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笑,武則天她媽還真是有個故事的女人

2020-12-26 北方麗人讀書觀史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研究工作組成立」,這消息在網上一出,立刻被群嘲,真是太歡樂,太搞笑了。

我這人一向同情弱者,本來也想笑的,但看看被那麼人群嘲,忽然心生同情,我想還是說句公道話吧。雖說這個研究會的名字起得太通俗太口語了一點,但歷史上的武則天她媽,還真是個有故事、有傳奇的女人。

話說起名這事兒還真是個學問。你說,如果要是起個「武則天原生家庭研究」、或者「女皇嫡母榮國夫人研究」,是不是看起來就挺高大上的,看誰還好意思群嘲,估計都得自嘆沒文化。

說說武則天她媽,這位女士姓楊,出生的時候還是隋朝。而楊氏是隋朝宗室之女,是那個時代真正的貴族名媛,人家根本不必「凡爾賽」,自來就是凡爾賽。然而,不知道是被隋唐之際的動亂耽誤了,還是因為別的原因,長大後的楊氏竟然始終待字閨中。直到唐朝建立後,已經44歲「高齡」的楊氏才出嫁,嫁給了木材商出身、但這時已成為唐朝開國功臣的武士彠。當然人家武士彠可不是初婚,他的原配妻子給他已經生了兩個成年的兒子,楊氏只是填房。

雖然出嫁很晚,但楊氏的生育力卻是無比旺盛。她以40+的年紀,連續生下了三個女兒,其中次女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女皇武則天。楊家的男人雖然已經失去了江山,但楊家的很多女人走入了李唐王朝的後宮。唐太宗的後宮便有兩位楊妃、一位燕德妃,地位都不低,她們都是隋朝宗室的後裔。她們與武則天的母親楊氏,有著錯綜複雜的親戚關係。所以,當後來14歲的武則天初來乍到時,必然會受到這幾位表姐表姨的關照,她能在李世民和李治兩朝後宮都混得如魚得水,除了自己的能力智慧之外,大概與這些血脈之親也有點關係。楊氏在其中起到了怎樣重要的作用,幫助女兒進行「宮鬥」,歷史沒有記載,但還是可以浮想聯翩的。

這位武則天她媽楊氏,不僅生育力強盛,生命力也同樣旺盛,一直活到了92歲才去世。要知道,那時人均壽命不過三四十歲左右,武則天的老媽是不是太牛了?

她親眼看到了女兒成為大唐帝國至高無上的皇后,掌控天下。她隨著享受到無限榮光,先後被封為代國夫人、榮國夫人、衛國夫人等等。後來武則天稱帝,她更是被追封為皇太后,雖然比不上她的女皇女兒,但放眼中國歷史,楊夫人的這一生,也是堪稱傳奇的。

便是研究她的人生,亦是可以涉及很多方面的歷史文化,比如隋唐更迭史中宗室女子的研究(朝代更迭中,一個紅顏一部傳奇,這些亡國的公主郡主們都一定),隋唐女性的婚姻研究,隋唐女性的生育研究(高齡生育是怎麼做到的),楊夫人的育女心經(她的教育簡直不要太成功),隋唐女性的營養養生研究(她怎麼那麼能活啊,她都吃了什麼,有哪些健身秘方)……

