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進一步推動,農村的強大市場和未來強力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農村的穩定而強大的下沉市場魅力。越來越多的電商企業深耕農業市場也是基於這些因素,更重要的是,農村是我國糧食保障的基礎。有了農村的糧食生產保障,國家才有了穩定安康的前提和保障。
同樣了,正是因為農村的強大作用,這幾年國家也逐步加大了對於農村扶持和建設力度,特別是在農村醫療(新農合)和養老金保障方面下足了功夫。據不完全統計,到2020年,我國已經連續16次上調了養老金的金額。那麼,關於農村養老金方面的又有啥變化呢?
1、這是我國2014年設立農村養老保險來第三次上調金額。
2、此次的上調金額為5元/月。最初為55元/月,第一次上調15元到了70元,第二次上調18元到了88元,第三次(本次)上調5元,到了93元/月。
看到這裡,怕是不少農村的朋友就有點不理解了,我們城市的養老金每年都上漲,而農村的養老金就漲得這麼慢還這麼少呢?這裡並不是什麼對農村待遇有所偏頗,而是確實有不少原因造成的,關於這種情況,不妨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1、農村老人基數大
對於這一點,相信不用說,農民朋友們也能理解。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其中農民的數量佔了一半(最近20年下降的比較多,現在只有5.6億農業戶口)。同樣的,農村養老金雖然每月的金額不少很高,但乘以這個億為單位的數量,整體的支出就上去了。
2、農村繳納的養老金份額也少
從前,農村還有交公糧的,現在也是沒有的。類似的,農村的養老金起步比較晚,和城市養老金的用途和流程基本相同。但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農村養老金的繳費金額和城市養老金是遠低於城市職工養老金費用的。
3、人口老齡化加劇
說道這點,最直觀的理解就是現在農村的普遍長壽了,當然這不僅僅是農村,是老人的普遍的壽命延長了。這得益於農村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農村良好的人文特色還有就是不斷完善的農村醫療保障體系。但也出現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養老金整體的繳費人數變少了,而整體消費的人數變多了,這無形中也增加了農村養老金再次提高的難度。(目前我國養老金規模為8萬億左右,但需要發放養老金的老人數量為2.5億人左右)
大國崛起,農業為本。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農民是我國的基礎。正是有了農民朋友們辛勤的勞動和無私的奉獻,才有了今天繁榮富強的新氣象。所以,逐步完善並提高農民的養老金是十分必要的。
關於這個話題,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和建議的,歡迎留言討論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