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幣圈,有一個信仰,比特幣總有一天會突破前高,甚至會超2萬美金,超3萬美金,但同樣存在一個事實,很多人等不到牛市就永遠離開這個市場,或是等了許久終於到達回本價就出逃,或是被多次震蕩行情折磨得沒辦法,割肉出局,可以說,單純炒幣的用戶,很難能堅持到牛市的到來,又或者,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易中心,為交易所貢獻了巨額手續費,增加了持倉成本,越炒幣發現手中持幣量越來越少。所以,我們常說,守幣難,你很難看著幣價漲漲跌跌無動於衷,然後按照自己從各路分析師那裡學到的K線技術,一頓操作猛如虎,帳號只剩兩塊五。
炒幣圈,挖礦圈,這兩個圈子越來越互相理解了,畢竟礦幣越來越多了,但是我們今天不說小礦幣,我們講講主流的挖礦。今年很特殊的是,灃水期遇上比特幣減半,以往我們考慮挖礦成本,尤其看重的兩項就是電費與礦機的功率。
礦機的功率取決於機型,現在的螞蟻S9支持不了減半行情了,很多中小型礦主也面臨著關停礦機的困擾,在這個矛盾時間點,新舊礦工們交替,誰也不知道這個時候入局是否正確,只能憑藉自己的經驗判斷去衡量盈虧化,但不管怎麼弄,只要比特幣網絡不癱瘓,那就一定存在礦工的生意。
為什麼要說到挖礦呢,我們會看到,平時礦工們,把挖到的幣賣出成本後,剩下的幣總能拿住很久,為什麼呢?畢竟剩下的是盈利的錢,這個心態跟炒幣不同,炒幣的話,漲漲跌跌影響的都是自己的成本,所以心態上沒法淡定,試想,如果投資一個項目,你已經把成本都出了,甚至都出了一部分盈利了,那剩下的,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收益,都可能做到吧?這也是為什麼拿自己的錢交易總容易受漲跌影響,但是拿別人的錢往往能按照自己預先設計的點位,局外人冷靜。
然而時下環境太惡劣,過氣礦機被陸續淘汰,算力又再次集中到小部分人身上,而最後剩下的,當然就是大贏家,所以現在我們看到各個平臺推出了雲算力,這或者也是普通用戶進入礦圈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於礦池主而言,雲算力,是一個融資工具,現在賣礦機太累,大家也不敢大屯,但是雲算力不同,份額小,很多散戶捨得買單。下圖為一雲算力用戶每天的挖幣情況!
雲算力平臺簡訊通知
雲算力,也叫雲挖礦,雲挖礦是一個術語,用於描述通過合同來提供算力開採比特幣和其它基於工作量證明(poW)代幣的公司。買家可以直接籤訂雲挖礦合同來租用公司機器提供的算力,而不必直接投資用於挖礦的硬體。買方支付某種形式的貨幣(通常是法幣),以在設定的時間段內(如三年)內獲得一定的算力(如 2000 TH / s)。買方一開始會支付一筆固定的費用,期望他們的合同帶來的收益比他們最初的投入(IRR)更高。
雲算力平臺資產明細
雲挖礦和常規的挖礦之間的巨大區別在於誰擁有硬體設備。在雲挖礦中,提供合同的公司擁有實際的硬體,而買方僅擁有其一段時間內提供的算力。對於沒有技術或經濟能力來購買自己的設備,再將其發送到伺服器或在自己家中託管運行的人來說,雲挖礦很有吸引力。使雲挖礦如此成功的真正原因就是簡單的用戶操作體驗,而沒有傳統挖礦所需的各種繁瑣操作和資本投入。很明顯,雲挖礦平臺發掘了一個用戶體驗簡單且普通參與者喜歡參與的市場。
所以,當前比特幣新一輪減半周期內,目前還算是身處熊市,通過雲算力的方式參與,是一個絕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