所以,你們都別笑,還群嘲?真的,好好研究下武則天她媽,怎麼也比研究那些沒完沒了宮鬥的「甄嬛傳」、「如懿傳」什麼的有價值多了,起碼人家那是正能量……

相關焦點

  •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改名了
    通知還公布了《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成員名單,總協調為靈山縣人大常委會主任丁奇遠,組長則是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黃春柳。根據通知介紹,該工作組下設辦公室和4個專項工作組,辦公室設在縣文化廣電體育局,負責統籌協調各專項工作組開展工作。武則天有媽,這是鐵定的,但武則天她媽在哪裡,估計許多人不知道。靈縣提出了一個好問題,起碼能讓人產生好奇心。
  •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羞不羞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研究工作組更名」的消息衝上微博熱搜,不管這個紅遍全國的工作組有沒有覺得害羞,作為旁觀者,筆者覺得挺尬的。尷尬的尬,無他,原因不外乎有這麼兩個。首先,這工作組的名字忒隨意了,「武則天她媽」被玩成改名梗,發布公文方應該負最大的責任。如此口語化的草率表達,竟然出現在正式下發的公文裡面,也難怪有網友調侃「反覆審了3遍題確定沒看錯」。不少網友在線教改名,「武則天娘家在欽州」「武則天之母在欽州」之類的,大概都比文件原名文雅多了。
  •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帶你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武則天她媽
    武則天他媽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最近在網上小火了一票,據說是一群無聊學者考證出了武則天的母親是欽州人。對此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從來都木有招商引資恰飯重要。作為一枚資深歷史愛好者,為了讓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本期就給大家梳理了一下武則天她媽的史料,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武則天的母親楊女士,出身隋朝皇族,其伯父觀王楊雄、父親始安侯楊達,與隋文帝楊堅同屬楊渠一系,是弘農楊氏的遠親。
  • 武則天她媽家在欽州(極簡版)
    她真的和我大欽州的靈山武利有關嗎?前面說過,楊氏首先是桂陽公主在老公楊師道家的戶口簿裡翻出來的,但楊氏叫什麼名字?在現存的史書裡,楊氏連個正經的名字都沒有。曾有個說法叫做楊牡丹,但正經的史書都不敢這麼用。對於母親的身世,武則天倒是有過論述,自稱其母楊氏是隋朝宰相楊達的女兒。 楊達,本名楊士達,陝西華陰人,大將軍楊紹之子。
  • 比起武則天她媽,這些問題不更有意義嗎?
    一代女皇武則天大概怎麼也想不到,千年之後她的母親竟然比她本人還受後世關注,而這一切都是源於一紙紅頭文件——《靈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成立<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的通知》本月19日,這張圖片開始盛傳於微博、微信、抖音等各大社交網絡平臺,因為這一截圖能吐槽的地方可太多了。
  •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 紅頭文件也玩「黑色幽默」?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 紅頭文件也玩「黑色幽默」?記者11月19日注意到,在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等多個網絡平臺上流傳一張廣西靈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紅頭文件。文件標題為《靈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成立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的通知》。
  •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名人流量不能這麼蹭
    文件標題為《靈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成立<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的通知》,隨後,「武則天她媽在欽州」的話題登上熱搜。面對質疑,靈山縣副縣長黃春柳表示,此事是當地工作不夠嚴謹,研究工作仍將繼續。目前,工作組已更名為「武利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在很多人看來,「武則天她媽在欽州」的組名有失得體,該表述出現在紅頭文件上,更顯得荒唐不已。
  •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楊氏無奈上熱搜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楊氏無奈上熱搜文:枯木最近,廣西靈山縣火了,一則縣政府紅頭文件的發布,立刻讓靈山縣飛上熱搜,該文件標題為「靈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成立《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的通知」(如下圖),先不說工作組陣勢豪華,人大主任掛銜,宣傳部長領隊,且規模宏大,為之設置辦公室和4個工作組,只其工作組名字「武則天她媽在欽州」一句,就足夠顯得滑稽和噱頭十足,因而一經發布,立刻引起熱議。
  •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是什麼?怎麼叫這個名字?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是一個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的名字。這個工作組的主要工作是挖掘靈山歷史文化遺產,豐富靈山歷史文化底蘊,保護和傳承靈山歷史文化。說白了,就是專門為靈山研究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為什麼叫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武則天她媽是何許人也?在《資治通鑑》中對其有所記載:武則天她媽楊氏膚白貌美,博覽群書,又是皇親國戚,堪比現代版的「白富美」。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楊氏一直在閨中待嫁,直到成為40歲的大齡剩女了,卻依然單身,這在古時候是很少見的。在武則天掌權後,其母親楊氏被封為「榮國夫人」。
