家掰扯掰扯
體檢結果怎麼看~
囊腫
一般來說,囊腫對人體健康沒有多大影響,體檢查出來也不必過於緊張。
建議半年做一次複查觀察是否有大小變化
增生
體檢中常見的增生有:前列腺增生和骨質增生。
1、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
2、骨質增生
做X光檢查,經常會看見關節處有增生現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骨刺」,通常出現在頸椎、腰椎和膝關節。骨質增生出現的目的其實是對人體有益的,如果沒有給身體帶來不適症狀,不需要做特殊處理。
血壓過高
注意:一次血壓過高≠得了高血壓
如果體檢測壓剛好高過140/90mmHg,則可在一兩周內再到醫院複測血壓,如果依然超過臨界值,才考慮是高血壓。
除了測量血壓的方式和狀態外,外界因素,如飲食、菸酒、壓力,都會導致血壓在某段時間增高。
肝臟
1、脂肪肝
隨著肥胖率和高脂血症者的增加,查體發現脂肪肝的人也越來越多。但其實,大家更應該關注的是體重、腹圍和血脂。
2、肝臟內的鈣化和囊腫、血管瘤(體積較大,存在壓迫症狀和破裂風險的除外)
大多是病因不明確,沒有症狀,不會發展。
腫瘤標記物
有些非腫瘤性疾病,比如炎症、腹水的時候也會增高。根據現在的醫學技術,腫瘤標記物的數值增幅沒有確切的意義。保守估計,在正常最高值2倍以內的增高是不需要擔心的。
甲狀腺結節
根據一些臨床調查報告結果顯示,95%被發現的甲狀腺結節(直徑小於1cm)都為良性病變。也可能是因為過於勞累、壓力山大等。
竇性心律
人體右心房上有一個竇房結,人體正常的心跳就是從這裡發出的,它可以自動地、有節律地產生電流,電流按傳導組織的順序傳送到心臟的各個部位,從而引起心肌細胞的收縮和舒張,竇房結每發生1次衝動,心臟就跳動1次,在醫學上稱為「竇性心律」。所以,當你的體檢報告上出現竇性心律時,那是正常的,不要自己嚇唬自己哦。
甘油三酯偏高
甘油三酯來自食物中脂肪的分解,在肝、脂肪組織及小腸合成,如果甘油三酯過量,囤積於肝臟則會造成脂肪肝,是衡量身體是否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
膽結石
膽囊結石為膽固醇結石或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性結石和黑色膽色素結石。僅在體檢時,稱為靜止性膽囊結石,對人影響並不大。如果結石直徑較大則需要紅外線碎石或手術將結石取出。
尿酸偏高
尿酸是體內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經腎臟排出。尿酸高是人體內有一種叫做嘌呤的物質因代謝發生紊亂,致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種代謝性疾病。尿酸長期增高可致痛風及泌尿系統結石和腎功損害。
紅細胞
紅細胞是血液運送氧氣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時還具有免疫功能。如果體檢發現紅細胞增高,首先得思考提前幾天是否有過禁(脫)水、重體力勞動、高原旅遊等情況,這些都會引起紅細胞異常。但也不排除紅細胞增多症、各種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肺疾病造成的指標異常。
白細胞
白細胞是人體與疾病鬥爭的「衛士」,當病菌侵入人體體內時,白細胞能通過變形而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如果體內的白細胞的數量高於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症。白細胞值增高常見於急性細菌感染等;白細胞值降低則常見於病毒感染等。
血小板
血小板是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質裂解脫落下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塊胞質,具有止血凝血等功能。
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脾切除後都易出現血小板增多情況。血小板降低 主要原因是骨髓生成障礙和體內消耗過多,需要排查轉移性腫瘤、急性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亢及藥物等原因。
尿蛋白
尿內出現蛋白稱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規檢查測不出,當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規檢查可以測出即為蛋白尿。其結果可用陰性、1-4個加號表示(「+-」為疑似陽性),加號越多或數值越高則尿蛋白越多。
怎麼樣,看了小科的解讀
拿到體檢報告後
應該不會再是一臉蒙圈了吧~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