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決勝關口,津城湧動感人力量。19日上午,當7名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團成員身披綬帶,走進天津禮堂報告會會場,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他們中間有剛剛從北京載譽歸來的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也有往年的獲獎代表;有來自革命老區大山深處,帶領貧困姐妹一起改變命運的「呂梁山護工」,也有來自我市的天津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有中國「開發式扶貧」發源地的縣委書記,也有山溝溝裡帶領村民打了脫貧翻身仗的村支書;有把農業科技送到田間地頭的大學教授,也有主動投身脫貧攻堅一線的企業家……
2000多名天津幹部群眾在主會場和各區分會場聆聽報告會。在脫貧攻堅這場決戰中,我市堅持「有限無限相結合」,傾心傾力、盡銳出戰。報告會上許多聆聽者,本身也是脫貧攻堅戰的參與者。報告團成員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引發聽眾強烈共鳴,激發出更大的奮進力量。
「走不出去,家就是我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我的家。」──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山西呂梁市懿星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金蓮的發言,被現場聽眾的掌聲打斷。馬金蓮來自呂梁貧困山村,她勇敢衝破傳統觀念束縛,走出大山學習家政技能,依靠自己的勤勞奮鬥改善了全家生活。闖出一片天地後,又自主創業成立家政公司,成為「呂梁山護工」帶頭人,帶動了更多村民擺脫貧困。馬金蓮的話語鏗鏘有力,現場聽眾認真傾聽,向她投去讚賞和敬佩的目光。
天津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紮根我市對口幫扶的新疆和田、河北承德、甘肅甘南、西藏昌都等貧困地區,在「沒有經驗」中摸索出一條「產業扶貧 消費扶貧」雙輪驅動的路子,為當地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食品全產業鏈,以產業創新打開局面,以幫扶到戶體現成效,以「授之以漁」扶智強基,帶動近兩萬貧困戶脫貧增收,榮獲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公司代表、副總經理郟雷的宣講振奮人心,贏得經久不息的掌聲。
「很榮幸參加了今天上午的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作為天津食品集團的一員,倍感自豪、倍感鞭策,也倍感責任重大。」現場聆聽報告會的天津津墾牧業集團綜合辦公室副主任孫浩棽等員工在會後表示,津墾牧業公司作為天津食品集團實施產業扶貧的企業,公司全體幹部職工一直以來凝心聚力,在各個受援地推動項目建設,開展幫扶工作。「這次集團獲獎,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踐行『天食』精神,立足本職本崗,向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扶貧幹部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腳踏實地、擔當作為、攻堅克難,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17日在京召開的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上,天津共有2名個人和1家單位獲得表彰。除天津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榮膺組織創新獎外,天津市海河醫院院長沈軍獲貢獻獎,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小青獲奉獻獎。
2017年12月,沈軍作為天津援疆醫療隊隊長,帶隊前往新疆和田,他本人掛職和田地區人民醫院院長,在和田地區奮戰了20個月。
報告會後沈軍表示,近年來天津市堅持「有限無限相結合」,向對口幫扶貧困地區派出醫療專家,「組團式」進行醫療幫扶,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個人能夠參與其中,這是一份榮耀。」
「聽了今天的報告會,很激動,思想認識上得到了又一次升華。」沈軍說,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新時代黨領導下的堅定一步,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同樣得到充分彰顯。「海河醫院將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心繫人民幸福安康,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奉獻力量,實現雙戰雙贏。」
報告會上,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實幹者、奮進者們逐一分享了各自精彩感人的脫貧故事。河北省武邑縣將林下養殖「跑步雞」等特色產業與電商結合,走出脫貧新路徑。甘肅省渭源縣是中國「開發式扶貧」發源地,這裡曾被聯合國專家認為不適宜人類生存,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幹部群眾同心合力,去年底實現脫貧摘帽。山西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常明昌潛心研究食用菌技術,35年來一直奔走在田間地頭,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用科技力量助推脫貧攻堅。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達維鎮冒水村黨支部書記陳望慧,帶領村民改「種土豆」為「種玫瑰」,自籌資金成立玫瑰加工廠,引領該縣建成國內最大的大馬士革玫瑰種植基地,1200多戶貧困戶、460多戶殘疾人家庭增收。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政協副主席、扶貧開發局局長張渠偉7年如一日戰鬥在扶貧一線,訪問困難群眾38000餘名。長年加班熬夜,他患上了青光眼,因為擔心工作受影響,他隱瞞眼疾,只用藥水養護,繼續投入工作……
「同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扶貧工作參與者,常明昌教授的先進事跡給我的印象最深。」天津職業大學合作交流辦公室副主任張玖澤表示,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天津職業院校加大幫扶對口支援地區工作力度,取得積極成效。「既扶貧又扶智,提升貧困地區勞動力的職業技能,才能讓當地穩定脫貧。常教授培訓農民4萬多人次,培養出一批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實用人才,讓我們非常敬佩。一直以來,天津職業大學也在發揮自身職教資源優勢,通過合作共建助力受援地提升職業教育水平。今後,我們將以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推進幫扶協作,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鞏固脫貧成果中踐行『天職』責任與擔當。」
「聽了今天的報告會,仿佛又回到了援疆那段時光,心潮澎湃。」幾年前,天津交通職業學院教師趙宏參與了天津援建的和田職業技術學院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撰寫的指導工作。他在當時就表示,如果有可能,願意前往該校支教。2018年9月,趙宏如願以償加入天津援疆隊伍,前往該校擔任工程技術系系主任。「客觀地說,當地的人才培養模式、師資水平、教學理念等方面,跟東部地區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把天津先進的職教模式複製到當地,推動當地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銜接。今後,這方面的工作還要持續努力。」
「今天每一位報告團成員的講述都讓人感動,給人以激勵,我本人也深受教育。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學習先進典型,弘揚他們的精神,只爭朝夕、盡銳出戰,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投身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最後階段衝刺,與受援地區困難群眾攜手邁入小康社會。」市合作交流辦二級巡視員張莉說。(記者 周志強)