  • 「武則天她媽」,真的不在欽州 | 短史記
    楊氏是初婚,當時約43-44歲,武士彠約比她年長兩歲。相裡氏為武士彠生下了兩個兒子,武元慶與武元爽;楊氏為武士彠生下了三個女兒,長女嫁給了賀蘭越石,小女嫁給郭氏,次女即武則天。但是,有一種學術意見認為,「楊氏乃隋朝宗室之女」這個身份,是武則天偽造出來的。目的是為了借隋朝皇室的血脈,來抬升自己的地位。
  • 成了熱搜的武則天她媽 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女子 隋唐兩朝都是皇親
    楊氏從小就誠心禮佛,沒想著嫁人的事情。再後來,又碰到兵荒馬亂的歲月。楊氏40出頭了,還沒有嫁人,成了老剩女。楊隋江山變成了李唐天下,楊氏依然是皇親國戚。楊氏的堂哥、楊雄的兒子楊恭仁,官拜大唐宰相。楊氏的堂弟,楊雄的兒子楊師道,是李淵的女婿。楊師道的老婆,是李世民的姐姐桂陽公主。有一天,桂陽公主對大姑子楊氏說:「父皇命我做媒,替應國公、工部尚書武士彠向大姐提親,不知大姐意下如何?」
  • 廣西靈山研究「武則天她媽在欽州」 女皇故裡在哪?全國三地都說是...
    19日,有媒體報導稱,廣西靈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了標題為《靈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成立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的通知》的文件。靈山縣文化廣電體育旅遊局副局長、《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辦公室主任勞德聯19日對媒體確認,《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的成立是屬實的,現在正處於搜集資料階段,具體完成時間看工作進度。
  • 歷史上的武則天她媽:44歲嫁人91歲去世,陵墓比李淵的大一倍
    所以,1300餘年來,關於武則天的爭論就從未停止過。然而誰也不會料到,有一天武則天她媽的風頭竟然會超過則天女皇。這是因為,廣西欽州靈山縣近日成立了一個叫《武則天她媽在欽州》的工作組,結果因為爭議太大,火速改名為「武利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那麼,歷史上的武則天她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在91年的人生中,她都經歷了什麼?
  •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網友一看全傻眼,研究小組慘遭轟爆已宣布改名
    歷史研究引人入勝,廣西的靈山縣為推動學術,最近成立了一個名為「武則天她媽在欽州」的研究工作小組,名稱令不少網友大為驚訝,招來不少罵聲。靈山縣當局今(19)日出面滅火,並指出該名稱顯得不夠嚴謹和嚴肅,目前已經做出更改,該工作組名稱將更改為「武利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
  • 這次是「武則天她媽」,下次是誰的七舅姥爺?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似乎將「吃名人」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其實在許久以前,「吃名人」就已經成為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員樂此不疲的一個「套路」,其嘴臉堪比《西遊記》裡看見唐僧就流口水的妖精。在他們眼中,那不是一個個承載著歷史傳承和文化脈絡的標誌性人物,而是變了形的「政績觀」和走了調的「發展機遇」。
  • 武則天真實樣貌被還原,有個奇特之處,難怪能迷倒兩任帝王!
    武則天真實樣貌被還原,有個奇特之處,難怪能迷倒兩任帝王!提起武則天,我們都知道這是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除了驚嘆於她的政治能力,對於他從一個不得寵的小小才人一路爬到權利頂峰的傳奇故事,也是無數人好奇的地方。
  • 女皇武則天面首究竟有多少 ?
    她成功地駕馭著一個屬於異姓的國家,她擺脫了受男人統轄的命運而反過來統轄男人的命運,至高無上的皇權為她提供了各方面的保證,她有足夠的理由享受奢華,放縱人性。於是,她也像男皇帝一樣,廣置妾室,只不過她是女性,所納唯男妾了。追求和男性皇帝平等的私生活,這是武則天作為皇帝最起碼的權力。 由這一點可以看出,武則天並不十分好色,甚至可以說是淫而不亂。武則天到底有多少個面首呢?
  • 研究「武則天她媽」?地方研究歷史名人不能跟著流量走
    11月19日,一張標題為《靈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成立<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的通知》的廣西靈山縣政府紅頭文件在多個網絡平臺上實現了刷屏。隨後,靈山縣政府新聞辦回應:由於工作不嚴謹,考慮不全面,導致該項工作引起網絡熱議,對此我們深表歉意。
  • 研究「武則天她媽」博人眼球,不妨看看嶽飛兒子檢視執政「初心」
    這則紅頭文件之所以引發熱議,一方面是因為當地在歷史研究中採用「戲說的口吻」,用語不嚴肅、不嚴謹;另一方面恐怕是群眾對於地方政府大張旗鼓堂而皇之研究「武則天她媽」的價值取向也有一定質疑。事實上,近些年來,一些歷史名人因為其較高的知名度與自帶流量的屬性,一直是部分地方爭搶的熱門:四川、湖北、甘肅等地爭搶李白;安徽、河南等地爭奪老子。
  • 呂后的「人彘」,武則天「醉骨」,女人嫉妒起來真可怕
    做成人彘就是對被害人的一種折磨,本就沒想讓她們活,藝術品做成後,讓她們活個一天兩天還是問題不大的。人有時是很有韌性的,清朝雍正年間有個官員被叛腰斬之刑,行刑後這人還沾著血寫了七個慘字才死。腰斬從此被廢。對人肉體的刑罰,越到現代越向文明發展,時間越往古代追索,殘忍的刑罰越多。現代很多精神上的折磨比肉體折磨要狠厲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